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5676U -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05676U CN206705676U CN201720336700.7U CN201720336700U CN206705676U CN 206705676 U CN206705676 U CN 206705676U CN 201720336700 U CN201720336700 U CN 201720336700U CN 206705676 U CN206705676 U CN 206705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ing tank
- tracheae
- buffering
- blowback
- buffering filt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包括两个缓冲过滤罐,且缓冲过滤罐内均设有过滤网,还包括高压气源以及两套独立的反吹装置,每套反吹装置与一个缓冲过滤罐连接,高压气源设有两个出气口,反吹装置的进气口通过反吹气管与高压气源的出气口连通,还包括脉冲发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两个缓冲过滤罐的运转状态及两套反吹装置的工作状态,脉冲发生器间隔相同的时间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以改变两个缓冲过滤罐的运转状态及两套反吹装置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过滤效果好,能交替进行反吹,保养周期长,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吹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背景技术
低压氮透是制氧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其需要通入氮透设备中的气体是低压力且洁净的,否则会造成进口氮气管道中杂质的堆积,难以清理,且因进口管道中的杂志太多,会抽瘪进口处的过滤器,因此在进口管道增加了过滤设备。但是由于管道长,联网管道多,设备转速高,进口流速快,一旦杂质含量多,过滤网易被杂质堵塞,并且容易造成杂质进入进口叶轮造成叶轮损坏,设备进口的负压也会造成设备的联锁停车,因此需要定期用高压气体对过滤网进行吹扫,以防止过滤网堵塞,但常规方式的高压气体吹扫的清扫效果差,往往只能对过滤网的局部进行吹扫,因此吹扫后的过滤网会很快再次堵塞,而且现有生产系统中只设置有一套过滤设备,而每次对过滤网进行拆卸保养清洁时必须停机,耗费较长时间,影响生产效率,这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缓冲过滤效果好,能交替进行反吹,保养周期长,且能提高生产效率的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包括初段气管、氮透进口连接气管以及设于初段气管、氮透进口连接气管间的第一缓冲过滤罐,第一缓冲过滤罐的进气口与初段气管连通,第一缓冲过滤罐的出气口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连通,初段气管与第一缓冲过滤罐进气口连通的气管上设有第一进气控制阀门,第一进气控制阀门用于控制初段气管中的气体是否通入第一缓冲过滤罐,第一缓冲过滤罐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滤出气体中的杂质,使气体洁净,还包括设于初段气管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间的第二缓冲过滤罐,以及高压气源,第二缓冲过滤罐的进气口与初段气管连通,第二缓冲过滤罐的出气口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连通,初段气管与第二缓冲过滤罐进气口连通的气管上设有第二进气控制阀门;高压气源设有两个出气口,且高压气源的两个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一反吹气管、第二反吹气管与第一缓冲过滤罐、第二缓冲过滤罐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反吹气管、第二反吹气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反吹控制阀门、第二反吹控制阀门,第一进气控制阀门、第二进气控制阀门、第一反吹控制阀门及第二反吹控制阀门均为电动控制阀门;第二缓冲过滤罐与第一缓冲过滤罐的结构相同,在两个缓冲过滤罐的顶部分别设有两套独立的反吹装置,反吹装置的进气口通过反吹气管与高压气源的出气口连通,反吹装置的出气口位于缓冲过滤罐内部的上端,反吹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和控制器,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脉冲发生器间隔相同的时间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以改变第一缓冲过滤罐、第二缓冲过滤罐的进气状态,并改变两套独立的反吹装置的工作状态,第一进气阀门、第二进气阀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缓冲过滤罐及第二缓冲过滤罐顶端的旋转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反吹控制阀门、第二反吹控制阀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反吹装置还包括水平的旋转喷管、旋转电机以及气动旋转接头,气动旋转接头的一侧为转动部,转动部的侧壁均匀开有至少两个出气口,气动旋转接头的另一侧为进气部,进气部与转动部套接形成转动密封配合,旋转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的外侧中间,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缓冲过滤罐内,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内侧的中间固定有密封胶塞,旋转电机输出轴穿过密封胶塞与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形成转动密封配合,且旋转电机输出轴与气动旋转接头的转动部固定连接,转动部上的出气口与旋转喷管固定且连通,旋转喷管的外端为封闭端,且旋转喷管的下端均匀开有多个喷气口,气动旋转接头另一侧的进气部连接有罐内气管,罐内气管通过支架与缓冲过滤罐固定连接,罐内气管在缓冲过滤罐的出气口处与反吹气管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缓冲过滤罐内壁上端固定有一圈定位滑轨,定位滑轨的内壁开有一圈U形滑槽,旋转喷管的外端与U形滑槽卡接形成滑动配合,旋转电机转动以带动旋转喷管转动时,因旋转喷管的外端与定位滑轨上的U形滑槽卡接,对旋转喷管起定位作用,使旋转喷管的旋转更加稳定,不易发生颤