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0663U -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0663U
CN206710663U CN201720456205.XU CN201720456205U CN206710663U CN 206710663 U CN206710663 U CN 206710663U CN 201720456205 U CN201720456205 U CN 201720456205U CN 206710663 U CN206710663 U CN 206710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flange
wire harness
fixed part
harness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62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62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0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0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06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束线装置,包括:一设有通槽的束线容置部;所述通槽用于容置所述线缆;一设有通槽的束线容置部、固定部、支撑部和PCB板;所述通槽用于容置所述线缆;所述束线容置部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防止所述线缆弹出所述通槽,所述挡板,且所述挡板使所述通槽的开口弹性闭合;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束线容置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的延展端设有翻边;所述PCB板设置所述线缆的安放轨迹,用于对所述线缆进行布线;在所述安放轨迹上预留焊盘,所述焊盘用于与所述翻边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固定光纤线缆,容易组装且能够节省人力和物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的束线固定领域,尤指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光电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在光电技术领域,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新的激光应用技术,成为工程应用和研究的热点。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与普通传输设备相比,光纤线直径细且弯折容易引起信号损耗。为防止光纤线不压弯、烫伤,通讯领域会引入一些用于固定光纤线的设备。
然而,现有安装在PCB上的光纤夹持装置通常为插件式,插件式的夹持装置不仅仅对光纤的固定力有限,还容易发生脱落,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插件预留的通孔占用PCB板布局布线空间,并且组件通常较小组装工序相对复杂并且拆卸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束线装置,实现固定线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束线装置,包括:一设有通槽的束线容置部;所述通槽用于容置所述线缆;所述束线容置部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防止所述线缆弹出所述通槽,且所述挡板使所述通槽的开口弹性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弹性件。
进一步的,线缆束线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束线容置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的延展端设有翻边。
进一步的,线缆束线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束线容置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是半封闭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的延展端分别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的方向延展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线缆束线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是半封闭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设有通孔的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的延展端分别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的方向延展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支撑部第一端与所述束线容置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设有卡持部件,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二边的通孔与所述卡持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持部件为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为金属翻边。
进一步的,线缆束线装置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所述线缆的安放轨迹,用于对所述线缆进行布线;在所述安放轨迹上预留焊盘,所述焊盘用于与所述翻边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放轨迹为圆形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焊盘数目为多个,且所述焊盘均匀设置在所述安放轨迹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束线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束线容置部上设置通槽,并设置弹性件挡板,这样使得线缆放置在通槽内,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通槽的定位和限位作用,使得线缆在装配和使用过程固定在束线容置部中。
2)由于挡板是弹性件,使得在安装线缆操作时,避免使得线缆从束线容置部跳出,由于其为弹性件具有弹性形变的特性,在装配和安装过程中,弹性件挡板打开使得束线容置部处于打开状态,方便安装线缆;在安装后弹性件挡板即可恢复初始封闭状态锁住线缆。
3)由于束线容置部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弹性件挡板将线缆按压进束线容置部的通槽内,其中弹性件挡板能够有效地防止线缆脱落,同时,需要二次重新布线时,很容易将线缆从通槽中抽出,该束线容置部能二次重复使用。
更优的,通过固定部的翻边与PCB板连接,具有以下优点:
4)由于翻边为贴片式,因此不需要预留的通孔占用布局布线空间,可以通过SMT贴片工艺自动安装贴片,节省人力成本。
更优的,通过固定部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PCB板连接,具有以下优点:
5)由于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均为贴片式,因此不需要预留的通孔占用布局布线空间,可以通过SMT贴片工艺自动安装贴片,节省人力成本。
