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7139U -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7139U
CN206607139U CN201621128282.4U CN201621128282U CN206607139U CN 206607139 U CN206607139 U CN 206607139U CN 201621128282 U CN201621128282 U CN 201621128282U CN 206607139 U CN206607139 U CN 206607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ciu
flue gas
tower
sludge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82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江
胡加登
罗优
戴涛
陈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82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7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7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7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干化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急冷塔、布袋除尘器、SCR反应器、洗涤塔、加热器、引风机和烟囱。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污泥经干化焚烧后减量化,减容量达90%以上,可节约大量的填埋场地,污泥焚烧产生的余热通过余热利用系统用于加热生产蒸汽,接着将蒸汽送至需要加热的地方,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减轻尾气处理的负载。在烟气净化系统中选用了SCR反应器,烟气在进入洗涤塔前,利用SCR催化剂进行脱硝,可以更好的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Description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污泥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泥渣,由于不同行业产生的污水性质不同,因而污泥成分也不一样,按行业分主要有化工污泥、印染污泥、制革污泥、造纸污泥、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是电镀)污泥等。这些污泥成分复杂,绝大部分属于危险废物。我国的污泥处理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地方污水处理的伴生产品污泥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控制,多数污水处理厂只是将污泥送往垃圾填满或直接暴露在旷野中,不仅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危及当代及后代人的身体健康。
近几年来,环保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绝大部分企业配备或添置了压滤机,对污泥进行了压滤处理,但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虽然有企业探索了污泥送砖厂烧砖,还探索将污泥和煤渣拌和后,送入电厂锅炉燃烧等。但绝大部分企业的污泥处置仍不规范,除少量含有金属离子,特别是含有贵重金属离子的污泥有人回收利用外,大部分是直接倾倒在自然环境中。一些企业和当地环卫部门联系,企业出钱,有环卫部门上门收集,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拉到垃圾填埋场填埋;有一些企业出钱请人拉走,不问污泥去向;更有一些企业甚至趁月黑风高之时,偷偷将污泥拉出,随意倾倒、堆放或者不经压滤处理,将污泥地的污泥用泥浆泵直接抽排进入河道,造成河水发黑发臭,河道淤塞。
国内现有的基本是污泥浓缩和脱水技术,污泥经浓缩和脱水后,一般含水率只能降低到80%左右,而发达国家正逐步要求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20%~30%。目前只做的浓缩、机械脱水并不能减少污染,也不能满足污泥处置的要求。进行污泥干燥或焚烧是污泥处理发展的必然选择。
专利申请号200620047963.8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包括湿污泥料仓、污泥干燥机、输送机、焚烧炉、导热油换热器、烟气净化系统,所述焚烧炉采用回转窑焚烧炉,污泥干燥机采用浆叶干燥机,上述装置依次连接组成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PLC系统控制,系统分为污泥干化、导热油循环、污泥焚烧炉、烟气净化,污泥干燥机输入接湿污泥料仓,污泥干燥机的输出接回转窑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输出烟气经过二燃室、导热油换热器,其中导热油循环是指循环油泵输出冷态导热油进导热油换热器,利用回转窑焚烧炉中污泥焚烧高温烟气加热,加热后导热油通向污泥干燥机,导热油换热器出来的烟气接烟气净化系统。
上述“工业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能有效将工业污水产生的污泥进行干化和焚烧,但在焚烧污泥产生的烟气处理上,仍存在不足,特别是焚烧污泥产生的氮氧化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处理焚烧产生烟气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干化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急冷塔、布袋除尘器、SCR反应器、洗涤塔、加热器、引风机和烟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污泥经干化焚烧后减量化,减容量达90%以上,可节约大量的填埋场地,污泥焚烧产生的余热通过余热利用系统用于加热生产蒸汽,接着将蒸汽送至需要加热的地方,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减轻尾气处理的负载。在烟气净化系统中选用了SCR反应器,烟气在进入洗涤塔前,利用SCR催化剂进行脱硝,可以更好的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干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湿污泥接收仓、污泥泵和污泥干燥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从外运来的湿污泥先放置于湿污泥接收仓,再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干燥机,使得系统设计的更加合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机、回转窑和二燃室。