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4972U -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4972U
CN206544972U CN201720247733.4U CN201720247733U CN206544972U CN 206544972 U CN206544972 U CN 206544972U CN 201720247733 U CN201720247733 U CN 201720247733U CN 206544972 U CN206544972 U CN 206544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transition
cut
anoxic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477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红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 Long Jin 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477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4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4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4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由左至右依次分隔成进液池、污泥消化池、初次沉淀池、缺氧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以及消毒池;初次沉淀池和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设置第二过渡池,消毒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隔断上端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所述消毒池连接出水管。新增第一过渡池可以缓流初次沉淀池内污水进入缺氧池内的速度,使污水可以在缺氧池内获得充足的反应处理时间;新增的第二过渡池用于缓流进入二次沉淀池内污水的流速,同时也为硝化液回流泵的安装提供了位置,从而使硝化液回流泵作业时避免了其对二次沉淀池内污水的处理的影响。

Description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设备的运行,因此会有较大的噪音,臭味大,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影响,影响到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另外,进行污水处理时,经常会出现水质、水量不稳定,污水提升泵容易堵塞的问题,而且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需要建房,寒冷地区还要采暖保温,成本高。
为克服改问题人们想到了埋地式污水处理,污水处理主要经初次沉淀、缺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二次沉淀最后消毒;以往污水处理装置埋地,从结构上非常紧凑,致使污水在其中流淌的时候比较急促,影响污水在缺氧池、好氧池以及二次沉淀池中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由左至右依次分隔成进液池、污泥消化池、初次沉淀池、缺氧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以及消毒池;
所述进液池和污泥消化池之间的隔断下方经开设的通孔连通,所述污泥消化池和初次沉淀池之间的隔断上端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所述初次沉淀池和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池,所述第一过渡池与缺氧池之间隔断上端开设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渡池和缺氧池之间隔断下方开设通孔连通;
所述缺氧池和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之间的隔断上方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所述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设置第二过渡池,所述第二过渡池和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之间隔断下方开设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过渡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隔断中部开设通孔连通;所述消毒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间隔断上端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所述消毒池连接出水管。
进一步的,沉淀池内设置有填料支架,所述填料支架上设置有斜管填料;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提升器,所述污泥提升器的管道出口伸入进液池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渡池的底部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的管道出口伸入第一过渡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增第一过渡池可以缓流初次沉淀池内污水进入缺氧池内的速度,使污水可以在缺氧池内获得充足的反应处理时间;新增的第二过渡池用于缓流进入二次沉淀池内污水的流速,同时也为硝化液回流泵的安装提供了位置,从而使硝化液回流泵作业时避免了其对二次沉淀池内污水的处理的影响。
硝化液回流泵使消化液回流是为了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氮,硝化液回流至第一过渡池内,同时也避免了硝化液回流泵对初次沉淀池内污水处理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进液池,2、污泥消化池,3、初次沉淀池,4、第一过渡池, 5、缺氧池,6、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7、第二过渡池,8、二次沉淀池,9、消毒池,10、硝化液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由左至右依次分隔成进液池1、污泥消化池2、初次沉淀池3、缺氧池5、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二次沉淀池8以及消毒池9。
进液池1和污泥消化池2之间的隔断下方经开设的通孔连通,污泥消化池2和初次沉淀池3之间的隔断上端开设有溢流口连通;初次沉淀池3和缺氧池5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池4,第一过渡池4与缺氧池5之间隔断上端开设溢流口连通,第一过渡池4和缺氧池5之间隔断下方开设通孔连通。新增第一过渡池4可以缓流初次沉淀池3内污水进入缺氧池5内的速度,使污水可以在缺氧池5内获得充足的反应处理时间。
缺氧池5和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之间的隔断上方开设有溢流口连通,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和二次沉淀池8之间设置第二过渡池7,第二过渡池7和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之间隔断下方开设通孔连通,第二过渡池7和二次沉淀池8之间隔断中部开设通孔连通;消毒池9和二次沉淀池8之间隔断上端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消毒池9连接出水管。
沉淀池内设置有填料支架,填料支架上设置有斜管填料;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提升器,污泥提升器的管道出口伸入进液池1内。斜管填料的作用在于,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易于滑到下部,通过污泥排出口进行收集。
第二过渡池7的底部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10,硝化液回流泵10的管道出口伸入第一过渡池4内。硝化液回流泵10使消化液回流是为了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氮,硝化液回流至第一过渡池4内,同时也避免了硝化液回流泵10对初次沉淀池3内污水处理的影响。
