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3583U -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3583U
CN206603583U CN201621182846.2U CN201621182846U CN206603583U CN 206603583 U CN206603583 U CN 206603583U CN 201621182846 U CN201621182846 U CN 201621182846U CN 206603583 U CN206603583 U CN 206603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pot
colander
flow
pot
guiding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828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梅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Million Treasur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Million Treasur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Million Treasur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Million Treasur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828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3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3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358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包括壳体、锅盖、内锅、保温锅、电发热盘和主控板,还包括滤锅、隔板、米汤储存盒和电控阀,所述内锅的内壁的上部有一梯级、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嘴,导流嘴穿过保温锅的底板上的中心孔并伸出保温锅;电控阀与导流嘴配合,导流嘴、导流装置和进液孔相对应;滤锅设置在内锅内,梯级支撑滤锅的外翻边,滤锅与内锅之间有储液间隙,内锅与外锅和壳体可拆卸连接。米放入滤锅内,内锅中加入水,滤锅放入内锅内,内锅的水经滤锅上的导液孔时入滤锅内;在煮饭过程中,米和水形成汤进入内锅,且内锅和滤锅内的液体不断对流;达到设置温度时,电控阀动作,汤经导流嘴和导流装置进入米汤储存盒;米饭和汤供不同的人群食用,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电锅包括壳体、内锅、保温锅、电发热盘和锅盖。存在问题是:烹饪煮饭时,蒸汽从锅盖上的排气阀中排出,直到锅内液体全部蒸发,烧制成米饭;米饭中含糖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它不仅可以实现米和汤分离,而且还可以制成干米饭,降低米饭的含糖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包括壳体、锅盖、内锅、保温锅、电发热盘和主控板,电发热盘与内锅配合;锅盖与壳体的顶部枢接,保温锅固定在壳体内,内锅的上开口与壳体的顶部可拆卸配合,内锅位于保温锅内,锅盖与内锅扣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锅、隔板、米汤储存盒和电控阀,
滤锅的顶部有外翻边,滤锅的底板和周向壁上有导液孔;
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将壳体分为位于上部的锅腔和位于下部的带进出口的盒腔;隔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装置,
米汤储存盒的顶板上有进液孔,
所述内锅的内壁的上部有一梯级、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嘴,导流嘴穿过保温锅的底板上的中心孔并伸出保温锅;电控阀与导流嘴配合,导流嘴、导流装置和进液孔相对应;滤锅设置在内锅内,梯级支撑滤锅的外翻边,滤锅与内锅之间有储液间隙,内锅与外锅和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流嘴包括圆筒形部和倒圆锥台形部,圆筒形部与内锅的相通;
所述电控阀包括步进电机、摆臂、磁铁和导磁的金属球体;
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摆臂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轴固定、另一端固定磁铁;
金属球体设置在导流嘴内与倒圆锥台形部配合构成截止阀;
或所述电控阀包括气缸、磁铁和导磁的金属球体,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隔板上,磁铁固定在活塞杆的端部。
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隔板的导流孔和设置在导流孔上端的圆锥台形的导流集液部;
所述内锅上的导流嘴的下端与导流集液部的上端相对,导流嘴的下端面与导流集液部的上端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或所述内锅上的导流嘴的下端伸入导流集液部内。
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米汤储存盒的顶板上有上开口的集液腔,所述进液孔设置在集液腔的底板上。
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壳体内腔上部有环形支撑台,环形支撑台上有若干个插板孔呈环形均匀分布;
所述保温锅的上开口端设置有外翻边,外翻边有沿保温锅的轴线的插销板;环形支撑台支撑外翻边,插销板与插销孔插接;