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输送机将干化污泥送入回转窑,经回转窑焚烧产生烟气,由回转窑的窑体尾部进入二燃室,烟气中的可燃成分被进一步焚烧和分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分别与污泥干燥机和加热器连通有第一循环蒸汽通道和第二循环蒸汽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余热锅炉利用烟气中的余热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第一循环蒸汽通道和第二循环蒸汽通道分别输送到污泥干燥机和加热器中进行热量的利用,并把冷却的凝水重新送回余热锅炉进行加热利用,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将一部分沉淀下来的飞灰排出,可减轻尾气处理的负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余热利用系统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之间设有旋风除尘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烟气离开余热利用系统后进入旋风除尘器,先去除部分灰渣,防止飞灰在烟道中堆积,并减轻布袋除尘器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污泥干燥机与所述回转窑之间连接有载气洗涤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污泥干燥机在干化湿污泥时,会产生一定的载气,载气通过载气洗涤塔的净化,将产生的废气排入回转窑进行焚烧和分解,避免了直接将废气外排而造成空气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污泥干燥机采用薄层干化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将湿污泥干化的更加彻底,从而使得后续焚烧干化污泥时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输送机采用刮板式输送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更好的将干化污泥输送至回转窑进行焚烧,减少污泥堵塞在输送机内,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二燃室顶部设有急排烟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发生紧急停炉条件时,如停电或停水,开启急排烟囱,烟气由二燃室顶部排到大气中,防止对后续的设备造成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急冷塔采用顺流式喷淋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高温烟气从顺流式喷淋塔项部进入,经过布气装置使烟气均匀地分布在塔内,顺流式喷淋塔顶部和中底部分别喷入水和碱水,与烟气直接接触使烟气温度急速下降,避开二噁英再合成的温度段,从而达到抑制二噁英再生成的目的。烟气在急冷的过程中,除了降温还有洗涤、除尘、脱酸的作用。脱除的一部分飞灰从急冷塔底部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包括依次连接的湿污泥接收仓、污泥泵和污泥干燥机的干化系统进行污泥的干化,可以使得系统设计的更加合理,污泥干燥机采用薄层干化机,可以将湿污泥干化的更加彻底,从而使得后续焚烧干化污泥时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输送机将干化污泥送入回转窑,经回转窑焚烧产生烟气,由回转窑的窑体尾部进入二燃室,烟气中的可燃成分被进一步焚烧和分解;二燃室顶部设有急排烟囱,在发生紧急停炉条件时,如停电或停水,开启急排烟囱,烟气由二燃室顶部排到大气中,防止对后续的设备造成损坏;所述输送机采用刮板式输送机,可以更好的将干化污泥输送至回转窑进行焚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烟气中的余热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循环蒸汽通道分别输送到污泥干燥机和加热器中进行热量的利用,并把冷却的凝水重新送回余热锅炉进行加热利用,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将一部分沉淀下来的飞灰排出,可减轻尾气处理的负载;烟气离开余热锅炉后进入旋风除尘器,先去除部分灰渣,防止飞灰在烟道中堆积,并减轻布袋除尘器的压力;在烟气净化系统中选用了SCR反应器,烟气在进入洗涤塔前,利用SCR催化剂进行脱硝,可以更好的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急冷塔采用顺流式喷淋塔,高温烟气从顺流式喷淋塔项部进入,经过布气装置使烟气均匀地分布在塔内,顺流式喷淋塔顶部和中底部分别喷入水和碱水,与烟气直接接触使烟气温度急速下降,避开二噁英再合成的温度段,从而达到抑制二噁英再生成的目的。烟气在急冷的过程中,除了降温还有洗涤、除尘、脱酸的作用。脱除的一部分飞灰从急冷塔底部排出。
2、污泥干燥机与所述回转窑之间连接有载气洗涤塔,污泥干燥机在干化湿污泥时,会产生一定的载气,载气通过载气洗涤塔的净化,将产生的废气排入回转窑进行焚烧和分解,避免了直接将废气外排而造成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中,1a、第一输出通道;1b、第一输入通道;2a、第二输出通道;2b、第二输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干化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
干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湿污泥接收仓、污泥泵和污泥干燥机,污泥干燥机采用薄层干化机。
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机、回转窑和二燃室,输送机采用刮板式输送机,二燃室顶部设有急排烟囱。
污泥干燥机与所述回转窑之间连接有载气洗涤塔。
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与污泥干燥机连通有第一循环蒸汽通道,第一循环蒸汽通道包括第一输出通道1a和第一输入通道1b。
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急冷塔、布袋除尘器、SCR反应器、洗涤塔、加热器、引风机和烟囱,急冷塔采用顺流式喷淋塔。
余热锅炉与加热器连通有第二循环蒸汽通道,第二循环蒸汽通道包括第二输出通道2a和第二输入通道2b。
余热利用系统与烟气净化系统之间还设有旋风除尘器。在余热锅炉、旋风除尘器、急冷塔和布袋除尘器的飞灰排出口都设有集尘桶。
在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运行时,从外运来的湿污泥先放置于湿污泥接收仓,再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干燥机。经污泥干燥机干化的污泥由输送机送入回转窑焚烧,污泥干燥机在干化湿污泥时,会产生一定的载气,载气通过载气洗涤塔的净化,将产生的废气也排入回转窑进行焚烧,烧产生烟气,由回转窑的窑体尾部进入二燃室,烟气中的可燃成分被进一步焚烧和分解。在回转窑和二燃室还通入空气和天然气进行助燃,使之燃烧更加充分。
在发生紧急停炉条件时,如停电或停水,可开启二燃室上的急排烟囱,烟气由二燃室顶部排到大气中。
正常情况下,从二燃室排出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利用烟气的高温,余热锅炉将通入的水用来生产蒸汽,通过第一循环蒸汽通道的第一输出通道1a和第二循环蒸汽通道的第二输出通道2a将蒸汽输送到污泥干燥机和加热器进行热量的利用,并通过第一输入通道1b和第二输入通道2b把冷却的凝水重新送回余热锅炉进行加热利用,同时将一部分沉淀下来的飞灰排出至集尘桶。
烟气离开余热锅炉后先进入旋风除尘器,可去除部分飞灰,排入集尘桶,防止飞灰在烟道中堆积,接着进入急冷塔,高温烟气从急冷塔项部进入,经过布气装置使烟气均匀地分布在塔内,急冷塔顶部和中底部分别喷入水和碱水,与烟气直接接触使烟气温度急速下降,避开二噁英再合成的温度段,从而达到抑制二噁英再生成的目的。烟气在急冷的过程中,除了降温还有洗涤、除尘、脱酸的作用,脱除的一部分飞灰从急冷塔底部排出至集尘桶。
