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8390U -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8390U
CN206648390U CN201720332675.5U CN201720332675U CN206648390U CN 206648390 U CN206648390 U CN 206648390U CN 201720332675 U CN201720332675 U CN 201720332675U CN 206648390 U CN206648390 U CN 206648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ner
supply
duc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26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ei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ei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ei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26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8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8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8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内衬设于箱壳内部,内衬和箱壳顶部配合连接衬口,底部连接底座,箱壳、衬口、内衬和底座构成立方箱体结构,箱胆由发泡层填充;内衬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安装一个送风风道,并等间距设各内衬出风口,末端设内衬主风口,送风风道位于发泡层内;内衬底部设压缩机仓曲底内胆,冷冻风道安装于压缩机仓曲底内胆上,并在两个内衬主风口处与两个送风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送风风道的截面形状和加强筋角度的设置,配合L型送风风道底端的送风风道出风口和冷冻风罩上的风罩出风口,形成360°的送风环路,有效地将一部分风送往风量较少的冷柜底部、解决了冷柜底部风量少、降温慢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柜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卧式冷柜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食物或其他物品的电器,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目前,卧式冷柜多采用直冷的制冷方式,当冷柜使用一段时间后,箱内四周会有很厚的结霜。由于冰柜底部深度较深,底部冷量少、结霜量少,为了除霜,用户只能将冰柜断电,并将保存的食品和物品取出,待霜层融化成液体后由排水口排出,造成用户使用极为不便。此外,在冰柜的使用过程中,每当用户打开门体时,冷柜衬口与门体之间会因水汽凝结形成很厚的霜层,引起开门费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内衬设于箱壳内部,所述内衬和所述箱壳顶部配合连接衬口,底部连接底座,所述箱壳、衬口、内衬和底座构成立方箱体结构,箱胆由发泡层填充;
所述内衬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安装一个送风风道,并等间距设各内衬出风口,末端设一个内衬主风口,所述送风风道位于发泡层内;所述内衬底部设压缩机仓曲底内胆,冷冻风道安装于所述压缩机仓曲底内胆上,并在两个内衬主风口处与两个送风风道连通。
进一步的,水平送风风道和竖直送风风道为空心结构,两者连通并构成L型中空结构的送风风道,所述竖直送风风道底部内侧面设一个送风风道出风口,所述水平送风风道上对应各内衬出风口和内衬主风口的数量和位置等间距设各送风风道出风口,末端设一个水平风道出风口,并在水平风道出风口通过密封件与冷冻风道密封连接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送风风道和竖直送风风道内均设有加强筋,两者横截面均为斜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送风风道和竖直送风风道内斜梯形加强筋的锐角分别为夹角为a和c,a的角度为45°~80°,c的角度为45~90°;所述加强筋与梯形平行边的锐角夹角为b,b的角度为70~89°。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上安装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为口型框状结构,框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第一栅格板、第二栅格板和第三栅格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栅格板、第二栅格板和第三栅格板相对于箱体中心线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g、f和e,夹角g大于90°,使第一栅格板引导冷风向上方流动,夹角f和夹角e小于90°且夹角f大于夹角e,使第二栅格板引导冷风吹向箱体中部的底部,第三栅格板引导冷风吹向箱体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风道包括主冷冻风道和冷冻风罩,所述冷冻风罩设于主冷冻风道前侧面,所述冷冻风罩顶部两侧各设一个侧出风口,两个侧出风口分别在两个主风口处通过密封件与两个送风风道密封连接并连通;所述冷冻风罩底部设回风口,其上还设至少两个风罩出风口,所述风罩出风口引导冷风直接吹向间室,所述回风口置于压缩机仓曲底内胆上,所述冷冻风道内设风扇电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风道通过设于水平风道出风口处的卡扣安装于内衬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风道还可通过粘胶材料或密封海绵、打胶等方式安装于内衬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风道还可由发泡层固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冷冻风道的冷冻风罩中下部设风罩出风口,引导冷风直接吹向冷柜底部,有效增加冷柜的底部风量,进而保证了冷柜底部的冷量,解决了卧式冷柜送风距离长、底部风量少的问题;
2、在冷柜前后侧发泡层内对称设L型的送风风道,送风风道延伸至冷柜底部并设出风口,进一步增加冷柜底部的送风量;
3、通过送风风道的截面形状和加强筋角度的设置,配合L型送风风道底端的送风风道出风口和冷冻风罩上的风罩出风口,形成360°的送风环路,有效的将一部分风送往风量较少的冷柜底部、解决了冷柜底部风量少、降温慢的难题;
