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3242U - 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3242U
CN206603242U CN201720085026.XU CN201720085026U CN206603242U CN 206603242 U CN206603242 U CN 206603242U CN 201720085026 U CN201720085026 U CN 201720085026U CN 206603242 U CN206603242 U CN 206603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verting interface
atomising device
electronic cigarette
conve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50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盛佳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50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3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3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3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雾化装置、吸嘴、冷油收集瓶、供烟流路以及回油流路,其中供烟流路连通雾化装置与吸嘴,用于将雾化装置所产生的烟雾导引至吸嘴以供使用者吸食,回油流路连通供烟流路与冷油收集瓶,用于将烟雾在供烟流路内冷却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导引至冷油收集瓶以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能够有效的避免供烟流路中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流至雾化装置二次雾化,同时避免抽到油和炸油的情况。

Description

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冷却油和/或冷却水回收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在抽吸过程中由于内外温差,在供烟流路中雾化的烟油遇冷后再次变成冷却油和冷却水,冷却油和冷却水在往下流的时候再次经过雾化装置产生二次雾化,没有雾化的水流到发热丝底端,在再次使用时会产生炸油或吸到油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油和冷却水在往下流的时候再次经过雾化装置产生二次雾化,再次使用时会产生炸油或吸到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雾化装置、吸嘴、冷油收集瓶、供烟流路以及回油流路,其中所述供烟流路连通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吸嘴,用于将所述雾化装置所产生的烟雾导引至所述吸嘴以供使用者吸食,所述回油流路连通所述供烟流路与所述冷油收集瓶,用于将所述烟雾在所述供烟流路内冷却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导引至所述冷油收集瓶以进行收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雾化装置设有出烟口和供油口,所述供烟流路包括第一供烟流路和第二供烟流路,所述电子烟还包括转接块,所述转接块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转接口、第二转接口以及第三转接口,其中所述第一转接口经所述第一供烟流路连通所述雾化装置的出烟口,所述第二转接口经第二供烟流路连通所述吸嘴,以使得所述雾化装置的出烟口输出的烟雾经所述第一供烟流路、所述第一转接口、所述第二转接口以及所述第二供烟流路被导引至所述吸嘴,所述第三转接口经所述回油流路连通所述冷油收集瓶,以使得所述烟雾在所述第二供烟流路内冷却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经所述第二转接口、所述第三转接口以及所述回油流路被导引至所述冷油收集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转接口和所述第三转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块的相对两侧并沿直线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接口和所述第三转接口垂直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子烟进一步包括储油瓶以及供油流路,其中所述供油流路连通所述储油瓶和所述雾化装置,用于将所述储油瓶内存储的烟油导引至所述雾化装置,以供所述雾化装置进行雾化,其中所述储油瓶高于所述雾化装置设置,以便于所述储油瓶内存储的烟油流向所述雾化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转接块进一步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四转接口和第五转接口,其中所述第四转接口与所述储油瓶连通,所述第五转接口经所述供油流路连通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以使得所述储油瓶内存储的烟油经所述第四转接口、所述第五转接口以及所述供油流路被导引至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转接块进一步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储油瓶的开口端套设并支撑在所述固定管上,所述第四转接口开设于所述转接块内部并与所述固定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子烟进一步包括注油嘴和注油流路,所述转接块进一步设置有与第四转接口和第五转接口彼此连通的第六转接口,所述第六转接口经所述注油流路连通所述注油嘴,以使得经所述注油嘴加注的烟油经所述注油流路、所述第六转接口以及所述第四转接口被导引至所述储油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四转接口和所述第五转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块的相对两侧并沿直线连通,所述第六转接口与所述第四转接口和所述第五转接口垂直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子烟进一步包括蠕动泵和电池模块,所述第五转接口经第一供油流路连通所述蠕动泵的入油口,所述蠕动泵的出油口经第二供油流入连通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所述蠕动泵用于对流入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的烟油进行流量调节,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蠕动泵电连接以向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蠕动泵供电,其中所述蠕动泵高于所述雾化装置设置且低于所述储油瓶设置,以便于接收所述储油瓶内的烟油,同时便于向所述雾化装置提供所述烟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冷油收集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硅胶片,所述冷却油和/或冷却水流入所述冷油收集瓶时,所述冷油收集瓶内的空气经所述通孔排出,使用者进行吸烟时,所述硅胶片由于负压作用封盖所述通孔,以避免所述冷油收集瓶内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被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能够有效的避免供烟流路中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流至雾化装置二次雾化,同时避免抽到油和炸油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简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子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显示清楚省略了部分零件;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电子烟的转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电子烟的冷油收集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烟10,该电子烟10包括雾化装置100、吸嘴200、冷油收集瓶300、供烟流路A以及回油流路B。