6)由于固定部的翻边为金属翻边,因此具有电气性能,能有效提高产品可靠性,同时增加高度防止线缆的塑料保护壳遇到会发热的元器件如CPU等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形变弯曲,导致线缆出现损耗。
更优的,通过固定部的设有通孔的第二翻边与支撑部的连接,支撑部与束线容置部连接,具有以下优点:
7)由于支撑部的具有卡持部件,因此,固定部可以通过该卡持部件与固定部活动连接,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卡持部件将固定部具有通孔的第二边与支撑部连接,将线缆按压进束线容置部的通槽后,如果出现不符合安放轨迹的弯曲时,可以直接将支撑部旋转一定角度,达到线缆的安放轨迹符合预设安放轨迹的目的,这样可以避免线缆弯折扭曲,防止了打背扣和浪涌的现象。
8)由于支撑部的支撑作用,线缆被支撑在与支撑部相连接的束线容置部中,避免线缆贴近PCB板而影响PCB板的散热,也能够避免线缆由于热胀冷缩出现不必要的损耗,减少物料损失,节省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
9)由于卡持部件为弹性件,因此需要二次重新布线时,将卡持部件按压出固定部,很容易将支撑部连同束线容置部和束线容置部中放置的线缆取下,再人工重新进行安装调整,调整安装完成后,再通过按压支撑部的卡持部件与固定部重新进行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能二次重复使用,组装灵活,便于后期添加线缆的扩容和维修。
更优的,通过预先在PCB板上面设置安放轨迹,具有以下优点:
10)由于安放轨迹上预留焊盘,方便利用STM贴片机将固定部与PCB板牢固连接,安装稳定可靠。
11)由于安放轨迹是圆形轨迹,避免线缆在走线中出现直角,避免线缆因长期受应力影响引起损耗增大。
12)由于焊盘为多个,这样进一步地避免线缆在绕线中出现直角,还能更加使得线缆绕线安装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线缆束线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束线容置部和支撑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固定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束线容置部和固定部安装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PCB板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另一个束线容置部和支撑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设有通槽12的束线容置部1、固定部2、支撑部3和PCB板4;所述通槽12用于容置所述线缆;
所述束线容置部1上设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用于防止所述线缆弹出所述通槽12,所述挡板11,且所述挡板11使所述通槽12的开口弹性闭合;
所述固定部2通过所述支撑部3与所述束线容置部1连接;所述固定部2的底部的延展端设有翻边;所述PCB板4设置所述线缆的安放轨迹,用于对所述线缆进行布线;在所述安放轨迹上预留焊盘41,所述焊盘41用于与所述翻边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部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挡板11靠近通槽12开口位置部分为弹性件,其余部分为刚性件,只要能够使所述通槽12的开口弹性闭合即可。优选的,所述挡板11整体为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束线容置部1上设置通槽12,并设置弹性件挡板11,这样使得线缆放置在通槽12内,由于通槽12的定位和限位作用,使得线缆在装配和使用过程固定在束线容置部1中。由于挡板11是弹性件,使得在安装线缆操作时,避免使得线缆从束线容置部1跳出,由于其为弹性件具有弹性形变的特性,在装配和安装过程中,弹性件挡板11打开使得束线容置部1处于打开状态,方便安装线缆;在安装后弹性件挡板11即可恢复初始封闭状态锁住线缆。由于束线容置部1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弹性件挡板11将线缆按压进束线容置部1的通槽12内,其中弹性件挡板11能够有效地防止线缆脱落,同时,需要二次重新布线时,很容易将线缆从通槽12中抽出,该束线容置部1能二次重复使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与束线容置部1一体成型。
固定部2的结构可以是全封闭结构,即固定部的底部的延展端设有翻边,翻边的数目为多个,固定部的结构也可以是半封闭结构,这样能够节省物料。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2是半封闭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23、第二边24和第三边26;所述第一边23和所述第三边26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边23和所述第二边24的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边23和所述第三边26的延展端分别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边23的方向延展有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22;所述第一翻边21和所述第二翻边2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翻边21的方向和第二翻边22的方向可以是相向设置,也可以是反向设置,还可以是同向设置。由于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22均为贴片式,因此不需要预留的通孔25占用布局布线空间,可以通过SMT贴片工艺自动安装贴片,节省人力成本。由于固定部2的翻边为金属翻边,因此具有电气性能,能有效提高产品可靠性,同时增加高度防止线缆的塑料保护壳遇到会发热的元器件如CPU等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形变弯曲,导致线缆出现损耗。由于支撑部3的支撑作用,线缆被支撑在与支撑部3相连接的束线容置部1中,避免线缆贴近PCB板4而影响PCB板4的散热,也能够避免线缆由于热胀冷缩出现不必要的损耗,减少物料损失,节省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3第一端与所述束线容置部1连接;所述支撑部3的第二端设有卡持部件31,所述固定部2通过所述第二边24的通孔25与所述卡持部件31连接。由于支撑部3的具有卡持部件31,因此,固定部2可以通过该卡持部件31与固定部2活动连接,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卡持部件31将固定部2具有通孔25的第二边24与支撑部3连接,将线缆按压进束线容置部1的通槽12后,如果出现不符合安放轨迹的弯曲时,可以直接将支撑部3旋转一定角度,达到线缆的安放轨迹符合预设安放轨迹的目的,这样可以避免线缆弯折扭曲,防止了打背扣和浪涌的现象。由于卡持部件31为弹性件,因此需要二次重新布线时,将卡持部件31按压出固定部2,很容易将支撑部3连同束线容置部1和束线容置部1中放置的线缆取下,再人工重新进行安装调整,调整安装完成后,再通过按压支撑部3的卡持部件31与固定部2重新进行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能二次重复使用,组装灵活,便于后期添加线缆的扩容和维修。由于安放轨迹上预留焊盘41,方便利用STM贴片机将固定部2与PCB板4牢固连接,安装稳定可靠。优选的,安放轨迹是圆形轨迹,避免线缆在走线中出现直角,避免线缆因长期受应力影响引起损耗增大。优选的设置焊盘41数目为多个,这样进一步地避免线缆在绕线中出现直角,还能更加使得线缆绕线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相对于上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包括: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挡板11为一个挡板11,挡板11与通槽12的开口可以是左侧也可以是右侧,挡板11的长度要相应的增大,使得挡板使11令通槽12的开口弹性闭合。这里简述左侧开口的束线容置部1。
