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4820U -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4820U
CN209104820U CN201821411723.0U CN201821411723U CN209104820U CN 209104820 U CN209104820 U CN 209104820U CN 201821411723 U CN201821411723 U CN 201821411723U CN 209104820 U CN209104820 U CN 209104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anging type
hearing device
reception coil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17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峻颖
杨伟滈
卢赞才
孙求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ro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ro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ro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ro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17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4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4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4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颈挂式听力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用于挂在脖颈上的颈挂外壳、第一端部壳体、第二端部壳体、设于外壳内的电池以及设于外壳外、并由电池供电的听力单元;电力接收线圈,设于第一端部壳体内,用于将磁能转换为交变电能;充电控制电路,设于第二端部壳体内,分别与电力接收线圈、电池电性连接,用于将电力接收线圈输出的交变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为电池供电;承托壳体,用于支撑第一端部壳体以及第二端部壳体;以及电力输出线圈,设于承托壳体内,用于跟电源电性连接,并将电源输出的电能转换为磁能,并将磁能耦合至电力接收线圈;电力输出线圈的位置跟电力接收线圈的位置相对应。

Description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颈挂式听力设备例如颈挂式助听器因为要经常戴在用户身上帮助用户收听目标声音,而用户通常又是移动的,所以会利用可充电的电池给颈挂式听力设备各器件供能。如果电池的电量用完了,就要通过线缆连接电源给电池充电,但电缆端口经常性的插拔,就会被磨损而损坏,导致充不了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一种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颈挂式听力设备,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外、并由所述电池供电的听力单元;所述外壳包括用于挂在脖颈上的颈挂外壳、第一端部壳体以及第二端部壳体;所述颈挂外壳一端跟所述第一端部壳体机械连接,另一端跟所述第二端部壳体机械连接;
电力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内,用于将磁能转换为交变电能;
充电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第二端部壳体内,分别与电力接收线圈、电池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力接收线圈输出的交变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为所述电池供电;
承托壳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端部壳体以及第二端部壳体;以及
电力输出线圈,设于所述承托壳体内,用于跟电源电性连接,并将电源输出的电能转换为磁能,并将磁能耦合至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所述电力输出线圈的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安放于所述承托壳体对应位置时,跟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位置是相对应的。
上述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利用电力接收线圈和电力输出线圈就可以为颈挂式听力设备的电池充电,不需要用线缆,不需要插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挂式听力设备是颈挂式助听器,所述听力单元是助听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和所述电力接收线圈均为柱形线圈,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在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安放于所述承托壳体对应位置时,跟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是同轴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
电流转换电路,设于所述承托壳体内,所述电力输出线圈是通过所述电流转换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源输出的电能转变为交流电能,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将交变电能转换为磁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还包括:耦合开关以及在位检测传感器;
所述在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承托壳体上,用于在感测到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安放于所述承托壳体对应位置时,输出电信号;
