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8017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8017U
CN206618017U CN201720161324.2U CN201720161324U CN206618017U CN 206618017 U CN206618017 U CN 206618017U CN 201720161324 U CN201720161324 U CN 201720161324U CN 206618017 U CN206618017 U CN 206618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hole
case
air conditioner
room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13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建龙
刘丙磊
王涛
赵业才
孙川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613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8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8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8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罩壳、面板、推杆、顶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推杆穿过罩壳上的第一通孔,并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推杆的中部设置有沿室内机前后方向贯穿的通道。顶杆穿过第二通孔设置于罩壳上,其位于罩壳外的一端抵靠面板,其另一端伸入通道内。第一弹性件连接推杆,用于向推杆提供沿推杆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外侧的恢复力。第二弹性件连接顶杆,用于向顶杆提供沿顶杆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前侧的恢复力。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用户只需按压推杆暴露于罩壳外的一端,顶杆便能够向上弹起,并顶开室内机面板。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面板开启更加方便,且不容易损坏面板。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设置有罩壳,罩壳的前侧设置有面板面板。一般而言,面板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罩壳的前侧。在空调的检查或维修时,用户或者维修人员需要打开面板才能接触到室内机的内部元件。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打开方式为手动掰开面板使面板与罩壳的卡扣分离。然而这种打开方式费力粗暴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同时还极有可能损坏空调面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开启空调室内机的面板。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用户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罩壳,其横向一侧的壳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其前侧的壳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罩壳前侧;和推杆,穿过第一通孔设置于罩壳上,配置成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推杆的中部设置有沿室内机前后方向贯穿的通道,通道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具有面向室内机侧前方的第一斜面;第一弹性件,连接推杆,配置成向推杆提供沿推杆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外侧的恢复力;顶杆,穿过第二通孔设置于罩壳上,其位于罩壳外的一端抵靠面板,另一端伸入通道内并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和第二弹性件,连接顶杆,配置成向顶杆提供沿顶杆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前侧的恢复力。
可选地,第二斜面的靠近第二通孔的边缘位置还设置有朝向第一斜面突起的卡位结构。
可选地,上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骨架,设置于罩壳内部,骨架内部形成有互相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用于容纳推杆和顶杆。
可选地,推杆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位于罩壳内部且其口径大于第一通孔,用于防止推杆由第一通孔弹出罩壳。
可选地,顶杆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位于罩壳内部且其口径大于第二通孔,用于防止顶杆由第二通孔弹出罩壳。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其中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腔室的远离第一通孔一端的位置,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靠第一腔室的端部腔壁,另一端抵靠推杆的端部;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套设于顶杆的外侧,其一端固定于第二腔室内,另一端抵靠第二挡块背对第二通孔的一面。
可选地,顶杆暴露于罩壳外侧的端部为一圆弧面。
可选地,上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垫块,设置于罩壳面对第二挡块的位置上,用于缓冲碰撞。
可选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置于靠近室内机底部的位置。
可选地,面板卡接于罩壳前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罩壳、面板、推杆、顶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推杆穿过罩壳上的第一通孔设置于罩壳上,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推杆的中部设置有沿室内机前后方向贯穿的通道,通道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具有面向室内机侧前方的第一斜面。顶杆,穿过第二通孔设置于罩壳上,其位于罩壳外的一端抵靠面板,其另一端伸入通道内,其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第一弹性件连接推杆,用于向推杆提供沿推杆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外侧的恢复力。第二弹性件连接顶杆,用于向顶杆提供沿顶杆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前侧的恢复力。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用户只需按压推杆暴露于罩壳外的一端,顶杆便能够向上弹起,并顶开室内机面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掰开面板的室内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面板开启更加方便,且不容易损坏面板。
进一步地,在用户需要安装面板时,将面板朝向罩壳前壳壁按压,顶杆被推入罩壳内部。第二斜面推动第一斜面向室内机内侧运动,同时带动推杆朝向远离第一通孔的方向运动。当面板安装完毕时,顶杆的卡位结构卡住推杆的第一斜面的边缘的棱角,推杆和顶杆均处于推入状态,推杆和顶杆通过卡位结构相互卡紧,顶杆无法弹出。
