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0495U -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0495U
CN206680495U CN201720422090.2U CN201720422090U CN206680495U CN 206680495 U CN206680495 U CN 206680495U CN 201720422090 U CN201720422090 U CN 201720422090U CN 206680495 U CN206680495 U CN 206680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gr
dry
type anaerobic
blender
anaerobic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20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海东
米卓
王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kou Tong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kou Tong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kou Tong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kou Tongf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220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0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0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0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涉及垃圾干式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发酵罐,每个发酵罐连接有发酵罐出料管线;再循环装置,多个混料器,每个混料器连接有混料器进料管线;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一端与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连通,另一端与再循环装置进料口连通;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一端与再循环装置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连通;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上均设有发酵罐出料阀门;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上均设有混料器进料阀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且全管道运输,避免影响环境。

Description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干式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生活垃圾干法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含将驯化好的微生物菌种与新鲜垃圾进行混合,使生物降解反应在生物质发酵过程的起点就起到作用。
在国内,生活垃圾及厨余垃圾干法发酵普及率不高。很大程度上与将新鲜垃圾注入到发酵罐中比较困难有关。在湿法发酵工艺中,由于含固率很低,一般都在5%-10%之间,垃圾被水大量稀释,一般用普通渣浆泵即可完成垃圾入罐。在干法发酵工艺中,由于含固率较高,一般在33%-35%,一般设备很难输送这种高黏度固体垃圾。在进罐前,混入一定比例的已发酵物料,粘稠的沼液也可用作润滑剂。
发酵后沼渣,含固率在22%-26%,黏度仍然很高。普通的渣浆泵无法进行输送。同时,需要精确控制出料的量,以满足混料器按一定比例混合物料。
因此,设计一套专门的装置用于发酵物料的再循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且全管道运输,避免影响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包括:
多个发酵罐,每个所述发酵罐设有发酵罐出料口,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口连接有发酵罐出料管线;
再循环装置,所述再循环装置设有再循环装置进料口和再循环装置出料口;
多个混料器,每个所述混料器设有混料器进料口,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口连接有混料器进料管线;
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一端与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管线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口连通;
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管线连通;
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管线上均设有发酵罐出料阀门;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管线上均设有混料器进料阀门。
进一步地,再循环装置包括重力循环组件和循环泵循环组件;其中,
所述重力循环组件包括第一进料阀门,所述循环泵循环组件包括第二进料阀门,且所述第一进料阀门打开时,所述第二进料阀门关闭;所述第二进料阀门打开时,所述第一进料阀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循环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和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的重力循环管线,所述重力循环管线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料阀门和第一出料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循环组件还包括再循环泵、再循环泵进料管线和再循环泵出料管线;其中:
所述再循环泵进料管线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再循环泵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一端与所述再循环泵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再循环泵进料管线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料阀门,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上设有第二出料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循环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再循环泵工作的液压动力机构。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阀门为气动闸板阀;和/或,
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阀门为气动闸板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阀门和所述第一出料阀门为气动闸板阀;和/或,
所述第二进料阀门和第二出料阀门为气动闸板阀。
进一步地,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或,
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或,
所述重力循环管线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重力循环管线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或,