所述耦合开关设于所述承托壳体内,分别与所述在位传感器、电流转换电路、电力输出线圈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电信号导通,让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输出的交流电能传输至所述电路输出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位检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所述耦合开关为常开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隔板,设于所述承托外壳内,用于隔开所述电力输出线圈与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耦合开关,以阻隔所述电力接收线圈发出的电磁能量扩散至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耦合开关处;所述隔板设有通孔,所述电力输出线圈是利用导线,穿过所述通孔跟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壳体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端部壳体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发出的电磁波通过各通孔耦合至所述电力接收线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无线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颈挂式听力设备10,包括外壳101、设于外壳101内的电池102以及设于外壳101外、并由电池102供电的听力单元103;外壳101包括用于挂在脖颈上的颈挂外壳1011、第一端部壳体1012以及第二端部壳体1013;颈挂外壳1011一端跟第一端部壳体1012机械连接,另一端跟第二端部壳体1013机械连接;
电力接收线圈20,设于第一端部壳体1012内,用于将磁能转换为交变电能;
充电控制电路30,设于第二端部壳体1013内,分别与电力接收线圈20、电池102电性连接,用于将电力接收线圈20输出的交变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为电池102供电;
承托壳体40,用于支撑第一端部壳体1012以及第二端部壳体1013;以及
电力输出线圈50,设于承托壳体40内,用于跟电源电性连接,并将电源输出的电能转换为磁能,并将磁能耦合至电力接收线圈20;电力输出线圈50的位置在第一端部壳体1012安放于承托壳体40对应位置时,跟电力接收线圈20的位置是相对应的。
对于颈挂外壳1011,具体地,颈挂外壳1011可以是弧形外壳,弧度跟用户脖颈弧度相适应,以便更好的挂在用户的脖颈上。
电池102可以跟充电控制电路30一起设置第二端部壳体1013内,跟电力接收线圈20隔开设置在不同的端部壳体,可以减少对电力接收线圈20的影响。
颈挂外壳1011、第一端部壳体1012、第二端部壳体1013可以是连通的,以便第一端部壳体1012内的电子器件跟第二端部壳体1013内的电子器件的线缆可以设于外壳内。
对于承托壳体40,请参阅图1,承托壳体40可以是由一圆形底板以及一曲面罩连接形成的。
具体地,承托壳体40设有多个通孔,第一端部壳体1012设有多个通孔,电力输出线圈50发出的电磁波通过各通孔耦合至电力接收线圈20。这样可以让电磁波无障碍通过,提高充电效率。
具体地,颈挂式听力设备是颈挂式助听器,听力单元103则可以是助听器件。
具体地,听力单元103放在用户耳朵,听力单元103可包括左耳听力单元和右耳听力单元,左耳听力单元和右耳听力单元均通过线缆跟外壳内的电池102连接,左耳听力单元通过线缆挂在第一端部壳体1012,右耳听力单元通过线缆挂在第二端部壳体1013。左耳听力单元和右耳听力单元均可是通过线缆悬挂于端部壳体外,线缆部分露出端部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电力输出线圈50和电力接收线圈20均为柱形线圈,电力输出线圈50在第一端部壳体1012安放于承托壳体40对应位置时,跟电力接收线圈20是同轴的。
具体地,电力接收线圈20的长度小于电力输出线圈50的长度,电力接收线圈20的线圈圈数可以小于电力输出线圈50的线圈圈数。如此,可以使电力接收线圈20得到更多的电磁能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电力输出线圈50和电力接收线圈20均为圆形平板线圈,电力输出线圈50在第一端部壳体1012安放于承托壳体40对应位置时,跟电力接收线圈20是平行的、且两个线圈的中心的连线跟两个线圈所在平面垂直。
具体地,电力接收线圈20的线圈圈数可以小于电力输出线圈50的线圈圈数。如此,可以使电力接收线圈20得到更多的电磁能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电流转换电路60,设于承托壳体40内,电力输出线圈50是通过电流转换电路60与电源连接,电流转换电路60用于将电源输出的电能转变为交流电能,电力输出线圈50将交变电能转换为磁能。
第一端部壳体1012放于承托壳体40对应位置时,才给电池102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耦合开关70以及在位检测传感器80;在位传感器设于承托壳体40上,用于在感测到第一端部壳体1012安放于承托壳体40对应位置时,输出电信号;耦合开关70设于承托壳体40内,分别与在位传感器、电流转换电路60、电力输出线圈50连接,用于响应于电信号导通,让电流转换电路60输出的交流电能传输至电路输出线圈。
具体地,在位检测传感器80为压力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耦合开关70为常开开关,在在位检测传感器80没有输出电信号时断开,在在位检测传感器80输出电信号时则导通。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隔板90,设于承托外壳内,并且是设于电力输出线圈50与电流转换电路60、耦合开关70之间,隔开电力输出线圈50与电流转换电路60、耦合开关70,以阻隔电力接收线圈20发出的电磁能量扩散至电流转换电路60、耦合开关70处;隔板90设有通孔,电力输出线圈50是利用导线,穿过通孔跟电流转换电路60连接。
如图4所示,电力输出线圈50在隔板90右侧,电流转换电路60、耦合开关70在隔板90左侧。在位检测传感器80设于承托壳体40右侧,耦合开关70也可以利用导线穿过通孔跟在位检测传感器80连接。
本实施例,设置隔板90可以避免电力输出线圈50对承托壳体40内的电子器件产生电磁干扰。
上述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利用电力接收线圈和电力输出线圈就可以为颈挂式听力设备的电池充电,不需要用线缆,不需要插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颈挂式听力设备,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外、并由所述电池供电的听力单元;所述外壳包括用于挂在脖颈上的颈挂外壳、第一端部壳体以及第二端部壳体;所述颈挂外壳一端跟所述第一端部壳体机械连接,另一端跟所述第二端部壳体机械连接;
电力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内,用于将磁能转换为交变电能;
充电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第二端部壳体内,分别与电力接收线圈、电池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力接收线圈输出的交变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为所述电池供电;
承托壳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端部壳体以及第二端部壳体;以及
