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5631U - 一种集成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5631U
CN206695631U CN201720192977.7U CN201720192977U CN206695631U CN 206695631 U CN206695631 U CN 206695631U CN 201720192977 U CN201720192977 U CN 201720192977U CN 206695631 U CN206695631 U CN 206695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integrated condenser
lower valve
condens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929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王鲜艳
袁源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929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5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5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5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集成冷凝器,包括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中阀体内装有滤芯,所述上阀体、中阀体、下阀体顺序装配连接,所述上阀体设置有进气腔和输出腔,所述中阀体设置有储污腔,所述下阀体设置有排污腔、温控开关和加热管。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冷凝器具有如下特点:通过干燥器卸荷气压变化自动控制排放;增加了分离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需要保养的部件比较少,维修更方便;安装更方便,只需要安装在空压机和干燥器之间,不需要电控回路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集成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气制动形式的各型车辆的制动介质是由车辆的空气压缩机直接提供的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的输出温度高,饱含有水蒸汽、油污等杂质的压缩空气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输入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的有关装置,会造成系统内部金属部件严重锈蚀,并且一旦油污等杂质粘附在活动件的表面不能及时排放,就会严重影响部件密封性和使用功能及工作寿命,产生行车安全隐患。为克服上述弊端,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在车辆制动系统中设置冷凝器,经过冷凝器的压缩空气,水蒸气冷凝析出并和油污一起流到冷凝器的排污口,车辆行驶时每制动操作一次,排污口进行排污一次,提高了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车辆制动系统中设置冷凝器,在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到达空气干燥器之前,对其进行冷凝、分离和排放,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3335533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加热装置的电控冷凝器,它包括散热阀体,散热阀体内装有滤芯,端盖内嵌装加热组件,散热阀体包括进气口和输出口。虽然该冷凝器设置加热装置,可以避免排气口处的液体冻结,使油水顺利排入大气中,提高产品可靠性,确保车辆制动系统正常运行,但在压缩空气油水分离、安装维护、防水等级、能耗控制等方面有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车辆制动系统中冷凝器存在的油水分离、安装维护、防水等级、能耗控制等技术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冷凝器,该冷凝器由上、中、下阀体连接构成为一体式结构,上阀体进气和输出,中阀体内置滤芯,下阀体设有温控开关和加热管。设计本实用新型这种集成式的冷凝器,在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到达空气干燥器之前,对其进行冷凝、分离和排放;杂质沉积在集液腔,通过自动排放阀在每次制动操作时,大部分油水可以被自动排放;降低进入空气干燥器的空气温度,使得空气干燥器处理更有效,且延长使用寿命;在低温环境下,冷凝器自带加热器可以提高产品温度,使产品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冷凝器,包括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中阀体内装有滤芯,所述上阀体、中阀体、下阀体顺序装配连接,所述上阀体设置有进气腔和输出腔,所述中阀体设置有储污腔,所述下阀体设置有排污腔、温控开关和加热管。
优选的是,所述上阀体的内腔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通过O型圈与上阀体和中阀体密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滤芯通过过盈配合将其固定在中阀体内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阀体还设置有膜片、接头和端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膜片通过下阀体的导向,放置在下阀体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热管通过工艺压铸的方式,将其固定在下阀体内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冷凝器通过垫块将温控开关固定在下阀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阀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头通过矩形圈与下阀体密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端盖通过异形圈与下阀体密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紧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冷凝器还设置有进气口、输出口和排气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气口设置于上阀体一侧,用于接空压机过来的压缩空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出口设置于上阀体顶部,用于接干燥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