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3046U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13046U CN206613046U CN201720319617.9U CN201720319617U CN206613046U CN 206613046 U CN206613046 U CN 206613046U CN 201720319617 U CN201720319617 U CN 201720319617U CN 206613046 U CN206613046 U CN 2066130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casing
- shell
- shim
- altitude
- slide faste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和充气设备组成,气囊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间通过连接绳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设置能够从外面和里面拉开的拉链,人进去后分别拉上内外拉链,然后再启动爆炸式充气桶充气,使人被充满气的球状空间包围,从高空坠下时就能够使藏在球内的人受到保护,不会受到严重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从高处跳下时用的高空自救装置,属于高空逃生技术。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较高的位置身处险境需要逃生时,例如高楼,往往只能冒险向下逃,或向上逃到更高的位置等待救援。另外,还能够通过云梯、绳索甚至直升飞机实现逃生。通过直升飞机逃生通常都不太现实,一是救援成本过高,二是受救援环境许可限制,并且每次能够救援的人数较少。如果采用云梯的方式救援,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云梯的高度有限,现有的楼房往往超过百米,云梯的高度升不到较高的楼层,二是云梯的通行能力有限,救援速度较慢,三还会受到架设进出场地的限制,四是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到达现场。最简单实用的是用绳索来逃生,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绳索固定困难,二是攀爬的过程难度较大,通常人们都没有受过类似的攀爬的专业训练,容易失手摔下,三是火灾的火苗蹿出楼外时,还可能烧断绳索或烧伤逃生人员。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虽然受困,只能选择被动地等待救援。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主动逃生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主动逃生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球体,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围的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密封片,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在每块分隔片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在外壳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16,使分隔片位于相应的外防撞条的投影区域内,在内壳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17,使分隔片的投影位于相应的内防撞条上;所述的外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所述的内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
相邻的两块分隔片用软绳3相连。
软绳的长度等于充好气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固定软绳的位置的距离。
软绳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分隔片上的相应位置。
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桶,爆炸式充气桶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桶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在内壳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充气设备固定在固定架上。
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部分长度大于30cm。
在内壳内壁设有拉手,在与拉手相对的内壳内壁上设有安全带。
在安全带之间的内壳上方设置向内突出的颈部托架。
有益效果
1、设置中空的球形气囊,气囊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间通过分隔片分隔成多相互相连通的充气空间,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设置能够从外面和里面拉开的拉链,人进去后分别拉上内外拉链,然后再启动设置在充气空间的充气设备充气,使人被充满气的球状空间包围,从高空坠下时就能够使藏在球内的人受到保护,不会受到严重伤害;
2、外壳外壁上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在外防撞条内腔充气或水,在内壁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在内防撞条内腔充气或水,有助于减弱撞击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位于下部的分隔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圆球,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位于开口的外壳和内壳两侧之间的剖面通过密封片连接密封,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分隔片上设有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
在外壳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使分隔片位于相应的外防撞条的投影区域内,在内壳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使分隔片的投影位于相应的内防撞条上;所述的外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所述的内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当发生撞击时,外防撞条起到减轻分隔片朝外的壁面所受的撞击力度的作用,相同的,内防撞条起到减轻内隔片朝内的壁面所受的撞击力度的作用。如果撞击时外防撞条发生破裂,外防撞条里的气或水向外溢出,还能够消解掉一部分撞击的力量。
相邻的两块分隔片用软绳3相连,软绳起到加强两块相邻的分隔片连接的作用。当充气设备后,软绳也被拉开,软绳和外壳、内壳一起起到固定分隔片的作用,防止分隔片因为气压过大承受不了压力而从外壳或内壳上脱开。
软绳的长度等于充好气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固定软绳的位置的距离。
软绳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分隔片上的相应位置。
软绳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优选将软绳的两端分别穿过分隔片上的绳孔后在末端打上绳结,使绳结的直径大于绳孔的直径。
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桶,爆炸式充气桶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桶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在内壳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充气设备固定在固定架上。使充气设备的位置稳定。
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16,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
