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4349U - 发夹 - Google Patents

发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4349U
CN206714349U CN201720244658.6U CN201720244658U CN206714349U CN 206714349 U CN206714349 U CN 206714349U CN 201720244658 U CN201720244658 U CN 201720244658U CN 206714349 U CN206714349 U CN 206714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ft clamp
cingulum
positioning seat
plan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446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士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446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4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4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43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夹,包含一左夹体、一右夹体及一弹簧,该左夹体具有一按压部、一夹持部、一定位座及一限位板,而右夹体具有一按压部、一夹持部、一定位座,前述弹簧设置于左夹体的定位座与右夹体的定位座之间,左夹体与右夹体通过一插销固定形成一发夹,该左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二植齿带,该左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一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四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三植齿带,让使用者欲夹持发丝时,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的框围范围形成圈状,能紧密地将发丝包覆夹持固定住,而不会产生滑动。

Description

发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夹。
背景技术
习用发夹在夹持操作上,虽可夹持发丝,但在夹持上仍会在发丝上产生滑动,从而不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鉴于此,发展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紧密地将发丝包覆夹持固定住,而不会在发丝上产生滑动的发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发夹,该发夹包含一左夹体、一右夹体及一弹簧,该左夹体具有一按压部、一夹持部、一定位座及一限位板,该左夹体的按压部位于左夹体的一端,而该左夹体的夹持部位于左夹体的另一端,该左夹体的定位座及该左夹体的限位板设置于该左夹体的按压部及该左夹体的夹持部之间的内面,而右夹体具有一按压部、一夹持部、一定位座,该右夹体的按压部位于右夹体的一端,而该右夹体的夹持部位于右夹体的另一端,该右夹体的定位座设置于该右夹体的按压部及该右夹体的夹持部之间,前述弹簧设置于左夹体的定位座与右夹体的定位座之间,左夹体与右夹体通过一插销固定形成一发夹,该左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二植齿带,该左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一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四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三植齿带,让使用者欲夹持发丝时,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的框围范围形成圈状,能紧密地将发丝包覆夹持固定住,而不会产生滑动。
进一步,该左夹体的限位板邻设于该左夹体的定位座下侧。
进一步,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分别含有多个第一发齿、第二发齿、第三发齿、第四发齿。
进一步,组装完成且为自然夹合状态下的发夹,该左夹体的定位座座落于右夹体的定位座外侧,且右夹体的定位座抵靠于左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限位板边缘。
进一步,于左夹体外侧面设有一中垂线V,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该左夹体的定位座相平行的向量L,该中垂线V与向量L的夹角为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一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一发齿相平行的向量M,该中垂线V与向量M的夹角为角度A,该角度A等于前述角度θ,即A=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二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二发齿相平行的向量N,该中垂线V与向量N的夹角为角度B,该角度B大于前述角度θ,即B>θ且B>A。
