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6090U -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6090U
CN206706090U CN201720263092.1U CN201720263092U CN206706090U CN 206706090 U CN206706090 U CN 206706090U CN 201720263092 U CN201720263092 U CN 201720263092U CN 206706090 U CN206706090 U CN 206706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outer tube
closure
cryovia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30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向平
严准
高春生
余永廷
严理
曾粮斌
李智敏
程毅
陈佳
郭利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7202630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6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6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60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保存冷冻管,该冷冻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并于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管和内管均包括管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管体开口的一端;所述内管的密封盖靠近所述外管的密封盖,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与所述外管的管体之间共同围设成一个容置腔;所述内管及外管的管体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容积刻度线;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具有多个网孔。本方案能解决因密封性能不佳导致保存期限短的问题,提高了密封性能,大大延长了保存期限。

Description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保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背景技术
微生物实验室经常能够分离到一些有意义的菌种,需要长期保存或者运输。而目前实验室菌种保藏的方法主要有:斜面传代保存法、液体石蜡法、干燥保存法、液氮法、冷冻真空干燥法等。菌种保藏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保存的时间也由短到长。
目前微生物菌种冷冻保存时通常采用冷冻管,现有的冷冻管结构和保存菌株方法单一,在操作和存放过程中,密封效果不好、以及菌株复活操作过程中出现污染,导致菌种的保存期限相对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保存冷冻管,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旨在延长保存期限,提高菌种的保存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并与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外管和内管均包括管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管体开口的一端;
所述内管的密封盖靠近所述外管的密封盖,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与所述外管的管体之间共同围设成一个容置腔;所述内管及外管的管体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容积刻度线;
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具有多个网孔。
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密封盖与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密封盖与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管的管体与外管的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呈平面状。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管体底部呈弧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保存冷冻管,采用双层管密封,提高了冷冻管的密封性能,延长了保存期限,便于操作;此外,外管中可存放菌种和菌种保存液,内管中可存放天然的多孔磁珠,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和保存,如果长时间保存过程中磁珠用完,还可以用外管中的保存液用于菌种的复苏;简化了菌种保存及复苏的程序,有利于菌株的复苏,避免复苏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冻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冻管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并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外管和内管均包括管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管体开口的一端;
密封连接指的是密封盖与管体连接后该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任何气体或液体都不能流经该连接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其他机械结构连接等方式;本实施例中外管包括第一密封盖1和第一管体2;内管包括第二密封盖3和第二管体4;
所述第二密封盖3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盖1,所述第二管体底部41与所述第一管体2之间共同围设成一个容置腔10;所述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4均由透明材质(可以是耐低温的塑料)制成,且所述容置腔10的腔壁上设置有容积刻度线;
内管与外管的密封盖朝向同一个方向有利于简化菌种的保存和复苏操作过程;这个刻度线可以设置在容置腔10的内腔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容置腔10的外腔壁上;刻度线可以设置呈凹陷状,也可以设置呈凸起状,在使用者肉眼观测时能够明显区分刻度线部分与没有刻度线的部分。
所述第二管体4底部具有多个网孔。这里的网孔的作用在于使得容置腔10内的液体能够透过内管的底部而进入到其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保存冷冻管,采用双层管密封,提高了冷冻管的密封性能,延长了保存期限,便于操作;此外,外管中可存放菌种和菌种保存液,内管中可存放天然的多孔磁珠20,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和保存,如果长时间保存过程中多孔磁珠20用完,还可以用外管中的保存液用于菌种的复苏;简化了菌种保存及复苏的程序,有利于菌株的复苏,避免复苏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优选地,为了简化菌种的保存和复苏操作过程,所述第二密封盖3与第二管体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盖1与第一管体2之间螺纹连接。这里的螺纹连接具体可以采用能够起到密封作用的管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4与第一管体2之间螺纹连接。进一步简化了菌种的保存和复苏操作过程。
优选地,为了方便菌种复苏过程中磁珠的取出,所述第二管体底部41呈平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底部21呈弧面状。弧面底部与菌液的接触面光滑流畅,没有死角,菌液不会残存在死角处,有利于菌种的复苏。
菌种保存的流程如下:
从培养18h以上的平板上刮去新鲜纯培养物于菌种第一管体2中,配成大约3~5麦氏比浊度的菌悬液。拧紧第一密封盖1,来回颠倒几次使细菌乳化,不旋摇。拧开内管,使得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4分离,往第一管体2中加入等体积的甘油保存菌液,放回内管,使得第一管体2固定于第二管体4内,拧紧第一密封盖1和第二密封盖3,迅速将其置于-20℃或-70℃冰箱中。菌种复苏流程,无菌条件下,用灭过菌的针或者镊子取出一个小瓷珠。如果长时间保存过程中磁珠用完,则可用外管中的保存液。
相对于传统的菌种保藏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1、操作简单方便:挑取细菌新鲜纯培养物,接入菌种外管。
2、菌种保存快速:内含天然的多孔瓷珠,有利于细菌的吸附及保存,同时能兼顾传统的磁珠保存和甘油保藏法。
3、包装物体积小:内管:1.8ml冷冻管。外管:4ml冷冻管。内管中含有8-10颗多孔磁珠。
4、菌种保存时间长:特殊材料制成的冷冻管,密封性能及耐低温性能极好。2-8℃可保存6个月;-20℃可保存12个月;-80℃可保存24个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并与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外管和内管均包括管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管体开口的一端;
所述内管的密封盖靠近所述外管的密封盖,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与所述外管的管体之间共同围设成一个容置腔;所述内管及外管的管体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容积刻度线;
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具有多个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密封盖与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密封盖与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管体与外管的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管体底部呈平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保存冷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管体底部呈弧面状。
CN201720263092.1U 2017-03-17 2017-03-17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6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3092.1U CN206706090U (zh) 2017-03-17 2017-03-17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3092.1U CN206706090U (zh) 2017-03-17 2017-03-17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6090U true CN206706090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0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30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6090U (zh) 2017-03-17 2017-03-17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60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5980A (zh) * 2018-04-02 2018-09-04 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厌氧菌菌种保藏的有氧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5980A (zh) * 2018-04-02 2018-09-04 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厌氧菌菌种保藏的有氧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9034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皿
CN206808534U (zh) 一种干细胞冻存盒
CN103667061A (zh) 一种菌种保藏方法
CN206706090U (zh) 微生物保存冷冻管
CN206418144U (zh) 一种透气式淋巴细胞培养瓶
CN203136725U (zh) 一种铁皮石斛培养瓶瓶盖
WO2019179072A1 (zh) 一种植物组培容器
CN105385582A (zh) 一种新型厌氧菌培养皿
CN205115494U (zh) 一种细胞培养瓶
CN207047253U (zh) 一种真皮成纤维样细胞的培养设备
CN205329014U (zh) 一种玉米浆培养基
CN208151392U (zh) 一种新型培养瓶
CN207981220U (zh) 一种密闭型试管
CN202989118U (zh) 一级种子发酵罐
CN203158458U (zh) 一种真空罐
CN106967591B (zh) 一种临床微生物学厌氧菌样品储存瓶
CN202379984U (zh) 用于培养基生产的试管
CN206082581U (zh) 一种内置小倒管的密封试管
CN205954029U (zh) 一种淋巴细胞培养瓶
CN206562431U (zh) 一种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
CN207917605U (zh) 一种新型生物组织冻存容器
CN204232156U (zh) 利于维持细胞活性的细胞运输装置
CN205077031U (zh) 米酒发酵罐
CN208590375U (zh) 一种双层组织培养瓶
CN207091433U (zh) 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