新增的第二过渡池7用于缓流进入二次沉淀池8内污水的流速,同时也为硝化液回流泵10的安装提供了位置,从而使硝化液回流泵10作业时避免了其对二次沉淀池8内污水的处理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新增的两个过渡池,减缓污水流速,延长污水反应时间,提升污水处理质量,同时也为整个硝化液回流线路提供了更有良好的作业空间。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3)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由左至右依次分隔成进液池(1)、污泥消化池(2)、初次沉淀池(3)、缺氧池(5)、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二次沉淀池(8)以及消毒池(9);
所述进液池(1)和污泥消化池(2)之间的隔断下方经开设的通孔连通,所述污泥消化池(2)和初次沉淀池(3)之间的隔断上端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所述初次沉淀池(3)和缺氧池(5)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池(4),所述第一过渡池(4)与缺氧池(5)之间隔断上端开设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渡池(4)和缺氧池(5)之间隔断下方开设通孔连通;
所述缺氧池(5)和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之间的隔断上方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所述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和二次沉淀池(8)之间设置第二过渡池(7),所述第二过渡池(7)和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6)之间隔断下方开设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过渡池(7)和二次沉淀池(8)之间隔断中部开设通孔连通;所述消毒池(9)和二次沉淀池(8)之间隔断上端开设有溢流口连通,所述消毒池(9)连接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沉淀池内设置有填料支架,所述填料支架上设置有斜管填料;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提升器,所述污泥提升器的管道出口伸入进液池(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过渡池(7)的底部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10),所述硝化液回流泵(10)的管道出口伸入第一过渡池(4)内。
CN201720247733.4U 2017-03-14 2017-03-14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6544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7733.4U CN206544972U (zh) 2017-03-14 2017-03-14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7733.4U CN206544972U (zh) 2017-03-14 2017-03-14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4972U true CN206544972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47733.4U Active CN206544972U (zh) 2017-03-14 2017-03-14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4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1995A (zh) * 2019-12-17 2020-03-27 中海石油东营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池之间的连通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1995A (zh) * 2019-12-17 2020-03-27 中海石油东营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池之间的连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5887U (zh) 一种小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3408194B (zh) 小型污水处理水解气提沉淀工艺方法
CN103755102A (zh) 大蒜废水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4355478A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204151142U (zh) 一种序批式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3395948B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4710078A (zh)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4710018A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细菌多相混培物的淹没式喷射回流快速扩增培养装置与方法
CN206512058U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04198556U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105399277A (zh) 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8120929U (zh) 一种具有可调功能区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4291530A (zh) 一种序批式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沉淀排水的方法
CN106865905A (zh) 一种可满足直接排入地表ⅱ类ⅲ类水体标准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6544972U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5472751U (zh) 一种密闭式涡凹气浮装置
CN202379803U (zh) 一种错流式曝气沉淀过滤装置
CN203392987U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1857322B (zh) 一种可移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
CN204490586U (zh) 自截留式好氧反应器
CN206624693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反应池
CN206985960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328172U (zh)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970417U (zh) 流动床净化器
CN205528247U (zh) 场镇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100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city Wujin District Xue Yan town Cao Bridg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o Long Jin 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169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Wujin area Xue Yan town Cao Qiao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Jiangsu Bo 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limited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Bo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