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0191U -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0191U
CN206600191U CN201720334816.7U CN201720334816U CN206600191U CN 206600191 U CN206600191 U CN 206600191U CN 201720334816 U CN201720334816 U CN 201720334816U CN 206600191 U CN206600191 U CN 206600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ump
engine
oil sump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48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会球
陈伟芳
殷海庭
杨辉
夏琪伟
罗欣喆
简辉
陈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48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0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0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0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其中,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阻隔件,设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并将所述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所述主油底壳的体积小于所述副油底壳的体积;设于所述阻隔件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阀。本实用新型在同样的发动机热负荷下,机油温度上升较快,暖机时间得以缩短,燃油耗及排放均可得到改善;主油底壳内的机油和副油底壳内的机油快速混合,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油底壳属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存机油是其第一功能。机油,被誉为发动机的“血液”,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参与者,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减磨等作用。
在多数工况下,发动机机油温度高于冷却液温度,机油需要进行冷却。但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由于发动机本身热负荷较小,机油温度偏低,需要从冷却水吸收热量实现升温,尤其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的冷启动工况,机油升温更为必要。机油温度过低,会使机油粘度增大,增加机件运动的阻力,暖机时间加长,对燃油耗及排放等均不利。
因此需要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提升机油温度。目前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仅有一个油底壳,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油底壳内所有的机油均参与润滑循环,这就导致机油温度上升较慢,暖机时间长,对燃油耗及排放等均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机油温度上升较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阻隔件,设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并将所述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所述主油底壳的体积小于所述副油底壳的体积;设于所述阻隔件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阀。
可选的,还包括:主吸油盘,通过第一管路与油泵相连,所述主吸油盘位于所述主油底壳内;副吸油盘,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所述副吸油盘位于所述副油底壳内,且其中一个所述调节阀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中。
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油底壳内,用于检测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所述调节阀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可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油底壳内,用于检测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用以控制所述调节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可选的,所述调节阀为蜡式调节阀。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油底壳的加油口以及设于加油口上的加油口盖;
机油加注管,依次穿过所述主油底壳和所述阻隔件,并延伸至所述副油底壳内。
可选的,还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出油端位于所述主油底壳内。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放油螺塞,设于所述主油底壳上;第二放油螺塞,设于所述副油底壳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以及设于油底壳本体内的阻隔件,阻隔件将发动机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其中,主油底壳的体积小于副油底壳的体积。相当于将油底壳容积一分为二,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设于阻隔件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阀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仅有体积小的主油底壳内的机油参与油路循环。
由于参与循环的机油量少了,因此,在同样的发动机热负荷下,机油温度上升较快,暖机时间得以缩短,燃油耗及排放均可得到改善。待机油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后,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后,设于阻隔件上的调节阀全部处于开启状态。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连通,即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内的机油均参与油路循环,以保证发动机润滑有效,安全运行。
同时,由于所有的调节阀均处于开启状态,主油底壳内的机油和副油底壳内的机油快速混合,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机油的粘度适合,不会增加机件运动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的主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机油的循环路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在发动机正常工作阶段,机油的循环路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的主视图二,图4中示出了电子控制单元与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通过导线连接;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的主视图三,图5中示出了电子控制单元与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无线通信连接;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机油的循环路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油底壳在发动机正常工作阶段,机油的循环路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10,包括:油底壳本体,以及阻隔件20,阻隔件20设于油底壳本体内,并将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主油底壳11的体积小于副油底壳12的体积。继续参考图1,还包括设于阻隔件20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阀。图1中仅示出其中两个调节阀,分别为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为多个调节阀,例如为3个、5个或8个等。
