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4622U -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4622U
CN206734622U CN201720571754.1U CN201720571754U CN206734622U CN 206734622 U CN206734622 U CN 206734622U CN 201720571754 U CN201720571754 U CN 201720571754U CN 206734622 U CN206734622 U CN 206734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dish
vertically taking
main body
landing fl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17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Yil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Ying 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Ying 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Ying 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17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4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4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46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该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主体、两风扇及四风门,所述主体截面为椭圆结构,所述主体短轴两端分别凸伸有凸台,所述主体内设有一腔体,所述两风扇设置于所述腔体顶壁,所述四风门设置于所述腔体底壁。本实用新型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风扇及风门全部安装于主体的腔体内部,避免了高速旋转的风扇桨叶外露,更加安全,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风扇的桨叶被卡住而无法飞行的情况。

Description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年来无人机因其鲜明的技术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它代表着未来航空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各种无人机方案中,与无人固定翼飞机相比,无人直升飞机能够垂直起降,没有对机场跑道的依赖,既能够实现空中悬停和前飞,具有良好的综合优势,但现有的无人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差,并且桨叶暴露在机身外面,高速旋转的桨叶很容易碰到其他物体而产生飞行事故,同时高速旋转的桨叶对操作人员也是致命的威胁。另外,现有的无人直升飞机在安静环保性和经济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难以满足城市及山地等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主体、两风扇及四风门,所述主体截面为椭圆结构,所述主体短轴两端分别凸伸有凸台,所述主体内设有一腔体,所述两风扇设置于所述腔体顶壁,所述四风门设置于所述腔体底壁。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中,所述两风扇分别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两风扇设置于所述主体长轴线上,所述两风扇关于所述主体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中,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相互逆向旋转。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中,所述两风扇采用离心式进气风扇。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中,四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第三风门和第四风门,所述四风门以主体中心为圆形等间距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第二风门和第四风门的中心分别设置于主体短轴端点。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中,所述四风门的出风口可以调节出风量。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中,所述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还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和起落架,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两风扇和四风门,所述起落架用于辅助所述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风扇及风门全部安装于主体的腔体内部,避免了高速旋转的风扇桨叶外露,更加安全,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风扇的桨叶被卡住而无法飞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主体10、两风扇20及四风门30,主体10截面为椭圆结构,主体10短轴两端分别凸伸有凸台11,主体10内设有一腔体12,两风扇20设置于腔体12顶壁,四风门30设置于腔体12底壁。
该技术方案中,主体10截面为椭圆结构,主体10短轴两端分别凸伸有凸台11,避开传统的圆形结构,提高升阻比,可以提高飞行速度,本实用新型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风扇及风门全部安装于主体的腔体内部,避免了告诉旋转的风扇桨叶外露,更加安全,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风扇的桨叶被卡住而无法飞行的情况。
进一步地,两风扇20分别为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两风扇20设置于主体10长轴线上,两风扇20关于主体10中心对称设置。
该技术方案中,两风扇20分别为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两风扇20设置于主体10长轴线上,两风扇20关于主体10中心对称设置,保证主体10受力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相互逆向旋转。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相互逆向旋转,当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转速相同时旋转扭矩相互抵消,而当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相互逆向旋转存在速度差时该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实现两种相反方向的自转。
进一步地,两风扇20采用离心式进气风扇。
该技术方案中,两风扇20采用离心式进气风扇,当然还可以选用螺旋桨等类似装置,使得该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以类似气垫船的运动原理进行近地运动,大大降低行驶功耗。
进一步地,四风门30分别为第一风门31、第二风门32、第三风门33和第四风门34,四风门30以主体中心为圆形等间距圆周阵列设置,第二风门32和第四风门34的中心分别设置于主体短轴端点。
该技术方案中,四风门30分别为第一风门31、第二风门32、第三风门33和第四风门34,四风门30以主体中心为圆形等间距圆周阵列设置,第二风门32和第四风门34的中心分别设置于主体短轴端点,保证主体10受力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四风门30的出风口可以调节出风量。
该技术方案中,四风门30的出风口可以调节出风量,用以控制该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飞行方向。
进一步地,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还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和起落架(图中未标示),飞行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两风扇20和四风门30,起落架用于辅助所述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降。
该技术方案中,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还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和起落架(图中未标示),飞行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两风扇20和四风门30,起落架用于辅助所述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降,飞行控制系统可以直接采用常规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飞行控制,无需另外开发专用的飞行控制系统,减少研发投入,起落架也可以直接选用现有的结构或现有结构同比缩小,因为该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不存在桨叶触地的可能行,因此可以大大减小起落架的尺寸,降低起落架的结构重量。
实际控制中,以靠近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为前进方向,第一风扇逆时针旋转,第二风扇顺时针旋转为例:
向前飞: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转速不变,第二风口32和第四风口34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减少第一风口31的排气量,增加第三风口33的排气量实现;
向后飞: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转速不变,第二风口32和第四风口34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增加第一风口31的排气量,减小第三风口33的排气量实现;
向左飞: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转速不变,第一风口31和第三风口33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增加第二风口32的排气量,减少第四风口34的排气量实现;
向右飞: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转速不变,第一风口31和第三风口33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减少第二风口32的排气量,增加第四风口34的排气量实现;
向上飞:第一至第四风口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同时增大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的转速实现;
向下飞:第一至第四风口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同时减小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的转速实现;
左自旋:第一至第四风口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减小第一风扇21的转速,增大第二风扇22的转速实现;
右自旋:第一至第四风口的排气量不变,通过增大第一风扇21的转速,减小第二风扇22的转速实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风扇及风门全部安装于主体的腔体内部,避免了高速旋转的风扇桨叶外露,更加安全,同时可以有效防止风扇的桨叶被卡住而无法飞行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主体、两风扇及四风门,所述主体截面为椭圆结构,所述主体短轴两端分别凸伸有凸台,所述主体内设有一腔体,所述两风扇设置于所述腔体顶壁,所述四风门设置于所述腔体底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风扇分别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两风扇设置于所述主体长轴线上,所述两风扇关于所述主体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相互逆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风扇采用离心式进气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风门分别为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第三风门和第四风门,所述四风门以主体中心为圆形等间距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第二风门和第四风门的中心分别设置于主体短轴端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风门的出风口可以调节出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还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和起落架,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两风扇和四风门,所述起落架用于辅助所述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降。
CN201720571754.1U 2017-05-22 2017-05-22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4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1754.1U CN206734622U (zh) 2017-05-22 2017-05-22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1754.1U CN206734622U (zh) 2017-05-22 2017-05-22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4622U true CN206734622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175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4622U (zh) 2017-05-22 2017-05-22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46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205A (zh) * 2017-05-22 2017-09-08 张家港致盈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11422348A (zh) * 2020-04-02 2020-07-1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205A (zh) * 2017-05-22 2017-09-08 张家港致盈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7140205B (zh) * 2017-05-22 2023-08-18 江西直升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11422348A (zh) * 2020-04-02 2020-07-1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2934U (zh) 旋翼、固定翼双模式飞行器
CN104743112B (zh) 一种新型倾转翼飞机
CN204895858U (zh) 垂直起降空中变体固定翼四轴无人机
CN106114854B (zh) 一种无人驾驶航空器
CN206273678U (zh) 一种可变尾翼与折叠机翼控制的无人机
CN103979104B (zh) 一种可变体x型机翼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N106114853B (zh) 一种无人驾驶航空器
CN202011472U (zh) 倾转涵道无人机
CN102120489A (zh) 倾转涵道无人机
CN102126554A (zh) 面对称布局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4250356U (zh) 新扇翼飞机
CN103332293A (zh)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CN107140179B (zh) 一种尾座式串列翼长航时飞行器气动布局
CN205076045U (zh) 可变结构的复合式飞行器
CN106828918B (zh) 一种三翼面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6984354U (zh) 一种飞行器
CN106184741A (zh) 一种飞翼式涵道风扇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8128448A (zh) 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02309U (zh) 三翼面布局垂直起降通用飞机
CN103754360B (zh) 一种类飞碟式旋翼机
CN206734622U (zh)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7140208A (zh) 短距起降高载荷多轴扇翼无人机
CN206434864U (zh) 一种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CN111498100A (zh) 一种推力矢量倾转三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719540U (zh) 基于飞翼布局的倾转旋翼型垂直起降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5

Address after: 215600 Binhe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2 (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Building) B405 Yang Huadong

Patentee after: Yang Huadong

Address before: 215600 No. 2 Binhe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Building) B405 Zhangjiagang Zhi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GANG ZHI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5

Address after: 214400 Room 1302, No. 4 Shashan Road,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Yil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YIN YIL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00 Binhe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2 (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Building) B405 Yang Huadong

Patentee before: Yang Huad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