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1776U -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1776U
CN206561776U CN201720243672.4U CN201720243672U CN206561776U CN 206561776 U CN206561776 U CN 206561776U CN 201720243672 U CN201720243672 U CN 201720243672U CN 206561776 U CN206561776 U CN 206561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eleration
full
electrons
vehicle
vehicl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436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阴晓慧
王志明
杨光
汪明朋
陈艳艳
刘小永
张超
梁飞飞
陈立明
陈玉
张莉
刘涛
高小辉
张勇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ring (changzhou) Automotive R & 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436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1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1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17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该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感应装置、整车控制装置、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感应装置采集整车数据发送给整车控制装置,由整车控制装置对整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当整车数据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同时启动,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当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时,能量回收装置关闭,电子制动装置启动,直接制动。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由于采用了分析整车数据并控制能量回收系统开关的整车控制装置,可以快速精准的传递制动信号,提高了能量回收的效率,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法规日趋严苛,电动汽车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普及。目前电动汽车均采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对制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可利用电机发电转变为电能进行回收并储蓄在动力电池中,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目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均基于驱动电机和液压制动系统的协调控制技术,采用驱动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系统独立控制,简单叠加逻辑。发明人研究发现,这样的技术方案没有对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系统输出扭矩进行协调分配,制动能量回收效果和制动感觉均较差,并且由于液压制动系统本身存在建压时间延迟,对整车控制信号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延时,导致整车能量回收系统和整车制动性能协调上不够快速和精确,而且控制系统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精准制动、能量回收效果好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结构简单,通过电信号的传递快速准确制动,在保证快速响应整车制动性能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能量回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通过电信号的传递快速准确制动,在保证快速响应整车制动性能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能量回收效果,同时简化制动系统结构,减少其零部件数量,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感应装置、整车控制装置、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
制动踏板与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向感应装置发出制动信号;
感应装置与整车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整车数据并将整车数据发送给整车控制装置;
整车控制装置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整车数据并判断整车数据是否到达预设值,若整车数据达到预设值,则整车控制装置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则整车控制装置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进一步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能量回收控制器、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与动力蓄电池连接,能量回收控制器与驱动电机连接,以控制驱动电机为动力蓄电池充电,能量回收控制器与整车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整车控制装置包括制动扭矩分配器和安全控制器,制动扭矩分配器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连接,安全控制器与电子制动装置连接;
若整车数据达到预设值,制动扭矩分配器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安全控制器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进一步地,安全控制器包括车身稳定控制机构,车身稳定控制机构设置有第一预设值,感应装置包括稳定传感器,稳定传感器与车身稳定控制机构连接,以发出第一整车数据,若第一整车数据未达到第一预设值,车身稳定控制机构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进一步地,安全控制器包括防抱死控制机构,防抱死控制机构设置有第二预设值,感应装置包括防抱死传感器,防抱死传感器与防抱死控制机构连接,以发出第二整车数据,若第二整车数据未达到第二预设值,防抱死控制机构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进一步地,防抱死传感器包括轮速感应件、车速感应件和整合传感件,整合传感件分别与轮速感应件和车速感应件连接,以发出第二整车数据。
进一步地,感应装置包括踏板行程传感器,踏板行程传感器与整车控制装置连接,向整车控制装置发出制动力矩信号,以控制电子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矩。
进一步地,电子制动装置包括电机控制器和电子制动电机,电机控制器与整车控制装置连接,电机控制器与电子制动电机连接,以控制电子制动电机进行制动。
进一步地,电子制动电机为多个。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安装于汽车本体内,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感应装置、整车控制装置、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
制动踏板与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向感应装置发出制动信号;
感应装置与整车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整车数据并将整车数据发送给整车控制装置;
