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2589U - 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2589U
CN206612589U CN201621282252.9U CN201621282252U CN206612589U CN 206612589 U CN206612589 U CN 206612589U CN 201621282252 U CN201621282252 U CN 201621282252U CN 206612589 U CN206612589 U CN 206612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ot
cooking saucepan
shell fragment
interio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22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822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2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2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2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外锅,套设在内锅外部;和承压部,位于内锅的底面和外锅之间,承压部包括承压弹片和固定在承压弹片上的至少两个支撑柱;其中,承压弹片卡接在外锅内,至少两个支撑柱用于支撑内锅,与内锅的底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压力锅采用了承压弹片结构,保证压力传递稳定性,在承压弹片以及外锅上设计了排水孔,有效的解决了压力锅内部积水问题,避免电压力锅内部积水细菌滋生。

Description

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现行弹性IH压力锅的发热盘的位置固定,普遍没有使用大弹片,或导磁性能较差,另外现有电压力锅的设计没有考虑在锅内溢水、排水、倒水出来的细节,久而久之内部形成积水,一旦内部形成积水会滋生细菌,并发臭,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外锅,套设在内锅外部;和承压部,位于内锅的底面和外锅之间,承压部包括承压弹片和固定在承压弹片上的至少两个支撑柱;其中,承压弹片卡接在外锅内,至少两个支撑柱用于支撑内锅,与内锅的底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压力锅通过承压部的承压弹片和承压弹片上的支撑柱对内锅进行承压,随着压力的升高,内锅在气压作用下发生向下的位移,承压弹片随之发生形变,为内锅提供了位移空间,有效防止了内锅发生压力变形,带来结构破坏,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同时采用大面积整面压力传递,能保证压力传递时全面积受力均衡,起压后变形稳定;承压弹片上设置至少两个支撑柱,能够稳固的支撑内锅,并将内锅的压力变形有效的传递到承压弹片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压力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锅包括锅体和收缩部;其中,锅体与收缩部连接,收缩部位于锅体的下方,收缩部的直径小于锅体的直径,在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承压弹片设置在台阶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锅体与收缩部连接形成的台阶面承载承压弹片,使承压弹片与外锅连接更稳固,进而使承压弹片上的支撑柱支撑内锅稳固,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内锅的压力形变传递到外锅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承压弹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孔,收缩部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水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承压弹片上设置第一排水孔,收缩部的底部设置第二排水孔,锅内有溢水、排水、倒水的时候,水依次经过承压弹片上的第一排水孔、收缩部底部的第二排水孔,将水导出压力锅内部,避免压力锅内部积水,进而防止内部积水滋生细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排水孔的孔径为D1,D1的取值范围为5mm≤D1≤15mm;第二排水孔的孔径为D2,D2的取值范围为5mm≤D2≤1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的孔径为5mm~15mm,当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的孔径过小时,不利于水的排出,且容易受到电压力锅内食物残渣的堵塞,当第一排水孔孔径过大时,容易造成承压弹片承压效果丧失,使承压弹片无法卡接到外锅上,进而使支撑柱支撑内锅不稳定,当第二排水孔孔径过大时,易造成收缩部底部的结构破坏,使收缩部无法安稳的承接电压力锅,电压力锅运行不平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全部位于内锅的底面之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内锅底面设置至少两个支撑柱,用于支撑内锅,两个及两个以上支撑柱的设置使得内锅运行更平稳,同时,增加了内锅的支撑点,进而增加了内锅压力形变的传递点,能够更好的将内锅的压力形变传递到外锅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到内锅的底面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内锅的底面半径的一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支撑柱的位置,通过将支撑柱设置在距离内锅的底面中心点大于或等于内锅的底面半径的一半的位置上,提高支撑柱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了内锅压力形变的传递;当支撑柱设置在距离内锅的底面中心点过近时,内锅底面外围中空,随着内锅压力形变,只能将内锅底面中心附近的压力形变通过支撑柱传递到外锅上,减缓吸收内锅压力效果差,且支撑内锅不稳定;当支撑柱设置在距离内锅的底面中心点过远时,内锅底面中心附近中空,随着内锅压力形变,只能将内锅底面外围的压力形变通过支撑柱传递到外锅上,减缓吸收内锅压力效果差,且支撑内锅不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沿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描述了支撑柱的位置分布方式,至少两个支撑柱沿周向均匀分布,支撑柱安装以锅内圆中心角度均布在内锅锅底,圆周分布的形式提高了支撑柱支撑的稳定度,使产品运行更加平稳,内锅不会因压力变形而产生倾斜掉落,同时,支撑柱圆周分布,也能够圆周均等地传递内锅压力,使支撑柱下端的承压弹片均匀受力,进而发生均匀形变,使产品运行更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的数量为三个至六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支撑柱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三个至六个,三个支撑柱能够形成三角形支点,三角形结构稳定,因此,在内锅下端沿周向设置三个支撑柱能够更平稳的支撑内锅,四个至六个支撑柱沿周向设置在内锅与外锅之间,也能够增加内锅的平稳度,同时,三个至六个支撑柱的设置,增加了内锅压力的传递点,进而提高内锅压力的传递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发热部,包括电磁发热盘组件和温度传感器组件;电磁发热盘组件安装在承压弹片的底部;温度传感器组件位于电磁发热盘组件的中心,温度传感器组件的上端面与内锅的底面相接触;承压弹片中心设有通孔,通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防水部,防水部与温度传感器组件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还包括电磁发热盘组件和温度传感器组件,温度传感器组件设置在电磁发热盘组件的中心,使得电压力锅内部结构紧凑,温度传感器组件与内锅的底面相接触,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检测和控制内锅的温度,承压弹片中心设置通孔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防水部,能有效防止锅内溢水、排水、倒水时,水流到温度传感器上,进而防止积水对温度传感器造成破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水部的高度为H,所述H的取值范围为1mm≤H≤1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制了防水部的高度为1mm~10mm,能够在不破坏承压弹片承压效果的前提下,保证水不会流到温度传感器上,当防水部的高度为过小时,无法有效防止水流到温度传感器上,当防水部高度过大时,有可能使承压弹片直接与内锅底面接触,破坏支撑承压效果,同时浪费材料。