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4126U -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4126U
CN206584126U CN201720137204.9U CN201720137204U CN206584126U CN 206584126 U CN206584126 U CN 206584126U CN 201720137204 U CN201720137204 U CN 201720137204U CN 206584126 U CN206584126 U CN 206584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mark
contraposition
multiplying arrangement
g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372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军
徐小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loud Vision Network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372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4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4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4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其中,该对位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对位治具;对位治具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对位治具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对位治具上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并且在对位时通过放大设备来观察对位治具上的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通过液晶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通过光栅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对位精确度高,提高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柱状透镜技术的立体显示器主要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玻璃和柱状透镜光栅四部分。其中,液晶面板中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是由多种颜色组成,各个颜色之间存在边界。柱状透镜光栅是由多个柱状单元组成,相邻柱状单元之间存在边界。在组装立体显示器时,需要对液晶面板和柱状透镜光栅进行精确对位。
当前组装立体显示器时,为了满足立体显示的效果,需要确定柱状透镜光栅与水平线的夹角,在工作台上按照像素列与水平线垂直的方向放置液晶面板,将液晶面板和玻璃贴合在一起,然后按照上述确定的夹角将柱状透镜光栅贴合在玻璃上,最后利用外框将背光模组固定在液晶面板上,得到最终的立体显示器。
上述贴合液晶面板及柱状透镜光栅时都仅以水平线为参考线或者人工经验进行对位,对位的准确性不高,大大降低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采用的对位治具上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通过液晶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通过光栅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对位精确度高,提高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对位治具;
所述对位治具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
所述对位治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放大设备;
所述放大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对位治具上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对位控制器;
所述对位控制器与所述放大设备连接,接收所述放大设备传输的液晶位置信息和光栅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对位机械手;
所述对位机械手与所述对位控制器连接,接收所述对位控制器传输的控制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
所述液晶对位标志的形状与液晶面板的像素列形状相同;
所述光栅对位标志的宽度与柱状透镜光栅中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的宽度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
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放大设备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放大设备为电子显微镜、光电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补光灯;
所述补光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补光灯的灯头位于所述对位治具的上方。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对位工作台;
所述对位工作台上设置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放大设备、对位机械手、对位控制器和补光灯;
所述补光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对位工作台上,所述放大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液晶对位标志及所述光栅对位标志的上方;
所述对位控制器与所述放大设备连接,接收所述放大设备传输的液晶位置信息和光栅位置信息;
所述对位机械手与所述对位控制器连接,接收所述对位控制器传输的控制指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对位治具;对位治具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对位治具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对位治具上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并且在对位时通过放大设备来观察对位治具上的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通过液晶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通过光栅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对位精确度高,提高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如下所示:
1:工作台,2:对位治具,3:固定夹,4:放大设备,5:对位控制器,6:对位机械手,7:连接支架,8:补光灯,9:对位工作台;
21:液晶对位标志,22:光栅对位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生产立体显示器时,贴合液晶面板及柱状透镜光栅时都仅以水平线为参考线进行对位,对位的准确性不高,大大降低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对位治具对位2;
对位治具2带有液晶对位标志21及光栅对位标志22;对位治具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