进一步,该左夹体外侧面设有一中垂线V,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该左夹体定位座相平行的向量L,该中垂线V与向量L的夹角为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一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一发齿相平行的向量M,该中垂线V与向量M的夹角为角度A,该角度A等于前述角度θ,即A=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二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二发齿相平行的向量G,该中垂线V与向量G的夹角为角度D,该角度D亦等于前述角度θ,即D=θ=A。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实用新型发夹的该左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二植齿带,该左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一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四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三植齿带,让使用者欲夹持发丝时,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的框围范围形成圈状,能紧密地将发丝包覆夹持固定住,而不会产生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夹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夹夹持发丝的使用状态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夹夹持发丝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符号说明】
10、100发夹 1左夹体
11按压部 12夹持部
13定位座 130定位孔
131限位板 14第一植齿带
141第一发齿 15第二植齿带
151第二发齿 2右夹体
21按压部 22夹持部
23定位座 230定位孔
24第三植齿带 241第三发齿
25第四植齿带 251第四发齿
3弹簧 4插销
5发丝 V中垂线
L、M、N向量 θ、A、B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夹10,其设有一左夹体1、一右夹体2及一弹簧3,该左夹体1具有一按压部11、一夹持部12、一定位座13及一限位板131,该按压部11位于左夹体1的一端,其可为一弧形的按压板,用以供使用者施力按压,而夹持部12位于左夹体1的另一端,定位座13及限位板131设置于按压部11及夹持部12之间的内面,其中限位板131邻设于定位座13下侧,而右夹体2具有一按压部21、一夹持部22、一定位座23,该按压部21位于右夹体2的一端,而夹持部22位于右夹体2的另一端,定位座23设置于按压部21及夹持部22之间,前述弹簧3设置于左夹体1的定位座13与右夹体2的定位座23之间,并借由一插销4穿置于左夹体1的定位座13的定位孔130与右夹体2的定位座23的定位孔230而组装形成一发夹10。
前述左夹体1与右夹体2的夹持部12、22及位于左夹体1与右夹体2的定位座13、23下方的内面分别具有第二植齿带15、第四植齿带25、第一植齿带14、第三植齿带24,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14、15、24、25分别含有多个第一发齿、第二发齿、第三发齿、第四发齿141、151、241、251。
请参阅图3所示,该组装完成且为自然夹合状态下的发夹10,该左夹体1的定位座13座落于右夹体2的定位座23外侧,且右夹体2的定位座23抵靠于左夹体1的定位座13下方的限位板131边缘。
以自然夹合状态下的发夹10如图3所示的视图,令左夹体1与右夹体2为两相对称的角度,以左夹体1为例,于左夹体1外侧面设有一中垂线V,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定位座13相平行的向量L,该中垂线V与向量L的夹角为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1的第一植齿带14上的多个第一发齿141相平行的向量M,该中垂线V与向量M的夹角为角度A,该角度A等于前述角度θ,即A=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1的第二植齿带15上的多个第二发齿151相平行的向量N,该中垂线V与向量N的夹角为角度B,该角度B大于前述角度θ,即B>θ且B>A。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当使用者欲夹持发丝5时,其利用手指施力触压按压部11、21,让左、右夹体1、2的夹持部12、22展开,此时该发夹10的夹持部12、22之间可置入发丝5,而当使用者手指松开按压部11、21后,该夹持部12、22即可借由弹簧3的回弹力夹持着发丝5,且让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14、15、24、25的多个第一发齿、第二发齿、第三发齿、第四发齿141、151、241、251的夹持框围范围形成圈状,而能紧密地将发丝5包覆夹持固定住,即借由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14、15上不同角度的第一发齿、第二发齿141、151穿伸于发丝5之间,使发夹10能更紧密地将发丝5包覆夹持固定住,而不会在发丝5上产生滑动。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为发夹100,其设有一左夹体1、一右夹体2及一弹簧3,以左夹体1为例,该左夹体1外侧面设有一中垂线V,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定位座13相平行的向量L,该中垂线V与向量L的夹角为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1的第一植齿带14上的多个第一发齿141相平行的向量M,该中垂线V与向量M的夹角为角度A,该角度A等于前述角度θ,即A=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1的第二植齿带15上的多个第二发齿151相平行的向量G,该中垂线V与向量G的夹角为角度D,该角度D亦等于前述角度θ,即D=θ=A。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发夹10的左夹体1与右夹体2的夹持部12、22及位于左夹体1与右夹体2的定位座13、23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14、15、24、25,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14、15、24、25分别含有多个第一发齿、第二发齿、第三发齿、第四发齿141、151、241、251,让使用者欲夹持发丝5时,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14、15、24、25的多个第一发齿、第二发齿、第三发齿、第四发齿141、151、241、251的夹持框围范围形成圈状,发夹10能紧密地将发丝5包覆夹持固定住,而不会在发丝5上产生滑动。