4、在位于衬口下方的水平风道出风口上设有引导件,通过引导件各栅格板的设置将冷风均匀导向箱内的上中下部,整体送风均匀,箱内没有结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冻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箱壳、衬口和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D-D处第一种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D-D处第二种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引导件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风道装置装置,11、冷冻风道,111、主冷冻风道,112、冷冻风罩,113、侧出风口,114、风罩出风口,115、回风口,12、送风风道,121、水平送风风道,1211、风道底板,1212、加强筋,1213、水平风道出风口,1214、卡扣,122、竖直送风风道,123、送风风道出风口,13、引导件,131、第一栅格板,132、第二栅格板,133、第三栅格板;2、箱壳;3、衬口;4、内衬,41、内衬出风口,42、内衬主风口,压缩机仓曲底内胆;5、粘胶材料;6、发泡层;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其结构关系为:内衬4设于箱壳2内部,内衬4和箱壳2顶部配合连接衬口3,底部连接底座7,箱壳2、衬口3、内衬4和底座7构成立方箱体结构,箱胆由发泡层6填充;
内衬4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安装一个送风风道12,并等间距设各内衬出风口41,末端设一个内衬主风口42,送风风道12位于发泡层6内;内衬4底部设压缩机仓曲底内胆43,冷冻风道11安装于压缩机仓曲底内胆43上,并在两个内衬主风口42处与两个送风风道12连通。
优选的,水平送风风道121和竖直送风风道122为空心结构,两者连通并构成L型中空结构的送风风道12,竖直送风风道122底部内侧面设一个送风风道出风口123,水平送风风道121上对应各内衬出风口41和内衬主风口42的数量和位置等间距设各送风风道出风口123,末端设一个水平风道出风口1213,并在水平风道出风口1213通过密封件与冷冻风道11密封连接并连通。
优选的,水平送风风道121和竖直送风风道122内均设有加强筋1212,两者横截面均为斜梯形。
优选的,水平送风风道121和竖直送风风道122内斜梯形加强筋的锐角分别为夹角为a和c,a的角度为45°~80°,c的角度为45~90°;加强筋1212与梯形平行边的锐角夹角为b, b的角度为70~89°。
优选的,送风风道出风口123上安装有引导件13,引导件13为口型框状结构,框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第一栅格板131、第二栅格板132和第三栅格板133。
优选的,第一栅格板131、第二栅格板132和第三栅格板133相对于箱体中心线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g、f和e,夹角g大于90°,使第一栅格板131引导冷风向上方流动,夹角f和夹角e小于90°且夹角f大于夹角e,使第二栅格板132引导冷风吹向箱体中部的底部,第三栅格板133引导冷风吹向箱体中部。
优选的,冷冻风道11包括主冷冻风道111和冷冻风罩112,冷冻风罩112设于主冷冻风道111前侧面,冷冻风罩112顶部两侧各设一个侧出风口113,两个侧出风口113分别在两个主风口42处通过密封件与两个送风风道12密封连接并连通;冷冻风罩112底部设回风口115,其上还设至少两个风罩出风口114,风罩出风口114引导冷风直接吹向间室,回风口115置于压缩机仓曲底内胆43上,冷冻风道111内设风扇电机组件。
优选的,送风风道12通过设于水平风道出风口1213处的卡扣1214安装于内衬4上。
优选的,送风风道12还可通过粘胶材料5或密封海绵、打胶等方式安装于内衬4上。
优选的,送风风道12还可由发泡层6固定。
送风风道12从箱体顶部看呈喇叭状(两侧面夹角为α),可以减少冷冻风道11向送风风道12送风时的压力损失,提高风道效率。水平送风风道121斜梯形的锐角夹角为a,a的角度为45°~80°,加强筋1212与梯形平行边的锐角夹角为b,b的角度为70~89°,夹角的设计可利于水直接流入箱体内,同时利于冷风吹向箱体底部,a、b角度的大小根据箱体容积的大小进行调整。水平送风风道121的底部板1211还可由靠近竖直送风风道122一侧至远端向上倾斜,可在使用中将风道中的水送入竖直送风风道122,并由竖直送风风道底部的送风风道出风口123流入箱体内,同时,竖直送风风道底部的送风风道出风口123还可促进箱体整体温度的均匀。竖直送风风道122斜梯形的锐角夹角为c,利于夸大风吹向的角度,便于箱体降温。实际使用中,两个送风风道12尺寸和具体形状可以有所差异,可在发泡层6内部依实际开发需要对称布置或者不对称布置。
送风风道12可通过卡扣1214配合连接于内衬4的内衬出风口41和内衬主风口42处,并通过粘胶材料5贴附于内衬4的后背面,或通过其它方式将送风风道12悬置,使其与内衬4及箱壳2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发泡液可以流入。
引导件13的第一栅格板131、第二栅格板132和第三栅格板133与竖直方向形成的锐角分别为g、f和e,第三栅格板倾斜方向延伸至箱体中心线的底部,第二栅格板的倾斜角度延 伸至箱体中心线底部上方某一位置,第一层栅格板的倾斜角度可适当的吹向箱体顶部方向。此角度的设计利于冷风吹向箱内不同位置,使箱内温度均匀,降温速度加快。实际使用中,引导件13的栅格板数量和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具体使用时,冷冻风道11与内衬4包围蒸发器,利用风扇电机将冷风从蒸发器的蒸发器仓抽出,冷量通过风扇经送风风道12均匀送至冷柜各位置,同时,冷风还可由冷冻风罩112上的风罩出风口114直接吹入箱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衬(4)设于箱壳(2)内部,所述内衬(4)和所述箱壳(2)顶部配合连接衬口(3),底部连接底座(7),所述箱壳(2)、衬口(3)、内衬(4)和底座(7)构成立方箱体结构,箱胆由发泡层(6)填充;
所述内衬(4)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安装一个送风风道(12),并等间距设各内衬出风口(41),末端设一个内衬主风口(42),所述送风风道(12)位于发泡层(6)内;所述内衬(4)底部设压缩机仓曲底内胆(43),冷冻风道(11)安装于所述压缩机仓曲底内胆(43)上,并在两个内衬主风口(42)处与两个送风风道(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送风风道(121)和竖直送风风道(122)为空心结构,两者连通并构成L型中空结构的送风风道(12),所述竖直送风风道(122)底部内侧面设一个送风风道出风口(123),所述水平送风风道(121)上对应各内衬出风口(41)和内衬主风口(42)的数量和位置等间距设各送风风道出风口(123),末端设一个水平风道出风口(1213),并在水平风道出风口(1213)通过密封件与冷冻风道(11)密封连接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送风风道(121)和竖直送风风道(122)内均设有加强筋(1212),两者横截面均为斜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送风风道(121)和竖直送风风道