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0242U -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0242U
CN206710242U CN201720581589.8U CN201720581589U CN206710242U CN 206710242 U CN206710242 U CN 206710242U CN 201720581589 U CN201720581589 U CN 201720581589U CN 206710242 U CN206710242 U CN 206710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onitoring device
sheath
monitoring
equipme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15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李萍
谢松年
王平
王志山
张少田
王晓峰
潘子斌
梅林�
闫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Hengt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Hengt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Hengt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Hengt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15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0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0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0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涉及线缆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监控装置,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监测腔,且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与监测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用于监测监测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能够检测线缆是否有孔洞,将线缆从第一连接孔插入,从第二连接孔穿出;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监测腔内的压力,当线缆出现孔洞的时候,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监测腔内的压力,将数据传递给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让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线缆上护套孔洞的检测。

Description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线缆类产品,对护套表面的完整性要求非常高,护套材料除了满足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外,护套表面的完整性将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寿命,若护套表面出现孔洞隐患,根据产品的敷设环境不同,将产生不同程度的质量隐患。目前线缆产品的外观缺陷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类方式:
传统线缆产品一般采用工频火花仪进行在线监测,遇到护套有孔洞隐患时,内层金属层将被火花仪高压击穿,产生击穿缺陷后将进行报警提醒,通知生产人员进行停机处理。
工频火花仪监测技术对于非金属光缆无法起到监测作用,火花仪设备无法达到对非金属产品的击穿目的。因此仅能依赖收线员工手工触摸发现,但对于人员的要求特别高,且对于非常细小的小孔则人工无法发现,产品质量将存在隐患。
对于非金属或气吹微缆产品的一种在线监测方法,主要通过摄像技术,采用摄像视角覆盖被测线缆外表面一周的照相机。当线缆穿过被拍摄区域时,对被测线缆进行分段连续拍摄,用图像分析程序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判断线缆表面缺陷类型。另外还有一种色差反射式检测法,主要通过对光缆表面的色差分析来判定线缆表面是否存在缺陷,与摄像对比属于一大类的光学监测类方法。
拍摄分析法在生产一类简易护套时存在严重的误报警问题,由于简易线缆为缆芯直接护套的产品,其线缆表面随缆芯的绞合印产生变化,缆表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特性,凹凸点容易被监测误判为孔洞,并且凹凸点必定存在色差,因此在生产此类光缆时无论是拍摄分析法、色差分析法均会产生误报警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护套监测设备,以解决现在生产的线缆没有一种能够很好的检测线缆是否有孔洞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套监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监控装置,
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监测腔,且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与监测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用于监测监测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两端设置有弧形口,所述上壳体的弧形口与下壳体的弧形口形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充气的充气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一侧通过合页相连;在所述上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上连接件,在所述下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与上连接件配合使用的下连接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处均设置有安装件,且在所述安装件内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设置有用于线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采用橡胶制成,在所述密封件一侧设置用于安装在线缆上的侧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包括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且所述上安装件和所述下安装件一侧采用铰接连接,另一侧采用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且在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环形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缆生产系统,包括上述所述护套监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能够检测线缆是否有孔洞,将线缆从第一连接孔插入,从第二连接孔穿出;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监测腔内的压力,当线缆出现孔洞的时候,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监测腔内的压力,将数据传递给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让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线缆上护套孔洞的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安装件和密封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监控装置;200-上壳体;201-弧形口;300-下壳体;400-上连接件;500-下连接件;600-压力传感器;700-充气连接口;800-合页;900-密封件;110-安装件;120-环形槽;130-环形凸台;140-通孔;150-侧开口;160-第一连接孔;170-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图1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后视图;图3为图1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左视图;图4为图1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的安装件和密封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套监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监控装置100,
