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9132U -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9132U
CN206649132U CN201720377660.0U CN201720377660U CN206649132U CN 206649132 U CN206649132 U CN 206649132U CN 201720377660 U CN201720377660 U CN 201720377660U CN 206649132 U CN206649132 U CN 206649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or
cell
battery
coil
te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76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晶晶
劳力
胡东升
李传亮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776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9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9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9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该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的放置部;环绕在所述防护件外侧的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该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所述单体电池发热,以模拟所述单体电池的热失稳状态对该单体电池进行热失稳测试。

Description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单体电池进行热失稳测试时,需要对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或者持续使单体电池处于使用状态。常用的一种方式是直接通过热源给所述单体电池进行加热以模拟单体电池的热失稳,操作起来相对较麻烦,而且容易导致单体电池受热不均匀。其次,若持续使单体电池处于使用状态,并不一定会产生热失稳现象,而且测试起来比较耗时,测试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失稳测试装置,该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包括: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的放置部;
环绕在所述防护件外侧的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该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所述单体电池发热,以模拟所述单体电池的热失稳状态对该单体电池进行热失稳测试。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内壁的形状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形状匹配。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内壁为圆柱体侧面形;或,
所述防护件的内壁为与方形的单体电池匹配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的材质为绝缘材质。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质为陶瓷、硅胶、塑料或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线圈的宽度小于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可放置在所述支撑垫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单体电池底部或顶部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放置部用于容纳一个单体电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形成容纳待加热物体的待加热物放置部;
环绕在所述防护件外侧的线圈;将所述线圈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该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待加热物体发热。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待加热物体的一端可放置在所述支撑垫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待加热物体底部或顶部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的材质为绝缘材质。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质为陶瓷、硅胶、塑料或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通过利用线圈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为待测试的单体电池进行加热,以模拟单体电池热失稳的现象,加热耗时较短而且能够相对均匀地给所述单体电池或待加热物体加热,提高给单体电池及待加热物体的安全性,也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进一步地,在所述线圈内还设置有防护件,能够避免单体电池或待加热物体与线圈直接接触,大大提高测试或加热的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热失稳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热失稳测试装置与单体电池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热失稳测试装置与单体电池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热失稳测试装置与单体电池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热失稳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10-防护件;111-外壁;112-内壁;120-线圈;130-放置部;140-支撑垫;200-单体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所述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拜访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解释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包括:防护件110及环绕在所述防护件110外侧的线圈120。所述线圈120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该线圈120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可对设置于所述防护件110内的单体电池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110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的放置部130。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110的材质为绝缘材质。所述绝缘材质可以为陶瓷、硅胶、塑料或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通过将所述防护件110设置成绝缘材质,可以有效地将所述线圈120与单体电池隔离,有效地避免在所述单体电池失稳时喷发出的导电物质将单体电池与所述防护件110或线圈120连通而导致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损坏,提高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的使用寿命,也进一步地提高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所述线圈120环绕在所述防护件110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120缠绕在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在所述防护件110的通孔的两端端口位置处分别预留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段。详细地,所述线圈120可均匀地缠绕在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所述线圈120均匀地缠绕在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可以使所述线圈120通电时产生的涡流现象对防护件110内部的单体电池进行均匀加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可以设置为平滑的面。下面以多种实施方式对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进行描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为圆柱体侧面形。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也可以是与长方体柱体的四个侧面类似的面,其中,四个侧面相交处以平滑的弧面连接。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还可以是多个弧面拼接而成。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的防护件110的外壁111均设置成相对平滑的表面,可以使缠绕在所述防护件110外壁111的线圈120不会因为与外壁111的尖锐的棱角摩擦而损坏。
本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所述线圈120包括两个端部,分别为端A和端B。所述端A和端B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端A用于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端B用于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端A用于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端B用于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1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线圈120与外部电源连通与断开的开关。例如,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端A处或端B处。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120上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开关,通过控制外部电源的开与关实现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直接的切换。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热失稳测试装置与单体电池200配合状态示意图。使用时,所述放置部130放入需要测试的单体电池200,控制所述开关闭合使所述线圈120与外部电源连通,以使所述线圈120通电,该线圈120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所述单体电池200发热,以模拟所述单体电池200的热失稳状态对该单体电池200进行热失稳测试。或,所述放置部130放入需要测试的单体电池200,控制外部电源打开,以使所述线圈120通电,该线圈120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所述单体电池200发热,以模拟所述单体电池200的热失稳状态对该单体电池200进行热失稳测试。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110内壁112的形状与所述单体电池200的形状匹配。现有的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200可能式:圆柱体电池、方形电池、软包锂电池。本实施中的所述防护件110的内壁112可能是与所述圆柱体电池外壁匹配的形状,也可能是与所述方形电池的外壁匹配的形状,还可能是与所述软包锂电池的外壁匹配的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的形状并不需要与其内壁112的形状匹配,例如,所述防护件110的内壁112为圆柱体侧面形,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可以设置成长方体的侧面形。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实例,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的形状可以与其内壁112形状设置成相同,例如,所述防护件110的内壁112和外壁111均设置圆柱体侧面。将所述防护件110的外壁111和内壁112设置成相同的形状可以使制作工艺更加简单。