口设置于下阀体底部,用于通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冷凝器具有进气腔、输出腔、储污腔和排污腔,工作于储污状态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到达进气腔,经过螺旋管后,压缩空气的温度降低,水汽液化形成水滴,水滴、油污等杂质堆积在输出腔下半部分,经过初步处理的压缩空气通过输出腔的上半部分达到输出口,在气压的作用,膜片的中间部位与下阀体形成密封,膜片的外圆部分向下运动,使水滴,油污等杂质到达储污腔;工作于除污状态时,当干燥器切断,输出腔的气压快速下降,储污腔的气压值高于输出腔,膜片的外圆部分与中阀体形成密封,膜片的中间部分向上运动,水滴、油污等杂质通过下阀体中间的孔,排到排污腔,最终通过排气口排到大气中;工作于加热状态时,当车辆置于低温状态下,膜片因为低温,有硬化的情况,不利于排污,车辆启动后,温控开关感应到低温的情况,自动接通,加热管开始加热,膜片因为温度上升,开始软化,利于产品正常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是一种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集成式的冷凝器。在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到达空气干燥器之前,对其进行冷凝、分离和排放;杂质沉积在集液腔,通过自动排放阀在每次制动操作时,大部分油水可以被自动排放;降低进入空气干燥器的空气温度,使得空气干燥器处理更有效,且延长使用寿命;在低温环境下,冷凝器自带加热器可以提高产品温度,使产品正常使用。其产品特点:通过干燥器卸荷气压变化自动控制排放;增加了分离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需要保养的部件比较少,维修更方便;安装更方便,只需要安装在空压机和干燥器之间,不需要电控回路的安装。
现有车辆的冷凝器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到排污和加热功能,但是他们的防水等级都比较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防水等级可以做到IP67;
(2)加热管直接压铸到产品内部,便于产品温度的传导,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冷凝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冷凝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型圈,2、螺旋管,3、上阀体,4、滤芯,5、中阀体,6、膜片,7、下阀体,8、接头,9、矩形圈,10、温控开关,11、端盖,12、垫块,13、异形圈,14、加热管,A、进气腔,B、输出腔,C、储污腔,D、排污腔,P1、进气口,P2、输出口,P3、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克服车辆制动系统中的冷凝器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水分离、安装维护、防水等级、能耗控制等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集成冷凝器,该冷凝器包括上、中、下阀体,上阀体设有进气腔和输出腔,中阀体内置滤芯,下阀体设有温控开关和加热管;在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到达空气干燥器之前,对其进行冷凝、分离和排放;杂质沉积在集液腔,通过自动排放阀在每次制动操作时,大部分油水可以被自动排放;降低进入空气干燥器的空气温度,使得空气干燥器处理更有效,且延长使用寿命;在低温环境下,冷凝器自带加热器可以提高产品温度,使产品正常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由上阀体3、中阀体5和下阀体7组成,上阀体3、中阀体5、下阀体7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紧固,上阀体3设置有进气腔A和输出腔B,中阀体5设置有储污腔C并内装有滤芯4,下阀体7设置有排污腔D、温控开关10和加热管14。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上阀体3的内腔设置有螺旋管2,螺旋管2通过O型圈1与上阀体3和中阀体5密封。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滤芯4通过过盈配合将其固定在中阀体5内部。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下阀体7还设置有膜片6、接头8和端盖11。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膜片6通过下阀体7的导向,放置在下阀体7处。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加热管14通过工艺压铸的方式,将其固定在下阀体7内部。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集成冷凝器通过垫块12将温控开关10固定在下阀体7。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端盖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阀体7。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接头8通过矩形圈9与下阀体7密封。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端盖11通过异形圈13与下阀体7密封。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集成冷凝器还设置有进气口P1、输出口P2和排气口P3。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进气口P1设置于上阀体3一侧,用于接空压机过来的压缩空气。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输出口P2设置于上阀体3顶部,用于接干燥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排气口P3设置于下阀体7底部,用于通大气。
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在空压机出来的压缩空气到达空气干燥器之前,对其进行冷凝、分离和排放;杂质沉积在集液腔,通过自动排放阀在每次制动操作时,大部分油水可以被自动排放;降低进入空气干燥器的空气温度,使得空气干燥器处理更有效,且延长使用寿命;在低温环境下,冷凝器自带加热器可以提高产品温度,使产品正常使用;可以通过干燥器卸荷气压变化自动控制排放,增加了分离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需要保养的部件比较少,维修更方便,安装也更方便,只需要安装在空压机和干燥器之间,不需要电控回路的安装。现有车辆的冷凝器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到排污和加热功能,但是他们的防水等级都比较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集成冷凝器的防水等级可以做到IP67,加热管直接压铸到产品内部,便于产品温度的传导,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储污状态下:压缩空气从进气口P1进去,达到A腔进气腔,经过螺旋管2后,压缩空气的温度降低了,所以压缩空气带出来的水汽开始液化形成水滴,同时水滴、油污等杂质因为重力的原因,先堆积在B腔输出腔的下半部分,而经过初步处理的压缩空气通过B腔输出腔的上半部分达到输出口P2;由于气压的作用,膜片6的中间部位与下阀体7形成密封,膜片6的外圆部分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水滴、油污等杂质到达了C腔储污腔。
