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6985U -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6985U
CN206696985U CN201720235993.XU CN201720235993U CN206696985U CN 206696985 U CN206696985 U CN 206696985U CN 201720235993 U CN201720235993 U CN 201720235993U CN 206696985 U CN206696985 U CN 206696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device
control module
safety terminal
intelligent alarm
video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59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洁
乔伟
李冠宏
冯卫国
张少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oldlion T&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oldlion T&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oldlion T&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oldlion T&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359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6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6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6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该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摄像装置和通信模块;其中,摄像装置将拍摄到的视频数据传输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监测视频数据中是否发生打架斗殴;控制模块,用于在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至安保终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及时地发现打架斗殴现象并发出报警信息,以避免打架斗殴带来的严重后果。

Description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公园、小区或马路等场所,经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安保人员一般都是在打架斗殴结束后才知道打架斗殴的问题,只能处理打架斗殴后的结果,即现有技术中往往不能及时地发现打架斗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报警装置,旨在及时地发现打架斗殴现象并发出报警信息,以避免打架斗殴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摄像装置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将拍摄到的视频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监测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监测所述视频数据中是否发生打架斗殴;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至安保终端。
优选地,所述安保终端设有多个,所述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各个所述安保终端与所述摄像装置的距离,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距离所述摄像装置最近的安保终端。
优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第一GPS定位设备和第二GPS定位设备,所述第一GPS定位设备设于所述摄像装置上,所述第二GPS定位设备设于安保终端上,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GPS定位设备和第二GPS定位设备的定位数据计算各个所述安保终端与所述摄像装置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摄像装置上的位置探测器及设于所述安保终端上的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与所述位置探测器通讯连接,所述位置探测器探测所述第一定位器相对所述位置探测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距离探测器、设于所述摄像装置上的第二定位器和设于所述安保终端上的第三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和第三定位器均与所述距离探测器通讯连接,所述距离探测器探测所述第三定位器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摄像装置连接的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视频数据。
优选地,所述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摄像装置附近的告警装置,所述告警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所述告警装置发出告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包括智能报警装置和与所述智能报警装置中控制芯片通讯连接的安保终端,所述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摄像装置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将拍摄到的视频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监测所述视频数据中是否发生打架斗殴;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至安保终端。
优选地,所述安保终端为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安保终端上设有响应模块,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安保终端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发送响应信息给所述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该摄像装置拍摄的视频数据传输至控制芯片,且控制芯片中的监测模块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监测所述视频数据中是否发生打架斗殴;当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很有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而此时,控制模块可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至安保终端,安保终端处的安保人员看到该报警信息后,可第一时间赶到打架斗殴现场处理纠纷,从而避免打架斗殴带来的严重后果,以保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报警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报警装置中控制芯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报警装置中距离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报警装置中距离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报警装置中距离检测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控制芯片 110 监测模块