离开急冷塔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进一步的排出飞尘后把烟气排入SCR反应器,在SCR反应器内的烟气利用SCR催化剂进行脱硝,以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接着把净化后的烟气排入洗涤塔。
烟气进入洗涤塔对酸性气体用湿法处理,为了保证洗涤塔碱液的洗涤效果,对碱液的pH值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通过对烟气的洗涤除去其中的酸性气体。从洗涤塔出来的废水进入洗涤水池,调节pH值后再打入洗涤塔内,进行循环使用。
接着把烟气通入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器的热源来自余热锅炉的蒸汽,加热后的烟气通过引风机从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干化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急冷塔、布袋除尘器、SCR反应器、洗涤塔、加热器、引风机和烟囱;
所述干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湿污泥接收仓、污泥泵和污泥干燥机;
所述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机、回转窑和二燃室;
所述污泥干燥机与所述回转窑之间连接有载气洗涤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分别与污泥干燥机和加热器连通有第一循环蒸汽通道和第二循环蒸汽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系统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之间设有旋风除尘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燥机采用薄层干化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采用刮板式输送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顶部设有急排烟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塔采用顺流式喷淋塔。
CN201621128282.4U 2016-10-17 2016-10-17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Active CN206607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8282.4U CN206607139U (zh) 2016-10-17 2016-10-17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8282.4U CN206607139U (zh) 2016-10-17 2016-10-17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7139U true CN206607139U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72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8282.4U Active CN206607139U (zh) 2016-10-17 2016-10-17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71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013A (zh) * 2019-05-29 2019-07-30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深脱干化焚烧发电系统
CN110606646A (zh) * 2019-09-16 2019-12-24 朝阳重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013A (zh) * 2019-05-29 2019-07-30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深脱干化焚烧发电系统
CN110068013B (zh) * 2019-05-29 2024-03-08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深脱干化焚烧发电系统
CN110606646A (zh) * 2019-09-16 2019-12-24 朝阳重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14456Y (zh) 工业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CN103256608B (zh) 污泥焚烧方法
CN104628237B (zh) 一种依托热电厂的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CN102690035A (zh) 一种脉动燃烧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污泥的系统及工艺
CN107420915A (zh) 一种污泥自持焚烧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5240859A (zh) 一种能量自给型化工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CN104692603A (zh) 污泥集成处理系统
CN102853432A (zh) 一种垃圾烘干装置
CN207247215U (zh) 危废焚烧系统
CN104879756B (zh) 一种协同焚烧半干污泥和生活垃圾的系统和方法
CN206607139U (zh) 污泥干化与焚烧系统
CN110615594A (zh) 一种高效洁净的垃圾电厂污泥干化掺烧系统
CN202610084U (zh) 一种脉动燃烧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污泥的系统
CN206232593U (zh) 含油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处理系统
CN109207178A (zh) 一种城市垃圾热解气化耦合燃煤电站发电系统
CN203116031U (zh)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余热焚烧污泥的系统
CN104329676B (zh) 流化床污泥焚烧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7247214A (zh) 市政污泥热干化成燃料焚烧产蒸汽自循环处置方法及系统
CN204648248U (zh) 一种协同焚烧半干污泥和生活垃圾的系统
CN214370240U (zh) 城镇污泥干化焚烧耦合处理系统
CN102701559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和餐厨废油综合处置方法和装置
CN212252640U (zh) 机械回转式污泥焚烧系统
CN102863137B (zh) 生化污泥综合利用方法和综合利用系统
CN204569699U (zh) 污泥集成处理装置
CN204227429U (zh) 流化床污泥焚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