更进一步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均设置于靠近室内机底部的位置。用于室内机大多悬挂于墙壁的较高位置,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于罩壳靠下的位置,以方便用户操作,开启面板。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推杆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顶杆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沿Z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6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沿Z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中坐标所示,X轴正方向代表室内机左侧,Y轴正方向代表室内机前侧,Z轴正方向代表室内机上方。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推杆40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顶杆50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沿Z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以及图6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沿Z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该室内机包括:罩壳10、骨架20、面板30、推杆40、顶杆50、第一弹性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
如图1、图2所示,罩壳10罩设于室内机骨架20外侧,其具有前侧壳壁和横向左右两侧壳壁。其中,罩壳10横向一侧的壳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上述第一通孔11可以设置于罩壳10左侧壳壁或右侧壳壁上。罩壳10前侧的壳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2,若第一通孔11设置于罩壳10左侧,则第二通孔12设置于前侧壳壁靠近左侧的位置,若第二通孔12设置于罩壳10右侧,则第二通孔12设置于前侧壳壁靠近右侧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可以均设置于靠近室内机底部的位置。用于室内机大多悬挂于墙壁的较高位置,将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设置于罩壳10靠下的位置,以方便用户操作。
面板30可拆卸地设置于罩壳10前侧。在本实施例中,面板30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朝向罩壳10伸出的卡片,罩壳10的前侧壳壁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开孔。面板30通过向罩壳10方向推压,将卡片卡入相应的卡孔中,实现面板30的卡接安装。
推杆40穿过第一通孔11设置于罩壳10上,其大部分长度位于罩壳10内,另外一小部分长度暴露于罩壳10外侧。推杆40的长度方向与罩壳10的侧壁垂直,推杆40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推杆40的中部设置有沿室内机前后方向贯穿的通道,通道远离第一通孔11的一侧内壁具有面向室内机侧前方的第一斜面41,换句话说,第一斜面41面对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之间的连线上的某个位置。
顶杆50穿过第二通孔12设置于罩壳10上,其大部分长度位于罩壳10内,另外一小部分长度暴露于罩壳10外侧,顶杆50的截面半径小于推杆40。顶杆50的长度方向与罩壳10的前壳壁垂直,并且顶杆50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顶杆50位于罩壳10外的一端抵靠面板30,顶杆50暴露于罩壳10外侧的端部可以为一圆弧面,以减缓顶杆50对面板30的碰撞强度。其另一端伸入推杆40的通道内,其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4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5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顶杆50伸入通道内的端部设置有一个三角形楔块,楔块的斜面即为第二斜面51,第二斜面51正对第一斜面41,且两个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可以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滑动。第二斜面51的靠近第二通孔12的边缘位置还设置有朝向第一斜面41突起的卡位结构5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位结构53为三角形楔块突出于顶杆50边缘的棱角。
骨架20设置于罩壳10内部,骨架20内部形成有互相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分别用于容纳推杆40和顶杆50。其中,第一腔室21的长度大于推杆40,第二腔室22的长度大于顶杆50,以允许推杆40和顶杆50可沿各自的长度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第一腔室21的口径仅略大于推杆40的半径,以限定推杆40只能沿其长度方向运动。
推杆40靠近第一通孔11的位置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挡块42,第一挡块42位于罩壳10内部且其口径大于第一通孔11,用于防止推杆40由第一通孔11弹出罩壳10。顶杆50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挡块52,第二挡块52位于罩壳10内部且其口径大于第二通孔12,用于防止顶杆50由第二通孔12弹出罩壳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42和第二挡块52均为环形,且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均预留有供第一挡块42和第二挡块52活动的空间。另外,罩壳10面对第二挡块52的位置还设置有一垫块70,用于缓冲碰撞第二挡块52和罩壳10内侧之间的缓冲。
如图5、图6所示,第一弹性件61连接推杆40,向推杆40提供沿推杆40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外侧的恢复力。第二弹性件62连接顶杆50,配置成向顶杆50提供沿顶杆50长度方向且指向室内机前侧的恢复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均为弹簧。第一弹性件61设置于第一腔室21的远离第一通孔11一端的位置,第一弹性件61的一端抵靠第一腔室21的端部腔壁,另一端抵靠推杆40的端部。第二弹性件62设置于第二腔室22内,套设于顶杆50的外侧,其一端固定于第二腔室22内,另一端抵靠第二挡块52背对第二通孔12的一面。
本实施例的空调,可以通过按压推杆40或顶杆50暴露于罩壳10外侧的部分实现拆卸或安装面板30。具体地,面板30内侧的卡片伸入罩壳10卡孔内部,面板30处于安装状态。此时,如图5所示,顶杆50处于推入状态,第二挡块52压缩第二弹性件62。顶杆50的卡位结构53卡住推杆40,第一弹性件61压缩,使得推杆40同样处于推入状态。当用户需要拆卸面板30时,按压推杆40暴露于罩壳10外侧的端部,推杆40进一步向室内机内部推入。当推杆40与顶杆50的卡位结构53相互脱离时,顶杆50受到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向室内机前侧弹出,其前端部撞击面板30内侧,面板30的卡片脱离罩壳10,从而开启面板30。当用户放开推杆40的端部时,推杆40受到第一弹性件61的作用,向室内机罩壳10侧壁的方向弹出,第一挡块42抵靠罩壳10侧壁,如图6所示。当用户需要安装面板30时,将面板30向罩壳10方向推压,面板30将顶杆50向罩壳10内部推入,第二挡块52使得第二弹性件62压缩。同时,第二斜面51推动第一斜面41向室内机内侧运动,同时带动推杆40朝向远离第一通孔11的方向运动。当面板30安装完毕时(即面板30卡片卡入罩壳10卡孔内部时),顶杆50的卡位结构53卡住推杆40的第一斜面41的边缘的棱角,推杆40和顶杆50均处于推入状态,即重新回到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推杆40和顶杆50通过卡位结构53相互卡紧,顶杆50无法弹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左”、“右”、“横”、“竖”、“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空调器室内机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壳,其横向一侧的壳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其前侧的壳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面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罩壳前侧;
