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9989U -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9989U
CN206729989U CN201621405697.1U CN201621405697U CN206729989U CN 206729989 U CN206729989 U CN 206729989U CN 201621405697 U CN201621405697 U CN 201621405697U CN 206729989 U CN206729989 U CN 206729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losure
closure air
alimentary canal
check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56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宏
毕杰
王德清
蔡慧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engnuo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engnuo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engnuo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engnuo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056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9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9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9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包括设置有第一封堵气囊及充气口的单向阀探测管及第二封堵气囊与第三封堵气囊,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与气囊充气机构连接;单向探测管及第一封堵气囊置入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腔内,并将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置入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连贯腔内,通过气囊充气机构对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充气且保持充满状态后,第二封堵气囊、第三封堵气囊分别位于吻合口的两侧消化道连贯腔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实现对消化道吻合进行密闭性检测,并对吻合口内部进行观察及处理,提高检测操作的便捷性,提高吻合口吻合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管,尤其是一种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食管或肠道手术后,通常没有对伤口缝合质量进行专门的检漏检查,仅凭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控制,对于一些工作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则存在较大风险,同时,即使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也难免有疏忽,常常会因为缝合质量差导致伤口感染、愈合慢,甚至无法愈合需重新手术的情况,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痛苦,甚至生命危险。
目前,公开号为CN104720757A的文件公开了用于消化道吻合口的检漏装置,其能够实现对缝合质量进行检查;但存在置入操作时定位不方便等问题;根据公开的技术方案只能通过置入水中排气试验检测密封性,出现密封性不足漏气情况时,只能从吻合口外部加强缝合,无法对吻合口内表面观察及处理。
同时,公开号为CN104720757A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有如下不足:消化道吻合时连通吻合口有三段内腔,分别为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连贯内腔及用于置入吻合器的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腔。吻合操作通过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腔置入吻合器,从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腔侧壁穿出吻合顶针,与吻合器蘑菇头配合进行吻合。在使用中仅能对吻合口两侧的连贯消化道内腔封堵,对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腔无法进行封堵,无法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吻合口检测空间,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临床需要一种吻合后能对吻合口三个开放的消化道空腔实施封堵并检测吻合口密闭性的检测器,同时需要能通过消化道内腔置入摄像头对吻合口的消化道腔内部表面进行观察,当消化道腔内层黏膜有撕裂发生时可进行喷注生物蛋白胶处理,或从肠腔内壁对吻合口进行加强缝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对消化道吻合进行密闭性检测,提高检测操作的便捷性,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包括用于置入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的单向阀探测管、用于置入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连贯腔内的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所述单向阀探测管表面设置用于封堵游离端消化道内腔的第一封堵气囊。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与气囊充气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封堵气囊置入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置入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连贯腔内,通过气囊充气机构对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充气后,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分别封堵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腔及吻合口两侧的连贯消化道的两侧内腔,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在吻合口部位与消化道管壁间能形成封闭检测空腔。
在所述单向阀探测管侧壁设置充气口,通过充气口能对封闭检测空腔充入气体。
