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0670U -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60670U
CN206560670U CN201621267431.5U CN201621267431U CN206560670U CN 206560670 U CN206560670 U CN 206560670U CN 201621267431 U CN201621267431 U CN 201621267431U CN 206560670 U CN206560670 U CN 206560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assembly
slide
gun tube
a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74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
庄庭达
钟凯帆
徐海辰
黄宇坤
卢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6212674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60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60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6067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包括送球装置、发射装置、角度可调的俯仰总成、管件连接总成,所述送球装置包括球舱和移动式落球口,所述球舱包括漏斗式框架、倾斜地平行设置在框架内的若干蓄球道,每条蓄球道的较高端均设置有红外发射头;所述移动式落球口设置在框架上且位于蓄球道的最低端,包括直线移动机构、沿直线移动机构往复移动的滑门总成,所述滑门总成上还设置有与红外发射头相匹配的红外接收头;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角度可调的俯仰总成、设置在俯仰总成上的发射组件;所述管件连接总成活动连接于滑门总成的出口与发射组件的入口之间。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可靠、质量轻、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射程及发射角度灵活可调且发射曲线抗干扰能强。

Description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学习及体育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背景技术
运动员和上体育课的学生在训练时,一般需要至少一名陪练,往往由于缺少陪练人员,或者由于陪练对发射角度、远近距离及球的旋转等技术发挥不稳定,而导致训练效果欠佳。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网球发射器依然是通过摩擦将网球打出,但是尚有不足,比如在一定情况下其射程相对较近,角度发射有限和发射曲线抗干扰能弱,造价高且经常卡球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包括送球装置、发射装置、角度可调的俯仰总成、管件连接总成,所述的送球装置包括球舱和移动式落球口,所述的球舱包括漏斗式框架、倾斜地平行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若干蓄球道,每条蓄球道的较高端均设置有红外发射头;所述的移动式落球口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蓄球道的最低端,包括直线移动机构、沿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往复移动的滑门总成,所述的滑门总成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头相匹配的红外接收头;
所述的发射装置设置在俯仰总成上;
所述的管件连接总成活动连接于滑门总成的出口与发射组件的入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漏斗式框架包括三边矩形底框、设置在所述三边矩形底框上端边缘的漏斗形收集框;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由三块侧板拼接而成,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的左侧或右侧的侧板设置有用于触发滑门总成复位的限位开关;所述的漏斗形收集框由四块上挡板和若干角码拼接而成;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蓄球道上的网球与未落到蓄球道上的网球相隔离的挡片。
进一步地,每条所述的蓄球道包括两根倾斜地平行设置的碳纤管,所述碳纤管的较低端粘固在后管架的弧形面上,较高端通过孔轴配合固定于前管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蓄球道较高端设置有红外发射头固定件,所述的红外发射头固定件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蓄球道一一对应的穿孔圆柱体,所述红外发射头的红外线通过小孔发射。
