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1838U -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1838U
CN206711838U CN201720310093.7U CN201720310093U CN206711838U CN 206711838 U CN206711838 U CN 206711838U CN 201720310093 U CN201720310093 U CN 201720310093U CN 206711838 U CN206711838 U CN 206711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ost
connection sheet
shell
connecting pol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100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mpt Large (changt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mpt Large (changt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mpt Large (changt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mpt Large (changta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100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1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1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18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和转轴,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侧面设有端盖,所述转轴的通过两端的轴承转动设在安装腔的内腔中部,在安装腔的内腔侧面缠绕有电磁绕组,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通过导线和电磁绕组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贯穿外壳的底部并与轴承内的导电棒接触。本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利用电磁原理,使得电磁绕组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转轴在磁场上正向或者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片与第一连接柱接触,或者第二连接片与第二连接柱接触,从而使电路导通,利用旋转式的连接方式,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继电器,它包括壳体和连接在其上的插片,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由线圈和触点组两部分组成,插片与触点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为磁吸式接触连接,而不是采用转动式连接,在很多场合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采用旋转式的接触连接,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和转轴,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侧面设有端盖,所述转轴的通过两端的轴承转动设在安装腔的内腔中部,在安装腔的内腔侧面缠绕有电磁绕组,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通过导线和电磁绕组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贯穿外壳的底部并与轴承内的导电棒接触,导电棒的另一端贯穿并裸露至轴承的外部,位于端盖的轴承上端套接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裸露至轴承外部的导电棒的一端为凸台,凸台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接触,所述端盖的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片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柱以及与第二连接片配合使用的第二连接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线柱位于外壳的底部圆心处,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的末端均开设有穿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散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侧面相对开设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间隔九十度设置,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间隔九十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利用电磁原理,使得电磁绕组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转轴在磁场上正向或者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片与第一连接柱接触,或者第二连接片与第二连接柱接触,从而使电路导通,利用旋转式的连接方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端盖、3轴承、4电磁绕组、5第一接线柱、6第二接线柱、7转轴、8滚珠轴承、9第一连接片、10第二连接片、11散热槽、12导电棒、13第一连接柱、14第二连接柱、1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包括外壳1和转轴7,外壳1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散热槽11,散热槽11使外壳1的散热效果较好,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侧面设有端盖2,端盖2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采用密闭的方式与外壳1连接,转轴7的通过两端的轴承3转动设在安装腔的内腔中部,在安装腔的内腔侧面缠绕有电磁绕组4,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第二接线柱6位于外壳1的底部圆心处,电路的导线连接在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的末端均开设有的穿线孔中,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的末端均开设有穿线孔,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通过导线和电磁绕组4连接,第二接线柱6贯穿外壳1的底部并与轴承3内的导电棒12接触,导电棒12的另一端贯穿并裸露至轴承3的外部,位于端盖2的轴承3上端套接有滚珠轴承8,滚珠轴承8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裸露至轴承3外部的导电棒12的一端为凸台,凸台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接触,端盖2的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片9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柱13以及与第二连接片10配合使用的第二连接柱14,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之间间隔九十度设置,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之间间隔九十度设置,利用电磁原理,使得电磁绕组4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转轴7在磁场上正向或者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片9与第一连接柱13接触,或者第二连接片10与第二连接柱14接触,从而使电路导通,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的侧面相对开设有卡槽15,第一连接片9与第一连接柱13接触接触时,第一连接片9卡在卡槽15中,第二连接片10与第二连接柱14接触时,第二连接片10卡在卡槽15中。
在使用时:外部的电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并且外部的电路导线中与第一接线柱5连接的一根与控制电路的一个接头连接,另一根与第一接线柱5连接的导线不与控制电路连通,第一接线柱5和第一接线柱6连接电磁绕组,产生磁场,使转轴7转动,转轴7带动滚珠轴承8转动,此时第一连接片9与第一连接柱13接触接触或者第二连接片10与第二连接柱14接触,滚珠轴承8内环在转轴7上转动而外环因为连接片和连接柱接触抵制其旋转,并且第一接线柱5与导电棒12接触,导电棒12的凸台与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接触,当连接片和连接柱接触时,选择接触的接线柱与被控制的电路连接,线路导通。实现控制目的。
本实用新型本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利用电磁原理,使得电磁绕组4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转轴7在磁场上正向或者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片9与第一连接柱13接触,或者第二连接片10与第二连接柱14接触,从而使电路导通,利用旋转式的连接方式,使用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包括外壳(1)和转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侧面设有端盖(2),所述转轴(7)的通过两端的轴承(3)转动设在安装腔的内腔中部,在安装腔的内腔侧面缠绕有电磁绕组(4),所述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所述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通过导线和电磁绕组(4)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6)贯穿外壳(1)的底部并与轴承(3)内的导电棒(12)接触,导电棒(12)的另一端贯穿并裸露至轴承(3)的外部,位于端盖(2)的轴承(3)上端套接有滚珠轴承(8),所述滚珠轴承(8)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裸露至轴承(3)外部的导电棒(12)的一端为凸台,凸台的下表面分别与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接触,所述端盖(2)的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片(9)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柱(13)以及与第二连接片(10)配合使用的第二连接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柱(6)位于外壳(1)的底部圆心处,第一接线柱(5)和第二接线柱(6)的末端均开设有穿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散热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的侧面相对开设有卡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之间间隔九十度设置,第一连接柱(13)和第二连接柱(14)之间间隔九十度设置。
CN201720310093.7U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1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0093.7U CN206711838U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0093.7U CN206711838U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1838U true CN206711838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1009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1838U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18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8226A (zh) * 2018-10-22 2019-01-04 安徽银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控制继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8226A (zh) * 2018-10-22 2019-01-04 安徽银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控制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78888U (zh) 旋转式电风扇
CN106453694B (zh) 终端设备
CN204716577U (zh) 一种可旋转式电风扇
CN205792885U (zh) 一种快装智能高速球机
CN206711838U (zh) 一种多控制模式的继电器
CN203926082U (zh) 旋转式电风扇
CN209402202U (zh) 激光仪的充电装置
CN206932083U (zh) 一种新型防水电机转子
CN209865926U (zh) 一种工艺品容器内液体搅动用旋转体组件
CN208914145U (zh) 一种竖向摆动式机械手装置
CN208930242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便于拆卸的旋转耳朵
CN207367717U (zh) 一种磁化器
CN206346961U (zh) 一种旋转导风罩
CN207082595U (zh) 一种锂电池极柱
CN207677590U (zh) 一种微电机中用于定位换向器与转轴的结构
CN207609590U (zh) 风扇
CN206040439U (zh) 一种广播调频专用可变电容
CN206236940U (zh) 一种滑环
CN204910674U (zh) 底板可旋转乒乓球拍
CN203763841U (zh) 一种电动陀螺
CN208834904U (zh) 一种贴片功率电感器绕线机
CN213894678U (zh) 一种用于线材加工的输送装置
CN204652122U (zh) 一种管状电机的外置结构
CN207765525U (zh) 动力锂电池输出结构
CN216941809U (zh) 一种焊锡屏蔽热缩管生产用热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