在所述单向阀探测管的端部主腔入口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能防止封闭检测空腔内的气体经单向阀探测管主腔入口溢出。同时,所述医用视频探头能通过单向阀置入单向阀探测管腔内对吻合口内侧表面观察,所述单向阀能保持封闭检测空腔的密封性。
所述气囊充气机构包括用于对第一封堵气囊进行充气的第一气囊充气管、用于对第二封堵气囊进行充气的第二气囊充气管及用于对第三封堵气囊进行充气的第三气囊充气管。所述第一气囊充气管、第二气囊充气管及第三气囊充气管可独立设置或共用。
所述气囊充气机构即第一气囊充气管、第二气囊充气管及第三气囊充气管均设有安全压力排气阀阀,安全压力排气阀可独立设置或共用。所述充气口设置安全压力排气阀阀。当充气气体压力值超过安全压力排气阀设定值,气体会经安全压力排气阀溢出。
所述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不在同一直线上,呈三角形分布。
所述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置入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腔内的端部设有柔质的导向头。
所述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部位分别设置用于定位的定位光源,定位光源与设置在单向阀探测管尾端的带开关电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发明定位光源能对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置入消化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设置有第一封堵气囊、第二封堵气囊及第三封堵气囊,能对吻合口连通的三个空腔实施封堵形成有效的检测空间,能有效实施吻合口密闭性检测;利用单向阀探测管主腔设置的单向阀能置入视频头对消化道内腔的吻合口状态进行显示或处理;从而能有效实现对消化道吻合进行密闭性检测,并能对吻合口内壁进行观察或处理,结构紧凑,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定位光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单向阀探测管、1-第一封堵气囊、11-第一气囊充气管、 2-第二封堵气囊、21-第二气囊充气管、3-第三封堵气囊、31-第三气囊充气管、 4-气囊充气机构、5-充气口、6-单向阀、7-导向头、8-定位光源、9-带开关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为了能有效实现对消化道吻合10 进行密闭性检测,提高检测操作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置入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的单向阀探测管0、用于置入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内的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所述单向阀探测管0表面设置用于封堵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的第一封堵气囊1。所述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与气囊充气机构4连接。所述第一封堵气囊1 置入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置入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内,通过气囊充气机构4对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充气后,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分别封堵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及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的内腔,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 3在吻合口10部位与消化道管壁间能形成封闭检测空腔13。在所述单向阀探测管0侧壁设置充气口5,通过充气口5能对封闭检测空腔13充入气体。
具体实施时,如图3和图4所示,在消化道吻合结束后,通过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把所述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分别置入吻合口10 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的内腔;在图3中,第三封堵气囊3通过吻合口 10内腔置入到吻合口10一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中;图4中,第二封堵气囊2通过吻合口10内腔置入到吻合口10一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中。
当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到达预定位置后,将单向阀探测管0 前端置入到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同时使设置在单向阀探测管0前段表面的第一封堵气囊1也置入到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此时,吻合口10位于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之间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之间,第一封堵气囊1位于远离吻合口10的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
通过气囊充气机构4对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 充气,使第二封堵气囊2、第三封堵气囊3及第一封堵气囊1胀气,分别封堵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及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在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和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间形成密闭的吻合口10的封闭检测空腔13。
通过充气口5对吻合口10的封闭检测空腔13充入适量气体,并将充入适量气体的吻合口10部位的封闭检测空腔13消化道浸入无菌生理盐水中,轻轻按压封闭检测空腔13消化道外壁。若吻合口10有瑕疵,封闭检测空腔13消化道内的气体将经瑕疵处吻合口溢出,从而被手术医师及时发现,进而对瑕疵吻合口10部位缝线加强,并再次检测,直至吻合口10不再有气体溢出。此时,吻合口10初步密封性检测基本完成。
但吻合口10不再漏气并不代表吻合口10完全满意,还有可能伴随潜在的吻合口10内部消化道内壁部分撕裂、出血、甚至有可能伴随吻合口10内腔狭小。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吻合口10的检测效果,在所述单向阀探测管0的端部主腔入口设有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能防止封闭检测空腔13内的气体经单向阀探测管0主腔入口溢出。同时,所述医用视频探头能通过单向阀6置入单向阀探测管0腔内对吻合口10内侧表面观察时,所述单向阀6能保持封闭检测空腔 13的密封性。