进一步地,所述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沿各蓄球道横向排列方向设置的滑轨、连接所述滑门总成且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且的滑块、与所述滑门总成驱动连接驱动所述滑门总成沿所述滑轨往复移动的动力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沿矩形四角对称布置的四个同步轮组件、环绕地与四个同步轮组件相配合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始、末两端分别固定于滑门总成的两侧,任一同步带轮组件上设置有与同步带轮驱动连接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门总成包括滑门、弯管,所述滑门的入口处设置有导球片,顶部设置有红外接收头固定件,所述弯管通过扣入式配合转动的连接设置在所述滑门的底部的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俯仰总成包括云台支、立式轴支座、云台电机、云台板,所述云台支在云台板上对称分布,云台电机固定于一侧的云台支,立式轴支座夹紧电机轴,且与所述发射组件的底部固连,另一侧的云台支通过光轴和轴承与立式轴支座形成转动副,且与所述发射组件的底部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组件包括炮管过渡件、炮管固定件、炮管、摩擦轮、拨球电机、摇臂、拨球臂、底板,螺纹转动副,角铝电机座,所述的炮管由炮管过渡件和炮管固定件定位,且通过炮管固定件上的顶丝固定,炮管过渡件和炮管固定件用螺栓固定于底板上;炮管中段的两侧对称设置个摩擦轮, 摩擦轮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无刷电机、与无刷电机连接的飞轮及固定在所述飞轮外圆表面的硅胶圈,所述拨球电机通过角铝电机座固定于炮管过渡件侧面;摇臂通过顶丝固定于拨球电机轴上,拨球臂与摇臂固连,拨球电机带动摇臂进而带动拨球臂将球拨至高速旋转的一对摩擦轮中,进而发射;螺纹转动副通过扣入式配合与炮管过渡件形成转动副。
进一步地,所述管件连接总成包括波纹软管,螺纹连接件,波纹软管一头连接弯管,另一头连接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与螺纹转动副通过螺纹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的按预定顺序将蓄球道上的网球逐一送出,经济实用、卡球率极低、控制简单可靠、质量轻、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射程及发射角度灵活可调且发射曲线抗干扰能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球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落球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球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
1-挡片,2-上挡板,3-限位开关,4-后管架,5-碳纤管,6-红外发射头固定件,7-侧板,8-同步轮,9-同步轮固定件,10-滑轨,11-电机,12-轴承座,13-同步带,14-红外接收头固定件,15-滑块,16-导球片,17-前管架,18-弯管,19-滑门,20-炮管,21-炮管固定件,22-拨球电机,23-螺纹连接件,24-螺纹转动副,25-炮管过渡件,26-角铝电机座,27-云台电机,28-立式轴支座,29-云台支,30-云台板,31-拨球臂,32-摇臂,33-摩擦轮,3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包括送球装置、发射装置、角度可调的俯仰总成、管件连接总成,所述的送球装置包括球舱和移动式落球口,所述的球舱包括漏斗式框架、倾斜地平行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若干蓄球道,每条蓄球道的较高端均设置有红外发射头;所述的移动式落球口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蓄球道的最低端,包括直线移动机构、沿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往复移动的滑门总成,所述的滑门总成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头相匹配的红外接收头;所述的发射装置设置在俯仰总成上;所述的管件连接总成活动连接于滑门总成的出口与发射组件的入口之间。
具体而言,所述的漏斗式框架包括三边矩形底框、设置在所述三边矩形底框上端边缘的漏斗形收集框。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由三块侧板7拼接而成,所述的漏斗形收集框由四块上挡板2和若干角码拼接而成,上挡板2用薄PE板弯折而成,可通过互相穿插的方式搭起来,并穿螺栓固定和用角码连接和固定在侧板7。另外,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蓄球道上的网球与未落到蓄球道上的网球相隔离的挡片1。所述上挡板2可让球舱蓄球高度增高,且起到缓冲的作用,而挡片1将蓄球道上的网球与未落到蓄球道上的网球隔离,防止互相干涩而卡球,且起到将网球导入蓄球道的作用。
具体而言,每条所述的蓄球道包括两根倾斜地平行设置的碳纤管5,所述碳纤管5的较低端用AB胶等强力胶粘在后管架4的弧形面上,较高端通过孔轴配合固定于前管架17上。本实施例设置7根碳纤管5,形成6个蓄球道,每个蓄球道的间距,目的在于防止不同蓄球道的网球互相干涉而卡球,碳纤管5有一定的斜度,使网球可以通过重力滚动至滑门总成的滑门19。
具体地,所述的蓄球道较高端设置有红外发射头固定件6,所述的红外发射头固定件6上设置有6与所述蓄球道一一对应的穿孔圆柱体,所述红外发射头的红外线通过小孔发射,红外发射头用热熔胶固定于红外发射头固定件6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滑门19上的红外发射头误接收到其他列的红外发射头发射的红外线。
所述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沿各蓄球道横向排列方向设置的滑轨10、连接所述滑门总成且与所述滑轨10滑动配合且的滑块15、与所述滑门总成驱动连接驱动所述滑门总成沿所述滑轨10往复移动的动力装置,滑块15和滑轨10形成滑动副。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沿矩形四角对称布置的四个同步轮组件、环绕地与四个同步轮组件相配合的同步带13,所述同步带的始、末两端分别固定于滑门总成的两侧,任一同步带轮组件上设置有与同步带轮驱动连接的电机11。每个同步轮组件均包括同步轮固定件9、轮轴、同步轮8、轴承12,所述同步轮固定件9通过螺栓固定于球舱框架上,同步轮8和轮轴通过顶丝锁紧,轮轴两端通过轴承12固定于同步轮固定件9上,电机11固定于右则同步轮固定件9上,电机11输出轴与轮轴为一体式的,通过顶丝和对应的同步轮8锁紧,电机11输出轴末端与轴承12配合连接。四个同步轮固定件9中,有两个分别位于滑轨10的两端。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滑门总成包括滑门19、弯管18,所述滑门19的入口处设置有导球片16,顶部设置有红外接收头固定件14,所述弯管18转动的连接设置在所述滑门19的底部的出口处。