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监测腔,且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与监测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170;
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用于监测监测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6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主体内有监测腔,压力传感器600能够实时监测监测腔内的压力,并将信号传递给监控装置100,监控装置100根据压力的变化,发出警报,并记录此时通过护套监测设备的线缆的长度,方便后期操作人员消除隐患。
将线缆第一连接孔160插入从第二连接孔170穿出,并将线缆绕在收卷装置上,收卷装置使线缆持续的从护套监测设备中经过,当线缆出现孔洞,监测腔内的气体进入到孔洞中,压力传感器600将压力变化的信号传递给监控装置100,监控装置100检测大压力变化大以后,发出警报,并记录此时经过护套监测设备的线缆的距离。
收卷装置将时收卷线缆长度的信息传递给监控装置100,这样就能够实现在线监测护套是否破损,当线缆出现孔洞,及时发出警报,记录线缆孔洞的位置,实现方便快捷的对线缆的护套进行检测。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包括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在所述上壳体200和所述下壳体300两端设置有弧形口201,所述上壳体200的弧形口201与下壳体300的弧形口201形成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170。
设备主体包括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两端有弧形口201,两个弧形口201形成第一连接孔160,两个弧形口201形成第二连接孔170,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170均与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形成的监测腔连通的。
线缆从第一连接孔160进入到监测腔中,从第二连接孔170伸出;或者从第二连接孔170进入,从第一连接孔160伸出。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200和/或下壳体300上设置有用于充气的充气连接口700。
在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上设置有充气连接口700,充气连接口700可以为一个,设置上壳体200上或者下壳体300上;或者充气连接口700为两个,在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上各设置一个。
在护套监测设备对线缆进行监测的时候,由于线缆从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170通过,在密封件900通孔140和线缆之间有缝隙,监测腔内的气体会从此处泄露,为了维持监测腔内的气压,通过充气连接口700持续的向监测腔内通入气体,使其监测腔内始终维持稳定的压力,这样当护套监测设备长时间未发现护套有问题的时候,也能够长时间的使用;当护套的问题出现相对频繁可以不在工作的时候,向监测腔充气也能准确的对护套进行监测。
当线缆上有孔洞,监测腔内的压力施剧降的,充气连接口700通入的气体是小量的,不会影响监控装置100的准确性。
参照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200和所述下壳体300一侧通过合页800相连;在所述上壳体200另一侧设置有上连接件400,在所述下壳体300另一侧设置有与上连接件400配合使用的下连接件500。
上壳体200和下壳体300之间有合页800,这样上壳体200能够在下壳体300上旋转,实现将设备主体的开合,从而方便线缆的安装。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孔16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70处均设置有安装件110,且在所述安装件110内设置有密封件900。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170上均设置有安装件110,密封件900安装在安装件110上,由于密封件900一般采用橡胶的材质制成,直接安装在设备主体上,容易出现倾斜或者跑偏的问题。
安装件110能够稳定的安装在设备主体上,密封件900能够贴合的安装在安装件110上,这样在线缆从密封件900穿过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保证监测腔的气密性。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900设置有用于线缆穿过的通孔140。
密封件900上用于线缆穿过的通孔140,线缆持续的从密封件900的通孔140穿过,通孔140与线缆使吻合的,线缆穿过会造成小量的气体泄漏,监测腔内压力会变小,这个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如果线缆有孔洞,监测腔内的压力的降低是剧降;监控装置100设定的发出警报的压力,与监测腔的压力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大的,不会线缆穿过密封件900的通孔140时泄气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900采用橡胶制成,在所述密封件900一侧设置用于安装在线缆上的侧开口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900采用橡胶制成,需要将密封件900安装在线缆上的时候,将线缆从通孔140穿过,由于线缆直径和通孔140直径相差无几,这种操作是困难的,而且线缆的前端一般要安装在收卷装置上,通过收卷装置是线缆在护套监测设备中穿过;为了方便密封件900安装在线缆上,密封件900一侧有侧开口150,这样密封件900安装在线缆上。
为了方便安装件110上安装密封件900,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110包括上安装件110和下安装件110,且所述上安装件110和所述下安装件110一侧采用铰接连接,另一侧采用固定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安装件110和下安装件110铰接在一起,这样上安装件110和下安装架能够打开,将密封件900安装在安装件110上,安装后,在通过固定件将安装件110的另一侧固定。
为了使安装件110与密封件900安装的牢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1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120,且在所述密封件900上设置有与环形槽120相匹配的环形凸台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110内侧壁上有环形槽120,密封件900上有环形凸台130,密封件900安装在安装件110上的时候,密封件900上的环形凸台130安装在环形槽120内,这样线缆从密封件900中穿过的时候,不会将密封件900从安装件110上带走,保证安装件110与密封件900安装的稳定性。
在安装件110上也有两个凸台,两个凸台分别位于设备主体的外侧和监测腔内,这样线缆带动密封件900运动,密封件900带动安装件110运动,安装件110牢固的与设备主体连接,这样就会出现线缆将密封件900、安装件110从设备主体上脱离的现象。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16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70相对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主体上的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170是相对的,线缆从第一连接孔160进入,从第二连接孔170穿出,线缆保持的是直线的运动,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牵引线缆的牵引力,且能够降低密封件900与线缆之间的摩擦,这样能够延长密封件900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密封件900的磨损,保证监测腔的气密封。
