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7973U - 吸管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吸管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7973U
CN206677973U CN201720425631.7U CN201720425631U CN206677973U CN 206677973 U CN206677973 U CN 206677973U CN 201720425631 U CN201720425631 U CN 201720425631U CN 206677973 U CN206677973 U CN 206677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nels
pcb control
suction pipe
robo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56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政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b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256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7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7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79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管机器人,包括:多个可变形吸管、电机组、信号检测模块、PCB控制板以及电源模块,多个可变吸管构成机器人的支撑脚;电机组提供机器人进行仿生移动的振动;信号检测模块供采集外部信号;信号检测模块固定于PCB控制板的第一表面并与PCB控制板电连接,电机组及多个可变形吸管的一端均固定于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且电机组与PCB控制板电连接,PCB控制板根据接收的外部信号控制电机组的工作,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电源模块安装于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且向PCB控制板供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精简,组装方便,能够增加机器人的可变形性,学习趣味性强,特别适合教学的要求。

Description

吸管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吸管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教育机器人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教育机器人可以分为三部分——传感器部分、控制器部分、执行器件部分。控制器部分:接收传感器部分传递过来的信号,并根据事前写入到控制芯片中的程序执行动作,好比人的大脑。执行器件:驱动机器人各种行为,包括发出信号,根据信号调整自己的状态。传感器部分:机器人用于读取外部环境信号的器件,以及控制机器人行动的各种开关。好比人的眼睛、耳朵等感官器官。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教育机器人,多数以金属材料或硬塑胶材料作为固定机体零件和仿生四肢,导致安装过程相当复杂,而且多足机器人还需要使用多个电机和编程控制芯片。对于安装上述构造的微型机器人,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同时配合才能完成固定安装,操作复杂,而且对使用年龄有很大局限性。使用金属或者硬塑胶材料设计而成的仿生多肢,其造型固定,无法实现四肢外形改变,难以实现整体快速拆卸变形,局限用户的创造力。驱动多电机运动需要使用可编程控制芯片实现,而且安装复杂并且用户要有一定编程能力,导致产品可玩性降低。电机及电源安装多数以焊接方式完成,必须使用焊烙铁工具,用户年龄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的机器人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管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吸管机器人,包括:
多个可变形吸管,所述多个可变吸管构成机器人的支撑脚;
电机组,所述电机组提供机器人进行仿生移动的振动;
信号检测模块,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供采集外部信号;
PCB控制板,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固定于PCB控制板的第一表面并与PCB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机组及多个可变形吸管的一端均固定于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且电机组与PCB控制板电连接,所述PCB控制板根据接收的外部信号控制电机组的工作,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且向PCB控制板供电。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声音检测模块、光照检测模块以及触摸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管机器人还包括将可变形吸管固定于PCB控制板上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丝及第一螺母,所述PCB控制板上对应第一螺丝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丝穿过安装孔后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可变形吸管套接在第一螺丝上。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管机器人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丝及第一螺母,所述PCB控制板上对应第一螺丝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丝穿过安装孔后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可作为机器人特定尺寸的辅助支撑脚。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PCB控制板上;
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安装于固定支架上;
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丝及第二螺母,所述振动电机通过第二螺丝与第二螺母的配合安装于固定支架上;
电机免焊接线插头,所述电机免焊接线插头与振动电机电连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电源,
