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8115U -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8115U
CN206708115U CN201621408173.8U CN201621408173U CN206708115U CN 206708115 U CN206708115 U CN 206708115U CN 201621408173 U CN201621408173 U CN 201621408173U CN 206708115 U CN206708115 U CN 206708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psule
accumulation
accumulator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81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怀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4081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8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8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81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属于蓄能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在外壳(3)的两端面上设置有管道接头(1),在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间隔件,通过间隔件在外壳(3)内部间隔形成流通腔和至少一个蓄能腔,在间隔件上设置有过流孔,流体通过流通腔流经外壳(3),在蓄能腔中设置有蓄能件。通过本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将蓄能器安装在流体的流通管道中,无需对流体的流通管道进行改动,同时无需针对流体的流通压力对外壳进行设计,降低了外壳耐压要求由于蓄能器固定于管道中,因此无需在管道表面设置用于安装蓄能器的接口,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对管道本身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技术领域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属于蓄能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
在现有技术中,蓄能器一般并联在管路的外侧,当管道内流体的压力上升时,流体进入蓄能器内进行蓄能,当管道内流体的压力下降时,蓄能器内存储的能量反馈回管道内。现有技术中外置的蓄能器存在有如下缺陷:(1)需要在管道外壁进行开孔,然后将蓄能器安装在开孔处,因此对管道形成一定破坏且施工过程较为繁琐;如果管道内流体的压力较大,则对蓄能器与管道的接缝处以及蓄能器外壳本身的受压能力要求较高。(2)蓄能器安装在管道的外部,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其相邻管路的铺设同时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蓄能器安装在流体的流通管道中,无需对流体的流通管道进行改动,同时无需针对流体的流通压力对外壳进行设计,大大降低了外壳耐压要求的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安装方便且美观的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胶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在外壳的两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流体的流通管道连接的一对管道接头,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间隔件,通过间隔件在外壳内部间隔形成流通腔和至少一个蓄能腔,在间隔件上设置有实现流通腔和蓄能腔连通的过流孔,流体通过流通腔流经外壳,在蓄能腔中设置有蓄能件。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为柱状,所述的间隔件沿外壳的轴向固定在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间隔件为间隔圆管,间隔圆管两端固定在外壳的两端面上,间隔圆管内部为流通腔,间隔圆管与外壳之间为蓄能腔,在蓄能腔中设置有管状的蓄能件,在间隔圆管上设置有过流孔。
优选的,所述的间隔件为沿外壳的轴向固定在外壳两端面上的直板,两块直板之间间隔形成流通腔,蓄能腔位于直板的外圈,在蓄能腔中设置有管状的蓄能件。
优选的,所述的直板为隔板,在隔板上开设有过流孔。
优选的,在所述的直板的前后两端同时向外壳中心处进行弧边弯曲形成弧边隔板,两条弧边隔板内的直板以及弧形边间隔设置,在弧边隔板上开设有过流孔。
优选的,所述的间隔件为封闭隔板,封闭隔板的左右两端固定在外壳两端面上,前后两端固定在外壳的内部上,封闭隔板之间形成流通腔,封闭隔板与外壳之间形成两个独立的蓄能腔,在两个蓄能腔中分别设置有蓄能件。
优选的,所述的蓄能件为气囊。
一种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包括流体的流通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式蓄能器固定在流体管道中,流体通过管道接头进入外壳,并通过流通腔流经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蓄能器安装在流体的流通管道中,无需对流体的流通管道进行改动即可完成蓄能器的安装,同时具有安装方便且美观的优点。
2、蓄能器固定在管体中,因此无需针对管道中的压力对蓄能器的外壳的抗压能力进行特殊设计,降低了对蓄能器的要求。
3、由于蓄能器固定于管体中,因此无需在管道表面设置用于安装蓄能器的接口,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对管道本身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胶囊式蓄能器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1胶囊式蓄能器左视图。
图3为实施例2胶囊式蓄能器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2胶囊式蓄能器左视图。
图5为实施例3胶囊式蓄能器正视图。
图6为实施例3胶囊式蓄能器左视图。
图7为实施例4胶囊式蓄能器正视图。
图8为实施例4胶囊式蓄能器左视图。
图9为实施例5胶囊式蓄能器正视图。
图10为实施例5胶囊式蓄能器左视图。
其中:1、管道接头 2、间隔圆管 3、外壳 4、气囊 5、充气口 6、弧边隔板 7、隔板 8、封闭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胶囊式蓄能器,包括柱状的外壳3,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截面为圆形,使得外壳3呈圆柱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截面形状,如矩形或其他的多边形。外壳3的两端封闭,在两端的封闭端设置有与外壳3内部连通的管道接头1,通过管道接头1实现本胶囊式蓄能器安装在流体的流通通道中。管道接头1可采用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等多种形式。
在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间隔圆管2,间隔圆管2沿外壳3的轴向固定在外壳3的中部,通过在外壳3的中部设置间隔圆管2,将外壳3内部间隔形成位于间隔圆管2内部的流通腔以及间隔圆管2与外壳3之间的蓄能腔,在间隔圆管2表面开设有若干开孔,实现流通腔和蓄能腔之间的连通。
在蓄能腔中设置有管状的气囊4,在外壳3的表面设置有与气囊4连通的充气口5,在通过充气口5对气囊4充气完毕之后将充气口5处密封。