在使用的时候,将密封件900安装在线缆上,再将安装件110安装在密封件900上,这样将线缆安装在设备主体上,通过气泵或者空气压缩机以及其他装置或者设备,通过充气连接口700向监测腔通入气体,使其压力上升,线缆在护套监测设备上穿过,由于第一连接孔160和第二连接孔170会有些漏气,需要充气连接口700持续的小量的进行充气,以使监测腔内有足够的压力,当线缆上的护套上有孔洞的时候,气体从孔洞进入到线缆内,监测腔内的压力急剧降低,这样监控装置100检测到压力的变化,且压力降低到指定的警报压力的时候,监控装置100发出警报,并记录此时线缆在护套监测设备上通过的距离,后面维护人员对线缆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缆生产系统,包括上述所述护套监测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缆生产系统中安装护套监测设备,这样在线缆生产的时候,通过护套监测设备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在线缆生产的时候,护套上出现的孔洞,及时进行隐患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能够检测线缆是否有孔洞,将线缆从第一连接孔160插入,从第二连接孔170穿出;压力传感器600实时监测监测腔内的压力,当线缆出现孔洞的时候,压力传感器600监测到监测腔内的压力,将数据传递给监控装置100,监控装置100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让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线缆上护套孔洞的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监控装置;
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有监测腔,且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与监测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在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用于监测监测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两端设置有弧形口,所述上壳体的弧形口与下壳体的弧形口形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充气的充气连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一侧通过合页相连;在所述上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上连接件,在所述下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与上连接件配合使用的下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处均设置有安装件,且在所述安装件内设置有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有用于线缆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采用橡胶制成,在所述密封件一侧设置用于安装在线缆上的侧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上安装件和下安装件,且所述上安装件和所述下安装件一侧采用铰接连接,另一侧采用固定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且在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环形凸台。
10.一种线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护套监测设备。
CN201720581589.8U 2017-05-23 2017-05-23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Active CN206710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1589.8U CN206710242U (zh) 2017-05-23 2017-05-23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1589.8U CN206710242U (zh) 2017-05-23 2017-05-23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0242U true CN206710242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1589.8U Active CN206710242U (zh) 2017-05-23 2017-05-23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02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713A (zh) * 2017-05-23 2017-08-04 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CN110044408A (zh) * 2019-01-27 2019-07-23 西安明天仪器有限公司 在线监测线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713A (zh) * 2017-05-23 2017-08-04 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CN110044408A (zh) * 2019-01-27 2019-07-23 西安明天仪器有限公司 在线监测线缆系统
CN110044408B (zh) * 2019-01-27 2022-03-29 西安明天仪器有限公司 在线监测电力线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0242U (zh)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ITTO950388A1 (it) Dispositivo e metodo di visione per la misura tridimensionale senza contatto.
CN107192514A (zh) 护套缺陷检测方法
CN205877729U (zh) 管路泄漏检测装置
CN21275004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CN208820933U (zh) 一种煤矿井下的网络视频监控摄像机
CN107014713A (zh) 护套监测设备及线缆生产系统
CN104122029A (zh) 新结构的气压压差传感器总成
CN207866439U (zh) 管道气密性检测工装及包含其的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
CN215061352U (zh) 油气集输气体检测装置
WO2024078098A1 (zh) 一种带有烟雾感应警报功能的管廊井盖及其方法
CN112145962A (zh) 一种lng储罐内部可视化探测一体化装置
CN112113969A (zh) 一种用于管道的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2011095049A (ja) ケーブル故障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ケーブル故障位置検出方法
CN203743866U (zh) 水下天然气管道接头泄漏监测系统
CN217004080U (zh) 一种液压滑环泄漏状态监测系统
WO2023082621A1 (zh) 管路检测设备及空调管路检测方法
CN208872486U (zh) 智能巡检红外检漏传感监测装置
CN205785536U (zh) 用于测温仪的方向调整机构及具有其的测温仪
CN107436436A (zh)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的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6198557A (zh) 一种非金属全介质气吹微缆光缆表面检测装置
CN207530241U (zh) 一种汽轮机瓦温信号线出线装置
CN208458694U (zh) Gis伸缩节在线监测装置
CN114137159B (zh) 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
CN213333667U (zh) Lng储罐内部可视化探测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