电源免焊接线插头,所述电源免焊接线插头与电源电连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还设置有与电机免焊接线插头配合的第一接线插座,及与电源免焊接线插头配合的第二接线插座。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PCB控制板呈圆形或多边形,所述振动电机位于PCB控制板的边缘位置且与PCB板平行设置。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吸管的数量有8个,8个可变形吸管及PCB控制板形成八爪鱼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多个可变形吸管、电机组、信号检测模块、PCB控制板以及电源模块,可变形吸管及电机组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PCB控制板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方便整体产品的组装;可变形吸管可折弯呈多种形状,具有较佳的可变形性,趣味性强,满足教学要求;信号检测模块可以对外部信号(如声音、光照、触摸信号等)进行检测,通过PCB控制板控制电机组的振动,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满足灵活设计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吸管机器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PCB控制板及支撑脚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部分侧视图;
图4为PCB控制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PCB控制板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PCB控制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2和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吸管机器人,包括:
多个可变形吸管1,所述多个可变吸管构成机器人的支撑脚(11,12,13);
电机组2,所述电机组2提供机器人进行仿生移动的振动;
信号检测模块,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供采集外部信号;
PCB控制板3,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固定于PCB控制板3的第一表面并与PCB控制板3电连接,所述电机组2及多个可变形吸管1的一端均固定于PCB控制板3的第二表面,且电机组2与PCB控制板3电连接,所述PCB控制板3根据接收的外部信号控制电机组2的工作,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电源模块4,所述电源模块4安装于PCB控制板3的第二表面,且向PCB控制板3供电。
本实施例中,可变形吸管1的数量为4根,可以构成机器人的仿生四肢,该仿生四肢可折弯呈各种形状,可玩性强;电机组2主要提供机器人的仿生运动的振动,优选于安装于PCB控制板3的边缘;信号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外部信号(如声光电磁等),进而由PCB控制板3控制电机组2的工作,实现机器人的仿生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多个可变形吸管1、电机组2、信号检测模块、PCB控制板3以及电源模块4,可变形吸管1及电机组2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PCB控制板3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方便整体产品的组装;可变形吸管1可折弯呈多种形状,具有较佳的可变形性,趣味性强,满足教学要求;信号检测模块可以对外部信号(如声音、光照、触摸信号等)进行检测,通过PCB控制板3控制电机组2的振动,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满足灵活设计的要求。
请参照图5,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声音检测模块31、光照检测模块32以及触摸检测模块33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信号检测模块可以为声音检测模块31、光照检测模块32以及触摸检测模块33的一种,对应的该PCB控制板3为免编程式检测声音、触摸、光照功能的电路板。
请参照图6,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管机器人还包括将可变形吸管1固定于PCB控制板3上的第一固定组件5,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螺丝51及第一螺母52,所述PCB控制板3上对应第一螺丝51的位置设有安装孔34,所述第一螺丝51穿过安装孔34后与第一螺母52配合;所述可变形吸管1套接在第一螺丝51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5主要用于固定可变形吸管1。考虑到可变形吸管1的伸缩性,其可以直接插接在第一螺丝51或第一螺母52上,可变形吸管1的材质可以是伸缩折叠,也可以弯折的软性材料。
在一并列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管机器人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5,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螺丝51及第一螺母52,所述PCB控制板3上对应第一螺丝51的位置设有安装孔34,所述第一螺丝51穿过安装孔34后与第一螺母52配合;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可作为机器人特定尺寸的辅助支撑脚。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5还可以作为辅助支撑脚,当可变形吸管1的位置低于第一固定组件5,这时第一固定组件5代替可变形吸管1作为辅助支撑脚,而可变形吸管1的固定方式可采取其他固定结构。
请参照图3,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2包括:
固定支架23,所述固定支架23安装于PCB控制板3上;
振动电机24,所述振动电机24安装于固定支架23上;
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丝21及第二螺母22,所述振动电机24通过第二螺丝21与第二螺母22的配合安装于固定支架23上;
电机免焊接线插头25,所述电机免焊接线插头25与振动电机24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机免焊接线插头25振动电机24的安装结构稳定,方便装配,通过电机免焊接线插头25,能够保证振动电机24电气连接的稳定性,无需焊接,学生能更安全、便捷、灵活安装及电机。
请参照图1和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4包括:
电源,
电源免焊接线插头41,所述电源免焊接线插头41与电源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电源具体为锂电池,通过电源免焊接线插头41能够实现电源的稳定安装,方便装配,无需焊接,学生能更安全、便捷、灵活安装电源。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PCB控制板3的第二表面还设置有与电机免焊接线插头25配合的第一接线插座35,及与电源免焊接线插头41配合的第二接线插座36。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线插座35及第二接线插座36能够方便接电,提高电气连接的稳定性,降低振动时接线松动的问题。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PCB控制板3呈圆形或多边形,所述振动电机24位于PCB控制板3的边缘位置且与PCB控制板3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该边缘位置及平行于PCB控制板3安装方式为经过多次振动效果实验后得出的最佳振动效果安装方式,能够以最小的电机振动实现机器人的最大运动,降低振动电机24功率,使用时间长。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吸管1的数量有8个,8个可变形吸管1及PCB控制板3形成八爪鱼状。
本实施例中,该可变形吸管1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来设计,如3个,4个等,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的8个,由于可变形吸管1本身具有可弯曲变形特性,用户可手动设计各种造型,如八爪鱼等,可变形性及趣味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机器人包括:
多个可变形吸管,所述多个可变吸管构成机器人的支撑脚;
电机组,所述电机组提供机器人进行仿生移动的振动;
信号检测模块,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供采集外部信号;
PCB控制板,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固定于PCB控制板的第一表面并与PCB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机组及多个可变形吸管的一端均固定于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且电机组与PCB控制板电连接,所述PCB控制板根据接收的外部信号控制电机组的工作,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安装于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且向PCB控制板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声音检测模块、光照检测模块以及触摸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机器人还包括将可变形吸管固定于PCB控制板上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丝及第一螺母,所述PCB控制板上对应第一螺丝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丝穿过安装孔后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可变形吸管套接在第一螺丝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机器人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丝及第一螺母,所述PCB控制板上对应第一螺丝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螺丝穿过安装孔后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可作为机器人特定尺寸的辅助支撑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PCB控制板上;
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安装于固定支架上;
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丝及第二螺母,所述振动电机通过第二螺丝的第二螺母的配合安装于固定支架上;
电机免焊接线插头,所述电机免焊接线插头与振动电机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电源,
电源免焊接线插头,所述电源免焊接线插头与电源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控制板的第二表面还设置有与电机免焊接线插头配合的第一接线插座,及与电源免焊接线插头配合的第二接线插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控制板呈圆形或多边形,所述振动电机位于PCB控制板的边缘位置且与PCB板平行设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吸管的数量有8个,8个可变形吸管及PCB控制板形成八爪鱼状。
CN201720425631.7U 2017-04-21 2017-04-21 吸管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7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5631.7U CN206677973U (zh) 2017-04-21 2017-04-21 吸管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5631.7U CN206677973U (zh) 2017-04-21 2017-04-21 吸管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7973U true CN206677973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404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563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7973U (zh) 2017-04-21 2017-04-21 吸管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79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3347A (zh) * 2017-05-24 2017-09-01 四川太极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接吸管的Arduino开发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3347A (zh) * 2017-05-24 2017-09-01 四川太极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接吸管的Arduino开发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9348B2 (en) Personal massager
CN204926661U (zh) 教育用拼搭式智能机器人小车
CN206677973U (zh) 吸管机器人
CN204296314U (zh) 可伸缩黑板擦
CN206271221U (zh) 一种大学英语辅助记忆装置
CN108969336A (zh) 一种两用型美容仪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4149528A (zh) 一种电动吸尘黑板擦
CN211404054U (zh) 一种智能语音助手机器人
CN211956887U (zh) 一种嵌入式实验箱
CN210466913U (zh) 互动式三角函数演示装置
CN209490244U (zh) 一种两用型美容仪控制电路
CN103702502A (zh) 智能离子风机
CN207473915U (zh) 电子元器件学习模块
CN209000329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综合实验台
CN206757908U (zh) 一种教学用演示装置
CN203415124U (zh) 一种以风力发电为供电源的教学用毛笔
CN205759685U (zh) 一种用于拼装的玩具装置
CN203085033U (zh) 电导率测量器
CN205068954U (zh) 一种学生手摇发电机教具
CN208399938U (zh) 一种机器人控制器
CN208464972U (zh) 一种低频脉冲健腹仪
CN206757936U (zh) 一种音乐教学用声波演示器
CN209674579U (zh) 一种英语翻译用便携式扫描笔
CN213516594U (zh) 一种线束检测台
CN209328287U (zh) 一种可编程教育机器人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East, 2nd floor, building B, minlida industrial building, zone 4, honghualing Industrial Zone, 1189 Liuxian Avenue, Pingsh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AHBOO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J, yiben electronic building, 1063 chaguang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AHBOOM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