其中,供烟流路A包括第一供烟流路A1和第二供烟流路A2,供烟流路A的两端连通雾化装置100与吸嘴200,用于将雾化装置100所产生的烟雾导引至吸嘴200以供使用者吸食,回油流路B的两端连通供烟流路A与冷油收集瓶300,用于将烟雾在供烟流路A(特别是第二供烟流路A2)内冷却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导引至冷油收集瓶300以进行收集。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10包括壳体,壳体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顶壳11、上壳12、下壳13以及底壳14。当然,壳体的构成形式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也可以是由两块半壳扣合而成。
壳体可为金属壳或塑料壳,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有开窗以便于观察壳体内装有液体的容器的液面位置。例如,在雾化装置100、冷油收集瓶300以及储油瓶500(下文介绍)处均设有开窗。此外,壳体的表面还设有按键720和显示灯730等零件以用于进行相应控制和显示。
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00的顶部设有出烟口110、供油口120以及空气入口130,雾化装置100的内部设有吸油体及发热丝(图未示出)。
电子烟10还包括转接块400,转接块400通过支架(图未示出)支撑,转接块400可为一体成型的金属或塑料元件,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转接口410、第二转接口420以及第三转接口430,其中第一转接口410经第一供烟流路A1连通雾化装置100的出烟口110,第二转接口420经第二供烟流路A2连通吸嘴200下方的导管210,以使得雾化装置100的出烟口110输出的烟雾经第一供烟流路A1、第一转接口410、第二转接口420以及第二供烟流路A2被导引至吸嘴200,第三转接口430经回油流路B连通冷油收集瓶300,以使得烟雾在第二供烟流路A2内冷却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经第二转接口420、第三转接口430以及回油流路B被导引至冷油收集瓶300。
其中,第二转接口420和第三转接口430分别设置于转接块400的相对两侧并沿直线连通,第一转接口410与第二转接口420和第三转接口430垂直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10进一步包括储油瓶500以及供油流路C,其中供油流路C连通储油瓶500和雾化装置100,用于将储油瓶500内存储的烟油导引至雾化装置100,以供雾化装置100进行雾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供油流路C包括第一供油流路C1和第二供油流路C2。储油瓶500可以设置在雾化装置100的上方并且开口朝下与转接块400装配连接。相应的,转接块400进一步设置有固定管470(见图3),储油瓶500的开口端套设并支撑在固定管470上。
转接块400进一步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四转接口440和第五转接口450,其中第四转接口440与储油瓶500连通,第五转接口450经供油流路C连通雾化装置100的供油口,以使得储油瓶500内存储的烟油经第四转接口440、第五转接口450以及供油流路C被导引至雾化装置100的供油口120。
其中,第四转接口440开设于转接块400内部并与固定管470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烟10进一步包括蠕动泵600和电池模块700,蠕动泵600设有入油口610和出油口620,第五转接口450经第一供油流路C1连通蠕动泵600的入油口610,蠕动泵600的出油口620经第二供油流路C2流入连通雾化装置100的供油口120,蠕动泵600用于对流入雾化装置100的供油口120的烟油进行流量调节以保持雾化装置100内具有适量的烟油。
电池模块700与雾化装置100和蠕动泵600电连接以向雾化装置100和蠕动泵700供电。相应的,电池模块700配设有电路板710,电路板710上设有控制按键720和显示灯730,电池模块700可以是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烟10进一步包括注油嘴220和注油流路D,注油嘴220可连接在顶壳11上或其他位置,转接块400进一步设置有与第四转接口440和第五转接口450彼此连通的第六转接口460,第六转接口460经注油流路D连通注油嘴220,以使得经注油嘴220加注的烟油经注油流路D、第六转接口460以及第四转接口440被导引至储油瓶500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转接口440和第五转接口450分别设置于转接块400的相对两侧并沿直线连通,第六转接口460与第四转接口440和第五转接口450垂直连通。
请一并参阅图4,冷油收集瓶300包括本体310和接管320,本体310上设有通孔,例如图4中所示的中心安装通孔311和位于中心安装通孔311侧边的出气通孔312,通孔上设有硅胶片313,硅胶片313通过其下方的大头杆134与中心安装通孔311卡接装配,硅胶片313的边缘覆盖出气通孔312,冷却油和/或冷却水流入冷油收集瓶300时,冷油收集瓶300内的空气可经出气通孔312从硅胶片313的底部侧面排出,使用者进行吸烟时,硅胶片313由于负压作用会贴合并封盖出气通孔312,可以避免冷油收集瓶300内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被吸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烟流路A、回油流路B、供油流路C以及注油流路D通过管道连接,雾化装置100、冷油收集瓶300、储油瓶500、蠕动泵600以及电池模块700的具体位置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储油瓶500高于雾化装置100设置,以便于储油瓶500内存储的烟油流向雾化装置100。由于储油瓶500和雾化装置100设置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烟油流量的蠕动泵600,蠕动泵600可高于雾化装置100设置且低于储油瓶500设置,以便于接收储油瓶500内的烟油,同时便于向雾化装置100提供烟油,此设置方式合理利用了烟油的重力流向作用,可使得蠕动泵600工作在较小功率下。在这个基础上,冷油收集瓶300和电池模块700可以设置在壳体内的适合位置。