对位治具2上的液晶对位标志21的形状与液晶面板的像素列的形状相同。光栅对位标志22的宽度与柱状透镜光栅中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的宽度相同。对位治具2上可以有一组或多组液晶对位标志21和光栅对位标志22,图1所示的对位治具2上仅示意性的画出了一组液晶对位标志21和光栅对位标志2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位装置还可以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固定夹3,固定夹3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夹住对位治具2,以确保对位治具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防止对位治具2发生滑动或偏移。
立体显示器包括的液晶面板上有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由多种颜色组成,各个颜色之间存在边界。彩色滤光片的形状与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的形状及液晶对位标志21的形状均相同。彩色滤光片中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的宽度与对位治具2上液晶对位标志21中的一条标志的宽度相同,即彩色滤光片中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的宽度与图1中液晶对位标志21上所示的宽度d相等。在生产立体显示器时,将液晶面板放置在对位治具2上,移动液晶面板使彩色滤光片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与对位治具2上液晶对位标志21对齐。
由于液晶对位标志2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彩色滤光片的尺寸,所以在对液晶面板进行对位时,可以将彩色滤光片的少量几条边界与液晶对位标志21重合,从而确保彩色滤光片的所有边界均与液晶对位标志21平行,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
对液晶面板进行精确对位后,在液晶面板上贴合玻璃。然后在玻璃上,根据对位治具2上的光栅对位标志22对柱状透镜光栅进行对位。首先将柱状透镜光栅放置在玻璃上,移动柱状透镜光栅使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与对位治具2上的光栅对位标志22平行。
由于柱状透镜光栅中有多个柱状单元,相邻两个柱状单元之间存在边界,所以柱状透镜光栅中存在多个边界,在对柱状透镜光栅进行对位时,将柱状透镜光栅中少量几条边界与对位治具2上的光栅对位标志22重合,从而确保柱状透镜光栅中所有边界均与光栅对位标志22平行,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
对柱状透镜光栅对位准确后,将柱状透镜光栅贴合在玻璃上,得到液晶面板、玻璃和柱状透镜光栅贴合在一起形成的模组。将该模组翻转过来,使得液晶面板面朝上方,通过外框将背光模组与该模组固定组装在一起,使得背光模组固定设置在液晶面板远离玻璃的一侧,至此完成了立体显示器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得到的立体显示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对位治具上带有液晶对位标志21及光栅对位标志22,通过液晶对位标志21能够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通过光栅对位标志22能够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对位精确度高,能够提高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
上述对液晶面板及柱状透镜光栅的对位操作可以由人工操作实现,在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对位时,由于液晶对位标志21和光栅对位标志22的尺寸都非常小,肉眼进行对位精确度很差,因此为了提高对位准确度,如图4所示,该对位装置还包括放大设备4;
放大设备4固定设置在对位治具2上方。该放大设备4为电子显微镜、光电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
在制作立体显示器的过程中,对液晶面板进行对位时,通过放大设备4观察液晶面板上的彩色滤光片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以及对位治具2上的液晶对位标志21,调整液晶面板的位置使彩色滤光片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与对位治具2上的液晶对位标志21平行。在对柱状透镜光栅进行对位时,通过放大设备4观察柱状透镜光栅中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以及对位治具2上的光栅对位标志22,调整柱状透镜光栅的位置使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与光栅对位标志22平行。
如图5所示,该对位装置还包括:对位控制器5和对位机械手6;
对位控制器5与放大设备4连接,接收放大设备4传输的液晶位置信息和光栅位置信息。
对位机械手6与对位控制器5连接,接收对位控制器5传输的控制指令。
上述液晶位置信息包括彩色滤光片的位置、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以及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放大设备4捕捉到液晶面板上彩色滤光片的位置、对位治具2上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及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将彩色滤光片的位置、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及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组成液晶位置信息,并传输给对位控制器5。对位控制器5根据液晶位置信息包括的彩色滤光片的位置与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计算出彩色滤光片与液晶对位标志21之间的距离。根据彩色滤光片的位置、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以及彩色滤光片与液晶对位标志21之间的距离,生成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对位机械手6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位控制器5传输该控制指令给对位机械手6,对位机械手6将液晶面板在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方向上,移动该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距离。在整个对位过程中,通过放大设备4不断反馈的液晶位置信息,调整液晶面板的位置,最终实现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
上述光栅位置信息包括柱状透镜光栅中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的位置、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以及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放大设备4捕捉到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对位治具2上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及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将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及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组成光栅位置信息,并传输给对位控制器5。对位控制器5根据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与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计算出柱状透镜光栅与光栅对位标志22之间的距离。根据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以及柱状透镜光栅与光栅对位标志22之间的距离,生成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对位机械手6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位控制器5传输该控制指令给对位机械手6,对位机械手6将柱状透镜光栅在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方向上,移动该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距离。在整个对位过程中,通过放大设备4不断反馈的光栅位置信息,调整柱状透镜光栅的位置,最终实现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