电力输出线圈,设于所述承托壳体内,用于跟电源电性连接,并将电源输出的电能转换为磁能,并将磁能耦合至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所述电力输出线圈的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安放于所述承托壳体对应位置时,跟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位置是相对应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挂式听力设备是颈挂式助听器,所述听力单元是助听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和所述电力接收线圈均为柱形线圈,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在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安放于所述承托壳体对应位置时,跟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是同轴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
电流转换电路,设于所述承托壳体内,所述电力输出线圈是通过所述电流转换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源输出的电能转变为交流电能,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将交变电能转换为磁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耦合开关以及在位检测传感器;
所述在位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承托壳体上,用于在感测到所述第一端部壳体安放于所述承托壳体对应位置时,输出电信号;
所述耦合开关设于所述承托壳体内,分别与所述在位检测传感器、电流转换电路、电力输出线圈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电信号导通,让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输出的交流电能传输至所述电路输出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检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所述耦合开关为常开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设于所述承托壳体内,用于隔开所述电力输出线圈与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耦合开关,以阻隔所述电力接收线圈发出的电磁能量扩散至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耦合开关处;所述隔板设有通孔,所述电力输出线圈是利用导线,穿过所述通孔跟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壳体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端部壳体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电力输出线圈发出的电磁波通过各通孔耦合至所述电力接收线圈。
CN201821411723.0U 2018-08-30 2018-08-30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Active CN209104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1723.0U CN209104820U (zh) 2018-08-30 2018-08-30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1723.0U CN209104820U (zh) 2018-08-30 2018-08-30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4820U true CN209104820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1723.0U Active CN209104820U (zh) 2018-08-30 2018-08-30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4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25199A (en) Adapter
CN208850002U (zh) 一种双耳蓝牙耳机及充电系统
CN110933549B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206211680U (zh) 无线输电系统
CN210093461U (zh) 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充电盒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202818413U (zh) 手机保护套
CN209234004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听力设备系统
CN104218625B (zh) 一种手持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08798225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耳背式助听器系统
CN205961375U (zh) 头戴式耳机
CN208956334U (zh)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9104820U (zh) 基于颈挂式听力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3119575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CN209218348U (zh) 一种迷你无线蓝牙耳机及其便携式充电仓
CN208956273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听力设备系统
CN209234058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听力设备系统
CN208956333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听力设备系统
CN208956332U (zh) 实现无线充电的耳背式助听器系统
CN205092624U (zh) 一种可实现蓝牙耳机手机无线充电的装置
CN108649672A (zh) 无线充电电路及可穿戴设备
CN108233500A (zh) 一种无线充电助听设备
CN208142902U (zh) 一种无线充电助听设备
CN208401565U (zh) 一种拼接式无线充电座
CN210327984U (zh) 一种教学用无线扩音装置
CN205283211U (zh) 一种可进行无线充电的接受贴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