这样,当吻合口10进行漏气检测时,单向阀探测管0的端部主腔入口设置的单向阀6能保证吻合口10部位的封闭检测空腔13消化道内的气体不会经单向阀探测管0的端部主腔入口溢出,能确保吻合口10漏气检测的顺利实施。在吻合口10漏气检测完毕后,医用视频探头能通过单向阀6置入单向阀探测管0 腔内对吻合口10内侧表面观察时,单向阀6能保持封闭检测空腔13的密封性,能保持吻合口10的检测封闭空腔13的气体不泄漏,从而保证了视频探头检测时的操作及观察空间,避免消化道内壁贴合在视频探头表面阻碍视频检测。手术医师能由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置入医用视频探头协,详细观察吻合口 10的完整情况,对吻合口10内壁消化道状况有完全了解。当吻合口10内壁有撕裂、出血、狭窄等状况时,手术医师能在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的开口闭合前及时准确的发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从而避免了在手术后出现肠瘘、吻合口 10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无法收场的局面。
所述单向阀6包括各种弹性单向膜,优选锥形内陷的碗状单向膜,锥形内陷碗底部部设置单向膜开孔,沿开孔设置若干裂隙。经开孔置入视频探头时,裂隙张开,视频探头能顺利置入。操作时,检测腔内气体为正压,弹性单向膜在气体压力下变形,裂隙部位的弹性膜瓣膜紧贴在视频探头外壁,使单向阀6 和视频探头外壁能保持相应的气密性。从而实现经单向阀6能置入视频探头,同时,检测腔内气体气体不会溢出,能顺利实施视频下吻合口10检测的效果。并在吻合口10出现异常情况时,能通过单向阀6及单向阀探测管0的端部主腔入口在视频探头的协助些进行补救处理,使吻合口10内外层的消化道达到最佳效果,将手术后消化道瘘的几率降到最低。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充气机构4包括用于对第一封堵气囊1进行充气的第一气囊充气管11、用于对第二封堵气囊2进行充气的第二气囊充气管21及用于对第三封堵气囊3进行充气的第三气囊充气管31。所述第一气囊充气管11、第二气囊充气管21及第三气囊充气管31可独立设置或共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部分充气管及气囊充气机构4共用,即:第二气囊充气管21和第三气囊充气管31共用第一气囊充气管11;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共用一个气囊充气机构4。当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共用充气管及气囊充气机构4时,各个封堵气囊囊壁的弹性系数需保持在极为接近的范围,避免对三个封堵气囊充气时出现某些封堵气囊膨大极为明显,某些封堵气囊膨大不能达到封堵效果,甚至不膨大的状况出现。
当所述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分别设置独立的充气管:第一气囊充气管11、第二气囊充气管21及第三气囊充气管31。对应的,在充气管的末端可设置各自独立的充气阀。这时,对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充气时需分别用使对应的充气管及充气阀完成充气操作,操作较为复杂,但却能完全避免某些封堵气囊膨大极为明显,某些封堵气囊膨大不能达到封堵效果,甚至不膨大的状况出现。但单独设置充气管及充气阀的优点也十分明显,能根据封堵气囊所在的消化道内腔大小充入适量的气体,在各种状况下均能实时监测。甚至在胃部分切除、食道癌根治、回肠和结肠的衔接部位的的吻合中也均能使用。
当吻合口10检测及处理结束后,将本实用新型各封堵气囊放气,经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取出本实用新型,保持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少量气体,对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开口进行闭合处理。闭合完成后,将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少量残存气体挤排到闭合口部位,用肠钳夹闭闭合口附近消化道内腔,将闭合口浸入水中,对气体加压,检测闭合口密闭性,若出现漏气加强缝合,即可完成消化道的吻合及闭合操作。因为闭合口为游离闲置的消化道,当没有漏气发生时,其出现肠瘘的可能极低,无需进行闭合口的视频监测。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封堵气囊膨起时消化道内壁的安全性,避免消化道内壁受压损伤,所述气囊充气机构4内的第一气囊充气管11、第二气囊充气管21 及第三气囊充气管31均设有安全压力排气阀阀,安全压力排气阀可独立设置或共用。所述充气口5设置安全压力排气阀阀,当充气气体压力值超过安全压力排气阀设定值,气体会经安全压力排气阀溢出。
所述安全压力排气阀的作用是:当封堵气囊内的气体充入过多,消化道内壁在封堵气囊的压力下受压,可能对消化道内壁造成损伤;当气囊内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排气阀设置的安全压力数值时,气囊内的气体将经安全压力排气阀溢出,使封堵气囊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到安全范围,能保证消化道内壁的安全。
具体的,消化道内壁所承受的压力极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安全压力排气阀的安全压力数值设定有所不同,具体实施时,安全压力排气阀的安全压力数值宜低不宜高,在保证能对消化道内腔封堵形成所述封闭检测空腔的基础上压力数值越低越安全。根据临床资料,安全压力排气阀的安全压力数值应设置在正常消化道压力范围之内。具体数值需在临床实施中收集整理总结得出,而在数据得出之前,需要临床手术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实施。
所述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不在同一直线上,呈三角形分布。在对吻合口10密封性检测时,三个封堵气囊围绕吻合口10为中心,分别封堵在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14内腔及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内,三个封堵气囊均不在一条直线上。只有三个封堵气囊呈三角形分布,在具体实施吻合口10密封性检测时才方便使用;若三个封堵气囊位于一条直线上时,对吻合口10的密封性检测反而无法实施,或无法顺利实施。
所述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置入吻合口10两侧的消化道腔内的端部设有柔质的导向头7。所述柔质导向头7的设置意义在于:将第二封堵气囊 2及第三封堵气囊3置入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腔内时,柔质导向头7有引导作用,能避免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端部质地过硬对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内腔的管壁造成损害。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手术医师对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置入吻合口10两侧的吻合口消化道连贯腔12腔内的定位,所述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部位分别设置用于定位的定位光源8,定位光源8 与设置在单向阀探测管0尾端的带开关电源9电连接。