Claims (6)

1.一种发夹,该发夹包含一左夹体、一右夹体及一弹簧,其特征在于:该左夹体具有一按压部、一夹持部、一定位座及一限位板,该左夹体的按压部位于左夹体的一端,而该左夹体的夹持部位于左夹体的另一端,该左夹体的定位座及该左夹体的限位板设置于该左夹体的按压部及该左夹体的夹持部之间的内面,而右夹体具有一按压部、一夹持部、一定位座,该右夹体的按压部位于右夹体的一端,而该右夹体的夹持部位于右夹体的另一端,该右夹体的定位座设置于该右夹体的按压部及该右夹体的夹持部之间,前述弹簧设置于左夹体的定位座与右夹体的定位座之间,左夹体与右夹体通过一插销固定形成一发夹,该左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二植齿带,该左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一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夹持部具有第四植齿带,该右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内面具有第三植齿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其特征在于:该左夹体的限位板邻设于该左夹体的定位座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其特征在于:第一植齿带、第二植齿带、第三植齿带、第四植齿带分别含有多个第一发齿、第二发齿、第三发齿、第四发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夹,其特征在于:组装完成且为自然夹合状态下的发夹,该左夹体的定位座座落于右夹体的定位座外侧,且右夹体的定位座抵靠于左夹体的定位座下方的限位板边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夹,其特征在于:于左夹体外侧面设有一中垂线V,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该左夹体的定位座相平行的向量L,该中垂线V与向量L的夹角为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一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一发齿相平行的向量M,该中垂线V与向量M的夹角为角度A,该角度A等于前述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二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二发齿相平行的向量N,该中垂线V与向量N的夹角为角度B,该角度B大于前述角度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夹,其特征在于:该左夹体外侧面设有一中垂线V,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该左夹体定位座相平行的向量L,该中垂线V与向量L的夹角为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一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一发齿相平行的向量M,该中垂线V与向量M的夹角为角度A,该角度A等于前述角度θ,而由中垂线V上延伸出一与左夹体的第二植齿带上的多个第二发齿相平行的向量G,该中垂线V与向量G的夹角为角度D,该角度D亦等于前述角度θ。
CN201720244658.6U 2017-03-14 2017-03-14 发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4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4658.6U CN206714349U (zh) 2017-03-14 2017-03-14 发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4658.6U CN206714349U (zh) 2017-03-14 2017-03-14 发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4349U true CN206714349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4465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4349U (zh) 2017-03-14 2017-03-14 发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4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4349U (zh) 发夹
CN203859453U (zh) 一种摩托车用线束卡扣
CN109752236A (zh) 一种用于测试植物茎秆力学性能的拉伸试验机夹头
JP3216887U (ja) 組立模型用クリップ
CN202507087U (zh) 圆管管材夹具
CN203859454U (zh) 一种新型线束卡扣
CN106098029A (zh) 一种设有锉刀的吉他变调夹
CN210211804U (zh) 一种学生用改良的矫正笔套
CN203330902U (zh) 一种用于扣压拉片的手钳
CN205686045U (zh) 精细传拓微型硅胶拓包
CN103976520A (zh) 新型装饰拉链
CN206317657U (zh) 一种车载香水盒
US20140137888A1 (en) Hair clip retainer
CN205167009U (zh) 药片切割器
CN103239004A (zh) 一种多功能梳子
CN204862440U (zh) 夹子
CN203302541U (zh) 一种多功能梳子
CN210471304U (zh) 医用笔袋
CN203873136U (zh) 新型装饰拉链
CN208133879U (zh) 一种省力型长尾夹
CN202525188U (zh) 可随意更换帽围调节扣的帽子
CN211662915U (zh) 一种大小可调节式握笔器
CN208530056U (zh) 板夹
CN202641053U (zh) 一种书签
CN203306147U (zh) 可快速简易从座杆拆组的自行车座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