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罩壳上,配置成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推杆的中部设置有沿所述室内机前后方向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具有面向所述室内机侧前方的第一斜面;
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推杆,配置成向所述推杆提供沿所述推杆长度方向且指向所述室内机外侧的恢复力;
顶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罩壳上,其位于所述罩壳外的一端抵靠所述面板,另一端伸入所述通道内,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和
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顶杆,配置成向所述顶杆提供沿所述顶杆长度方向且指向所述室内机前侧的恢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斜面的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位置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斜面突起的卡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骨架,设置于所述罩壳内部,所述骨架内部形成有互相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用于容纳所述推杆和所述顶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所述罩壳内部且其口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防止所述推杆由所述第一通孔弹出所述罩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杆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位于所述罩壳内部且其口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用于防止所述顶杆由所述第二通孔弹出所述罩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远离所述第一通孔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一腔室的端部腔壁,另一端抵靠所述推杆的端部;
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套设于所述顶杆的外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另一端抵靠所述第二挡块背对所述第二通孔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杆暴露于所述罩壳外侧的端部为一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垫块,设置于所述罩壳面对所述第二挡块的位置上,用于缓冲碰撞。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设置于靠近所述室内机底部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卡接于所述罩壳前侧。
CN201720161324.2U 2017-02-22 2017-02-22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06618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1324.2U CN206618017U (zh) 2017-02-22 2017-02-22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1324.2U CN206618017U (zh) 2017-02-22 2017-02-22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8017U true CN206618017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1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1324.2U Active CN206618017U (zh) 2017-02-22 2017-02-22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8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354A (zh) * 2020-02-24 2021-08-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贯流风扇、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354A (zh) * 2020-02-24 2021-08-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贯流风扇、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92441U (zh) 空调室内机的外壳及空调器
CN101872212A (zh) 笔记本电脑及其连接装置
CN101546591B (zh) 光驱挡板固定装置
CN20661801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804520A (zh) 冰箱
CN20701918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03617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314446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350491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3744493U (zh) 空调器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106885105B (zh) 摄像头运动机构及室内机
CN107062414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97371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336437U (zh) 汽车按压式出风口结构
JP5538086B2 (ja) 内外気切替装置
CN211493863U (zh) 一种可折叠为桌子的汽车手套箱
CN110758261B (zh) 一种可折叠为桌子的汽车手套箱的工作方法
CN210568702U (zh) 一种用于固定油烟机导风板的锁扣机构及油烟机
CN210107691U (zh)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09412544U (zh)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9904347U (zh) 黑板用展台及带展台的互联黑板
CN206361809U (zh) 空调室内机连接管安装结构及空调装置
CN105865000A (zh) 一种用于穿墙空调机的前面板及穿墙空调机
CN20661801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871244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