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包括:多个发酵罐,每个发酵罐设有发酵罐出料口,每个发酵罐出料口连接有发酵罐出料管线;再循环装置,再循环装置设有再循环装置进料口和再循环装置出料口;多个混料器,每个混料器设有混料器进料口,每个混料器进料口连接有混料器进料管线;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一端与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连通,另一端与再循环装置进料口连通;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一端与再循环装置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连通;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上均设有发酵罐出料阀门;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上均设有混料器进料阀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且全管道运输,避免影响环境。再循环装置能够很好的输送黏度很高的沼渣,发酵罐出料阀门能够很好的控制发酵罐的出料量,混料器进料阀门能够很好的控制混料器的进料量,以满足按一定比例混合物料。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发酵罐;2-发酵罐出料管线;3-再循环装置;4-混料器;5-混料器进料管线;6-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7-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8-压力检测传感器;21-发酵罐出料阀门;31-重力循环组件;32-循环泵循环组件;51-混料器进料阀门;311-第一进料阀门;312-重力循环管线;313-第一出料阀门;321-第二进料阀门;322-再循环泵;323-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4-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5-第二出料阀门;326-液压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包括:
多个发酵罐1,每个发酵罐1设有发酵罐出料口,每个发酵罐出料口连接有发酵罐出料管线2;
再循环装置3,再循环装置3设有再循环装置进料口和再循环装置出料口;
多个混料器4,每个混料器4设有混料器进料口,每个混料器进料口连接有混料器进料管线5;
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一端与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2连通,另一端与再循环装置进料口连通;
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一端与再循环装置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5连通;
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2上均设有发酵罐出料阀门21;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5上均设有混料器进料阀门5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包括:多个发酵罐1,每个发酵罐1设有发酵罐出料口,每个发酵罐出料口连接有发酵罐出料管线2;再循环装置3,再循环装置3设有再循环装置进料口和再循环装置出料口;多个混料器4,每个混料器4设有混料器进料口,每个混料器进料口连接有混料器进料管线5;连接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2汇集处和再循环装置进料口的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连接再循环装置出料口和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5汇集处的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每个发酵罐出料管线2上均设有发酵罐出料阀门21;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5上均设有混料器进料阀门5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且全管道运输,避免影响环境。多台发酵罐1共用一套再循环装置3,每台发酵罐1设置一个发酵罐出料阀门21控制送入再循环装置3的物料量,使用哪台发酵罐1的物料时打开对应发酵罐1对应的发酵罐出料阀门21,发酵后的垃圾就可进入再循环装置3。每个混料器进料管线5上均设有混料器进料阀门51,用于选择物料进入哪一组混料器4。再循环装置3能够很好的输送黏度很高的沼渣,发酵罐出料阀门21能够很好的控制发酵罐1的出料量,混料器进料阀门51能够很好的控制混料器4的进料量,可以满足按一定比例混合物料。
进一步地,再循环装置3包括重力循环组件31和循环泵循环组件32;其中,
重力循环组件31包括第一进料阀门311,循环泵循环组件32包括第二进料阀门321,且第一进料阀门311打开时,第二进料阀门321关闭;第二进料阀门321打开时,第一进料阀门311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再循环装置3包括重力循环组件31和循环泵循环组件32;再循环装置3设计两种循环方式:再循环泵循环及重力循环,可在控制系统中选择使用任意一种循环方式,但两种循环方式不可同时使用。第一进料阀门311和第二进料阀门321同时只能使用一个,电控程序中应有互锁。
进一步地,重力循环组件31还包括用于连接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和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的重力循环管线312,重力循环管线312上设有第一进料阀门311和第一出料阀门313。
需要说明的是,重力循环由两级重力循环阀门及管路构成,控制系统中选定重力循环后,第一进料阀门311保持常开,第一出料阀门313根据设定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交替处于开启和关闭状态,通过改变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的设定值可以控制投入再循环的沼渣数量。重力循环利用发酵罐1内物料的重力和发酵罐1内压力,自动出料,不需要再使用其他动力,更加节能。
进一步地,循环泵循环组件32还包括再循环泵322、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3和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其中:
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3一端与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连通,另一端与再循环泵322的进料口连通;
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一端与再循环泵322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连通。
进一步地,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3上设有第二进料阀门321,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上设有第二出料阀门325。
需要说明的是,循环泵循环组件32包括第二进料阀门321、再循环泵322、第二出料阀门325、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3及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可在控制系统中手动设定再循环泵322的动作频率,根据进料的垃圾量,安装配料比例自动调节动作频率控制投入再循环的物料。
进一步地,循环泵循环组件32还包括用于驱动再循环泵322工作的液压动力机构326。
进一步地,每个发酵罐出料阀门21为气动闸板阀;和/或,
每个混料器进料阀门51为气动闸板阀。
进一步地,第一进料阀门311和第一出料阀门313为气动闸板阀;和/或,
第二进料阀门321和第二出料阀门325为气动闸板阀。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物料为含固率高达22%-26%的垃圾发酵沼液,成分复杂而特殊,因此选用气动闸板阀门作为控制阀。气动闸板阀结构简单,动作迅速,不易发生堵料。每个混料器进料阀门51同时只能开启一个,电控程序中应有互锁。
进一步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上设有用于检测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和/或,
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上设有用于检测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和/或,
重力循环管线312上设有用于检测重力循环管线312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和/或,
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上设有用于检测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检测传感器8,用于采集管路中各设备间的物料压力,用于自动控制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发酵罐(1),每个所述发酵罐(1)设有发酵罐出料口,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口连接有发酵罐出料管线(2);
再循环装置(3),所述再循环装置(3)设有再循环装置进料口和再循环装置出料口;
多个混料器(4),每个所述混料器(4)设有混料器进料口,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口连接有混料器进料管线(5);