在除污状态下:当干燥器切断的时候,B腔输出腔的气压快速的下降,C腔储污腔的气压值高于B腔输出腔,所以膜片6的外圆部分与中阀体5形成密封,膜片6的中间部分向上运动;水滴、油污等杂质通过下阀体7中间的孔,排到D腔排污腔,最终通过排气口P3排到大气中去。
在加热状态下:当车辆置于低温状态下时,膜片6因为低温,从而会有硬化的情况,不利于排污;车辆启动后,温控开关10感应到低温的情况,自动接通,加热管14开始加热。膜片6因为温度上升,开始软化,利于产品正常的密封。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集成冷凝器,包括上阀体(3)、中阀体(5)和下阀体(7),所述中阀体(5)内装有滤芯(4),所述上阀体(3)、中阀体(5)、下阀体(7)顺序装配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3)设置有进气腔(A)和输出腔(B),所述中阀体(5)设置有储污腔(C),所述下阀体(7)设置有排污腔(D)、温控开关(10)和加热管(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3)的内腔设置有螺旋管(2),所述螺旋管(2)通过O型圈(1)与上阀体(3)和中阀体(5)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4)通过过盈配合将其固定在中阀体(5)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7)还设置有膜片(6)、接头(8)和端盖(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6)通过下阀体(7)的导向,放置在下阀体(7)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4)通过工艺压铸的方式,将其固定在下阀体(7)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冷凝器通过垫块(12)将温控开关(10)固定在下阀体(7)。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阀体(7)。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8)通过矩形圈(9)与下阀体(7)密封。
10.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通过异形圈(13)与下阀体(7)密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3)、中阀体(5)和下阀体(7)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紧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冷凝器还设置有进气口(P1)、输出口(P2)和排气口(P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P1)设置于上阀体(3)一侧,用于接空压机过来的压缩空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口(P2)设置于上阀体(3)顶部,用于接干燥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P3)设置于下阀体(7)底部,用于通大气。
CN201720192977.7U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集成冷凝器 Active CN206695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2977.7U CN206695631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集成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92977.7U CN206695631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集成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5631U true CN206695631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3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92977.7U Active CN206695631U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集成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5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7002B (zh) 一体式双冷冷水机组
CN203836931U (zh) 集装密闭式高温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
CN104359248B (zh) 一种制冷系统冷冻油调节系统
CN102296979B (zh) 利用自然冷源对瓦斯进行深度冷凝的除尘、脱水工艺
CN208832629U (zh) 一种低温冷水机组
CN205576059U (zh) 一种植物精油蒸馏提取装置
CN206695631U (zh) 一种集成冷凝器
CN206624637U (zh) 一种油罐车蒸汽快速加热节能设备
CN215842039U (zh) 低温真空滤油器
CN208204527U (zh) 一种可回收蒸汽水的疏水装置
CN106196766A (zh) 带管式加热器的工业制冷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6995895U (zh) 具有消泡功能的mvr中药浓缩系统
CN103949139B (zh) 一种压缩空气净化装置及压缩空气净化冷冻干燥装置
CN205493566U (zh) 防水型风扇盒结构
CN208900319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油气分离器
CN204880904U (zh) 制冷用新型卧式组合式高效油分离器
CN210674728U (zh) 一种空压站用冷冻式干燥机
CN209386269U (zh) 一种二次蒸汽加压再生装置
CN208747669U (zh) 一种海水脱盐机
CN208229596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水汽分离装置
CN204247040U (zh) 吸收式压缩空气冷冻干燥机
CN207262975U (zh) 一种应用于火电厂的真空冷凝系统
CN201696078U (zh) 利用自然冷源对瓦斯进行深度冷凝的除尘、脱水系统
CN215841643U (zh) 低温真空蒸发设备
CN220338225U (zh) 用于动力高压气罐的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