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顶环形座,顶环形座包括套筒和环绕套筒的环形座板;
环形座板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套筒的下端压紧保温锅的外翻边;所述内锅的外折沿搭靠在套筒上端;所述锅盖与顶环形座枢接。
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环形座板上设置的把手。
本发明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米放入滤锅内,内锅中加入水,滤锅放入内锅内,内锅的水经滤锅上的导液孔时入滤锅内;在煮饭过程中,米和水形成汤进入内锅,且内锅和滤锅内的液体不断对流;达到设置温度时,电控阀动作,汤经导流嘴和导流装置进入米汤储存盒;米饭和汤供不同的人群食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的电控阀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发明的电控阀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包括壳体1、锅盖2、内锅3、保温锅4、电发热盘5和主控板6,电发热盘5与内锅3配合;锅盖2与壳体1的顶部枢接,保温锅4固定在壳体1内,内锅3的上开口与壳体1的顶部可拆卸配合,内锅3位于保温锅4内,锅盖2与内锅3扣合。
还包括滤锅7、隔板8、米汤储存盒9和电控阀10,
滤锅7的顶部有外翻边,滤锅7的底板和周向壁上有导液孔;
隔板8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将壳体1分为位于上部的锅腔和位于下部的带进出口的盒腔;隔板8的中心设置有导流装置81,
米汤储存盒9的顶板上有进液孔91,
所述内锅3的内壁的上部有一梯级31、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嘴32,导流嘴32穿过保温锅4的底板上的中心孔并伸出保温锅4,导流嘴32与保温锅4的中心孔可拆卸配合;电控阀10与导流嘴32配合,导流嘴32、导流装置81和进液孔91相对应;滤锅7设置在内锅3内,梯级31支撑滤锅7的外翻边,滤锅7与内锅3之间有储液间隙,内锅3与外锅4和壳体1可拆卸连接。
所述导流嘴32包括圆筒形部321和倒圆锥台形部322,圆筒形部321与内锅3的相通。
如图7、图8所示:所述电控阀10包括步进电机101、摆臂102、磁铁103和导磁的金属球体104;
步进电机104固定在所述隔板8上,摆臂102一端与步进电机101的轴固定、另一端固定磁铁103;
金属球体104设置在导流嘴32内与倒圆锥台形部322配合构成截止阀;
如图7所示状态为电控阀关闭的状态;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步进电机101通电,步进电机101带动摆臂10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磁铁103与导流嘴32相邻贴合或相邻近,磁铁103与金属球体4产生磁吸合,如图8所示,使金属球体104沿导流嘴的高度方向移动,金属球体104与导流嘴32的倒圆锥台形部322产生间隙,由米汤从导流嘴流出。
在静止状态,即金属球体104与倒圆锥台形部322紧密贴合时,磁铁103与金属球体104的高度差,只有这样,如图8所示的状态,金属球体104与倒圆锥台形部322出现间隙而导流。
所述导流装置81包括设置在隔板的导流孔811和设置在导流孔上端的圆锥台形的导流集液部812;
所述内锅3上的导流嘴32的下端与导流集液部812的上端相对,导流嘴32的下端面与导流集液部812的上端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或所述内锅3上的导流嘴32的下端伸入导流集液部812内。
米汤储存盒9的顶板上有上开口的集液腔92,所述进液孔91设置在集液腔92的底板上。
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有环形支撑台1A,环形支撑台1A上有若干个插板孔1B呈环形均匀分布;
所述保温锅4的上开口端设置有外翻边41,外翻边41有沿保温锅的轴线的插销板42;环形支撑台1A支撑外翻边41,插销板42与插销孔1B插接;
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顶环形座11,顶环形座11包括套筒111和环绕套筒的环形座板112;
环形座板112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套筒111的下端压紧保温锅4的外翻边41;所述内锅3的外折沿搭靠在套筒111上端;所述锅盖2与顶环形座11枢接。
所述环形座板112上设置的把手113。
所述米汤储存盒9的两侧设置有梯级93,所述壳体1内的设置有挡块;
米汤储存盒9插入壳体1的盒腔内到位时,梯级93与挡块配合止位;米汤储存盒9经盒腔上的进出口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
米汤储存盒9包括上开口的盒体94和设置在盒体94上开口的盒盖95,进液孔91设置在盒盖95上。
所述壳体1具有操作面板12的安装口。主控板6固定在操作面板12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包括壳体、锅盖、内锅、保温锅、电发热盘和主控板,电发热盘与内锅配合;锅盖与壳体的顶部枢接,保温锅固定在壳体内,内锅的上开口与壳体的顶部可拆卸配合,内锅位于保温锅内,锅盖与内锅扣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锅、隔板、米汤储存盒和电控阀,
滤锅的顶部有外翻边,滤锅的底板和周向壁上有导液孔;
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将壳体分为位于上部的锅腔和位于下部的带进出口的盒腔;隔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装置,
米汤储存盒的顶板上有进液孔,
