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7007U - 一种滑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7007U
CN206617007U CN201720123708.5U CN201720123708U CN206617007U CN 206617007 U CN206617007 U CN 206617007U CN 201720123708 U CN201720123708 U CN 201720123708U CN 206617007 U CN206617007 U CN 206617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ar
bar
sliding block
suppor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37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维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lobal Hawk 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邓维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邓维生 filed Critical 邓维生
Priority to CN2017201237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7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7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7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撑,减小滑块与滑轨间的摩擦、实现快速开合,并避免轨道内沉积灰尘,安全耐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包括:支撑杆(1)和滑块(2);滑块(2)底端设有凹槽(25);支撑杆(1)顶端设有与凹槽(25)匹配的滑轨(11);滑块(2)上装有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21)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连接;支撑杆(1)一侧的顶端装有第四转动杆(24),第四转动杆(24)一端铰接安装在支撑杆(1)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三转动杆(23)上;第二转动杆(22)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四转动杆(24)上。

Description

一种滑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撑。
背景技术
滑撑,是一种用于连接窗扇和窗框,使窗户能够开启和关闭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
目前,现有的滑撑安装在窗框上的滑轨为凹槽结构,滑轨内的凹槽供滑块滑动,窗扇通过悬臂和托臂与滑块连接,这种结构滑轨的凹槽内容易沉积灰尘,且滑块需承载窗扇、悬臂与托臂的重量,使得滑块在滑轨的凹槽内滑动摩擦力增大,开启和关闭容易卡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撑,减小滑块与滑轨间的摩擦、实现快速开合,并避免轨道内沉积灰尘,安全耐用。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包括:
支撑杆1和滑块2;滑块2底端设有凹槽25;支撑杆1顶端设有与凹槽25匹配的滑轨11;滑块2上装有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21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连接;支撑杆1一侧的顶端装有第四转动杆24,第四转动杆24一端铰接安装在支撑杆1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三转动杆23上;第二转动杆22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四转动杆24上。
优选的,
支撑杆1底端安装在窗框上;第三转动杆23安装在与窗框匹配的窗扇上。
优选的,
第一转动杆21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第二转动杆22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第四转动杆24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
优选的,
支撑杆1另一侧端口处设有挡板12;第三转动杆23与第一转动杆21铰接的一端恰能嵌入挡板12,第三转动杆23的另一端为圆弧形设计。
优选的,
挡板12与支撑杆1一体成型。
优选的,
挡板12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杆1上。
优选的,
第一转动杆21上冲压形成加强筋。
优选的,
第四转动杆24上冲压形成加强筋。
优选的,
支撑杆1、滑块2、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2、第三转动杆23和第四转动杆24的材质包括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
支撑杆1、滑块2、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2、第三转动杆23和第四转动杆24的表面均设有氧化膜。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滑撑由支撑杆1和滑块2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滑块2底端设有凹槽25,支撑杆1顶端设有与凹槽25匹配的滑轨11,支撑杆1顶端的滑轨11嵌入滑块2底端的凹槽25内,两者实现滑动连接,其中支撑杆1的剖视图可以设计为类似“工”型结构,滑轨11两侧凸出的边嵌入凹槽25防止滑动过程中发生脱轨的情况。滑块2上铰接装有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21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连接,第三转动杆23安装在窗扇的一侧,支撑杆1一侧通过第四转动杆24与第三转动杆23连接,第二转动杆22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四转动杆24上,因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与滑块2的铰接点固定不变,即相对位置不变,又因第四转动杆24的长度固定,第三转动杆23以其与第四转动杆24的铰接点为轴心转动,且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在滑块2上的铰接点间距小于第二转动杆22与第四转动杆24铰接点到第四转动杆24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点的距离,则推窗一定程度后,外侧向内做弧线运动,即第三转动杆23的外侧向支撑杆1靠拢直到收合。滑块2与支撑杆1接触摩擦面主要为凹槽25内侧上表面和滑轨11外侧上表面,减小滑块与滑轨间的摩擦、实现快速开合,整个结构为外包式能有效避免轨道内沉积灰尘,方便清洁,安全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闭合状态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闭合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撑实施例,减小滑块与滑轨间的摩擦、实现快速开合,并避免轨道内沉积灰尘,安全耐用。
下面参阅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进行说明:
现在将在下文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一些示范性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一些但并非全部示范性实施例。当然,在此描述和用图表示的实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应用性或者结构。更确切地说,这些示范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满足可适用的法律要求。全文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的是同样的元件。如在此使用的可操作联接应被理解为涉及直接或间接连接,在任一情形中,该连接都能使可操作地彼此连接的组件的功能性互连成为可能。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包括:支撑杆1和滑块2;滑块2底端设有凹槽25;支撑杆1顶端设有与凹槽25匹配的滑轨11;滑块2上装有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21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连接;支撑杆1一侧的顶端装有第四转动杆24,第四转动杆24一端铰接安装在支撑杆1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三转动杆23上;第二转动杆22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四转动杆24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3,该滑撑由支撑杆1和滑块2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滑块2底端设有凹槽25,支撑杆1顶端设有与凹槽25匹配的滑轨11,支撑杆1顶端的滑轨11嵌入滑块2底端的凹槽25内,两者实现滑动连接,其中支撑杆1的剖视图可以设计为类似“工”型结构,滑轨11两侧凸出的边嵌入凹槽25防止滑动过程中发生脱轨的情况。如图1,滑块2上铰接装有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第一转动杆21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连接,第三转动杆23安装在窗扇的一侧,支撑杆1一侧通过第四转动杆24与第三转动杆23连接,第二转动杆22一端铰接安装在滑块2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第四转动杆24上,因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与滑块2的铰接点固定不变,即相对位置不变,又因第四转动杆24的长度固定,第三转动杆23以其与第四转动杆24的铰接点为轴心转动,且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在滑块2上的铰接点间距小于第二转动杆22与第四转动杆24铰接点到第四转动杆24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点的距离,则推窗一定程度后,外侧向内做弧线运动,即第三转动杆23的外侧向支撑杆1靠拢直到收合,如图2。滑块2与支撑杆1接触摩擦面主要为凹槽25内侧上表面和滑轨11外侧上表面,减小滑块与滑轨间的摩擦、实现快速开合,整个结构为外包式能有效避免轨道内沉积灰尘,方便清洁,安全耐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支撑杆1底端安装在窗框上;第三转动杆23安装在与窗框匹配的窗扇上。
本实施例中,窗扇可以通过至少一组滑撑与窗框连接,其中安装位置可以是上下安装或左右安装的结构。其中,将支撑杆1底端安装在窗框上,第三转动杆23安装在窗扇上,安装牢固且受力稳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转动杆21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第二转动杆22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第四转动杆24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2和第四转动杆24的两端均设计成圆弧形结构,在以铰接点为中心转动的过程中能避免零件间的摩擦,同时避免对人或其它物品的剐蹭,满足实际需求。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支撑杆1另一侧端口处设有挡板12;第三转动杆23与第一转动杆21铰接的一端恰能嵌入挡板12,第三转动杆23的另一端为圆弧形设计。
挡板12与支撑杆1一体成型。
挡板12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杆1上。
本实施例中,挡板12的作用一方面能避免滑块2滑出轨道11,另一方面保证闭合窗户后第三转动杆23一端嵌入挡板12,稳定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12与支撑杆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挡板12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杆1上,其中,一体成型结构更稳固,不易松动,而通过螺钉安装的结构便于拆装,现代家居的窗扇多结合纱窗设计,可拆装的单板12能方便安装不同类型的纱窗,更适应市场需求。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转动杆21上冲压形成加强筋。
第四转动杆24上冲压形成加强筋。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21一端与滑块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既要支撑起窗扇,又要作为轴承旋转,通过冲压形成加强筋在不加大壁厚的情况下增加支撑强度和刚性,且能节约用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闭合状态下第四转动杆24的部分杆体与第二转动杆22的整个杆体、第三转动杆23的部分杆体重合,可以对第四转动杆24的非重合部分杆体做冲压形成加强筋的处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滑撑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支撑杆1、滑块2、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2、第三转动杆23和第四转动杆24的材质包括不锈钢材质。
支撑杆1、滑块2、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2、第三转动杆23和第四转动杆24的表面均设有氧化膜。
本实施例中,该滑撑的支撑杆1、滑块2、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22、第三转动杆23和第四转动杆24均选用但不限于不锈钢材质,此类材质坚硬、不易变形,能保证整个滑撑结构的稳定性。表面设有氧化膜能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因长期受雨水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腐蚀、生锈。
得益于呈现在前面的描述和有关附图中的教导,与这些实用新型有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将想到在此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改变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且修改和其他实施例也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而且,尽管前面的描述和相关附图描述了元件和/或功能的某些示范性组合环境中的示范性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形下,可以通过可替换实施例提供元件和/或功能的不同组合。就这一点而言,例如,与上面清楚地描述的那些不同的元件和/或功能的组合也被设想为可以在一些所附的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在其中优势、益处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描述于此的情形中,应当理解的是这种优势、益处和/或解决方案可能可应用于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但不必是所有示范性实施例。因此,在此描述的任何优势、益处或者解决方案都不应该被认为对所有实施例或者对在此要求保护的而言是关键性的、必需的或者本质的。尽管在此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它们是仅在一般的和描述性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且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1)和滑块(2);