在一个实例中,如图2所示,当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用于测试的单体电池200的形状是圆柱体形时,所述防护件110的内壁112为圆柱体侧面形。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110内壁112的圆柱侧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单体电池200的直径。在一些优选的实例中,所述防护件110内壁112的圆柱侧面的直径比所述单体电池200的直径大0.8-1.5cm。通过将所述防护件110内壁112的圆柱侧面的直径设置成比所述单体电池200的直径略大,在方便所述单体电池200放入所述放置部130的同时还能使所述单体电池200与所述防护件110的位置相对固定,提高测试时的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置部130用于容纳一个单体电池200。当然,所述放置部130也可以设置成用于容纳多个单体电池200。
如图3所示,所述线圈120的宽度D可以小于所述单体电池200的长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件110的长度也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线圈120宽度D对应,设置成较短,以达到能够将所述线圈120与所述单体电池200隔开的目的即可。此种设置可以节省所述防护件110的材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件110的长度也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单体电池200的长度对应,设置成相对较长。通过本实施方式中的设置,可以将所述线圈120与所述单体电池200能够更好地被隔离,即使所述单体电池200失稳喷射出导电物质也能够很好地对所述线圈120进行保护,提高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的安全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防护件110的一端还可以安装支撑垫140,所述单体电池200可以放置在所述支撑垫140上。通过设置所述支撑垫140可以使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在地面或其它地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垫140上设置用于容纳单体电池200底部或顶部的凹槽(图未示)。通过设置所述凹槽可以使单体电池200能够被更稳定的放置在所述放置部130中。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通过利用线圈120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为单体电池200进行加热,与现有的对单体电池进行热失稳测试方式相比加热耗时较短而且能够相对均匀地给所述单体电池200加热,提高给单体电池200的安全性,也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进一步地,在所述线圈120内还设置有防护件110,能够避免单体电池200与线圈120直接接触,大大提高测试的安全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还可包括:移动电源。所述线圈120的预留的连接段连接到所述移动电源上。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可以在任意位置对单体电池200进行测试,不需要在有电源的位置测试,提高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的便利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形成容纳待加热物体的待加热物放置部;环绕在所述防护件外侧的线圈;将所述线圈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该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待加热物体发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的材质为绝缘材质。所述绝缘材质为陶瓷、硅胶、塑料或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通过将所述防护件设置成绝缘材质,可以有效地将所述线圈与待加热的物体隔离,有效地避免在所述待加热的物体与所述防护件、线圈连通而导致所述加热装置损坏,提高所述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也进一步地提高加热装置的安全性。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可以参考图1或图5中的所示的示意图。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细节可参考上述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100的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通过利用线圈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为待加热物体进行加热,加热耗时较短而且能够相对均匀地给所述待加热物体加热,提高给待加热物体的安全性,也能够提高加热效率。进一步地,在所述线圈内还设置有防护件,能够避免待加热物体与线圈直接接触,大大提高加热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包括: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单体电池的放置部;
环绕在所述防护件外侧的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该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所述单体电池发热,以模拟所述单体电池的热失稳状态对该单体电池进行热失稳测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内壁的形状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形状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内壁为圆柱体侧面形;或,
所述防护件的内壁为与方形的单体电池匹配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宽度小于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可放置在所述支撑垫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单体电池底部或顶部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用于容纳一个单体电池。
8.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包括: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体的放置部;
环绕在所述防护件外侧的线圈;将所述线圈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该线圈在通电后产生涡流现象使待加热物体发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待加热物体的一端可放置在所述支撑垫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待加热物体底部或顶部的凹槽。
CN201720377660.0U 2017-04-11 2017-04-11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Active CN206649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660.0U CN206649132U (zh) 2017-04-11 2017-04-11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660.0U CN206649132U (zh) 2017-04-11 2017-04-11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9132U true CN206649132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5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7660.0U Active CN206649132U (zh) 2017-04-11 2017-04-11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91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1592A (zh) * 2018-01-17 2018-06-1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安全实验工装及系统
CN108376812A (zh) * 2018-04-26 2018-08-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1592A (zh) * 2018-01-17 2018-06-1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安全实验工装及系统
CN108376812A (zh) * 2018-04-26 2018-08-0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池热失控蔓延模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9132U (zh) 电池失稳测试装置及加热装置
CN108054466B (zh) 极寒环境下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供电保障系统
CN103721972A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浸润方法
CN103974472B (zh) 一种加热膜及加热装置
CN105527562A (zh) 一种基于快速充电器的老化转换板及其老化方法
CN206789663U (zh) 保温装置及蓄电池组
CN204134830U (zh) 一种热熔胶枪
CN208127920U (zh) 充电机构以及系统
CN105509130A (zh) 取暖器
CN105548774A (zh) 一种快速充电器的智能检测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205376691U (zh) 用于动力电池的加热组件
CN206893687U (zh) 一种新9v电池
CN108550750A (zh) 加热温度可控的电池包及电池包系统
CN207662605U (zh) 一种光分路器测试设备
CN108511637A (zh) 一种电池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06980561A (zh) 一种上下电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205731180U (zh) 一种用于熔化桶装高凝固点物质的装置
CN204395999U (zh) 蓄电池试验用恒温水槽
CN206758596U (zh) 一种可提高蓄电池容量的装置
CN207800849U (zh) 基于导线的管道检漏及加热装置、系统及电源装置
KR101439161B1 (ko) 벽체 내장형 배터리 모듈 및 배터리 세트
CN202678477U (zh) 电池保温装置及其便携灯具
CN208046294U (zh) 一种太阳能无线充电垫
CN205209585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野外水位测量仪
CN207625822U (zh) 一种可控温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n Xin Road, No. 62 power battery factory

Patentee afte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No. 26, No. 5, Tsing Luen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