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旋转喷管下端的每个喷气口均装配有喷嘴,喷嘴喷出的气体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对过滤网的清洁效果更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喷嘴与旋转喷管连接处装配有止逆阀,在喷嘴不喷出气体时,止逆阀能防止缓冲过滤罐中的气体从喷嘴处倒灌进入高压气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且设有活动盖体,活动盖体下端以及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分别设有一圈带有连接孔的突檐,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与活动盖体间设有环形的密封垫圈,螺栓组穿过突檐的连接孔将活动盖体与缓冲过滤罐顶部固定在一起,活动盖体易于拆装,便于对反吹装置进行安装、保养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系统中设置有两个缓冲过滤罐及相应的两套独立反吹装置,其中一个缓冲过滤罐停止运转时,对应的反吹装置工作,会对罐中的过滤网进行全方位的吹扫,能彻底清理过滤网上的杂质,因此清理后的过滤网不易发生再次堵塞,两个缓冲过滤罐交替运行,对应的反吹装置对停止转动的缓冲过滤罐进行反吹清理,不必停产就能对两个缓冲过滤罐进行过滤网的清洁,清洁效果好,既能保证正常生产,又延长了过滤网的保养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初段气管10;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一进气控制阀门31;第二缓冲过滤罐40;第二进气控制阀门41;高压气源50;第一反吹气管51;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第二反吹气管52;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旋转喷管60;旋转电机70;气动旋转接头80;罐内气管90;脉冲发生器100;控制器110;定位滑轨120;喷嘴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包括初段气管10、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以及设于初段气管、氮透进口连接气管间的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一缓冲过滤罐30的进气口与初段气管10连通,第一缓冲过滤罐30的出气口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连通,初段气管10与第一缓冲过滤罐30进气口连通的气管上设有第一进气控制阀门31,第一进气控制阀门31用于控制初段气管10中的气体是否通入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一缓冲过滤罐30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滤出气体中的杂质,使气体洁净,还包括设于初段气管10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间的第二缓冲过滤罐40,以及高压气源50,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进气口与初段气管10连通,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出气口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连通,初段气管10与第二缓冲过滤罐40进气口连通的气管上设有第二进气控制阀门41;高压气源50设有两个出气口,且高压气源50的两个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一反吹气管51、第二反吹气管52与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反吹气管51、第二反吹气管52上分别设有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第一进气控制阀门31、第二进气控制阀门41、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及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均为电动控制阀门;第二缓冲过滤罐40与第一缓冲过滤罐30的结构相同,在两个缓冲过滤罐的顶部分别设有两套独立的反吹装置,反吹装置的进气口通过反吹气管与高压气源50的出气口连通,反吹装置的出气口位于缓冲过滤罐内部的上端,反吹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100和控制器110,脉冲发生器100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10的输入端电连接,脉冲发生器100间隔相同的时间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以改变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进气状态,并改变两套独立的反吹装置的工作状态,优选的,脉冲发生器100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的间隔时间为十分钟,第一进气阀门31、第二进气阀门41分别与控制器11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缓冲过滤罐30及第二缓冲过滤罐40顶端的旋转电机70分别与控制器11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分别与控制器110的输出端电连接。
反吹装置还包括水平的旋转喷管60、旋转电机70以及气动旋转接头80,气动旋转接头80的一侧为转动部,转动部的侧壁均匀开有至少两个出气口,气动旋转接头80的另一侧为进气部,进气部与转动部套接形成转动密封配合,旋转电机70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的外侧中间,旋转电机70的输出轴伸入缓冲过滤罐内,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内侧的中间固定有密封胶塞,旋转电机70输出轴穿过密封胶塞与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形成转动密封配合,且旋转电机70输出轴与气动旋转接头80的转动部固定连接,转动部上的出气口与旋转喷管60固定且连通,旋转喷管60的外端为封闭端,且旋转喷管60的下端均匀开有多个喷气口,旋转喷管60下端的每个喷气口均装配有喷嘴130,喷嘴130喷出的气体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对过滤网的清洁效果更好。喷嘴130与旋转喷管60连接处装配有止逆阀,在喷嘴130不喷出气体时,止逆阀能防止缓冲过滤罐中的气体从喷嘴130处倒灌进入高压气源50。缓冲过滤罐内壁上端固定有一圈定位滑轨120,定位滑轨120的内壁开有一圈U形滑槽,旋转喷管60的外端与U形滑槽卡接形成滑动配合,旋转电机70转动以带动旋转喷管60转动时,因旋转喷管60的外端与定位滑轨120上的U形滑槽卡接,对旋转喷管60起定位作用,使旋转喷管60的旋转更加稳定,不易发生颤动。气动旋转接头80另一侧的进气部连接有罐内气管90,罐内气管90通过支架与缓冲过滤罐固定连接,罐内气管90在缓冲过滤罐的出气口处与反吹气管连通。