PCB设计时,只需按光纤绕纤(为保证光纤不因弯折而损耗,一般建议直径不少于60mm的圆即可)规范要求设置一安装轨迹,安装轨迹最好是圆形轨迹。在等弧度角上预留多个焊盘,焊盘大小尺寸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气性能的固定部2尺寸匹配,再应用机械加工,开模出一个可利用材料形变的一个类似弹簧扣子的物件,PCB光板上线时,根据设计开立的钢网,从物料池中自动吸附安装完成的固定部2和束线容置部1,按设计稿提供的坐标位置打件,贴装。物料贴装完毕后,按照PCB板4上的安装轨迹,将光纤从出纤方向42逆时针束线容置部1即可。
预留焊盘41,所述焊盘41均匀分布在PCB板4上;通过贴片设备,将束线装置进行贴片安装在所述PCB板4的所述焊盘41上;将贴有所述束线装置的PCB板4进行回流焊;将所述线缆顺着出纤方向42逆时针,通过依次按压束线装置的挡板11进入所述束线装置,安装在所述PCB板4上。在进行贴片前,需要在所述PCB板4上开刻钢网,所述钢网包括若干方形开口。在逆时针固定安装线缆前,需要对组装好的PCB板4进行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的检测,保障质量过关,避免后期焊接质量出问题时的拆卸过程,节省物料和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束线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相对于上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包括: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挡板11的长度不需要进行相应的增大,这里只需要将容置部1的左侧容置板13向容置部1的底部容置板15方向倾斜,使得挡板使11令通槽12的开口弹性闭合。当然如果将挡板11设置在容置部1右侧开口连接的右侧容置板14上,那么只需要将右侧容置板14向容置部1的底部容置板方向15倾斜,使得挡板11使11令通槽12的开口弹性闭合即可。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设有通槽的容置部;所述通槽用于容置所述线缆;
所述束线容置部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使所述通槽的开口弹性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束线容置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的延展端设有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束线容置部连接;
所述固定部是半封闭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的延展端分别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的方向延展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是半封闭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设有通孔的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的延展端分别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的方向延展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支撑部第一端与所述束线容置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设有卡持部件,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二边的通孔与所述卡持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件为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为金属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所述线缆的安放轨迹,用于对所述线缆进行布线;在所述安放轨迹上预留焊盘,所述焊盘用于与所述翻边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轨迹为圆形轨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数目为多个,且所述焊盘均匀设置在所述安放轨迹上。
CN201720456205.XU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0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6205.XU CN206710663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6205.XU CN206710663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0663U true CN206710663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5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620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0663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0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3343B (zh) 生产率提高的光收发机
CN206710663U (zh) 一种线缆束线装置
US20120257861A1 (e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182185A1 (en) Intellig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intelligent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207123634U (zh) 一种新型odf光纤配线架
CN214151159U (zh) 一种光纤光缆跳线用定位固定结构
CN208768199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监控装置
CN210072136U (zh) 一种热剥钳剥纤防呆装置
CN209183627U (zh) 一种电池组fpc固定结构及电池组
CN208207304U (zh) 一种防尘的光纤配线架
CN207198381U (zh) 一种免螺钉安装卡式熔纤盘
CN209728264U (zh) 一种光纤配线箱总成
CN207965223U (zh) 一种光纤的适配器固定装置
CN208334734U (zh) 一种通信光纤到户接线盒
CN105899032A (zh) 一种信号柜预留线缆通孔连接板
CN206725827U (zh) 一种通信光缆配线装置
CN210373638U (zh) 用于油烟机的语音控制装置
CN209879072U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40g速率的通讯模块
CN212727523U (zh) 一种用于波分复用器的防静电机构
CN209879094U (zh) 光电一体箱
CN216650145U (zh) 光缆焊接治具及设备
CN107342541A (zh) 一种信号柜预留线缆通孔连接板
CN214409384U (zh) 光模块封装设备
CN211653237U (zh) 一种线夹及光纤壳体
CN208110979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