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8292U - 一种助听器颈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听器颈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8292U
CN206728292U CN201720252456.6U CN201720252456U CN206728292U CN 206728292 U CN206728292 U CN 206728292U CN 201720252456 U CN201720252456 U CN 201720252456U CN 206728292 U CN206728292 U CN 206728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
plastic fastening
sheet metal
audi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524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UHONGS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UHONGS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UHONGS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UHONGS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524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8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8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82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听器颈圈,包括: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第一塑料连接件、第二塑料连接件及助听器通信设备,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的第一端部连接助听器通信设备,其第二端部分别连接第一塑料连接件、第二塑料连接件,第一塑料连接件与第二塑料连接件之间通过磁铁吸合固定,达到自由脱钩的目的,且第二塑料连接件可收缩调节第二线圈段,实现颈圈大小的调节。其具有结构简单,可调节颈圈长度且可自由脱钩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助听器颈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调节颈圈长度且可自由脱钩的助听器颈圈。
背景技术
助听器颈圈是一种感应线圈系统(inductionloop system)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流,进而产生磁场以供助听器中的电感线圈识别。当助听器中的电感线圈识别到这一磁信号时,该电感线圈便可将其转换为声音,并通过受话器传递到人耳。属于助听器技术领域。传统助听器颈圈是由铜线绕成固定周长的闭合线圈,再通过导线接在不同的3.5mm的音频接口上。颈圈的长度不可调节,且穿戴需要套头,及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节颈圈长度且可自由脱钩的助听器颈圈。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助听器颈圈,包括: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第一塑料连接件、第二塑料连接件及助听器通信设备,所述第一线圈段及第二线圈段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线圈段及第二线圈段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在助听器通信设备的信号输出的正、负端,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第一磁铁及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线圈段的第二端部缠绕在第一磁铁上并电连接至第一金属片上,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固定部、连接部及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上设有一供第二线圈段穿设的通孔,所述固定部上分别设有第二磁铁及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线圈段穿设在调节部的通孔内,而后裸露在连接部上,最后缠绕在固定部的第二磁铁上并电连接至第二金属片上,所述调节部上的通孔向其中一端口方向的孔径逐渐减小进而卡固住第二线圈段,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与第二塑料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合形成固定,进而使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形成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形成一感应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均设有相同数量的多个导线,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磁铁及第一金属片,每个导线与每组的第一磁铁及第一金属片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磁铁及第二金属片,每个导线与每组的第二磁铁及第二金属片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与第二塑料连接件形成固定连接后,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的导线一一对应形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或第二塑料连接件的固定部上设有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或第一塑料连接件设置在该凹陷部内形成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的外围均包裹一麻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一紧束件,所述紧束件穿设在第一线圈段及第二线圈段上,通过移动紧束件在该感应线圈上的位置,进而调节颈圈的松紧度。
有益效果如下:
所述第二线圈段穿设在调节部的通孔内,而后裸露在连接部上,最后缠绕在固定部的第二磁铁上并电连接至第二金属片上,通过拉扯裸露在连接部上的第二线圈段,使第二线圈段收缩,可自由调节该颈圈的大小,所述调节部上的通孔向其中一端口方向的孔径逐渐减小进而卡固住收缩后的第二线圈段,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即可恢复,可达到自由调节的效果。其次,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与第二塑料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合形成固定,可达到自由脱钩的状态,穿戴简便,同时,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分别缠绕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缠绕区域形成小型的第二感应线圈,其产生的磁场可削弱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的外围磁场,使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对感应线圈的影响达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助听器颈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助听器颈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所示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助听器颈圈,包括:第一线圈段10、第二线圈段20、第一塑料连接件30、第二塑料连接件40及助听器通信设备(常规设备,未示出),所述第一线圈段10及第二线圈段20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线圈段10及第二线圈段20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在助听器通信设备的信号输出的正、负端,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30上分别设有第一磁铁31及第一金属片32,第一磁铁31有部分区域凸出于第一塑料连接件30,所述第一金属片32设置在第一磁铁31凸出于第一塑料连接件30的部位,所述第一线圈段10的第二端部缠绕在第一磁铁31上并电连接至第一金属片32上。
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40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固定部41、连接部42及调节部43,所述调节部43上设有一供第二线圈段20穿设的通孔(未示出),所述固定部41上分别设有第二磁铁44及第二金属片(未示出),所述固定部41上设有一凹陷部411,所述第二磁铁44设置在固定部41内,其一端裸露在凹陷部411的底面,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在凹陷部411的侧壁面。所述第二线圈段20穿设在调节部43的通孔内,而后裸露在连接部42上,最后缠绕在固定部41的第二磁铁44上并电连接至第二金属片上,所述调节部43上的通孔向其中一端口方向的孔径逐渐减小进而卡固住第二线圈段20,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10与第二塑料连接件20之间通过第一磁铁31与第二磁铁44的吸合形成固定,进而使第一金属片32与第二金属片形成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线圈段10与第二线圈段20形成一感应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圈段10与第二线圈段20均设有相同数量的三个导线1(外围设有绝缘层,彼此绝缘),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30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磁铁31及第一金属片32,每组第一磁铁31及第一金属片32之间间隔设置,每个导线1与每组的第一磁铁31及第一金属片32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40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磁铁44及第二金属片,每个导线与每组的第二磁铁44及第二金属片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30与第二塑料连接件40形成固定连接后,第一线圈段10与第二线圈段20的导线一一对应形成电连接,如图2、3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40的固定部41上设有一凹陷部411,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30设置在该凹陷部411内形成定位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塑料连接件30与第二塑料连接件40之间也可以反向设置,其效果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段10与第二线圈段20的外围均包裹一麻绳,佩戴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紧束件50,所述紧束件50穿设在第一线圈段10及第二线圈段20上,通过移动紧束件50在该感应线圈上的位置,进而调节颈圈的松紧度。