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机构采用了承压弹片结构,保证压力传递的稳定性,同时在承压弹片以及外锅上设计了排水孔,有效的解决了压力锅内部积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压力锅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压部的俯视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压力锅,12内锅,14外锅,142锅体,144收缩部,1442第二排水孔,16承压部,162承压弹片,1622第一排水孔,1624通孔,1626防水部,164支撑柱,18发热部,182电磁发热盘组件,184温度传感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压力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1,包括:内锅12;外锅14,套设在内锅12外部;和承压部16,位于内锅12的底面和外锅14之间,承压部16包括承压弹片162和固定在承压弹片162上的至少两个支撑柱164;其中,承压弹片162卡接在外锅14内,至少两个支撑柱164用于支撑内锅12,与内锅12的底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压力锅1通过承压部16的承压弹片162和承压弹片162上的支撑柱164对内锅12进行承压,随着压力的升高,内锅12在气压作用下发生向下的位移,承压弹片162随之发生形变,为内锅12提供了位移空间,有效防止了内锅12发生压力变形,带来结构破坏,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同时采用大面积整面压力传递,能保证压力传递时全面积受力均衡,起压后变形稳定;承压弹片162上设置至少两个支撑柱164,能够稳固的支撑内锅12,并将内锅12的压力变形有效的传递到承压弹片162上。具体地,支撑柱164通过螺钉或者铆接或者焊接等其他固定方式连接在承压弹片16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锅14包括锅体142和收缩部144;其中,锅体142与收缩部144连接,收缩部144位于锅体142的下方,收缩部144的直径小于锅体142的直径,在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承压弹片162设置在台阶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锅体142与收缩部144连接形成的台阶面承载承压弹片162,使承压弹片162与外锅14连接更稳固,进而使承压弹片162上的支撑柱164支撑内锅12稳固,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内锅12的压力形变传递到外锅1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承压弹片162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孔1622,收缩部144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水孔1442。
在该实施例中,承压弹片162上设置第一排水孔1622,收缩部144的底部设置第二排水孔1442,锅内有溢水、排水、倒水的时候,水依次经过承压弹片162上的第一排水孔1622、收缩部144底部的第二排水孔1442,将水导出压力锅内部,避免压力锅内部积水,进而防止内部积水滋生细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排水孔1622的孔径为D1,D1的取值范围为5mm≤D1≤15mm;第二排水孔1442的孔径为D2,D2的取值范围为5mm≤D2≤15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排水孔1622和第二排水孔1442的孔径为5mm~15mm,当第一排水孔1622和第二排水孔1442的孔径过小时,不利于水的排出,且容易受到电压力锅1内食物残渣的堵塞,当第一排水孔1622孔径过大时,容易造成承压弹片162承压效果丧失,使承压弹片162无法卡接到外锅14上,进而使支撑柱164支撑内锅12不稳定,当第二排水孔1442孔径过大时,易造成收缩部144底部的结构破坏,使收缩部144无法安稳的承接电压力锅1,电压力锅1运行不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164全部位于内锅12的底面之内。
在该实施例中,在内锅12底面设置至少两个支撑柱164,用于支撑内锅12,两个及两个以上支撑柱164的设置使得内锅12运行更平稳,同时,增加了内锅12的支撑点,进而增加了内锅12压力形变的传递点,能够更好的将内锅12的压力形变传递到外锅1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164到内锅12的底面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内锅12的底面半径的一半。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支撑柱164的位置,通过将支撑柱164设置在距离内锅12的底面中心点大于或等于内锅12的底面半径的一半的位置上,提高支撑柱164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了内锅12压力形变的传递;当支撑柱164设置在距离内锅12的底面中心点过近时,内锅12底面外围中空,随着内锅12压力形变,只能将内锅12底面中心附近的压力形变通过支撑柱164传递到外锅14上,减缓吸收内锅12压力效果差,且支撑内锅12不稳定;当支撑柱164设置在距离内锅12的底面中心点过远时,内锅12底面中心附近中空,随着内锅12压力形变,只能将内锅12底面外围的压力形变通过支撑柱164传递到外锅14上,减缓吸收内锅12压力效果差,且支撑内锅12不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164沿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描述了支撑柱164的位置分布方式,至少两个支撑柱164沿周向均匀分布,支撑柱164安装以锅内圆中心角度均布在内锅12锅底,圆周分布的形式提高了支撑柱164支撑的稳定度,使产品运行更加平稳,内锅12不会因压力变形而产生倾斜掉落,同时,支撑柱164圆周分布,也能够圆周均等地传递内锅12压力,使支撑柱164下端的承压弹片162均匀受力,进而发生均匀形变,使产品运行更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支撑柱164的数量为三个至六个。