整车控制装置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整车数据并判断整车数据是否到达预设值,若整车数据达到预设值,则整车控制装置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则整车控制装置控制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感应装置采集整车数据发送给整车控制装置,由整车控制装置对整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当整车数据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同时启动,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当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时,能量回收装置关闭,电子制动装置启动,直接制动。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由于采用了分析整车数据并控制能量回收系统开关的整车控制装置,可以快速精准的传递制动信号,并且大大提高了能量回收的效率,节能环保,实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可以快速精准的传递制动信号,并且大大提高了能量回收的效率,节能环保,实用性较高,结构简单,简化制动系统结构,减少其零部件数量,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中能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中感应装置通过整车控制装置与电子制动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连接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标:10-电动汽车;100-电动汽车制动系统;110-制动踏板;120-感应装置;121-稳定传感器;123-防抱死传感器;125-踏板行程传感器;130-整车控制装置;131-制动扭矩分配器;132-安全控制器;134-车身稳定控制机构;136-防抱死控制机构;140-能量回收装置;141-能量回收控制器;143-驱动电机;145-动力蓄电池;150-电子制动装置;200-汽车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10,作为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代步工具。通过电信号的传递快速准确制动,在保证快速响应整车制动性能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能量回收效果,同时简化制动系统结构,减少其零部件数量,节省空间。该电动汽车10包括汽车本体200和电动汽车制动系统100,电动汽车制动系统100安装于汽车本体200内,在汽车本体200需要制动时进行快速准确制动。
请参照图2,电动汽车制动系统100包括制动踏板110、感应装置120、整车控制装置130、能量回收装置140和电子制动装置150。制动踏板110与感应装置120连接,用于向感应装置120发出制动信号。感应装置120与整车控制装置130连接,用于采集整车数据并将整车数据发送给整车控制装置130。整车控制装置130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140和电子制动装置150连接,用于接收整车数据并判断整车数据是否到达预设值。若整车数据达到预设值,则整车控制装置130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和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则整车控制装置130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直接制动。
请参照图3,能量回收装置140包括能量回收控制器141、驱动电机143和动力蓄电池145。驱动电机143与动力蓄电池145连接,能量回收控制器141与驱动电机143连接,以控制驱动电机143反拖发电,然后为动力蓄电池145充电。能量回收控制器141与整车控制装置130连接,以在整车控制器的控制下启动或者关闭。
请参照图4,感应装置120包括稳定传感器121、防抱死传感器123和踏板行程传感器125。稳定传感器121、防抱死传感器123和踏板行程传感器125均与整车控制装置130连接。稳定传感器121发出第一整车数据到整车控制装置130内。防抱死传感器123发出第二整车数据到整车控制装置130内。踏板行程传感器125向整车控制装置130发出制动力矩信号,以控制电子制动装置150的制动力矩,实现精准制动。
本实施例中,防抱死传感器123包括轮速感应件(图未示)、车速感应件(图未示)和整合传感件(图未示)。整合传感件分别与轮速感应件和车速感应件连接,收集整合轮速感应件和车速感应件发出的信号,以发出第二整车数据。
整车控制装置130包括制动扭矩分配器131和安全控制器132。制动扭矩分配器131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140和电子制动装置150连接,安全控制器132与电子制动装置150连接。若整车数据达到预设值,制动扭矩分配器131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和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安全控制器132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直接制动。
安全控制器132包括车身稳定控制机构134和防抱死控制机构136。车身稳定控制机构134设置有第一预设值,且与稳定传感器121连接,用于接收稳定传感器121发出的第一整车数据。第一预设值为电动汽车10的车身稳定系数,若第一整车数据未达到第一预设值,车身稳定控制机构134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直接制动。防抱死控制机构136设置有第二预设值,且与防抱死传感器123连接,用于接收防抱死传感器123发出的第二整车数据。第二预设值为电动汽车10的防抱死系数,若第二整车数据未达到第二预设值,防抱死控制机构136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直接制动。
本实施例中,安全控制器132还包括干扰控制机构(图未示),干扰控制机构设置有第三预设值,电源管理系统SOC信号和动力蓄电池145温度等影响能量回收的干扰信号共同发出第三整车数据到干扰控制机构。第三预设值为电动汽车10的其它干扰系数,若第三整车数据未达到第三预设值,安全控制器132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关闭,并控制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直接制动。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第一整车数据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设值,第二整车数据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值,第三整车数据达到或者超过第三预设值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制动扭矩分配器131才会控制能量回收装置140和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
电子制动装置150包括电机控制器(图未示)和电子制动电机(图未示)。电机控制器与整车控制装置130连接,以在整车控制装置130的控制下启动或者关闭。电机控制器与电子制动电机连接,以控制电子制动电机进行制动。
本实施例中,电子制动电机为四个,分别设置于电动汽车10的四个轮毂,但并不仅限于此,对电子制动电机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但凡能够实现制动电动汽车10的电子制动电机的数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100,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110时,感应装置120采集整车数据发送给整车控制装置130,由整车控制装置130对整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当整车数据达到或超过预设值时,能量回收装置140和电子制动装置150同时启动,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当整车数据未达到预设值时,能量回收装置140关闭,电子制动装置150启动,直接制动。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100由于采用了分析整车数据并控制能量回收系统开关的整车控制装置130,可以快速精准的传递制动信号,并且大大提高了能量回收的效率,节能环保,实用性较高,占用空间小,使电动汽车10能够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性价比更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踏板、感应装置、整车控制装置、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
所述制动踏板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感应装置发出制动信号;
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整车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整车数据并将所述整车数据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装置;
所述整车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和所述电子制动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整车数据并判断所述整车数据是否到达预设值,若所述整车数据达到所述预设值,则所述整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和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所述整车数据未达到所述预设值,则所述整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能量回收控制器、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动力蓄电池连接,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为所述动力蓄电池充电,所述能量回收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装置包括制动扭矩分配器和安全控制器,所述制动扭矩分配器分别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和所述电子制动装置连接,所述安全控制器与所述电子制动装置连接;
