CN206739416U - 水暖空调热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水暖空调热转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39416U CN206739416U CN201720418572.0U CN201720418572U CN206739416U CN 206739416 U CN206739416 U CN 206739416U CN 201720418572 U CN201720418572 U CN 201720418572U CN 206739416 U CN206739416 U CN 2067394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main body
- water tank
- switch main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包括转换器主体以及开设于所述转换器主体内、用于容纳供暖水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水路循环系统相连接,所述水箱底部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转换器主体底部所在的平面,所述转换器主体内部、所述水箱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用于火力聚集的加热腔,所述水箱内贯穿设置有多根用于传热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器采用列管式结构,使得其内部的换热管能够更方便地完成加热,有效地保证了换热管的传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方式除了传统的换热管传热外,还引入了底部直接加热的方式,两种加热方式相配合,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暖空调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在水暖空调运行系统中使用的热转换器,属于空调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的单位面积能源消费总量大,其中,尤以燃煤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重。由于燃煤的热转换效率低、热量损失严重,加之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尤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雾霾天气几乎成为了秋冬季节的常态。因此,我国为了提升能源利用率、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出台并推动了“煤改气”等相关政策,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长久以来,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区域内,冬季供暖一般都通过烧煤的方式来实现。在推行“煤改气”政策后,这些区域内的居民们逐渐开始使用水暖空调来解决冬季的供暖问题。
热转换器作为能量交换的主要部件,在水暖空调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水暖空调系统中,热转换器内部大多采用的是盘管式结构,采用这种盘管式的结构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上延长换热管的长度,从而强化传热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盘管式结构所带来的一个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换热管的形状不规则,从而导致换热管加热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在家用、小型的水暖空调系统中,盘管式的热转换器的传热效果很难得到保证,而且普遍存在热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以适用于家用、小型水暖空调运行系统中使用的热转换器,并显著提高其热转换率,保证其使用效果,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水暖空调运行系统中使用的热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包括转换器主体以及开设于所述转换器主体内、用于容纳供暖水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水路循环系统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底部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转换器主体底部所在的平面,所述转换器主体内部、所述水箱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用于火力聚集的加热腔,所述水箱内贯穿设置有多根用于传热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主体为棱柱状结构或圆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水路循环系统包括供水管路及热水循环管路。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主体外周侧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路相连通,所述转换器主体外周侧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主体外周侧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出水口,两个所述出水口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主体外周侧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加热腔内提供氧气、保证所述加热腔内火力燃烧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主体外周侧设置有温控元件,所述温控元件包括用于感应室温的室温感应探头、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水箱内水温的水温感应探头以及用于监控转换器整体温度的温控开关,所述水温感应探头伸入所述水箱内部。
优选地,所述导热管的数量为10~20根。
优选地,多根所述导热管穿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导热管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导热管上下贯通且其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水箱外,所述导热管的下端伸入所述加热腔内。
优选地,所述导热管的内侧壁上等距设置有用于增大所述导热管内壁与火焰间接触面积的导热凸起,导热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热管的中轴线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器采用列管式结构,使得其内部的换热管能够更方便地完成加热,有效地保证了换热管的传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方式除了传统的换热管传热外,还引入了底部直接加热的方式,两种加热方式相配合,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较小,其内部管路及各部件的设置较为紧凑,可以快速、直接地连接于现有的水暖空调运行系统中,适用范围大,兼容性较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简单,所选用的也都是生产技术相对成熟的部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为其后续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传热效果良好、热转换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泛,具体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换器主体;2、水箱;3、加热腔;4、导热管;51、进水口;52、出水口;6、通风口;71、室温感应探头;72、水温感应探头;73、温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在水暖空调运行系统中使用的热转换器。
一种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包括转换器主体1以及开设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内、用于容纳供暖水的水箱2,所述水箱2与水路循环系统相连接,所述水箱2底部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底部所在的平面,所述转换器主体1内部、所述水箱2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用于火力聚集的加热腔3,所述水箱2内贯穿设置有多根用于传热的导热管4,所述导热管4与所述加热腔3相连通。
在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所述转换器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加热的火排,所述火排与所述加热腔3相匹配,所述火排所产生的火焰在所述加热腔3内持续的燃烧。一方面,火焰能够直接加热所述水箱2内、靠近底部的水,并使得所述水箱2内形成热循环。另一方面,所述火焰还能够加热所述导热管4,从而使所述导热管4升温、再使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水箱2内的水中。
所述转换器主体1为棱柱状结构或圆柱状结构。所述转换器主体1的具体形状并没有特定的要求,仅需要保证其兼容性、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水暖空调系统中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器主体1为棱柱状结构。
所述水路循环系统包括供水管路及热水循环管路。
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进水口51,所述进水口51与所述供水管路相连通,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52,所述出水口52与所述热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进水口51及所述出水口52均与所述水箱2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出水口52,两个所述出水口52对称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本装置的兼容性,使用户家中的热水循环管路能够被更方便的与所述出水口52相连接,从根本上解决了管路布线等困扰。
