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6771U -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6771U
CN206656771U CN201720291945.2U CN201720291945U CN206656771U CN 206656771 U CN206656771 U CN 206656771U CN 201720291945 U CN201720291945 U CN 201720291945U CN 206656771 U CN206656771 U CN 206656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major trough
drilling fluid
groove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19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正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aibao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aibao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aibao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aibao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19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6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6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67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包括带有液位传感器的主槽,还包括紧邻主槽、与主槽并排设置的附槽,主槽与附槽之间设置N个正对液位传感器的流道,N个流道竖直分布,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每个流道内都设置有独立的流量计;所述流道与主槽的连接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流道内壁的M个凸出件,所述凸出件具有朝向主槽方向的尖锥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浆槽内岩屑沉积后无法准确判断返出液位高度的问题,实现能够方便的识别出泥浆槽内岩屑沉积高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背景技术
泥浆槽,又称钻井液槽、返流槽,是石油开采钻完井工作中,钻井液从井口流回至沉淀池或泥浆池时,从井口至固控设备之间所通过的槽子。用于输送从井内返出的带有岩屑或地层砂的泥浆。泥浆槽是钻井液录井的取样之处,对于泥浆录井具有重要意义。泥浆槽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返出钻井液多少,从而便于工程人员在第一时间判断是否溢流、是否发生井漏或井涌等。因此,泥浆槽中的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液面信号对于钻完井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流经泥浆槽的钻井液中带有较多岩屑,返出的岩屑容易沉积在泥浆槽中,导致泥浆槽内液面上升,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液位上升,而位于司钻房或中控室内的工程人员无法获知该液位上升是出现井内异常情况还是岩屑堆积造成,容易造成对井内情况的误判,影响最佳井控时间。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问题始终未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井场内始终采用传统方式,在发现泥浆槽液位异常升高时安排专人前往泥浆槽处确认岩屑沉积情况,若工人发现岩屑并未沉积,则表明返出增大是井下情况所致,此时再通知钻台或中控室,则耽误了关井时间,容易带来井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浆槽内岩屑沉积后无法准确判断返出液位高度的问题,实现能够方便的识别出泥浆槽内岩屑沉积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包括带有液位传感器的主槽,还包括紧邻主槽、与主槽并排设置的附槽,主槽与附槽之间设置N个正对液位传感器的流道,N个流道竖直分布,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每个流道内都设置有独立的流量计;所述流道与主槽的连接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流道内壁的M个凸出件,所述凸出件具有朝向主槽方向的尖锥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针对现有技术中泥浆槽内岩屑沉积后,导致泥浆槽中液位升高、影响液位传感器的探测,导致无法准确判断返出液位高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包括作为返出钻井液流动通道的主槽,主槽内设置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液位高度,在主槽旁边并排设置一个附槽,主槽与附槽之间通过流道连通,N个流道在竖直方向上排布,且正对液位传感器的位置,即是液位传感器与流道的连线,垂直于主槽的轴线,使得主槽内通过液位传感器的泥浆能够从流道中进入附槽中进行分流。流道内设置流量计,用于监测流道内的液体流量,从而判断是否有液体从流道中流过。此外,流道与主槽的连接端设置有位于流道内壁的M个凸出件,凸出件具有朝向主槽方向的尖锥端,M个凸出件均匀分布在流道内壁上,其尖锥端朝向来液方向。由于钻井液中具有较多岩屑,如若返出岩屑以泥岩、页岩等泥质含量高、胶结物较多、聚结的岩屑为主,该类岩屑在从井筒中上返过程中就已聚结成团,成团的岩屑进入较为狭窄的流道中时,容易堵塞流道,导致流道不畅。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凸出件,当钻井液从主槽进入流道中时,成团的泥质胶结岩屑会被凸出件的尖锥端分割破碎,成为细碎零散的小颗粒岩屑,从而快速从流道中通过,极大程度上降低堵塞流道的可能性,极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从井内返出的泥浆在主槽中进行流动,在流动至液位传感器所处位置时通过流道分流至附槽内,同时通过流道内凸出件的尖锥端对岩屑进行破碎分割。在未有岩屑沉积时,处于液位以下的流道内均有钻井液流过,流道内的流量计会测得流量信号,表明该流道所处高度的主槽中并未沉积岩屑。当主槽中沉积岩屑后,岩屑会堵住下部的流道,此时被堵住的流道内不再有液体流动,流量计无法测得流量信号,即流量为零,以此表明主槽中该流道所处高度已沉积岩屑。由于N个流道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因此根据不同高度的流道中流量计的信号情况,即能够判断不同高度的流道中是否有钻井液流过,从而判断主槽中该高度是否被岩屑所沉积,最终判断出主槽中岩屑沉积高度,以此修正主槽中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液位高度,得到真实有效的液位高度值,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浆槽内岩屑沉积后无法准确判断返出液位高度的问题,实现能够方便的识别出泥浆槽内岩屑沉积高度的目的。通过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对泥浆槽进行清理,避免岩屑堆积而未发觉,导致钻井液从泥浆槽中溢出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N个流道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的流道,便于对主槽内岩屑沉积高度进行规律的判断。
优选的,相邻两个流道之间的间距等于5cm。即是使得相邻两个流道的距离较小,仅有5cm间距,使得流道紧密排列,从而对岩屑沉积厚度进行更加精确的判断,以此更加精确的修正主槽中的液位高度。