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柱164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三个至六个,三个支撑柱164能够形成三角形支点,三角形结构稳定,因此,在内锅12下端沿周向设置三个支撑柱164能够更平稳的支撑内锅12,四个至六个支撑柱164沿周向设置在内锅12与外锅14之间,也能够增加内锅12的平稳度,同时,三个至六个支撑柱164的设置,增加了内锅12压力的传递点,进而提高内锅12压力的传递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发热部18,包括电磁发热盘组件182和温度传感器组件184;电磁发热盘组件182安装在承压弹片162的底部;温度传感器组件184位于电磁发热盘组件182的中心,温度传感器组件184的上端面与内锅12的底面相接触;承压弹片162中心设有通孔1624,通孔1624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防水部1626,防水部1626与温度传感器组件184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电压力锅1还包括电磁发热盘组件182和温度传感器组件184,温度传感器组件184设置在电磁发热盘组件182的中心,使得电压力锅1内部结构紧凑,温度传感器组件184与内锅12的底面相接触,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检测和控制内锅12的温度,承压弹片162中心设置通孔1624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防水部1626,能有效防止锅内溢水、排水、倒水时,水流到温度传感器上,进而防止积水对温度传感器造成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防水部1626的高度为H,所述H的取值范围为1mm≤H≤10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制了防水部1626的高度为1mm~10mm,能够在不破坏承压弹片162承压效果的前提下,保证水不会流到温度传感器上,当防水部1626的高度为过小时,无法有效防止水留到温度传感器上,当防水部1626高度过大时,有可能使承压弹片162直接与内锅12底面接触,破坏支撑承压效果,同时浪费材料。进一步地,可将防水部1626的高度限制在1~5mm。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1机构采用了承压弹片162结构,保证压力传递的稳定性,在承压弹片162以及外锅14上设计了排水孔,有效的解决了压力锅内部积水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
外锅,套设在所述内锅外部;和
承压部,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面和所述外锅之间,所述承压部包括承压弹片和固定在所述承压弹片上的至少两个支撑柱;
其中,所述承压弹片卡接在所述外锅内,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内锅,与所述内锅的底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锅包括锅体和收缩部;
其中,所述锅体与所述收缩部连接,所述收缩部位于所述锅体的下方,所述收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锅体的直径,在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面;
所述承压弹片设置在所述台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压弹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孔,所述收缩部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水孔的孔径为D1,所述D1的取值范围为5mm≤D1≤15mm;
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孔径为D2,所述D2的取值范围为5mm≤D2≤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全部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面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到所述内锅的底面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内锅的底面半径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沿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的数量为三个至六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热部,包括电磁发热盘组件和温度传感器组件;
所述电磁发热盘组件安装在所述承压弹片的底部;
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电磁发热盘组件的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的上端面与所述内锅的底面相接触;
所述承压弹片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防水部,所述防水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部的高度为H,所述H的取值范围为1mm≤H≤10mm。
CN201621282252.9U 2016-11-28 2016-11-28 电压力锅 Active CN206612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2252.9U CN206612589U (zh) 2016-11-28 2016-11-28 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2252.9U CN206612589U (zh) 2016-11-28 2016-11-28 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2589U true CN206612589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28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2252.9U Active CN206612589U (zh) 2016-11-28 2016-11-28 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2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738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CN206612589U (zh) 电压力锅
US9572448B2 (en) Dual pot
CN207168372U (zh) 电水壶
CN203493396U (zh) 电高压锅
CN208658750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电饭煲
CN204133131U (zh) 电煨煲
CN207486898U (zh) 一种燃气灶余热利用辅助锅架及燃气灶
CN207544869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7755106U (zh)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05251212U (zh) 一种低噪音的电炖锅
CN201675746U (zh) 节能组合式蒸笼
CN208463658U (zh) 电热水壶
CN206239139U (zh) 玻璃电水壶
CN206365809U (zh) 一种双发热管发热盘及含有其的电炖锅
CN209186355U (zh) 内锅和电热煮饭器
KR200445787Y1 (ko) 이중바닥 냄비
CN207492560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6586806U (zh) 电压力锅
CN205284868U (zh) 一种手工搓茶的灶具
CN210673020U (zh) 一种米饭烹饪器具均匀传热发热盘及米饭烹饪器具
CN219331389U (zh) 加热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7640206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7412032U (zh) 液体加热器
CN207492616U (zh) 液体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