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加热腔3内提供氧气、保证所述加热腔3内火力燃烧的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与所述加热腔3相连通。
在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在本装置的下端位置处设置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与所述通风口6相匹配。在所述通风装置与所述通风口6的配合作用下,所述加热腔3内始终保持有充足的氧气,以保证火力燃烧。
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设置有温控元件,所述温控元件包括用于感应室温的室温感应探头71、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水箱2内水温的水温感应探头72以及用于监控装置整体温度的温控开关73,所述水温感应探头72伸入所述水箱2内部。
所述温控元件的作用在于监测本装置的运行情况,除了所述室温感应探头71及所述水温感应探头72的常规作用外,所述温控开关73还能够与其他控制装置联动,监测装置外表面的温度,一旦温度超出设定阈值,则立即通过控制装置切断一切热源,以防止装置干烧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述导热管4的数量为10~20根。所述导热管4的排列形状并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呈圆形、或矩阵状排布,仅需要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4的数量为14根,14根所述导热管4均匀排布。
多根所述导热管4穿设于所述水箱2内,所述导热管4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导热管4上下贯通且其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水箱2外,所述导热管4的下端伸入所述加热腔3内。
在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所述转换器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与所述导热管4相匹配。所述加热腔3内的火焰燃烧所产生气体,通过所述导热管4并最终借助所述排风装置完成排出。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将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时排出,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能。
所述导热管4的内侧壁上等距设置有用于增大所述导热管4内壁与火焰间接触面积的导热凸起,导热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热管4的中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导热凸起的设置可以充分保证所述导热管4内壁与火焰的接触,从而保证所述导热管4的热传导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器采用列管式结构,使得其内部的换热管能够更方便地完成加热,有效地保证了换热管的传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方式除了传统的换热管传热外,还引入了底部直接加热的方式,两种加热方式相配合,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较小,其内部管路及各部件的设置较为紧凑,可以快速、直接地连接于现有的水暖空调运行系统中,适用范围大,兼容性较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简单,所选用的也都是生产技术相对成熟的部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为其后续的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传热效果良好、热转换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泛,具体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包括转换器主体(1)以及开设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内、用于容纳供暖水的水箱(2),所述水箱(2)与水路循环系统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底部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底部所在的平面,所述转换器主体(1)内部、所述水箱(2)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用于火力聚集的加热腔(3),所述水箱(2)内贯穿设置有多根用于传热的导热管(4),所述导热管(4)与所述加热腔(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为棱柱状结构或圆柱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循环系统包括供水管路及热水循环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进水口(51),所述进水口(51)与所述供水管路相连通,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52),所述出水口(52)与所述热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进水口(51)及所述出水口(52)均与所述水箱(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上部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出水口(52),两个所述出水口(52)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加热腔(3)内提供氧气、保证所述加热腔(3)内火力燃烧的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与所述加热腔(3)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主体(1)外周侧设置有温控元件,所述温控元件包括用于感应室温的室温感应探头(71)、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水箱(2)内水温的水温感应探头(72)以及用于监控装置整体温度的温控开关(73),所述水温感应探头(72)伸入所述水箱(2)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4)的数量为10~20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导热管(4)穿设于所述水箱(2)内,所述导热管(4)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导热管(4)上下贯通且其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水箱(2)外,所述导热管(4)的下端伸入所述加热腔(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空调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4)的内侧壁上等距设置有用于增大所述导热管(4)内壁与火焰间接触面积的导热凸起,导热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热管(4)的中轴线方向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18572.0U CN206739416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水暖空调热转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18572.0U CN206739416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水暖空调热转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39416U true CN206739416U (zh) | 2017-12-12 |
Family
ID=6056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1857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9416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水暖空调热转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39416U (zh) |
-
2017
- 2017-04-20 CN CN201720418572.0U patent/CN2067394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30443U (zh) |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 | |
CN206739416U (zh) | 水暖空调热转换器 | |
CN205002373U (zh) | 一种生物燃料热风炉 | |
CN204063573U (zh) | 高效节能供热设备 | |
CN107588537A (zh) | 一种内置内循环装置的套管式壁挂炉 | |
CN209085040U (zh) | 一种电阻发热装置及中高压电阻加热锅炉 | |
CN201964605U (zh) | 节能热水炉 | |
CN208282652U (zh) | 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 | |
CN209622916U (zh) | 一种新能源节能蒸汽采暖炉 | |
CN207379346U (zh) | 烟气余热回收器 | |
CN203397783U (zh) | 一种立式漆包机 | |
CN207180441U (zh) | 一种加热炉热管式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7849538U (zh) | 一种环保节能的内热式供暖系统 | |
CN206637832U (zh) | 一种节能高效热水锅炉 | |
CN205843310U (zh) | 复合肥生产车间防吸潮装置 | |
CN206001685U (zh) | 小型谷电固体蓄热电炉 | |
CN200972153Y (zh) | 节能风暖炉 | |
CN204268685U (zh) | 一种新型的燃气节能加热锅 | |
CN107152716A (zh) | 水暖空调运行系统 | |
CN204478149U (zh) | 一种用于生物质炉的炉膛装置 | |
CN203336646U (zh) | 一种火炕内感热器及使用该感热器的火炕 | |
CN203131873U (zh) | 一种取暖炉 | |
CN203432062U (zh) | 全包覆式燃气热水器 | |
CN203231523U (zh) | 一种新型节能的水加热装置 | |
CN206496411U (zh) | 一种节能型循环供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