优选的,所述流量计为涡轮流量计。涡轮流量计便于输出信号与显示仪表的连接,同时还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寿命长等优点,有利于将流量信号远程传输至中控或钻台,也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附槽内也设置有液位传感器。通过附槽内设置液位传感器,对通过附槽分流的钻井液也进行液位监测,从而获取整体的钻井液流量,提高对钻井液返出量监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根据不同高度的流道中流量计的信号情况,即能够判断不同高度的流道中是否有钻井液流过,从而判断主槽中该高度是否被岩屑所沉积,最终判断出主槽中岩屑沉积高度,以此修正主槽中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液位高度,得到真实有效的液位高度值,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浆槽内岩屑沉积后无法准确判断返出液位高度的问题,实现能够方便的识别出泥浆槽内岩屑沉积高度的目的。通过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对泥浆槽进行清理,避免岩屑堆积而未发觉,导致钻井液从泥浆槽中溢出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流道与主槽的连接端设置有位于流道内壁的M个凸出件,凸出件具有朝向主槽方向的尖锥端,M个凸出件均匀分布在流道内壁上,其尖锥端朝向来液方向。由于钻井液中具有较多岩屑,如若返出岩屑以泥岩、页岩等泥质含量高、胶结物较多、聚结的岩屑为主,该类岩屑在从井筒中上返过程中就已聚结成团,成团的岩屑进入较为狭窄的流道中时,容易堵塞流道,导致流道不畅。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凸出件,当钻井液从主槽进入流道中时,成团的泥质胶结岩屑会被凸出件的尖锥端分割破碎,成为细碎零散的小颗粒岩屑,从而快速从流道中通过,极大程度上降低堵塞流道的可能性,极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流道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凸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液位传感器,2-主槽,3-附槽,4-流道,5-流量计,6-凸出件,61-尖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包括带有液位传感器1的主槽2,还包括紧邻主槽2、与主槽2并排设置的附槽3,主槽2与附槽3之间设置九个正对液位传感器1的流道4,九个流道4竖直分布;每个流道4内都设置有独立的流量计5;所述流道4与主槽2的连接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流道4内壁的三个凸出件6,所述凸出件6具有朝向主槽2方向的尖锥端61。九个流道4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流道4之间的间距等于5cm。所述流量计5为涡轮流量计。所述附槽3内也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高度的流道4中流量计5的信号情况,即能够判断不同高度的流道4中是否有钻井液流过,从而判断主槽2中该高度是否被岩屑所沉积,最终判断出主槽2中岩屑沉积高度,以此修正主槽2中液位传感器1所测得的液位高度,得到真实有效的液位高度值,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浆槽内岩屑沉积后无法准确判断返出液位高度的问题,实现能够方便的识别出泥浆槽内岩屑沉积高度的目的。通过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对泥浆槽进行清理,避免岩屑堆积而未发觉,导致钻井液从泥浆槽中溢出的情况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设置凸出件6,当钻井液从主槽2进入流道4中时,成团的泥质胶结岩屑会被凸出件6的尖锥端61分割破碎,成为细碎零散的小颗粒岩屑,从而快速从流道4中通过,极大程度上降低堵塞流道4的可能性,极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包括带有液位传感器(1)的主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邻主槽(2)、与主槽(2)并排设置的附槽(3),主槽(2)与附槽(3)之间设置N个正对液位传感器(1)的流道(4),N个流道(4)竖直分布,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每个流道(4)内都设置有独立的流量计(5);所述流道(4)与主槽(2)的连接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流道(4)内壁的M个凸出件(6),所述凸出件(6)具有朝向主槽(2)方向的尖锥端(61),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其特征在于,N个流道(4)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流道(4)之间的间距等于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5)为涡轮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槽(3)内也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
CN201720291945.2U 2017-03-23 2017-03-23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6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1945.2U CN206656771U (zh) 2017-03-23 2017-03-23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1945.2U CN206656771U (zh) 2017-03-23 2017-03-23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6771U true CN206656771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6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194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6771U (zh) 2017-03-23 2017-03-23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6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3104B (zh) 流体分流测量方法和系统
US2290408A (en) Exploration of boreholes
US20120037361A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luid influx and/or loss in a well bore
CN106032754B (zh) 一种基于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的煤矿开采防治水方法
CN110735629B (zh) 一种基于仰上钻孔钻进速度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判定方法
EP272670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drill bit's position in a borehole
CN102121357A (zh) 一种钻井液返出流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CN106285776A (zh) 一种基于定向钻进技术的顶板水疏放方法
CN103470202A (zh) 油气井钻井过程中溢流在线综合监测与预警方法
CN107191180A (zh) 一种流体轨迹精准流量测井解释方法
CN112814737B (zh) 基于叠层多分支水平井的陷落柱超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9162707A (zh) 一种钻井过程中漏层位置判断方法
CN106401570A (zh) 页岩气井产水的确定方法、积液的确定方法及排液方法
CN106761709A (zh) 存储相关流量的测井方法
CN105569640A (zh) 示踪相关流量测井法
CN206656771U (zh) 钻井液返流槽沉积岩屑识别结构
CN207660565U (zh) 一种定向井钻井液携岩效率评价实验装置
CN108106687B (zh) 一种含软夹层的基岩地下水流网探究方法及双胶囊止水器
CN111119992B (zh) 一种煤层顶板疏放水钻孔参数确定方法
CN109145521A (zh) 判断钻井过程中钻杆刺漏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CN106703727B (zh) 快速感应岩屑堆积高度的钻完井液返流装置
CN112796725A (zh) 一种分段压裂页岩气井压裂段产气贡献率确定方法及系统
CN206617114U (zh) 一种能够判断岩屑沉积厚度的泥浆槽
CN106761503B (zh) 提高返出判断精度的返流槽结构
CN206801507U (zh) 便于修正液位高度的泥浆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