所述第二线圈段20穿设在调节部43的通孔内,而后裸露在连接部42上,最后缠绕在固定部41的第二磁铁44上并电连接至第二金属片上,通过拉扯裸露在连接部42上的第二线圈段20,使第二线圈段20收缩,可自由调节该颈圈的大小,所述调节部43上的通孔向其中一端口方向的孔径逐渐减小进而卡固住收缩后的第二线圈段20,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即可恢复,可达到自由调节的效果。其次,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30与第二塑料连接件40之间通过第一磁铁31与第二磁铁44的吸合形成固定,可达到自由脱钩的状态,穿戴简便,同时,第一线圈段10、第二线圈段20分别缠绕第一磁铁31及第二磁铁44,缠绕区域形成小型第二感应线圈,其产生的磁场可削弱第一磁铁31及第二磁铁44的外围磁场,使第一磁铁31及第二磁铁44对感应线圈的影响达到最小。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助听器颈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第一塑料连接件、第二塑料连接件及助听器通信设备,所述第一线圈段及第二线圈段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线圈段及第二线圈段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在助听器通信设备的信号输出的正、负端,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第一磁铁及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线圈段的第二端部缠绕在第一磁铁上并电连接至第一金属片上,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固定部、连接部及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上设有一供第二线圈段穿设的通孔,所述固定部上分别设有第二磁铁及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线圈段穿设在调节部的通孔内,而后裸露在连接部上,最后缠绕在固定部的第二磁铁上并电连接至第二金属片上,所述调节部上的通孔向其中一端口方向的孔径逐渐减小进而卡固住第二线圈段,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与第二塑料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合形成固定,进而使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形成电连接,从而使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形成一感应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颈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均设有相同数量的多个导线,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磁铁及第一金属片,每个导线与每组的第一磁铁及第一金属片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上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磁铁及第二金属片,每个导线与每组的第二磁铁及第二金属片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与第二塑料连接件形成固定连接后,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的导线一一对应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颈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连接件或第二塑料连接件的固定部上设有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塑料连接件或第一塑料连接件设置在该凹陷部内形成定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颈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段与第二线圈段的外围均包裹一麻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颈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紧束件,所述紧束件穿设在第一线圈段及第二线圈段上,通过移动紧束件在该感应线圈上的位置,进而调节颈圈的松紧度。
CN201720252456.6U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助听器颈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8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2456.6U CN206728292U (zh)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助听器颈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2456.6U CN206728292U (zh)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助听器颈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8292U true CN206728292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1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5245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8292U (zh) 2017-03-15 2017-03-15 一种助听器颈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82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824A (zh) * 2018-08-15 2020-03-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回压传感器及环空液面测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824A (zh) * 2018-08-15 2020-03-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回压传感器及环空液面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308550B2 (en) Garment with built-in audio source wiring
IES20100404A2 (en) Garment with built-in audio source wiring
CN206728292U (zh) 一种助听器颈圈
CN209234004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听力设备系统
US9831721B2 (en) Charging bracket for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
CN205961375U (zh) 头戴式耳机
CN208798225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耳背式助听器系统
CN205961374U (zh) 头戴式耳机
CN206061086U (zh) 一种颈戴式蓝牙耳机
CN208956334U (zh)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5846271U (zh) 可旋转接线端子
CN105592377B (zh) 运动耳机
CN107785962A (zh)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棒以及无线充电方法
CN209526841U (zh) 扬声器和耳机
WO2015197033A1 (zh) 避免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CN203396791U (zh) 一种综合型电缆识别装置外壳
CN208424702U (zh) 一种抗干扰型耳机
CN206741954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线材
CN209234058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听力设备系统
CN211184220U (zh) 一种情侣耳机线
CN209104820U (zh)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5692690U (zh) 一种微型电流互感器
CN208956332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耳背式助听器系统
CN209056732U (zh) 强电连接线组
EP1215935A3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