120 控制模块 200 摄像装置
300 通信模块 400 安保终端
500 距离检测装置 510 第一GPS定位设备
520 第二GPS定位设备 530 位置探测器
540 第一定位器 550 距离探测器
560 第二定位器 570 第三定位器
600 数据存储模块 700 告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报警装置。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报警装置包括控制芯片100以及与所述控制芯片100连接的摄像装置200和通信模块300;其中,所述摄像装置200将拍摄到的视频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100;所述控制芯片100包括控制模块120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120连接的监测模块110;
所述监测模块1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监测所述视频数据中是否发生打架斗殴;
所述控制模块120,用于在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300发送报警信息至安保终端400。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该摄像装置200拍摄的视频数据传输至控制芯片100,且控制芯片100中的监测模块110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监测所述视频数据中是否发生打架斗殴;当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很有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而此时,控制模块120可控制所述通信模块300发送报警信息至安保终端400,安保终端400处的安保人员看到该报警信息后,可第一时间赶到打架斗殴现场处理纠纷,从而避免打架斗殴带来的严重后果,以保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模块的检测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运动场分析的打架斗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双目视频图像,并对其灰度化处理;
第二步:对双目视频灰度化的同步帧做立体匹配,得到视差和深度置信图,将视差转化为深度图;
第三步:对双目视频中的一路视频,提取灰度与梯度特征,计算多分辨率下的微分光流,得到运动矢量场;并根据深度置信图对运动矢量过滤;所述的计算多分辨率下的微分光流采用结合两大经典微分光流算法LK与HS;深度置信图表征了立体匹配错误的点,可以认为这些点发生了遮挡或者光照变化,标记其光流为零,过滤这些点的运动矢量;
第四步:根据深度图,建立远近不同目标速度模型;
第五步:对第三步中的该路视频的灰度图像中的8*8像素单位小块,做运动矢量方向直方图统计;
第六步:累积邻近时间每个块的运动矢量方向直方图,计算累积后直方图的熵作为混乱程度评价,对熵值高的块标记为混乱块;
第七步:统计混乱块运动矢量强度均值,根据第四步建立的速度模型判定其是否为剧烈运动块;如果混乱块判定为剧烈运动块,则执行第八步,否则返回第一步,做下一帧双目视频图像处理;
第八步:对剧烈运动块,统计其在一定时间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出现次数,生成概率图;对于概率较大的块,经过时空累积之后,满足持续时间和面积阈值之后,则确认打架斗殴行为产生,输出这些概率较大的块,标识为打架斗殴行为发生的区域。
其中,所述的视差由立体匹配算法计算得到,对于基于像素的立体匹配算法,通过比较两幅图之间像素点的灰度相关性得到所有点的匹配关系。
其中,根据第四步深度图中的深度信息,对处于不同深度的目标建立多个速度模型,有效标识出此深度下正常的运动矢量大小。
其中,第六步中方向直方图的熵,用来表征方向的不确定性,即混乱特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模块的检测方法也可利用二维图像配准方法,计算视频相邻帧的像素运动矢量,对人体的运动矢量进行统计分析或者转换成能量的形式,提取出运动方向混乱以及快速运动的像素点,这些像素的集合作为剧烈运动区域,作为多人打架斗殴的基本特征;或者,通过对剧烈运动区域的时空分布分析,建立基于运动场的打架斗殴规则,判断剧烈运动区域是否产生于打架斗殴事件,实现对此类人体异常行为的检测。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通信模块300可优选为无线通信模块300,如选择GSM(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模块300或者GPRS(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通信模块300、WIFI模块。
通常,在一安保区域内,会设置多个安保终端400,而各个安保终端400距离摄像装置200的距离可能是不同的,当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为了达到以最快的速度处理该打架斗殴事件,可设置控制模块120控制所述通信模块300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距离所述摄像装置200最近的安保终端40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120连接的距离检测装置500,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00用于检测各个所述安保终端400与所述摄像装置200的距离,如此,可实现上述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距离检测装置500可以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距离的检测。此时,距离检测装置500包括一发射机,发射由一响应所说发射信号远距离应答器接收的信号;一接收机,用于接收来自所说远距离应答器响应所说发射信号的返回信号;以及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说发射的和返回的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并产生与所说远距离应答器离所说无线电距离探测器550的距离成比例的一输出信号。
具体地,距离检测装置500包括一个无线电距离探测器550以及多个远距离移动应答器。该无线电距离探测器550发射由每个移动应答器接收的一被调制信号Ms。这个被发射的被调制的信号为用移动应答器之一所特有的一地址调制的Ms。当该移动应答器接收到这个被调制信号时,该被调制的信号由每个移动应答器审查,以便确定它是否对那个指定的应答器寻址,未对一个应答器寻址的接收的被调信号是被忽略的。接收正确寻址的被调信号的移动应答器通过转发一返回信号Rs响应该被调制信号。当该无线电距离探测器550接收到该返回信号Rs时,它使该返回信号和发射的被调制信号Ms按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相关处理,即产生的输出信号代表该无线电距离探测器550和被寻址的移动应答器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距离检测装置500可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实现。
如图3所示,距离检测装置500的第一实施例:可设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00包括第一GPS定位设备510和第二GPS定位设备520,所述第一GPS定位设备510设于所述摄像装置200上,所述第二GPS定位设备520设于安保终端400上,所述控制模块120根据所述第一GPS定位设备510和第二GPS定位设备520的定位数据计算各个所述安保终端400与所述摄像装置200的距离。即该实施例通过GPS定位系统实现距离检测,可直接利用现有GPS定位系统中的相关硬件,从而避免本实用新型智能报警装置在重新建设硬件设备。