若所述整车数据达到所述预设值,所述制动扭矩分配器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和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所述整车数据未达到所述预设值,所述安全控制器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控制器包括车身稳定控制机构,所述车身稳定控制机构设置有第一预设值,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稳定传感器,所述稳定传感器与所述车身稳定控制机构连接,以发出第一整车数据,若第一整车数据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车身稳定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控制器包括防抱死控制机构,所述防抱死控制机构设置有第二预设值,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防抱死传感器,所述防抱死传感器与所述防抱死控制机构连接,以发出第二整车数据,若所述第二整车数据未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防抱死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抱死传感器包括轮速感应件、车速感应件和整合传感件,所述整合传感件分别与所述轮速感应件和所述车速感应件连接,以发出第二整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踏板行程传感器,所述踏板行程传感器与所述整车控制装置连接,向所述整车控制装置发出制动力矩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包括电机控制器和电子制动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子制动电机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子制动电机进行制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制动电机为多个。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和电动汽车制动系统,所述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安装于所述汽车本体内,所述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感应装置、整车控制装置、能量回收装置和电子制动装置;
所述制动踏板与所述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感应装置发出制动信号;
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整车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整车数据并将所述整车数据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装置;
所述整车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和所述电子制动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整车数据并判断所述整车数据是否到达预设值,若所述整车数据达到所述预设值,则所述整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和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在制动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若所述整车数据未达到所述预设值,则所述整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关闭,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动装置启动,以直接制动。
CN201720243672.4U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61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3672.4U CN206561776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3672.4U CN206561776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1776U true CN206561776U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3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4367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61776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1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199A (zh) * 2017-12-01 2018-04-06 西华大学 一种自带倒拖功能的单缸发动机台架实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44928A (zh) * 2018-03-29 2018-09-18 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制动载荷控制系统、电动汽车及制动载荷分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199A (zh) * 2017-12-01 2018-04-06 西华大学 一种自带倒拖功能的单缸发动机台架实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84199B (zh) * 2017-12-01 2023-08-29 西华大学 一种自带倒拖功能的单缸发动机台架实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44928A (zh) * 2018-03-29 2018-09-18 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制动载荷控制系统、电动汽车及制动载荷分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1386B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117169B (zh) 一种定速巡航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汽车
CN104786850B (zh) 一种复合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控制系统和制动控制方法
CN102700419B (zh) 一种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21348U (zh) 一种集成整车控制功能的电机控制器
CN206344781U (zh) 一种整车控制器集成电子驻车epb的can通讯系统
CN101537835A (zh) 具有驾驶辅助功能的集成式电控制动系统
US953367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of mild hybrid vehicle
CN107323271A (zh) 电动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347159A (zh) 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系统
CN10732327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能量回馈方法及系统
CN20656177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CN102050114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制动控制方法
CN110696632A (zh) 一种汽车制动回馈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6184193B (zh) 车辆行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3182940B (zh) 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馈制动系统
CN202641404U (zh) 一种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CN106004449B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soc识别故障的蓄电池保护控制方法
CN104960511A (zh) 一种防止误将加速踏板当成制动踏板的方法
CN112124224B (zh) 电动车辆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动车辆
CN104325976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53452B (zh) 电池限制充电时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725257A (zh)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75828A (zh) 一种车用四电机控制器及控制系统
CN207611254U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用超级电容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