由于油底壳容积被一分为二,主油底壳11的体积小于副油底壳12的体积。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此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相互隔绝,仅有体积小的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参与油路循环。
由于参与循环的机油量少了,在同样的发动机热负荷下,机油温度上升较快,暖机时间得以缩短,燃油耗及排放均可得到改善。待机油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后,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后,设于阻隔件20上的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全部处于开启状态。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连通,即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均参与油路循环,以保证发动机润滑有效,安全运行。
同时,由于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均处于开启状态,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快速混合,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机油的粘度适合,不会增加机件运动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阻隔件20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当将发动机油底壳10布置于汽车上后,汽车的车宽方向、车长方向或车高方向为第一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汽车的车宽方向或车长方向,这样,沿车高方向,发动机油底壳10被分隔成上下两层。沿车高方向,主油底壳11位于副油底壳12之上。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以是汽车的车高方向,那么,沿车宽或车长方向,发动机油底壳10被分隔成左右两层。
此外,阻隔件20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将发动机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即可,本实施例中阻隔件20呈板状。且由于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控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处于关闭状态,仅让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参与油路循环。因此,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上升很快,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温度较低。
为避免副油底壳12内温度较低的机油影响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的上升,阻隔件20可以使用隔热材料制成。使用隔热材料制成的阻隔件20可以有效降低副油底壳12内的温度较低的机油对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的上升,从而可以使得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快速上升,暖机时间得以缩短。
此外,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的体积的比例不做限定。例如,发动机油底壳10的体积为5L,可以设定主油底壳11的体积为1L,副油底壳12的体积为4L;也可以设定主油底壳11的体积为2L,副油底壳12的体积为3L。只要主油底壳11的体积小于副油底壳12的体积即可。
继续参考图1和图2,由于机油为发动机的“血液”,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参与者,机油需要通过油路92输送至发动机润滑系统,才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减磨等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油底壳10还包括:主吸油盘50,通过第一管路52与油泵51相连,主吸油盘50位于主油底壳11内,用于将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泵51向油路92(参考图2),并输送至发动机润滑系统。主吸油盘50自带过滤器(图未示出),能够过滤机油中的杂质。
同时,由于主油底壳11体积较小,所存储的机油量不能完全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对机油的需求,还需要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参与润滑循环。因此,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发动机油底壳10还包括副吸油盘53,副吸油盘53通过第二管路54与油泵51相连,副吸油盘53位于副油底壳12内,且其中一个调节阀位于第二管路54中,本实施例中是第一调节阀30位于第二管路54中。副吸油盘53自带过滤器(图未示出),能够过滤机油中的杂质。
当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阶段(非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阶段),第一调节阀30处于开启状态,第二管路54处于导通状态,副吸油盘53可以将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泵51向油路92(参考图3),并输送至发动机润滑系统,满足了发动机润滑系统对机油的需求。
其中,第二管路54延伸至副油底壳12的底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可能处于各种倾斜、摇摆工况下,主油底壳11内的主吸油盘50有可能会冒出机油液面,导致油泵51不能抽取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供给发动机润滑系统。此时,由于第二管路54一直延伸至副油底壳12的底端,无论如何,与第二管路54相连的副吸油盘53始终浸没于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液面之下。通过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供给发动机润滑系统,保证油泵51能正常抽取发动机润滑系统所需的机油。
综上,本实施例中是根据主油底壳11内的温度来决定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的关闭与否。为精准的实现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的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油底壳1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60,温度传感器60设于主油底壳11内,用于检测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
温度传感器60用于将检测到的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信号发送给调节阀,调节阀根据温度传感器60输出的温度信号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调节阀内集成了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60输出的温度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用以控制调节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60用于将检测到的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执行相应动作。