如图4所示,距离检测装置500的第二实施例: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00包括设在所述摄像装置200上的位置探测器530及设于所述安保终端400上的第一定位器540,所述第一定位器540与所述位置探测器530通讯连接,所述位置探测器530探测所述第一定位器540所处相对所述位置探测器530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建设位置探测器530和与该位置探测器530定位连接的第一定位器540,从而实现检测距离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位置探测器530可以采用上述中提到的发射机和处理装置组合后的结构,此时,第一定位器540采用接收机。
如图5所示,距离检测装置500的第三实施例:所述距离检测装置500包括距离探测器550、设于所述摄像装置200上的第二定位器560和设于所述安保终端400上的第三定位器570,所述第二定位器560和第三定位器570均与所述距离探测器550通讯连接,所述距离探测器550探测所述第三定位器570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器560的距离。该实施例中距离探测器550的位置相对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位置探测器530的位置在设计时可比较灵活,不必设置在摄像装置200上,可设置在一安保区域的中心位置,第二定位器560和第三定位器570可围绕该距离探测器550设置;且考虑到距离探测器550的探测范围一般都是呈圆形,该方式可充分利用距离探测器550的探测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距离探测器550可以采用上述中提到的发射机和处理装置组合后的结构,此时第二定位器560和第三定位器570均采用接收机。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距离检测装置500也可采用超声波技术进行距离的检测。如利用至少一组超声波探测器,所述的一组超声波探测器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MEMS麦克风,利用超声波发射器发送超声波及MEMS麦克风接收反射波,通过发送和接收的时间差计算所述的超声波探测器与被探测物之间距离;感测所述的超声波探测器自身的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得到关于其的姿态数据、方向数据和/或运动轨迹数据,该运动状态包括姿态、方向、运动速度、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连续时间上的探测所得到的超声波探测器与被探测物之间的距离结合超声波探测器自身的姿态和/或方向和/或运动轨迹数据,计算后得到:A)以超声波探测器为参考点,由所有被探测物与所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所构成的空间轮廓;B)超声波探测器在该空间中的绝对位置或与被探测物所构成的空间轮廓中的相对位置。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视频数据的保存,以便后续对视频数据进行回放分析,设置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摄像装置200连接的数据存储模块600,所述数据存储模块600用于存储所述视频数据。如此,也可方便对视频数据中其它的有效信息进行充分利用,以方便案件的调查。具体地,该数据存储模块600可以是实体结构的硬盘,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盘。
如图1所示,当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为了方便安保人员的工作,实现安保人员不用去预设区域就可处理该事件,可设置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摄像装置200附近的告警装置700,所述告警装置700与所述控制模块120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20,还用于在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所述告警装置700发出告警信号。具体地,可设置告警装置700为语音播放装置,该语音播报装置能够播放警告语音,如可发出警告语音“请勿打架斗殴”等。如此,通过该设置在摄像装置200附近的语音播报装置可达到威慑和警告的目的,而不需要安保人员到达打架斗殴现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告警装置700为闪烁的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包括智能报警装置和与所述智能报警装置中控制模块120通讯连接的安保终端400,该智能报警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报警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报警系统的工作效率,可设置安保终端400为移动终端,如可设置为手机,如此,可方便安保人员携带该移动终端在一定区域内巡逻,从而使报警系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作战”功能,提高报警系统的工作效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安保终端400为固定终端,如安保厅,固定终端可方便人们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报警;可以理解地,也可设置安保终端400为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结合,从而实现报警系统的多功能作用。
为了提高安保终端400的工作效率,可在安保终端400上设有响应模块(未图示),所述响应模块能够在所述安保终端400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发送响应信息给所述控制模块120。如此,当安保终端400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安保人员可通过响应模块发送信息给控制模块120,能够确认接收到信息,并将准备采取具体行动的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120,这样可方便控制模块120管理各个安保终端400,如若响应模块没有给出相应信息,控制模块120可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其他安保终端400(在安保终端设有多个的情况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摄像装置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将拍摄到的视频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监测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监测所述视频数据中是否发生打架斗殴;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至安保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终端设有多个,所述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各个所述安保终端与所述摄像装置的距离,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距离所述摄像装置最近的安保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第一GPS定位设备和第二GPS定位设备,所述第一GPS定位设备设于所述摄像装置上,所述第二GPS定位设备设于安保终端上,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GPS定位设备和第二GPS定位设备的定位数据计算各个所述安保终端与所述摄像装置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摄像装置上的位置探测器及设于所述安保终端上的