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本胶囊式蓄能器安装在流体的流通管道内,安装完成之后流体经过本胶囊式蓄能器流通。当流体流动至本隔断式管路连接蓄能器处时,经过管道接头1进入外壳3内,在充满整个外壳3之后从外壳3另一端的管道接头1中流出。
在管道流体压力正常的情况下,流体经间隔圆管2形成的流通腔进入流体,当管道中流体的压力增大时,流体的压力经过间隔圆管2上的开孔传递至气囊4处并将气囊4进行压缩,通过气囊4实现蓄能。当流体的压力变小之后,气囊4膨胀将存储的能量反馈回管道中。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设置在外壳3上与气囊4连通的充气口5。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间隔圆管2,并由两块上下对应的弧边隔板6代替。弧边隔板6包括沿外壳3轴向固定在外壳3两端面上的直板,在直板的前后同时向外壳3的中心处弯曲形成弧形边。上、下两条弧边隔板6之间间隔形成上述的流通腔,管状的气囊4位于弧边隔板6的外圈。在弧边隔板6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开孔。
实施例4: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间隔圆管2,并由两块上下对应的隔板7代替。隔板7为沿外壳3轴向固定在外壳3两端面上的两块直板,上、下两条隔板7之间间隔形成上述的流通腔,管状的气囊4位于隔板7的外圈。隔板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开孔。
实施例5:
如图9~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隔板7的左右两端沿外壳3轴向固定在外壳3两端面上,其前后两端同时固定在外壳3的内壁上形成封闭隔板8,从而通过两块封闭隔板8在外壳3内间隔形成两个独立的蓄能腔,在每一个蓄能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囊4,上、下两条封闭隔板8之间间隔形成上述的流通腔,封闭隔板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开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胶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在外壳(3)的两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流体的流通管道连接的一对管道接头(1),在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间隔件,通过间隔件在外壳(3)内部间隔形成流通腔和至少一个蓄能腔,在间隔件上设置有实现流通腔和蓄能腔连通的过流孔,流体通过流通腔流经外壳(3),在蓄能腔中设置有蓄能件;
所述的间隔件为沿外壳(3)的轴向固定在外壳(3)两端面上的直板,两块直板之间间隔形成流通腔,蓄能腔位于直板的外圈,在蓄能腔中设置有管状的蓄能件;
在所述的直板的前后两端同时向外壳(3)中心处进行弧边弯曲形成弧边隔板(6),两条弧边隔板(6)内的直板以及弧形边间隔设置,在弧边隔板(6)上开设有过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3)为柱状,所述的间隔件沿外壳(3)的轴向固定在外壳(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板为隔板(7),在隔板(7)上开设有过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件为气囊(4)。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囊式蓄能器制成的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包括流体的流通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式蓄能器固定在流体管道中,流体通过管道接头(1)进入外壳(3),并通过流通腔流经外壳(3)。
CN201621408173.8U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8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8173.8U CN206708115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8173.8U CN206708115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8115U true CN206708115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817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8115U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81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208A (zh) * 2018-06-14 2019-12-24 布柯玛蓄能器(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式蓄能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208A (zh) * 2018-06-14 2019-12-24 布柯玛蓄能器(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式蓄能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08115U (zh) 一种胶囊式蓄能器以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路
CN106123631A (zh) 地下列管复连式散热装置
CN205537223U (zh) 联箱体壳管联通承压换热器
CN104930884B (zh) 一种多块板排列组合的箱式换热器
CN207421561U (zh) 一种节能外护管
CN108344231A (zh) 压缩机、制冷系统及压缩机的吸气管组安装方法
CN206338260U (zh) 一种隔断式管路连接蓄能器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道
CN206320083U (zh) 一种管路连接式蓄能器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道
CN103033076A (zh) 一种高压、大流量、低温、液氮/氦气换热装置
CN204063589U (zh) 一种用于水箱内胆的盘管组件
CN202692547U (zh) 分流式u形平行流蒸发器
CN206177093U (zh) 多重防泄漏的换热器及设置有该换热器的热交换设备
CN205678346U (zh) 一种阀门配件
CN207317075U (zh) 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
CN204593867U (zh) 一种热水器内胆及热水器
CN210485290U (zh) 给水自动配压装置
CN206320084U (zh) 一种内置式蓄能器及带有蓄能功能的管道
CN205332525U (zh) 一种内盘管承压式热泵热水储水箱
CN204141835U (zh) 一种双胆热水器
CN207654885U (zh) 一种高压气液分离装置
CN207034295U (zh) 一种定量控制阀
CN202974018U (zh) 一种双进口管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CN206131814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754011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内机的卡板结构
CN205718634U (zh) 一种单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