如图4所示,为了更好的固定放大设备4,防止放大设备4移动导致对位不准确的情况,该对位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7;
连接支架7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1上,连接支架7的另一端与放大设备4固定连接。
为了增强工作台1处的光照强度,避免因光线弱导致对位不准确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位装置还包括补光灯8,如图6所示。
补光灯8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且补光灯8的灯头位于对位治具2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对位治具2上方设置放大设备4,可以避免角度问题造成光在穿过液晶面板或柱状透镜光栅时产生折射,进而导致发生位置偏移,无法精确对位。另外,对位治具2上的液晶对位标志21和光栅对位标志22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可以为长线、短线或点阵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对位治具;对位治具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对位治具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对位治具上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并且在对位时通过放大设备来观察对位治具上的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通过液晶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通过光栅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对位精确度高,提高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对位工作台9;
对位工作台9上设置有液晶对位标志21及光栅对位标志22。
其中,液晶对位标志21的形状与液晶面板的像素列的形状相同。光栅对位标志22的宽度与柱状透镜光栅中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的宽度相同。对位工作台9上可以设置有一组或多组液晶对位标志21和光栅对位标志22,图7所示的对位工作台9上仅示意性的画出了一组液晶对位标志21和光栅对位标志22。
立体显示器包括的液晶面板上有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由多种颜色组成,各个颜色之间存在边界。彩色滤光片的形状与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的形状及液晶对位标志21的形状均相同。彩色滤光片中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的宽度与对位工作台9上液晶对位标志21中的一条标志的宽度相同,即彩色滤光片中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的宽度与图7中的宽度d相等。在生产立体显示器时,将液晶面板放置在对位工作台9上,移动液晶面板使彩色滤光片各个颜色之间的边界与对位工作台9上液晶对位标志21平行。
由于液晶对位标志2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彩色滤光片的尺寸,所以在对液晶面板进行对位时,可以将彩色滤光片的少量几条边界与液晶对位标志21重合,从而确保彩色滤光片的所有边界均与液晶对位标志21平行,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
对液晶面板进行精确对位后,在液晶面板上贴合玻璃。然后在玻璃上,根据对位工作台9上的光栅对位标志22对柱状透镜光栅进行对位。首先将柱状透镜光栅放置在玻璃上,移动柱状透镜光栅使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与对位工作台9上的光栅对位标志22平行。
由于柱状透镜光栅中有多个柱状单元,相邻两个柱状单元之间存在边界,所以柱状透镜光栅中存在多个边界,在对柱状透镜光栅进行对位时,将柱状透镜光栅中少量几条边界与对位工作台9上的光栅对位标志22重合,从而确保柱状透镜光栅中所有边界均与光栅对位标志22平行,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
对柱状透镜光栅对位准确后,将柱状透镜光栅贴合在玻璃上,得到液晶面板、玻璃和柱状透镜光栅贴合在一起形成的模组。将该模组翻转过来,使得液晶面板面朝上方,通过外框将背光模组与该模组固定组装在一起,使得背光模组固定设置在液晶面板远离玻璃的一侧,至此完成了立体显示器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对位装置一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装置也还包括放大设备4、对位控制器5、对位机械手6和补光灯8;
补光灯8固定安装在对位工作台9上,放大设备4固定设置在液晶对位标志21及光栅对位标志22的上方;
对位控制器5与放大设备4连接,接收放大设备4传输的液晶位置信息和光栅位置信息;
对位机械手6与对位控制器5连接,接收对位控制器5传输的控制指令,对位机械手6根据控制指令对液晶面板和柱状透镜光栅进行对位。
上述液晶位置信息包括彩色滤光片的位置、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以及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放大设备4捕捉到液晶面板上彩色滤光片的位置、对位工作台9上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及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将彩色滤光片的位置、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及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组成液晶位置信息,并传输给对位控制器5。对位控制器5根据液晶位置信息包括的彩色滤光片的位置与液晶对位标志21的位置,计算出彩色滤光片与液晶对位标志21之间的距离。根据彩色滤光片的位置、彩色滤光片的移动方向以及彩色滤光片与液晶对位标志21之间的距离,生成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对位机械手6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位控制器5传输该控制指令给对位机械手6,对位机械手6将液晶面板在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方向上,移动该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距离。在整个对位过程中,通过放大设备4不断反馈的液晶位置信息,调整液晶面板的位置,最终实现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