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与所述位置探测器通讯连接,所述位置探测器探测所述第一定位器相对所述位置探测器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距离探测器、设于所述摄像装置上的第二定位器和设于所述安保终端上的第三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和第三定位器均与所述距离探测器通讯连接,所述距离探测器探测所述第三定位器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器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摄像装置连接的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视频数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报警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摄像装置附近的告警装置,所述告警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视频数据中发生打架斗殴时,控制所述告警装置发出告警信号。
8.一种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报警装置和与所述智能报警装置中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安保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终端为移动终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终端上设有响应模块,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在所述安保终端接收所述报警信息后,发送响应信息给所述控制模块。
CN201720235993.XU 2017-03-09 2017-03-09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Active CN206696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993.XU CN206696985U (zh) 2017-03-09 2017-03-09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5993.XU CN206696985U (zh) 2017-03-09 2017-03-09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6985U true CN206696985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2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5993.XU Active CN206696985U (zh) 2017-03-09 2017-03-09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69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8395A (zh) * 2018-05-14 2018-10-12 星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1968315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柜员机atm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89686A (zh) * 2021-07-20 2021-11-23 广州市炬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8395A (zh) * 2018-05-14 2018-10-12 星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1968315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柜员机atm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89686A (zh) * 2021-07-20 2021-11-23 广州市炬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方法及系统
CN113689686B (zh) * 2021-07-20 2022-11-01 广州市炬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大数据服务的智慧安防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5321B (zh) 基于雷达侦测及视频图像行为分析的安防预警系统及方法
CN206696985U (zh)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KR101676643B1 (ko) 가축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05232319U (zh) 摄像机和监控系统
CN110164135B (zh)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JP2006086591A (ja) 移動体追跡システム、撮影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US10559177B2 (en) Area and proper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6133827U (zh) 一种室内应急逃生导航装置
CN106679664A (zh) 一种基于lte和pdr的消防室内定位与轨迹导航方法及系统
CN106605154A (zh) 一种运动目标的监测方法、穿戴式装置及服务器
KR20150118010A (ko) 객체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1137241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a position of a drone
CN105185069A (zh) 一种基于室内的报警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118446A1 (en)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Hisaka et al. On-board wireless sensor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Vehicle and pedestrian detection at intersection
US20220161910A1 (en) Fishing tool loss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6164769A (zh) 摄影对象检测系统和用于其的方法以及位置检测设备和应答器
KR101290782B1 (ko) 지능적 다중 객체 추적 알고리즘 기반의 다중 ptz 카메라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667844B2 (ja) 複合型センサ
CN207123920U (zh)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CN112309077A (zh) 一种泳池溺水警报方法及装置
CN208044822U (zh) 一种适用于村镇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山洪入户预警系统
CN104683741B (zh) 基于周边环境动态控制云台和监控前端
CN113965733A (zh) 双目视频监控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7123930U (zh) 智能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