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2037U -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2037U
CN206652037U CN201620994808.0U CN201620994808U CN206652037U CN 206652037 U CN206652037 U CN 206652037U CN 201620994808 U CN201620994808 U CN 201620994808U CN 206652037 U CN206652037 U CN 206652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vein
pipe
blood
transfe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48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启莲
徐晓嵘
张晓明
余洪龙
马祖长
韩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48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2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2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203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该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包括一插入到静脉血管中的静脉氧合管,与所述静脉氧合管伸出静脉血管端连接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精确控制通入所述静脉氧合管中的氧流量,所述静脉氧合管纵截面由一带有纳米级通孔的侧壁和半透膜将其分为静脉输氧管、氧合通道、输出管,氧气通过静脉输氧管输送到静脉血管,绕过弥散功能障碍的肺泡这一关而让氧直接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氧合,在肺功能衰竭或者暂时不能发挥氧合作用时能够更好的代替肺部,与膜式氧合器、携氧代用品或者液体充氧方法相比,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将血液引流至体外,从而避免各种可能的感染,血携氧含量高、稳定性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氧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体内氧的储备甚微,必须从外界源源不断地供给氧气才能维持生命,因此从临床上最初的面罩给氧到之后相继出现的鼻导管、高压氧舱和呼吸机机械通气等都着眼于通过呼吸道给氧,并已成为各种缺氧救治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有些特殊患者,常规给氧方法会显得无能为力。比如面对由于严重呼吸道烧伤等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创伤性液气胸、海水引起的高渗性肺水肿、SARS等造成肺弥散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其主要问题并不在于通气障碍,因此经常规呼吸道给氧常常无法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常规给氧方法的限制也对患者的抢救带来不少障碍。那么,能不能改换给氧途径,尝试通过静脉甚至口服等作为辅助供氧新方法,绕过弥散功能障碍的肺泡这一关而让氧直接进入血液呢?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携氧代用品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比如无基质血蛋白、基因工程人工血液、微脂粒包裹的循环蛋白溶液、全氟碳溶液等,但由于这些制品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至今离技术成熟还有较大距离,尚难以用于临床。而在我国曾经应用过的液体充氧方法则包括光量子血疗(UIB)、血磁疗法、碳酸酰胺过氧化氢内给氧方法、光量子液疗等,但也分别存在抽血充氧回输操作烦琐、血携氧量不多、稳定性较差等一些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该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包括一插入到静脉血管中的静脉氧合管,与所述静脉氧合管伸出静脉血管端连接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精确控制通入所述静脉氧合管中的氧流量,所述静脉氧合管插入静脉血管部分纵截面由半透膜、侧壁将其分为静脉输氧管、氧合通道、输出管,所述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纳米级通孔,所述半透膜允许气体通过,血液不能通过。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氧管,流量计,压力计,控制器,控制面板;所述静脉输氧管末端通过一软管与所述输氧管前端连接,在静脉输氧管位于静脉血管外端安装有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在输氧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控制器连接,在输氧管前端设置有旁路支管,该旁路支管上装有控制阀,控制阀与控制器连接。
静脉输氧管、输出管插入静脉血管前端部分密封,氧合通道前端开口,血液从该开口进入氧合通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纳米级通孔,半透膜允许气体通过,血液不能通过,静脉输氧管内的氧气穿过侧壁上的通孔与氧合通道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合,氧合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穿过半透膜进入到输出管并从输出管末端排出,在输出管末端安装有单向阀,在氧合通道下方对应的管壁上设置有透孔,完成氧合的血液从该透孔中流回到静脉血管中,透孔下方设置有阻挡层,阻挡层用于防止血液沿静脉氧合管流出静脉血管。
当静脉氧合管截面面积为静脉血管截面面积的0.6-0.8时,既不影响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又具有较好的氧合效率。