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部分长度大于30cm。由于高空逃生器的内部空间有限,储存的空气量有限,因此,藏在里面的人能够通过吸气管吸入外界的空气,避免窒息。吸气时,人能够将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一端放到口中实现主动式呼吸。
在气囊上还设有排气管17,排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壁。由于人不断呼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气囊内的空气就不能再呼吸,因此,设置排气管将气囊内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自然对流排出一部分。
所述的开口的长度小于圆周的一半。
在高空逃生器坠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翻滚,为避免藏在里面的人完全被动地跟着翻滚,在内壳内壁设有拉手,人双手抓紧拉手,翻滚相对受控,还能够增加安全感。
在与拉手相对的内壳内壁上设有安全带。人坐在气囊内,背部抵着内壳,将身子两侧的安全带调好长度并系紧,然后双手拉住拉手。安全带能够避免人在气囊内滚动,使人体的位置保持稳定。
在安全带之间的内壳上方设置向内突出的颈部托架。颈部托架与颈部接触的壁面采用与脖颈一致的弧形。坐好后,将颈部抵在颈部托架上,保护颈部防止折断。
在外壳和/或内壳上设有能够用于排气和充气的阀门。有时爆炸式充气桶产生的气量不够时,还能够通过自主或借助外人帮忙往气囊的充气空间打气。当高空逃生器坠落到地面后,人从里面拉开内拉链,双手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推开开口两侧的密封片,再拉开外拉链,使人能够从开口走出气囊。或者依靠外人帮忙,从外拉开外拉链,再掰开密封片,拉开内拉链,使气囊内的人能够走出来。或者先通过阀门将充气空间的气排出,再拉开拉链。
当需要逃生时,先找到适合从高空跳下的地方,例如开阔的阳台或楼顶,人先从开口进入内壳,然后依次拉上外拉链和内拉链,将吸气管含在嘴里保证呼吸正常,一只手先抓紧拉手,另一只手操作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启动充气设备充气,然后双手都抓紧拉手。充好气后,藏在里面的向要跳下的方向滚动,使高空逃生器坠下,从而实现逃生,或在外人的协助下从高处坠下逃生。如果没有外人的帮助,就要依靠自己滚动实现高空坠下,因此,如果有阻碍就难以实现,必须事前做些准备,例如将较高的桌子搬到阳台,桌面的高度要接近阳台栏杆的高度,将高空逃生器放在桌面,人进入后进行充气,充完气后朝阳台外的方向滚动就能够实现坠下。或者,在建楼时就设有折叠式逃生滑板,平时将滑板收起来,发生灾难时,将滑板放下,滑板长度超过两米并从楼上向外突出,人走到滑板上先进入气囊,再充气,充好气后顺着滑板滚动即可从高楼跳下逃生。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9)
1.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球体,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围的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密封片,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在每块分隔片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16),使分隔片位于相应的外防撞条的投影区域内,在内壳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17),使分隔片的投影位于相应的内防撞条上;所述的外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所述的内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用软绳(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软绳的长度等于充好气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固定软绳的位置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软绳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分隔片上的相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桶,爆炸式充气桶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桶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内壳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充气设备固定在固定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部分长度大于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内壳内壁设有拉手,在与拉手相对的内壳内壁上设有安全带。
9.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安全带之间的内壳上方设置向内突出的颈部托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9617.9U CN206613046U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9617.9U CN206613046U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13046U true CN206613046U (zh) | 2017-11-07 |
Family
ID=60234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1961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3046U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130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6817A (zh) * | 2020-11-25 | 2021-02-23 | 李光东 | 高空逃生球 |
-
2017
- 2017-03-30 CN CN201720319617.9U patent/CN2066130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6817A (zh) * | 2020-11-25 | 2021-02-23 | 李光东 | 高空逃生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04190B (zh) | 可快速充气安全逃生气囊伞 | |
CN203915801U (zh)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
CN201815010U (zh) | 柔性高楼逃生通道 | |
CN106823167A (zh) | 一种高空逃生器 | |
CN205649745U (zh) | 通道式高楼速降救生装置 | |
CN206613046U (zh)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
CN111084938B (zh) | 一种高楼逃生用充气背包和方法 | |
CN206319824U (zh) | 高楼户外救人布筒梯 | |
US5058831A (en) | Emergency escape unit | |
CN203694436U (zh) | 高楼逃生气球 | |
KR20120077503A (ko) | 기구(氣球)가 부착된 비상탈출용 낙하산 | |
CN106798973A (zh)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
CN203998530U (zh) | 一种高楼人员快速安全逃生系统 | |
US4444290A (en) | Rescue apparatus | |
CN106837154B (zh) | 高楼户外救人布筒梯 | |
CN203935525U (zh) | 一种高楼跳伞救生装置 | |
CN200962918Y (zh) | 一种可作为低空应急降落伞的晴雨伞 | |
CN203017596U (zh) | 便携式高空逃生自动充气球 | |
CN203915800U (zh) | 主动式救生设备 | |
CN206762045U (zh) | 一种主动式救生设备 | |
CN2827436Y (zh) | 通道式跳伞系统 | |
CN105214223A (zh) | 高空逃生器 | |
CN209500565U (zh) | 一种高空救生安全马甲 | |
CN206715060U (zh) | 一种高空逃生器 | |
CN105126263A (zh) | 逃生气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