红外接收头固定件14通过自攻螺钉固定于滑门19上平面,导球片16通过自攻螺钉固定于滑门19入口,导球片16起到将网球导向到弯管18内的作用,弯管18通过配合的方式与滑门19形成转动副。直线移动机构的滑块15与滑门总成中的滑门19通过螺栓固连。同步带13与同步轮8形成配合,始末两端皆固定于滑门19,同步带13可阻挡非滑门19所在蓄球道的网球落下,电机11驱动同步轮8带动同步带13,进而带动滑门19实现左右移动,滑块15和滑轨10限制滑门19只能有一个方向移动的自由度。滑门19当前所处的蓄球道上的网球才能通过滑门19落下弯管18。红外接收头跟随滑门19移动,若当前所处的蓄球道上无网球时,则可接收到红外发射头的红外线,控制端给出到下一蓄球道的指令,若下一蓄球道上有球,红外线被网球挡住,红外接收头接收不到红外线,控制端给出指令,滑门19在该蓄球道等待,直到该蓄球道网球落尽。
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的左侧或右侧的侧板7设置有用于触发滑门总成复位的限位开关3。
如图5所示,所述发射组件包括炮管过渡件25、炮管固定件21、炮管20、摩擦轮33、拨球电机22、摇臂32、拨球臂31、底板34,螺纹转动副24,角铝电机座26,所述的炮管20由炮管过渡件25和炮管固定件21定位,且通过炮管固定件21上的顶丝固定,炮管过渡件25和炮管固定件21用螺栓固定于底板上;炮管20中段的两侧对称设置2个摩擦轮33, 摩擦轮33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无刷电机、与无刷电机连接的飞轮及固定在所述飞轮外圆表面的硅胶圈,所述拨球电机22通过角铝电机座26固定于炮管过渡件25侧面;摇臂32通过顶丝固定于拨球电机22轴上,拨球臂31与摇臂32固连,拨球电机22带动摇臂32进而带动拨球臂31将球拨至高速旋转的一对摩擦轮33中,进而发射;螺纹转动副24通过扣入式配合与炮管过渡件25形成转动副。
所述管件连接总成包括波纹软管,螺纹连接件23,波纹软管一头连接弯管18,另一头连接螺纹连接件23,螺纹连接件23与螺纹转动副24通过螺纹连接,弯管18通过扣入式配合与滑门19形成转动副。通过波纹软管的变形以及上下两个转动副来消除滑门左右移动时带来的扭矩。
所述俯仰总成包括云台支29、立式轴支座28、云台电机27、云台板30,所述云台支29在云台板30上对称分布,云台电机27固定于右边的云台支29,右边的立式轴支座28夹紧电机轴,且与所述发射组件的底板34固连;左边的云台支29通过光轴和轴承与立式轴支座28形成转动副,且与所述发射组件的底板34固连。俯仰总成通过云台电机27调节底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炮管20发射俯仰角。
本实施例的使用及工作过程如下:上电后,滑门19自动右移触发限位开关3复位,停在第一个蓄球道,往球舱上倒满网球,通过上档板2的导向作用,最下层的网球进入蓄球道,红外接收头接收不到红外线,直到第一个蓄球道上的网球发射尽,网球通过滑门19经导球片16竖直落下弯管18进入波纹软管,接着进入炮管过渡件25,最后到达拨球臂31上方,拨球臂31的动作首先是往外旋转一定角度使网球落下,拨球电机22带动摇臂32进而带动拨球臂31将网球拨至高速旋转的一对摩擦轮33中,进而发射。当滑门19所在蓄球道的网球全部发射尽时,红外接收头接收到红外线,控制端发出指令,电机11驱动同步带13带动滑门19移动至下一个蓄球道,重复上述过程。
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包括送球装置、发射装置、角度可调的俯仰总成、管件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送球装置包括球舱和移动式落球口,所述的球舱包括漏斗式框架、倾斜地平行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若干蓄球道,每条蓄球道的较高端均设置有红外发射头;所述的移动式落球口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蓄球道的最低端,包括直线移动机构、沿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往复移动的滑门总成,所述的滑门总成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红外发射头相匹配的红外接收头;
所述的发射装置设置在俯仰总成上;
所述的管件连接总成活动连接于滑门总成的出口与发射组件的入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式框架包括三边矩形底框、设置在所述三边矩形底框上端边缘的漏斗形收集框;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由三块侧板(7)拼接而成,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的左侧或右侧的侧板(7)设置有用于触发滑门总成复位的限位开关(3);所述的漏斗形收集框由四块上挡板(2)和若干角码拼接而成;所述的三边矩形底框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蓄球道上的网球与未落到蓄球道上的网球相隔离的挡片(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的蓄球道包括两根倾斜地平行设置的碳纤管(5),所述碳纤管(5)的较低端粘固在后管架(4)的弧形面上,较高端通过孔轴配合固定于前管架(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球道较高端设置有红外发射头固定件(6),所述的红外发射头固定件(6)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蓄球道一一对应的穿孔圆柱体,所述红外发射头的红外线通过小孔发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沿各蓄球道横向排