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8973A -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8973A
CN106798973A CN201710199392.2A CN201710199392A CN106798973A CN 106798973 A CN106798973 A CN 106798973A CN 201710199392 A CN201710199392 A CN 201710199392A CN 106798973 A CN106798973 A CN 106798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sing
shell
shim
altitude
slid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93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晟
李耀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Fengsh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Fengsh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Fengsh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Fengsh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993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8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8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897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7/00Protective clothin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heat or harmful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和充气设备组成,气囊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间通过连接绳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设置能够从外面和里面拉开的拉链,人进去后分别拉上内外拉链,然后再启动爆炸式充气桶充气,使人被充满气的球状空间包围,从高空坠下时就能够使藏在球内的人受到保护,不会受到严重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高处跳下时用的高空自救装置,属于高空逃生技术。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较高的位置身处险境需要逃生时,例如高楼,往往只能冒险向下逃,或向上逃到更高的位置等待救援。另外,还能够通过云梯、绳索甚至直升飞机实现逃生。通过直升飞机逃生通常都不太现实,一是救援成本过高,二是受救援环境许可限制,并且每次能够救援的人数较少。如果采用云梯的方式救援,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云梯的高度有限,现有的楼房往往超过百米,云梯的高度升不到较高的楼层,二是云梯的通行能力有限,救援速度较慢,三还会受到架设进出场地的限制,四是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到达现场。最简单实用的是用绳索来逃生,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绳索固定困难,二是攀爬的过程难度较大,通常人们都没有受过类似的攀爬的专业训练,容易失手摔下,三是火灾的火苗蹿出楼外时,还可能烧断绳索或烧伤逃生人员。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虽然受困,只能选择被动地等待救援。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主动逃生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主动逃生的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球体,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围的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密封片,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在每块分隔片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在外壳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16,使分隔片位于相应的外防撞条的投影区域内,在内壳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17,使分隔片的投影位于相应的内防撞条上;所述的外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所述的内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
相邻的两块分隔片用软绳3相连。
软绳的长度等于充好气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固定软绳的位置的距离。
软绳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分隔片上的相应位置。
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桶,爆炸式充气桶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桶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在内壳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充气设备固定在固定架上。
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部分长度大于30cm。
在内壳内壁设有拉手,在与拉手相对的内壳内壁上设有安全带。
在安全带之间的内壳上方设置向内突出的颈部托架。
有益效果
1、设置中空的球形气囊,气囊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间通过分隔片分隔成多相互相连通的充气空间,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设置能够从外面和里面拉开的拉链,人进去后分别拉上内外拉链,然后再启动设置在充气空间的充气设备充气,使人被充满气的球状空间包围,从高空坠下时就能够使藏在球内的人受到保护,不会受到严重伤害;
2、外壳外壁上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在外防撞条内腔充气或水,在内壁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在内防撞条内腔充气或水,有助于减弱撞击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纵向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位于下部的分隔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圆球,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位于开口的外壳和内壳两侧之间的剖面通过密封片连接密封,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分隔片上设有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
在外壳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使分隔片位于相应的外防撞条的投影区域内,在内壳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使分隔片的投影位于相应的内防撞条上;所述的外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所述的内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当发生撞击时,外防撞条起到减轻分隔片朝外的壁面所受的撞击力度的作用,相同的,内防撞条起到减轻内隔片朝内的壁面所受的撞击力度的作用。如果撞击时外防撞条发生破裂,外防撞条里的气或水向外溢出,还能够消解掉一部分撞击的力量。
相邻的两块分隔片用软绳3相连,软绳起到加强两块相邻的分隔片连接的作用。当充气设备后,软绳也被拉开,软绳和外壳、内壳一起起到固定分隔片的作用,防止分隔片因为气压过大承受不了压力而从外壳或内壳上脱开。
软绳的长度等于充好气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固定软绳的位置的距离。
软绳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分隔片上的相应位置。
软绳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优选将软绳的两端分别穿过分隔片上的绳孔后在末端打上绳结,使绳结的直径大于绳孔的直径。
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桶,爆炸式充气桶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桶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在内壳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充气设备固定在固定架上。使充气设备的位置稳定。
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16,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
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部分长度大于30cm。由于高空逃生器的内部空间有限,储存的空气量有限,因此,藏在里面的人能够通过吸气管吸入外界的空气,避免窒息。吸气时,人能够将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一端放到口中实现主动式呼吸。
在气囊上还设有排气管17,排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壁。由于人不断呼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气囊内的空气就不能再呼吸,因此,设置排气管将气囊内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自然对流排出一部分。
所述的开口的长度小于圆周的一半。
在高空逃生器坠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翻滚,为避免藏在里面的人完全被动地跟着翻滚,在内壳内壁设有拉手,人双手抓紧拉手,翻滚相对受控,还能够增加安全感。
在与拉手相对的内壳内壁上设有安全带。人坐在气囊内,背部抵着内壳,将身子两侧的安全带调好长度并系紧,然后双手拉住拉手。安全带能够避免人在气囊内滚动,使人体的位置保持稳定。
在安全带之间的内壳上方设置向内突出的颈部托架。颈部托架与颈部接触的壁面采用与脖颈一致的弧形。坐好后,将颈部抵在颈部托架上,保护颈部防止折断。
在外壳和/或内壳上设有能够用于排气和充气的阀门。有时爆炸式充气桶产生的气量不够时,还能够通过自主或借助外人帮忙往气蠹的充气空间打气。当高空逃生器坠落到地面后,人从里面拉开内拉链,双手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推开开口两侧的密封片,再拉开外拉链,使人能够从开口走出气囊。或者依靠外人帮忙,从外拉开外拉链,再掰开密封片,拉开内拉链,使气囊内的人能够走出来。或者先通过阀门将充气空间的气排出,再拉开拉链。
当需要逃生时,先找到适合从高空跳下的地方,例如开阔的阳台或楼顶,人先从开口进入内壳,然后依次拉上外拉链和内拉链,将吸气管含在嘴里保证呼吸正常,一只手先抓紧拉手,另一只手操作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启动充气设备充气,然后双手都抓紧拉手。充好气后,藏在里面的向要跳下的方向滚动,使高空逃生器坠下,从而实现逃生,或在外人的协助下从高处坠下逃生。如果没有外人的帮助,就要依靠自己滚动实现高空坠下,因此,如果有阻碍就难以实现,必须事前做些准备,例如将较高的桌子搬到阳台,桌面的高度要接近阳台栏杆的高度,将高空逃生器放在桌面,人进入后进行充气,充完气后朝阳台外的方向滚动就能够实现坠下。或者,在建楼时就设有折叠式逃生滑板,平时将滑板收起来,发生灾难时,将滑板放下,滑板长度超过两米并从楼上向外突出,人走到滑板上先进入气囊,再充气,充好气后顺着滑板滚动即可从高楼跳下逃生。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Claims (9)