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且设有活动盖体,活动盖体下端以及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分别设有一圈带有连接孔的突檐,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与活动盖体间设有环形的密封垫圈,螺栓组穿过突檐的连接孔将活动盖体与缓冲过滤罐顶部固定在一起,活动盖体易于拆装,便于对反吹装置进行安装、保养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初段气管10中持续通入气体,高压气源50也一直产生高压气体,脉冲发生器100间隔相同的时间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以改变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进气状态,并改变两套独立的反吹装置的工作状态,优选的,脉冲发生器100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的间隔时间为十分钟,当脉冲发生器100第一次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时,控制器110控制第一进气阀门31为打开状态,第二进气阀门41为关闭状态,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为关闭状态,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为打开状态,同时第一缓冲过滤罐30顶端的旋转电机70不转动,第二缓冲过滤罐40顶端的旋转电机70转动,此时第一缓冲过滤罐30对通入氮透进口的气体进行缓冲及过滤,高压气源50产生的高压气体通入第二缓冲过滤罐40顶端的反吹装置,对第二缓冲过滤罐40中的过滤网进行吹洗清洁;当十分钟后脉冲发生器100第二次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时,控制器110控制第一进气阀门31为关闭状态,第二进气阀门41为打开状态,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为打开状态,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为关闭状态,同时第一缓冲过滤罐30顶端的旋转电机70转动,第二缓冲过滤罐40顶端的旋转电机70不转动,此时第二缓冲过滤罐40对通入氮透进口的气体进行缓冲及过滤,高压气源50产生的高压气体通入第一缓冲过滤罐30顶端的反吹装置,对第二缓冲过滤罐30中的过滤网进行吹洗清洁,当十分钟后脉冲发生器100第三次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时,系统的状态与脉冲发生器100第一次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时的状态相同,再过十分钟后脉冲发生器100第四次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时,系统的状态与脉冲发生器100第二次向控制器110发出信号时的状态相同;脉冲发生器100每向控制器110发出一次信号,系统的状态发生一次上述的改变,因此,通入氮透进口的气体一直为低压洁净的气体,且过滤网工作与清洁状态交替,过滤网的保养周期长,不用每天进行保养,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包括初段气管(10)、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以及设于初段气管、氮透进口连接气管间的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一缓冲过滤罐(30)的进气口与初段气管(10)连通,第一缓冲过滤罐(30)的出气口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连通,初段气管(10)与第一缓冲过滤罐(30)进气口连通的气管上设有第一进气控制阀门(31),第一缓冲过滤罐(30)内设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初段气管(10)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间的第二缓冲过滤罐(40),以及高压气源(50),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进气口与初段气管(10)连通,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出气口与氮透进口连接气管(20)连通,初段气管(10)与第二缓冲过滤罐(40)进气口连通的气管上设有第二进气控制阀门(41);高压气源(50)设有两个出气口,且高压气源(50)的两个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一反吹气管(51)、第二反吹气管(52)与第一缓冲过滤罐(30)、第二缓冲过滤罐(40)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反吹气管(51)、第二反吹气管(52)上分别设有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第一进气控制阀门(31)、第二进气控制阀门(41)、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及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均为电动控制阀门;第二缓冲过滤罐(40)与第一缓冲过滤罐(30)的结构相同,在缓冲过滤罐的顶部均设有反吹装置,反吹装置的进气口通过反吹气管与高压气源(50)的出气口连通,反吹装置的出气口位于缓冲过滤罐内部的上端,反吹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100)和控制器(110),脉冲发生器(100)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10)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进气控制阀门(31)、第二进气控制阀门(41)分别与控制器(11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缓冲过滤罐(30)及第二缓冲过滤罐(40