当温度传感器60检测到的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处于关闭状态;当温度传感器60检测到的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大于等于温度设定值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处于打开状态。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温度传感器60,调节阀为蜡式调节阀,即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均为蜡式调节阀,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自带温控组件,也能实现根据主油底壳11的温度打开或关闭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蜡式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可参考汽车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此外,机油参与润滑循环后,机油量会变少,为保证发动机润滑系统对机油的需求,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油底壳10还包括:位于主油底壳11的加油口(图未示出)以及设于加油口上的加油口盖(图未示出),设于主油底壳11上;机油加注管91,依次穿过主油底壳11和阻隔件20,并延伸至副油底壳12内。
在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均设有液位传感器(图未示出),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量过少,不能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对机油的需求,可以通过加油口盖向主油底壳11加注机油,通过机油加注管91向副油底壳12加注机油。保证了发动机油底壳10内具有足够的机油用于循环,保证发动机的安全运行。
同时,参考图1,发动机油底壳还包括:回油管90,回油管90的出油端位于主油底壳11内。机油参与发动机润滑系统循环后,可以通过回油管90回流至主油底壳11,实施了对机油的循环利用。需注意的是,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长期使用后,机油品质会劣化,劣质机油参与发动机润滑循环,可能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坏。因此,主油底壳11内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长期使用后需要更换。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油底壳10还包括:第一放油螺塞80,设于主油底壳11上;以及第二放油螺塞81,设于副油底壳12上。其中第一放油螺塞80位于主油底壳11上靠近阻隔件20的位置,第二放油螺塞81位于副油底壳12的底部,这样有利于在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打开后,在重力作用下,主油底壳11内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可以快速的放空。待主油底壳11内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完全放空后,再通过加油口盖和机油加注管91分别向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加注新鲜的机油,减少劣质机油对发动机的损坏。
从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方便更换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且操作简便。
具体说来,参考图2并结合图1所示,在发动机启动及低负荷暖机过程中,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此时,控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相互隔绝,仅有体积小的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参与油路循环。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依次经过主吸油盘50、第一管路52、油泵51、油路92、回油管90及主油底壳11,实现了机油的润滑循环。
由于参与循环的机油量少了,因此,在同样的发动机热负荷下,机油温度上升较快,暖机时间得以缩短,燃油耗及排放均可得到改善。待机油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后,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后,参考图3并结合图1所示,控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全部处于开启状态。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连通,即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均参与油路循环。
发动机油底壳10内的机油有两条循环路径,其中一条循环路径同发动机启动阶段: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依次经过主吸油盘50、第一管路52、油泵51、油路92、回油管90及主油底壳11,实现了机油的润滑循环;另一条循环路径如下: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依次经过副吸油盘53、第二管路54、第一调节阀30、油泵51、油路92、回油管90、第二调节阀40及副油底壳12,实现了机油的润滑循环。
上述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自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60和第一调节阀30及第二调节阀40通信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60检测主油底壳11内的温度,实现对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被配置成和控制单元70通信,即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未内置控制单元。同样本实施例中也包括温度传感器60,温度传感器60设于主油底壳11内,用于检测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温度传感器60用于将检测到的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所对应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70根据温度传感器60输出的温度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用以控制调节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图4中示出控制单元70与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通过导线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参考图5,控制单元70与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无线通信连接。
当温度传感器60检测到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单元70控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处于关闭状态;参考图6,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依次经过主吸油盘50、第一管路52、油泵51、油路92、回油管90及主油底壳11,实现了机油的润滑循环。
当温度传感器60检测到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温度大于等于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单元70控制第一调节阀30和第二调节阀40处于开启状态。参考图7,发动机油底壳10内的机油有两条循环路径,其中一条循环路径同发动机启动阶段: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依次经过主吸油盘50、第一管路52、油泵51、油路92、回油管90及主油底壳11,实现了机油的润滑循环;另一条循环路径如下: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依次经过副吸油盘53、第一调节阀30、第二管路54、油泵51、油路92、回油管90、第二调节阀40及副油底壳12,实现了机油的润滑循环。
此外,参考图1至图3,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机油加注管91向副油底壳12内加注机油。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发动机油底壳10上未设置机油加注管91,通过控制单元70控制第二调节阀40的打开或关闭。当需要向副油底壳12内加注机油时,通过设于主油底壳11上的加油口盖向主油底壳11内加注机油,并通过控制单元70控制第二调节阀40处于打开状态,主油底壳11内的机油流向副油底壳12内,实现了对副油底壳12的加注机油。