列方向设置的滑轨(10)、连接所述滑门总成且与所述滑轨(10)滑动配合且的滑块(15)、与所述滑门总成驱动连接驱动所述滑门总成沿所述滑轨(10)往复移动的动力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沿矩形四角对称布置的四个同步轮组件、环绕地与四个同步轮组件相配合的同步带(13),所述同步带的始、末两端分别固定于滑门总成的两侧,任一同步带轮组件上设置有与同步带轮驱动连接的电机(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门总成包括滑门(19)、弯管(18),所述滑门(19)的入口处设置有导球片(16),顶部设置有红外接收头固定件(14),所述弯管(18)通过扣入式配合转动的连接设置在所述滑门(19)的底部的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总成包括云台支(29)、立式轴支座(28)、云台电机(27)、云台板(30),所述云台支(29)在云台板(30)上对称分布,云台电机(27)固定于一侧的云台支(29),立式轴支座(28)夹紧电机轴,且与所述发射组件的底部固连,另一侧的云台支(29)通过光轴和轴承与立式轴支座(28)形成转动副,且与所述发射组件的底部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包括炮管过渡件(25)、炮管固定件(21)、炮管(20)、摩擦轮(33)、拨球电机(22)、摇臂(32)、拨球臂(31)、底板(34),螺纹转动副(24),角铝电机座(26),所述的炮管(20)由炮管过渡件(25)和炮管固定件(21)定位,且通过炮管固定件(21)上的顶丝固定,炮管过渡件(25)和炮管固定件(21)用螺栓固定于底板上;炮管(20)中段的两侧对称设置2个摩擦轮(33), 摩擦轮(33)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无刷电机、与无刷电机连接的飞轮及固定在所述飞轮外圆表面的硅胶圈,所述拨球电机(22)通过角铝电机座(26)固定于炮管过渡件(25)侧面;摇臂(32)通过顶丝固定于拨球电机(22)轴上,拨球臂(31)与摇臂(32)固连,拨球电机(22)带动摇臂(32)进而带动拨球臂(31)将球拨至高速旋转的一对摩擦轮(33)中,进而发射;螺纹转动副(24)通过扣入式配合与炮管过渡件(25)形成转动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连接总成包括波纹软管,螺纹连接件(23),波纹软管一头连接弯管(18),另一头连接螺纹连接件(23),螺纹连接件(23)与螺纹转动副(24)通过螺纹连接。
CN201621267431.5U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60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7431.5U CN206560670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7431.5U CN206560670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60670U true CN206560670U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30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7431.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60670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60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4714A (zh) * 2016-11-22 2017-03-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4714A (zh) * 2016-11-22 2017-03-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2364B (zh) 一种带360度云台的弹道方向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CN106474713B (zh) 一种以麦轮为底盘带旋转云台的弹道方向轨迹可控发射器
CN206121088U (zh) 一种投篮训练机
CN110639185B (zh) 一种篮球训练辅助器械
CN106903719A (zh) 基于摩擦轮的对抗型机器人发弹装置
CN207971651U (zh) 一种减震器组装装置
CN110496378A (zh) 一种定位球训练器
CN206560670U (zh)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CN109621372A (zh) 一种排球训练用模拟发球装置
CN106474714B (zh) 一种弹道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CN208340062U (zh) 曲柄式羽毛球发球机
CN206414722U (zh) 一种带360度云台的弹道方向轨迹可控的发射器
CN206414724U (zh) 一种以麦轮为底盘带旋转云台的弹道方向轨迹可控发射器
CN109045637A (zh) 室内智能篮球收集陪训装置
CN108525266B (zh) 一种足球训练用传球练习装置及方法
CN209348888U (zh) 一种甲醛吸附剂的喷涂设备
CN208959258U (zh) 一种多用途网球柱
CN208573069U (zh) 一种移动执法仪携带装置
CN206298114U (zh) 一种pcba取放装置
CN112807656B (zh) 一种用于篮球投篮的新人训练装置
CN205924923U (zh) 一种田径用终点检测装置
CN106422268B (zh) 一种自动顺序排列的发射机构
CN112870674A (zh) 一种体育课训练用对角抛射篮球发射器
CN209218007U (zh) 一种电站供电电源的安装结构
CN106075850A (zh) 一种体育馆训练用多功能篮球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