一种静脉氧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静脉氧合管插入到静脉血管中,并做好止血消毒等辅助工作;
2)、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定通入静脉输氧管内的氧气压力为一设定值;
3)、所述控制面板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流量计开启并向静脉输氧管内输送氧气,静脉输氧管内的氧气穿过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氧合通道并与氧合通道内的血液氧合,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穿过半透膜进入到输出管并从输出管末端排出,完成氧合的血液从氧合通道下方的侧壁透孔流回静脉血管,同时压力计监控静脉输氧管内的氧压力,当达到设定值时保持流量计为一开启角度,在氧合过程中,若出现压力计测得的氧压力高于设定值,压力计先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打开控制阀命令,控制阀开启一角度并使静脉输氧管中的氧压力逐步降低,当降低到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关闭控制阀命令,若出现压力计测得的氧压力低于设定值,压力计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增大流量计开启角度命令,直到静脉输氧管中的氧压力等于设定值;
4)、在氧合过程中,静脉氧合管插入静脉血管前后端的进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出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分别将测得的氧合前、后血液中的氧含量反馈到控制器并显示在控制面板,医护人员据此修正静脉输氧管中氧压力的设定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静脉血管中插入静脉氧合管,该静脉氧合管纵截面由一带有纳米级通孔的侧壁和半透膜将其分为静脉输氧管、氧合通道、输出管,氧气通过静脉输氧管输送到静脉血管,绕过弥散功能障碍的肺泡这一关而让氧直接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氧合,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穿过半透膜进入输出管并从输出管末端排出,在肺功能衰竭或者暂时不能发挥氧合作用时能够更好的代替肺部,与膜式氧合器、携氧代用品或者液体充氧方法相比,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将血液引流至体外,从而避免各种可能的感染,血携氧含量高、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静脉氧合管插入静脉血管部分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包括静脉氧合管2,流量计8,压力计3,控制器6,控制面板7;静脉氧合管2插入静脉血管1部分纵截面由半透膜2C、侧壁2E将其分为静脉输氧管2A、氧合通道2D、输出管2B,如图2所示,静脉输氧管2A末端通过软管12与输氧管9前端连接,静脉输氧管2A位于静脉血管1外端安装有压力计3,压力计3与控制器6连接,控制器6与控制面板7连接,压力计3用于实时监控静脉输氧管2A内氧压力并将测得的数据反馈到控制器,输氧管9上安装有流量计8,流量计8用于控制通入静脉输氧管2A内的氧流量,流量计8与控制器6连接,在输氧管9前端设置有旁路支管11,旁路支管11上装有控制阀10,控制阀10与控制器6连接,当静脉输氧管内的氧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阀10的开启角度使静脉输氧管2A内的氧压力降低到设定值再关闭控制阀10。
在静脉输氧管2A插入静脉血管1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进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5、出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4,进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5、出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4分别连接到控制器6。
静脉输氧管2A、输出管2B插入静脉血管前端部分密封,氧合通道2D前端开口,血液从该开口进入氧合通道2D,侧壁2E上均匀分布有纳米级通孔,半透膜2C允许气体通过,血液不能通过,静脉输氧管2A内的氧气穿过侧壁2E上的通孔与氧合通道2D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合,氧合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穿过半透膜2C进入到输出管2B并从输出管2B末端排出,在输出管2B末端安装有单向阀13,在氧合通道2D下方对应的管壁上设置有透孔,完成氧合的血液从该透孔中流回到静脉血管1中,透孔下方设置有阻挡层2F,阻挡层2F用于防止血液沿静脉氧合管2流出静脉血管。
当静脉氧合管2截面面积为静脉血管1截面面积的0.6-0.8时,既不影响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又具有较好的氧合效率。
一种静脉氧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静脉氧合管2插入到静脉血管1中,并做好止血消毒等辅助工作;
2)、在控制面板7上设定通入静脉输氧管2A内的氧气压力为一设定值;
3)、控制面板7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流量计8开启并向静脉输氧管2A内输送氧气,静脉输氧管2A内的氧气穿过侧壁2E上的通孔进入氧合通道2D并与氧合通道内的血液氧合,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氧气穿过半透膜2C进入到输出管2B并从输出管2B末端排出,完成氧合的血液从氧合通道2D下方的侧壁透孔流回静脉血管,同时压力计3监控静脉输氧管内的氧压力,当达到设定值时保持流量计8为一开启角度,在氧合过程中,若出现压力计3测得的氧压力高于设定值,压力计3先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6,控制器6发出打开控制阀10命令,控制阀10开启一角度并使静脉输氧管2A中的氧压力逐步降低,当降低到设定值时,控制器6发出关闭控制阀10命令,若出现压力计3测得的氧压力低于设定值,压力计3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6,控制器6发出增大流量计8开启角度命令,直到静脉输氧管2A中的氧压力等于设定值;