1.一种高空自救装置,主要由中空的球形气囊(1)和充气设备(2)组成,所述的气囊(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和内壳为同心球体,在外壳和内壳的相同位置上设有开口,在开口周围的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密封片,使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充气空间;在外壳的开口上设有外拉链(13),在内壳的开口上设有内拉链(14),外拉链和内拉链选用具有双面拉手的拉链,使气囊从外部和内部都能够拉开或锁紧;在充气空间内设有均匀分布的多条分隔片(15),分隔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气囊的两极,另外两条弧形边缘分别与外壳或内壳相连,将充气空间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在每块分隔片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使区域之间相连通;充气设备(2)安置在充气空间内,充气设备的控制开关穿过内壳壁设在内壳内;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外防撞条(16),使分隔片位于相应的外防撞条的投影区域内,在内壳内壁上设置与分隔片对应的内防撞条(17),使分隔片的投影位于相应的内防撞条上;所述的外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所述的内防撞条内预先充满气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用软绳(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软绳的长度等于充好气后相邻的两块分隔片固定软绳的位置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软绳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分隔片上的相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设备(2)选用爆炸式充气桶,爆炸式充气桶安置在某个区域内;爆炸式充气桶内充填制氮剂或制氦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内壳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充气设备固定在固定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气囊上设有穿过充气空间的吸气管,吸气管的一端开口设在外壳外表面,另一端开口位于内壳内;吸气管位于内壳内的部分长度大于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内壳内壁设有拉手,在与拉手相对的内壳内壁上设有安全带。
9.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高空自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安全带之间的内壳上方设置向内突出的颈部托架。
CN201710199392.2A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Withdrawn CN106798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9392.2A CN106798973A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9392.2A CN106798973A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8973A true CN106798973A (zh) 2017-06-06

Family

ID=5898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9392.2A Withdrawn CN106798973A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89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9209A (zh) * 2018-12-06 2019-03-29 马志勤 紧阻逃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9209A (zh) * 2018-12-06 2019-03-29 马志勤 紧阻逃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5801U (zh)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CN110404190B (zh) 可快速充气安全逃生气囊伞
CN106823167A (zh) 一种高空逃生器
CN201815010U (zh) 柔性高楼逃生通道
CN103007454B (zh) 高空逃生舱
CN205649745U (zh) 通道式高楼速降救生装置
CN111084938B (zh) 一种高楼逃生用充气背包和方法
CN206613046U (zh)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US5058831A (en) Emergency escape unit
CN106798973A (zh)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CN203998530U (zh) 一种高楼人员快速安全逃生系统
US4444290A (en) Rescue apparatus
CN106837154B (zh) 高楼户外救人布筒梯
CN203017596U (zh) 便携式高空逃生自动充气球
CN209019797U (zh) 一种建筑逃生速降装置
CN206762045U (zh) 一种主动式救生设备
CN203915800U (zh) 主动式救生设备
CN2827436Y (zh) 通道式跳伞系统
CN105214223A (zh) 高空逃生器
CN105126263A (zh) 逃生气囊
CN104491992A (zh) 可降低人体降落速度的方法
CN206715060U (zh) 一种高空逃生器
CN209500565U (zh) 一种高空救生安全马甲
CN106798972A (zh) 一种主动式救生设备
CN107737413A (zh) 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