所述滑块(2)底端设有凹槽(25);
所述支撑杆(1)顶端设有与所述凹槽(25)匹配的滑轨(11);
所述滑块(2)上装有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22);
所述第一转动杆(21)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滑块(2)上,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杆(23)铰接连接;
所述支撑杆(1)一侧的顶端装有第四转动杆(24),所述第四转动杆(24)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三转动杆(23)上;
所述第二转动杆(22)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滑块(2)上,另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第四转动杆(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底端安装在窗框上;
所述第三转动杆(23)安装在与所述窗框匹配的窗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杆(21)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
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
所述第四转动杆(24)的两端为圆弧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另一侧端口处设有挡板(12);
所述第三转动杆(23)与所述第一转动杆(21)铰接的一端恰能嵌入所述挡板(12),所述第三转动杆(23)的另一端为圆弧形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12)与所述支撑杆(1)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12)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杆(21)上冲压形成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转动杆(24)上冲压形成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所述滑块(2)、所述第一转动杆(21)、所述第二转动杆(22)、所述第三转动杆(23)和所述第四转动杆(24)的材质包括不锈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所述滑块(2)、所述第一转动杆(21)、所述第二转动杆(22)、所述第三转动杆(23)和所述第四转动杆(24)的表面均设有氧化膜。
CN201720123708.5U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滑撑 Active CN206617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3708.5U CN206617007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滑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3708.5U CN206617007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滑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7007U true CN206617007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3708.5U Active CN206617007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滑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7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26366A1 (en) Compression device having weld seam moisture transfer
SI1766172T1 (sl) Dvigalna priprava za dvokrilno pregibno loputo
CN101218411B (zh) 保险箱门框
CN206617007U (zh) 一种滑撑
JP3686617B2 (ja) 上吊り引戸の開閉機構
CN105849349A (zh) 用于门板的安装装置
RU2522100C2 (ru) Фурнитура
EP2960411B1 (en) Smoke ventilating roof window arrangement
CN109594872A (zh) 高空作业车
CN206801283U (zh) 一种重型滑撑机构及应用滑撑机构的窗
EP1555368B1 (de) Beschlag für eine Ausstell- und Kippbewegung eines Flügels eines Gebäudefensters oder einer Gebäudetür sowie Parallelschiebekipp-Fenster oder -Tür mit einem solchen Beschlag
ITBO20100311A1 (it) Dispositivo a cerniera
CN209670633U (zh) 一种铰链
CN215255445U (zh) 一种滑撑铰链
WO2010107362A1 (en) Container with hinged lower sections for emptying
CN218324430U (zh) 一种发动机盖铰链安装结构
CN210828802U (zh) 柜门防下垂装置及柜子
CN205477018U (zh) 一种降噪合页
CN109372362A (zh) 一种铰链
CN209687142U (zh) 一种高强度门体铰链的支撑结构
CN218375966U (zh) 一种带限位的隐藏式门铰链
FR3098450B1 (fr) Véhicule doté d’un mécanisme d’articulation d’une porte latérale à faible encombrement
CN220487361U (zh) 一种淋浴房门
CN207960282U (zh) 一种平开铰链
CN209637484U (zh) 一种新型加重平开窗铰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5

Address after: 528425 three of Hongji Road, Minle village, Dongfeng Town, Zhongshan, Guangdong, thre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lobal Hawk 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Guangdong,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Panyu District, Nanguo Olympic Garden Beijing district two road two District 12 501 rooms

Patentee before: Deng Wei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