4)、在氧合过程中,静脉氧合管2插入静脉血管前后端的进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5、出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4分别将测得的氧合前、后血液中的氧含量反馈到控制器6并显示在控制面板7,医护人员据此修正静脉输氧管2A中氧压力的设定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包括一插入到静脉血管中的静脉氧合管,与所述静脉氧合管伸出静脉血管端连接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精确控制通入所述静脉氧合管中的氧流量,所述静脉氧合管插入静脉血管部分纵截面由半透膜、侧壁将其分为静脉输氧管、氧合通道、输出管,所述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纳米级通孔,所述半透膜允许气体通过,血液不能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氧管,流量计,压力计,控制器,控制面板;所述静脉输氧管末端通过一软管与所述输氧管前端连接,在静脉输氧管位于静脉血管外端安装有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在输氧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控制器连接,在输氧管前端设置有旁路支管,该旁路支管上装有控制阀,控制阀与控制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输氧管插入静脉血管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进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出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所述进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出血端血氧浓度测量仪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氧合管截面面积为静脉血管截面面积的0.6-0.8。
CN201620994808.0U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52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4808.0U CN206652037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4808.0U CN206652037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2037U true CN206652037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3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4808.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52037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2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5262A (zh) * 2016-08-29 2016-12-14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及氧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5262A (zh) * 2016-08-29 2016-12-14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及氧合方法
CN106215262B (zh) * 2016-08-29 2018-11-20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及氧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7963B2 (en) Ventilator circuit for oxygen generating system
WO2011021978A1 (en) Coordinated control of ventilator and lung assist device
RU2663787C2 (ru) Реверсирующий поток газа элемент с байпасом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экспирацией пациента
JP2018500972A (ja) 換気システム
CN106659831A (zh) 机械通气和体外血气交换的通气系统
KR101489430B1 (ko) 수동식 인공호흡장치
CN107261280B (zh) 一种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
CN206228666U (zh) 一种氧合引流管、氧合装置
CN111760107A (zh) 一种高效气液交换的膜式氧合器
CN206652037U (zh)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
CN106215262B (zh) 一种静脉腔内氧合装置及氧合方法
CN206315324U (zh) 一种静脉微纳雾氧装置
CN106421949B (zh) 一种氧合引流管、氧合装置及氧合方法
CN206518729U (zh) 肺灌洗装置及肺灌洗系统
CN106237414B (zh) 一种静脉微纳雾氧装置及输氧方法
JP2000279519A (ja) 高頻度人工呼吸器
CN206228668U (zh) 一种静脉膜式输氧装置
CN206508329U (zh) 一种静脉腔内输氧装置
CN106377811B (zh) 一种静脉膜式氧合装置及氧合方法
CN106237428A (zh) 一种静脉腔内输氧装置及输氧方法
CN105963836A (zh) 一种医用新型呼吸机
CN212282367U (zh) 一种高效气液交换的膜式氧合器
CN213252237U (zh) 一种自动调节氧气流量的鼻导管
WO2020135062A1 (zh) 使进入呼吸道气体浓度恒定且无呼吸阻力的气体吸入装置
CN106267398A (zh) 一种辅助循环用双向动脉导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