(122)内斜梯形加强筋的锐角分别为夹角为a和c,a的角度为45°~80°,c的角度为45~90°;所述加强筋(1212)与梯形平行边的锐角夹角为b,b的角度为70~8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123)上安装有引导件(13),所述引导件(13)为口型框状结构,框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第一栅格板(131)、第二栅格板(132)和第三栅格板(1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格板(131)、第二栅格板(132)和第三栅格板(133)相对于箱体中心线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g、f和e,夹角g大于90°,使第一栅格板(131)引导冷风向上方流动,夹角f和夹角e小于90°且夹角f大于夹角e,使第二栅格板(132)引导冷风吹向箱体中部的底部,第三栅格板(133)引导冷风吹向箱体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风道(11)包括主冷冻风道(111)和冷冻风罩(112),所述冷冻风罩(112)设于主冷冻风道(111)前侧面,所述冷冻风罩(112)顶部两侧各设一个侧出风口(113),两个侧出风口(113)分别在两个主风口(42)处通过密封件与两个送风风道(12)密封连接并连通;所述冷冻风罩(112) 底部设回风口(115),其上还设至少两个风罩出风口(114),所述风罩出风口(114)引导冷风直接吹向间室,所述回风口(115)置于压缩机仓曲底内胆(43)上,所述冷冻风道(111)内设风扇电机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12)通过设于水平风道出风口(1213)处的卡扣(1214)安装于内衬(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12)还可通过粘胶材料(5)或密封海绵、打胶等方式安装于内衬(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12)还可由发泡层(6)固定。
CN201720332675.5U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Active CN206648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675.5U CN206648390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675.5U CN206648390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8390U true CN206648390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4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2675.5U Active CN206648390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83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960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N109883110A (zh) * 2019-03-15 2019-06-1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115930506A (zh) * 2022-10-31 2023-04-07 青岛凯创电器有限公司 卧式风冷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960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N109883110A (zh) * 2019-03-15 2019-06-1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115930506A (zh) * 2022-10-31 2023-04-07 青岛凯创电器有限公司 卧式风冷柜
CN115930506B (zh) * 2022-10-31 2024-05-10 青岛凯创电器有限公司 卧式风冷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6754B (zh) 一种风冷卧式冷柜
CN204923643U (zh) 风冷冰箱
CN206648390U (zh)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N106839605A (zh) 一种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N206001779U (zh) 一种卧式冰柜的风道系统及其冰柜
CN107036369A (zh) 一种冰箱送风系统及风冷冰箱
CN207501524U (zh) 卧式冷柜
CN20705301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开关柜
CN107166841A (zh) 一种风道上置的卧式冷柜
CN106885425A (zh) 风道组件和冰箱
CN104729191B (zh) 一种风冷冰箱
CN106679282A (zh) 一种冰箱
CN206930047U (zh) 一种卧式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N207006660U (zh) 一种高效节能保温冷柜
CN103134255B (zh) 风道及设置该风道的冰箱
CN204787401U (zh) 半导体制冷装置
CN106839575A (zh) 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及其制造方法
CN208282471U (zh) 一种双风门控制风向及风量的冰箱
CN20639908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989549U (zh) 一种风道上置的卧式冷柜
CN207214594U (zh) 风冷除霜式冷柜
CN20639908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801739U (zh) 一种带有空气倍增风道的冰箱
CN206478928U (zh) 可移动式夹层充气冷库
CN204594005U (zh) 冷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601 No. 2163 Lianhua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after: Changhong MeiL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061 No. 2163 Lianhua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Hefei Meil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