将带开关电源9打开后,所述对应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部位设置的定位光源8工作发光,光线能轻易透过肠壁被手术医师观察到,从而使手术医师能轻易的通过肠壁外部直接对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所在吻合口内消化道内腔的位置进行光定位。
总之,本实用新型定位光源8能对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置入消化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通过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以及第三封堵气囊3能形成有效的检测空间,能有效实施吻合口10密闭性检测;利用单向阀 6能置入视频头对吻合口10内部状态进行显示或处理结构紧凑,安全可靠。

Claims (7)

1.一种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特征是:包括用于置入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的单向阀探测管(0)、用于置入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连贯腔内的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所述单向阀探测管(0)表面设置用于封堵游离端消化道内腔的第一封堵气囊(1);
所述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与气囊充气机构(4)连接;
所述第一封堵气囊(1)能置入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能置入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连贯腔内,通过气囊充气机构(4)对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充气后,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分别封堵闭合口游离端消化道内腔及吻合口两侧的连贯消化道的两侧内腔,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在吻合口部位与消化道管壁间能形成封闭检测空腔;
在所述单向阀探测管(0)侧壁设置充气口(5),通过充气口(5)能对封闭检测空腔充入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单向阀探测管(0)的端部主腔入口设有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能防止封闭检测空腔内的气体经单向阀探测管(0)主腔入口溢出;同时,医用视频探头能通过单向阀(6)置入单向阀探测管(0)腔内对吻合口内侧表面观察,所述单向阀(6)能保持封闭检测空腔的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充气机构(4)包括用于对第一封堵气囊(1)进行充气的第一气囊充气管(11)、用于对第二封堵气囊(2)进行充气的第二气囊充气管(21)及用于对第三封堵气囊(3)进行充气的第三气囊充气管(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充气机构(4)的第一气囊充气管(11)、第二气囊充气管(21)及第三气囊充气管(31)均设有安全压力排气阀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封堵气囊(1)、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呈三角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置入吻合口两侧的消化道腔内的端部设有柔质的导向头(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封堵气囊(2)及第三封堵气囊(3)部位分别设置用于定位的定位光源(8),定位光源(8)与设置在单向阀探测管(0)尾端的带开关电源(9)电连接。
CN201621405697.1U 2016-12-21 2016-12-21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Active CN206729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5697.1U CN206729989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5697.1U CN206729989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9989U true CN206729989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5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5697.1U Active CN206729989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9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857A (zh) * 2016-12-21 2017-03-22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0857A (zh) * 2016-12-21 2017-03-22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CN106510857B (zh) * 2016-12-21 2024-03-12 无锡市人民医院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27572A1 (zh) 完全转流型肠造瘘管
CN107625573A (zh) 肠道双腔造瘘粪便转流装置
CN104939896A (zh) 腹腔镜术中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保护装置
CN206729989U (zh)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CN104667396A (zh) 一种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
CN204170277U (zh) 具有局部止血作用的胃管
CN104225767B (zh) 拉链式胃肠管
CN206687947U (zh) 一次性多功能引流管
CN206651821U (zh) 消化道吻合口密闭性检测器
CN103638591B (zh) 一种医用密闭式经肛门肠吻合口测漏器
CN204379957U (zh) 三腔二囊管
CN203598324U (zh) 一种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
CN106510857A (zh) 三囊消化道密闭性检测器
CN106691379A (zh) 消化道吻合口密闭性检测器
CN215023654U (zh) 一种保留灌肠用灌肠管
CN105833415A (zh) 胆囊撑开装置
CN206934185U (zh) 消化道吻合密闭性检测管
CN202409793U (zh) 临时性回肠造瘘管
CN205697875U (zh) 戳卡球囊扩张器
CN205832243U (zh) 一种胃肠减压装置
CN214860431U (zh) 一种三腔二囊管测压检测装置
CN208371994U (zh) 肠道双腔造瘘粪便转流装置
CN206482553U (zh) 消化内科用胃镜上药器
CN216148711U (zh) 直肠阴道瘘负压引流装置
CN204910382U (zh) 一种独立双通道喉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