所述内锅的内壁的上部有一梯级、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导流嘴,导流嘴穿过保温锅的底板上的中心孔并伸出保温锅;电控阀与导流嘴配合,导流嘴、导流装置和进液孔相对应;滤锅设置在内锅内,梯级支撑滤锅的外翻边,滤锅与内锅之间有储液间隙,内锅与外锅和壳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嘴包括圆筒形部和倒圆锥台形部,圆筒形部与内锅的相通;
所述电控阀包括步进电机、摆臂、磁铁和导磁的金属球体;
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摆臂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轴固定、另一端固定磁铁;金属球体设置在导流嘴内与倒圆锥台形部配合构成截止阀;
或所述电控阀包括气缸、磁铁和导磁的金属球体,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隔板上,磁铁固定在活塞杆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隔板的导流孔和设置在导流孔上端的圆锥台形的导流集液部;
所述内锅上的导流嘴的下端与导流集液部的上端相对,导流嘴的下端面与导流集液部的上端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或所述内锅上的导流嘴的下端伸入导流集液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汤储存盒的顶板上有上开口的集液腔,所述进液孔设置在集液腔的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上部有环形支撑台,环形支撑台上有若干个插板孔呈环形均匀分布;
所述保温锅的上开口端设置有外翻边,外翻边有沿保温锅的轴线的插销板;环形支撑台支撑外翻边,插销板与插销孔插接;
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顶环形座,顶环形座包括套筒和环绕套筒的环形座板;
环形座板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套筒的下端压紧保温锅的外翻边;所述内锅的外折沿搭靠在套筒上端;所述锅盖与顶环形座枢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座板上设置的把手。
CN201621182846.2U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03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2846.2U CN206603583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2846.2U CN206603583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3583U true CN206603583U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70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82846.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03583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35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8472A (zh) * 2016-11-03 2017-01-11 中山市多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8472A (zh) * 2016-11-03 2017-01-11 中山市多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1460B (zh) 一种水热压力锅
CN206303694U (zh) 蒸汽蒸煮锅附件和包括该蒸汽蒸煮锅附件的电蒸汽蒸煮锅
CN105901950B (zh) 一种带有蒸锅的餐桌
CN206603583U (zh)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CN105852658B (zh) 一种蒸汽阀阀本体、具有其的蒸汽阀以及电饭煲
CN204580972U (zh) 一种空气翻炸锅
CN106308472B (zh)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KR100647856B1 (ko) 회전식 고기구이장치
CN206979380U (zh) 烹饪器具的蒸汽排放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5963768U (zh) 节能食用汤锅
CN208677020U (zh) 一种食物与汤分离的电饭锅
CN205215036U (zh) 侧部加热汉堡的食物滑槽烤盘
CN205215034U (zh) 侧部加热汉堡的食物夹烤盘
CN216020582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1022190U (zh) 一种折叠式蒸箱
CN207202753U (zh) 一种室内外多功能无烟烧烤装备
CN105266644A (zh) 一种升降加工汉堡的食物夹子烤盘的使用方法
CN105266632A (zh) 升降汉堡的食物夹烤盘的使用方法
CN207236636U (zh) 电蒸锅
CN105231866A (zh) 一种升降加热汉堡的烤盘组合咖啡壶
CN105249843A (zh) 升降侧部加热汉堡的食物夹烤盘
CN201150463Y (zh) 锅盖排气装置
CN105231915A (zh) 一种升降加热汉堡的食物夹子烤盘的组合咖啡壶的使用方法
CN105231891A (zh) 一种升降加热汉堡的食物夹子烤盘的组合咖啡壶
CN105231892A (zh) 一种加热汉堡的食物夹子烤盘的组合咖啡壶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3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