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10能够有效的避免供烟流路A中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流至雾化装置100二次雾化,进而避免抽到油和炸油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雾化装置、吸嘴、冷油收集瓶、供烟流路以及回油流路,其中所述供烟流路连通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吸嘴,用于将所述雾化装置所产生的烟雾导引至所述吸嘴以供使用者吸食,所述回油流路连通所述供烟流路与所述冷油收集瓶,用于将所述烟雾在所述供烟流路内冷却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导引至所述冷油收集瓶以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设有出烟口和供油口,所述供烟流路包括第一供烟流路和第二供烟流路,所述电子烟还包括转接块,所述转接块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转接口、第二转接口以及第三转接口,其中所述第一转接口经所述第一供烟流路连通所述雾化装置的出烟口,所述第二转接口经第二供烟流路连通所述吸嘴,以使得所述雾化装置的出烟口输出的烟雾经所述第一供烟流路、所述第一转接口、所述第二转接口以及所述第二供烟流路被导引至所述吸嘴,所述第三转接口经所述回油流路连通所述冷油收集瓶,以使得所述烟雾在所述第二供烟流路内冷却形成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经所述第二转接口、所述第三转接口以及所述回油流路被导引至所述冷油收集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口和所述第三转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块的相对两侧并沿直线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接口和所述第三转接口垂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进一步包括储油瓶以及供油流路,其中所述供油流路连通所述储油瓶和所述雾化装置,用于将所述储油瓶内存储的烟油导引至所述雾化装置,以供所述雾化装置进行雾化,其中所述储油瓶高于所述雾化装置设置,以便于所述储油瓶内存储的烟油流向所述雾化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进一步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四转接口和第五转接口,其中所述第四转接口与所述储油瓶连通,所述第五转接口经所述供油流路连通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以使得所述储油瓶内存储的烟油经所述第四转接口、所述第五转接口以及所述供油流路被导引至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进一步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储油瓶的开口端套设并支撑在所述固定管上,所述第四转接口开设于所述转接块内部并与所述固定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进一步包括注油嘴和注油流路,所述转接块进一步设置有与第四转接口和第五转接口彼此连通的第六转接口,所述第六转接口经所述注油流路连通所述注油嘴,以使得经所述注油嘴加注的烟油经所述注油流路、所述第六转接口以及所述第四转接口被导引至所述储油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接口和所述第五转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块的相对两侧并沿直线连通,所述第六转接口与所述第四转接口和所述第五转接口垂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进一步包括蠕动泵和电池模块,所述第五转接口经第一供油流路连通所述蠕动泵的入油口,所述蠕动泵的出油口经第二供油流入连通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所述蠕动泵用于对流入所述雾化装置的供油口的烟油进行流量调节,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蠕动泵电连接以向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蠕动泵供电,其中所述蠕动泵高于所述雾化装置设置且低于所述储油瓶设置,以便于接收所述储油瓶内的烟油,同时便于向所述雾化装置提供所述烟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油收集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硅胶片,所述冷却油和/或冷却水流入所述冷油收集瓶时,所述冷油收集瓶内的空气经所述通孔排出,使用者进行吸烟时,所述硅胶片由于负压作用封盖所述通孔,以避免所述冷油收集瓶内的冷却油和/或冷却水被吸出。
CN201720085026.XU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烟 Active CN206603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5026.XU CN206603242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5026.XU CN206603242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3242U true CN206603242U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7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5026.XU Active CN206603242U (zh) 2017-01-20 2017-01-20 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3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689A (zh) * 2018-12-24 2019-02-19 陈镇江 电子烟自动输油系统、输油方法和蠕动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689A (zh) * 2018-12-24 2019-02-19 陈镇江 电子烟自动输油系统、输油方法和蠕动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7215U (zh) 发热丝雾化与压电陶瓷雾化并联设置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05993633U (zh)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0205998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06079043U (zh)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08550028U (zh) 供液装置及电子烟
CN206603242U (zh) 电子烟
CN203100055U (zh) 一种水箱底置顶部加水的加湿器
CN210869872U (zh) 具有雾化液防漏功能的电子雾化器
CN107120629A (zh) 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
EP1672190A3 (en) Oil tank for dry sump engines
CN202955815U (zh) 一种浮动加湿器
CN213612122U (zh) 一种水气共用系统的纳米喷雾枪
CN210171812U (zh) 雾化装置
CN209661360U (zh) 一种便携式开水机
CN208798695U (zh) 供液装置及电子烟
CN207146344U (zh) 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
CN206100030U (zh) 一种路由器散热及离子除尘装置
CN206354426U (zh) 电子雾化器
CN206005945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8850681U (zh) 一种新型电子烟
CN208319666U (zh) 一种吸氧瓶
CN210977623U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油箱
CN209660462U (zh) 具有双气道的电子烟
CN207813682U (zh) 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油气润滑系统和工具设备
CN209391086U (zh) 一种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