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一端与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管线(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口连通;
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管线(5)连通;
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管线(2)上均设有发酵罐出料阀门(21);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管线(5)上均设有混料器进料阀门(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再循环装置(3)包括重力循环组件(31)和循环泵循环组件(32);其中,
所述重力循环组件(31)包括第一进料阀门(311),所述循环泵循环组件(32)包括第二进料阀门(321),且所述第一进料阀门(311)打开时,所述第二进料阀门(321)关闭;所述第二进料阀门(321)打开时,所述第一进料阀门(311)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循环组件(31)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和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的重力循环管线(312),所述重力循环管线(312)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料阀门(311)和第一出料阀门(3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循环组件(32)还包括再循环泵(322)、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3)和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其中:
所述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3)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再循环泵(322)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一端与所述再循环泵(322)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泵进料管线(323)上设有所述第二进料阀门(321),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上设有第二出料阀门(3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循环组件(32)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再循环泵(322)工作的液压动力机构(3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酵罐出料阀门(21)为气动闸板阀;和/或,
每个所述混料器进料阀门(51)为气动闸板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阀门(311)和所述第一出料阀门(313)为气动闸板阀;和/或,
所述第二进料阀门(321)和第二出料阀门(325)为气动闸板阀。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再循环装置进料管线(6)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和/或,
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再循环装置出料管线(7)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和/或,
所述重力循环管线(312)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重力循环管线(312)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和/或,
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再循环泵出料管线(324)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传感器(8)。
10.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
CN201720422090.2U 2017-04-20 2017-04-20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Active CN206680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2090.2U CN206680495U (zh) 2017-04-20 2017-04-20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2090.2U CN206680495U (zh) 2017-04-20 2017-04-20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0495U true CN206680495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40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2090.2U Active CN206680495U (zh) 2017-04-20 2017-04-20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0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7170A (zh) * 2018-04-23 2018-08-31 营口同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发酵罐以及包含其的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7170A (zh) * 2018-04-23 2018-08-31 营口同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发酵罐以及包含其的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4763A (zh) 一种立式连续厌氧干发酵方法
CN103834560A (zh) 一种用于处理餐厨垃圾生产碳源的产酸发酵罐
CN111057600B (zh) 一种水热炭化一体化工艺设备
CN104277968A (zh) 一种大型沼气水力循环搅拌均匀混料装置
CN103436435A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联合发酵装置
CN103184147B (zh) 生产沼气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CN104404087A (zh) 一种利用高浓度有机废弃物制取生物燃气的工艺方法及其发酵系统
CN206680495U (zh) 干式厌氧发酵物料再循环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CN205364221U (zh) 一种附带加压泵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6010944A (zh) 一种环中环一体化厌氧发酵反应装置
CN201610429U (zh) 厌氧发酵反应器
CN105907800A (zh) 一种预接种厌氧发酵装置及其工艺
CN201634672U (zh) 机电一体化废弃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
CN105624033A (zh) 一种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CN105624034A (zh) 一种采用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处理有机垃圾的方法
CN203923033U (zh) 一种新型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系统
CN101805693B (zh) 一种自动化的沼气干发酵装置
CN100509667C (zh) 生活垃圾和污泥联合发酵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5501313U (zh) 一种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CN209276529U (zh) 一种立式多级厌氧反应器
CN110205239A (zh) 一种干式厌氧发酵进料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346057U (zh) 一种便携式禽畜粪便快速发酵装置
CN207862332U (zh) 一种太阳能辅热式沼气快速反应装置
CN105039604A (zh) 利用高浓度有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3738997U (zh) 一种全自动混凝土高速喷涂机的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