)顶端的旋转电机(70)分别与控制器(110)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反吹控制阀门(511)、第二反吹控制阀门(521)分别与控制器(110)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装置还包括水平的旋转喷管(60)、旋转电机(70)以及气动旋转接头(80),气动旋转接头(80)的一侧为转动部,转动部的侧壁均匀开有至少两个出气口,气动旋转接头(80)的另一侧为进气部,进气部与转动部套接形成转动密封配合,旋转电机(70)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的外侧中间,旋转电机(70)的输出轴伸入缓冲过滤罐内,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内侧的中间固定有密封胶塞,旋转电机(70)输出轴穿过密封胶塞与缓冲过滤罐顶面侧壁形成转动密封配合,且旋转电机(70)输出轴与气动旋转接头(80)的转动部固定连接,转动部上的出气口与旋转喷管(60)固定且连通,旋转喷管(60)的外端为封闭端,且旋转喷管(60)的下端均匀开有多个喷气口,气动旋转接头(80)另一侧的进气部连接有罐内气管(90),罐内气管(90)通过支架与缓冲过滤罐固定连接,罐内气管(90)在缓冲过滤罐的出气口处与反吹气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滤罐内壁上端固定有一圈定位滑轨(120),定位滑轨(120)的内壁开有一圈U形滑槽,旋转喷管(60)的外端与U形滑槽卡接形成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管(60)下端的每个喷气口均装配有喷嘴(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30)与旋转喷管(60)连接处装配有止逆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且设有活动盖体,活动盖体下端以及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分别设有一圈带有连接孔的突檐,缓冲过滤罐顶部开口与活动盖体间设有环形的密封垫圈,螺栓组穿过突檐的连接孔将活动盖体与缓冲过滤罐顶部固定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36700.7U CN206705676U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36700.7U CN206705676U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05676U true CN206705676U (zh) | 2017-12-05 |
Family
ID=6046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36700.7U Active CN206705676U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0567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9378A (zh) * | 2018-06-07 | 2019-12-17 | 北京航天益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烟气可持续采样探杆 |
CN112516694A (zh) * | 2020-11-02 | 2021-03-19 | 江苏楚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沸石废气处理系统的过滤反吹机构 |
-
2017
- 2017-03-31 CN CN201720336700.7U patent/CN2067056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9378A (zh) * | 2018-06-07 | 2019-12-17 | 北京航天益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烟气可持续采样探杆 |
CN112516694A (zh) * | 2020-11-02 | 2021-03-19 | 江苏楚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沸石废气处理系统的过滤反吹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05676U (zh) | 一种低压氮透进口反吹系统 | |
CN2813058Y (zh) | 高炉煤气旋转脉冲袋式除尘器 | |
CN109499217A (zh) | 一种分流式脉喷空气滤芯及采用该滤芯的除尘装置 | |
CN210934132U (zh) | 一种智能控制除尘管道不积灰的组合装置 | |
CN201952495U (zh) | 管道循环酸洗装置 | |
CN102114374B (zh) | 防瘪式离线脉冲布袋除尘器 | |
CN102068864A (zh) | 一种反吹风口可往复移动的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 | |
CN109046023A (zh) | 一种scr反应器吹灰系统及方法 | |
CN206321633U (zh) | 在线水质检测仪清洗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在线水质检测仪 | |
CN205128571U (zh) | 一种废气集气除尘罩 | |
CN204709989U (zh) | 高效节能低压脉冲除尘器 | |
CN212082939U (zh) | 隐臂式固定煤粉取样器 | |
CN109603338A (zh) | 一种多阀协动式气流清灰袋式除尘器 | |
CN201949749U (zh) | 一种反吹风口可往复移动的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 | |
CN205199160U (zh) | 一种除尘设备 | |
CN208742133U (zh) | 一种除尘管路装置 | |
CN210302817U (zh) | 可在线检修的布袋除尘器 | |
CN203395584U (zh) | Igcc电站用大型中低热值合成气燃机氮气吹扫系统 | |
CN207829943U (zh) | 矿用气控机械定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 |
CN207899140U (zh) | 一种脉冲除尘器清灰装置 | |
CN209100078U (zh) | 一种全自动风水联动超声波式喷雾装置 | |
CN208032154U (zh) | 除尘器顶部新型脉冲阀防雨罩 | |
CN209399357U (zh) | 一种吹扫密闭式给煤机内积粉尘的装置 | |
CN207204763U (zh) | 一种吊装设备滑线清灰装置 | |
CN206769956U (zh) | 一种综采工作面冷却水管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