上述光栅位置信息包括柱状透镜光栅中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的位置、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以及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放大设备4捕捉到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对位工作台9上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及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将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及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组成光栅位置信息,并传输给对位控制器5。对位控制器5根据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与光栅对位标志22的位置,计算出柱状透镜光栅与光栅对位标志22之间的距离。根据柱状透镜光栅中边界的位置、柱状透镜光栅的移动方向以及柱状透镜光栅与光栅对位标志22之间的距离,生成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对位机械手6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位控制器5传输该控制指令给对位机械手6,对位机械手6将柱状透镜光栅在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方向上,移动该控制指令指示的移动距离。在整个对位过程中,通过放大设备4不断反馈的光栅位置信息,调整柱状透镜光栅的位置,最终实现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对位工作台9上方设置放大设备4,可以避免角度问题造成光在穿过液晶面板或柱状透镜光栅时产生折射,进而导致发生位置偏移,无法精确对位。另外,对位工作台9上的液晶对位标志21和光栅对位标志22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可以为长线、短线或点阵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装置包括的对位工作台上设置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在对位时通过放大设备来观察对位治具上的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通过液晶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液晶面板的精确对位,通过光栅对位标志能够实现对柱状透镜光栅的精确对位,对位精确度高,提高了立体显示器的立体显示效果。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对位治具;
所述对位治具带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
所述对位治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放大设备;
所述放大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对位治具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对位控制器;
所述对位控制器与所述放大设备连接,接收所述放大设备传输的液晶位置信息和光栅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对位机械手;
所述对位机械手与所述对位控制器连接,接收所述对位控制器传输的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对位标志的形状与液晶面板的像素列形状相同;
所述光栅对位标志的宽度与柱状透镜光栅中柱状单元之间的边界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支架;
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放大设备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设备为电子显微镜、光电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补光灯;
所述补光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补光灯的灯头位于所述对位治具的上方。
9.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对位工作台;
所述对位工作台上设置有液晶对位标志及光栅对位标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放大设备、对位机械手、对位控制器和补光灯;
所述补光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对位工作台上,所述放大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液晶对位标志及所述光栅对位标志的上方;
所述对位控制器与所述放大设备连接,接收所述放大设备传输的液晶位置信息和光栅位置信息;
所述对位机械手与所述对位控制器连接,接收所述对位控制器传输的控制指令。
CN201720137204.9U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Active CN206584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7204.9U CN206584126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7204.9U CN206584126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4126U true CN206584126U (zh) 2017-10-24

Family

ID=60090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37204.9U Active CN206584126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4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7456B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02629041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7439647U (zh) 一种平视显示器显示性能综合测试台
CN102207632A (zh) 一种立体显示器
CN103149730A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屏
CN206348537U (zh) 面向纸海图作业的双色光源光路合束装置
CN103257506A (zh) 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和3d显示装置
CN105446050A (zh) 3d显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402473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2169266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制作方法
CN202929230U (zh) 透镜光栅及显示装置
CN206584126U (zh) 一种立体显示器的对位装置
CN106990544A (zh) 显示面板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3676247B (zh) 一种立体显示器及其对位方法和对位系统
CN203838360U (zh) 一种柱镜式光栅膜片及包含该光栅膜片的3d显示装置
CN202275241U (zh) 一种新型立体显示器
CN107861256A (zh)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CN208035359U (zh) 片材贴合装置
CN207851457U (zh) 一种超大型高精密面板测量仪器
CN202854478U (zh) 一种360度浮空立体幻影成像系统
CN206479660U (zh) 光栅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5717573B (zh) 补偿膜偏光片及液晶显示屏
CN106405850A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立方法
CN209149775U (zh) 一种漫折射图像成像装置
CN204674194U (zh) 太阳能硅片二次印刷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201899 room 2008, building 10, No. 70 Bole Road, Jiad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loud Vision Network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63, building 6, No. 829, Yisha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Patentee before: MCLOUD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