参考图1至图3,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手动打开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以实现对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机油的放空。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与控制单元70通过导线连接,导线从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穿出,需保证导线与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连接处的密封,防止机油泄露出来。通过控制单元70自动控制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打开,以放空主油底壳11和副油底壳12内的机油。在其它实施例中,参考图5,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与控制单元70无线通信连接,也能够实现第一放油螺塞80和第二放油螺塞81的自动打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底壳本体;
阻隔件,设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并将所述油底壳分隔成主油底壳和副油底壳,所述主油底壳的体积小于所述副油底壳的体积;
设于所述阻隔件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吸油盘,通过第一管路与油泵相连,所述主吸油盘位于所述主油底壳内;
副吸油盘,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油泵相连,所述副吸油盘位于所述副油底壳内,且其中一个所述调节阀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油底壳内,用于检测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所述调节阀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油底壳内,用于检测所述主油底壳内的机油温度,输出温度信号;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用以控制所述调节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蜡式调节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主油底壳的加油口以及设于加油口上的加油口盖;
机油加注管,依次穿过所述主油底壳和所述阻隔件,并延伸至所述副油底壳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出油端位于所述主油底壳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放油螺塞,设于所述主油底壳上;
第二放油螺塞,设于所述副油底壳上。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CN201720334816.7U 2017-03-31 2017-03-31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Active CN206600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4816.7U CN206600191U (zh) 2017-03-31 2017-03-31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4816.7U CN206600191U (zh) 2017-03-31 2017-03-31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0191U true CN206600191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6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4816.7U Active CN206600191U (zh) 2017-03-31 2017-03-31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019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7923A (zh) * 2017-11-24 2018-06-01 浙江海洋大学 大流量水上燃油加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139179A (zh) * 2018-08-08 2019-01-0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油量油底壳
CN109973172A (zh) * 2019-05-07 2019-07-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用低速机防浪除杂质油底壳
CN113464237A (zh) * 2021-07-21 2021-10-01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型发动机油底壳及其油量调节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7923A (zh) * 2017-11-24 2018-06-01 浙江海洋大学 大流量水上燃油加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139179A (zh) * 2018-08-08 2019-01-0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油量油底壳
CN109973172A (zh) * 2019-05-07 2019-07-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用低速机防浪除杂质油底壳
CN109973172B (zh) * 2019-05-07 2024-02-06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用低速机防浪除杂质油底壳
CN113464237A (zh) * 2021-07-21 2021-10-01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型发动机油底壳及其油量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00191U (zh) 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汽车
WO2016035511A1 (ja)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RU2358135C1 (ru) Двухкамерный поддон картера и двигатель, оборудованный таким поддоном
KR100849050B1 (ko) 오일 팬 및 윤활 장치
CN108533380B (zh) 用于机动车的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CN106837504A (zh) 发动机冷却装置
US8047165B2 (en) Medium circulating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tartability and warm up ability
US20120199313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a Hybrid Vehicle
CN108049956B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7526569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US11905875B2 (en) Vehicle heat exchange system
CN110332039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547824U (zh) 具有第二换热器的车辆
JP2011149385A (ja) 冷却水循環装置
CN108263202A (zh) 一种多增程器发动机冷却装置
RU2701037C2 (ru) Систем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207080262U (zh) 可快速提高机油温度的油底壳
WO2020136092A2 (en) Heat exchanger and vehicle heat exchange system
CN206161321U (zh) 一种发动机热试小车
CN209067399U (zh) 一种发动机及变速器的外部热管理循环管路结构
CN205503940U (zh) 一种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及汽车
CN213384129U (zh) 一种用于淋浴车上的双循环供热系统
JP2010077880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CN204140158U (zh)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CN207278318U (zh) 发动机油底壳隔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