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3246U - 防褥疮装置和床 - Google Patents

防褥疮装置和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3246U
CN206543246U CN201621312326.9U CN201621312326U CN206543246U CN 206543246 U CN206543246 U CN 206543246U CN 201621312326 U CN201621312326 U CN 201621312326U CN 206543246 U CN206543246 U CN 206543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movable part
control piece
counteracting bedsore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123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莉
邓万权
张晨滢
熊梅
杨薇
严德广
喻大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3123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3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3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3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褥疮装置和床,涉及医疗机械领域。该防褥疮装置包括电机、皮带、带轮、活动件和控制件。皮带套设在带轮上,多个控制件沿皮带外周一圈分布、并与皮带固定连接,多个活动件之间活动连接。活动件与控制件相互啮合,电机驱动带轮、皮带转动,控制件随着皮带移动带动活动件在垂直皮带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使活动件对病人受压部分起到按摩作用,防止褥疮的滋生。该防褥疮装置采用机械式结构来实现防止褥疮滋生的效果,噪声小,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床,包括上述的防褥疮装置,结构简单,噪声小,有利于防止病人生长褥疮。

Description

防褥疮装置和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褥疮装置和一种包括该防褥疮装置的床。
背景技术
因车祸、脑溢血、脊髓炎等意外事故使人体的脊髓、神经受损而导致的瘫痪的病人,不能自理生活。病人长期卧床不起,会导致身体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如果长期缺血,身体组织就会溃烂和坏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病人长期躺在床上,会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会生褥疮,感到身体酸痛、麻木等。
现在市面上的防褥疮装置大多数是气垫式的,需要气垫和气泵共同作用,而且气泵在工作时会有噪音,影响病人休息,不利于病人的康复。
因此,发明人发现,可以设计一种防褥疮装置,减少噪音,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给病人最舒适的体验,解决瘫痪病人易长褥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褥疮装置,减少噪音,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给病人最舒适的体验,解决瘫痪病人易长褥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床,包括上述的防褥疮装置,减少噪音,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给病人最舒适的体验,解决瘫痪病人易长褥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褥疮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模块和运动模块。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模块,所述传动模块用于带动所述运动模块运动。所述传动模块包括皮带和带轮,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带轮,构成带轮传动。所述运动模块包括多个活动件和多个控制件,多个所述控制件沿所述皮带外周一圈分布、并与所述皮带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活动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控制件相互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带轮转动,所述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皮带和所述控制件移动,所述控制件随着所述皮带移动带动所述活动件在垂直所述皮带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使所述活动件对病人起到按摩作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活动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和凸起。所述凸起可伸入相邻所述活动件上的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可与相邻所述活动件上的所述凸起形成卡接,相邻两个所述活动件之间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控制件啮合处,活动件的一端设置为圆滑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活动件啮合处,控制件的一端设置为圆滑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内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控制件分别设于所述皮带的两侧,所述支撑柱用于防止所述皮带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凹陷或下滑。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活动件开设有通风孔,用于空气流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风模块,所述通风模块包括鼓风机、通风总管和通风管道。所述通风总管的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通风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管道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通风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带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带轮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鼓风机的转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独立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式开关,所述移动式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频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床,包括上述的防褥疮装置。该防褥疮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模块和运动模块。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模块,所述传动模块用于带动所述运动模块运动。所述传动模块包括皮带和带轮,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带轮,构成带轮传动。所述运动模块包括多个活动件和多个控制件,多个所述控制件沿所述皮带外周一圈分布、并与所述皮带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活动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控制件相互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带轮转动,所述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皮带和所述控制件移动,所述控制件随着所述皮带移动带动所述活动件在垂直所述皮带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使所述活动件起到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和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褥疮装置,包括电机、传动模块和运动模块。传动模块包括皮带和带轮,皮带套设于带轮上构成带轮传动。运动模块包括多个活动件和多个控制件,多个控制件沿皮带外周一圈分布、并与皮带固定连接,多个活动件之间活动连接。通过活动件与控制件相互啮合,电机驱动带轮转动,带轮转动带动皮带和控制件移动,控制件随着皮带移动带动活动件在垂直皮带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使活动件起到按摩作用。通过对病人受压部分的按摩来防止褥疮的滋生。该防褥疮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方便,采用机械装置来实现防止褥疮滋生的效果,噪声小,为病人提供更舒适的休息环境,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床,包括上述的防褥疮装置,该防褥疮装置安装在床上,通过防褥疮的活动件和控制件相互啮合,电机驱动带轮转动,带轮转动带动皮带和控制件移动,控制件随着皮带移动带动活动件在垂直皮带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使活动件起到按摩作用,可以为病人的受压部位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防止褥疮的滋生。这种床结构简单,具有按摩效果,能防止褥疮滋生,噪声小,为病人提供更舒适的休息环境,实用性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的相邻活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的活动件的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防褥疮装置;10-传动模块;110-带轮;120-皮带;130-控制件;131-第一控制件;132-第二控制件;133-第三控制件;140-支撑柱;150-活动件;151-第一活动件;152-第二活动件;153-第三活动件;154-凹槽;155-凸起;1511-第一凸起;1521-第二凹槽;1522-第二凸起;1531-第三凹槽;156-通风孔;170-第一电机;180-通风模块;181-鼓风机;182-通风总管;183-通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包括电机、传动模块10、运动模块和通风模块180。电机用于驱动传动模块10,传动模块10用于带动运动模块运动。传动模块10包括皮带120和带轮110,皮带120套设于带轮110,构成带轮110传动。运动模块包括多个活动件150和多个控制件130,多个控制件130沿皮带120外周一圈分布、并与皮带120固定连接。多个活动件150之间活动连接,活动件150与控制件130相互啮合。电机驱动带轮110转动,带轮110转动带动皮带120和控制件130移动,控制件130随着皮带120移动带动活动件150在垂直皮带120方向上往复移动,使活动件150起到按摩作用。
具体地,每个活动件1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154和凸起155。凸起155可伸入相邻活动件150上的凹槽154,凹槽154可与相邻活动件150上的凸起155形成卡接。相邻两个活动件150之间通过凸起155和凹槽154活动连接,限制了活动件150前后左右的相对移动。
皮带120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柱140,支撑柱140与控制件130分别设于皮带120的两侧,支撑柱140用于防止皮带120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凹陷或下滑。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的相邻活动件15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和图3,作为优选,第一活动件151的左侧等间距设置五个第一凸起1511,第二活动件152的右侧等间距设置有五个第二凹槽1521。第一凸起1511与第二凹槽152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凸起1511能伸入第二凹槽1521内、并且能在第二凹槽1521内沿垂直于皮带120的方向上下滑动。第二活动件152的左侧等间距设置有五个第二凸起1522,用于与第三活动件153的第三凹槽1531滑动连接。以此类推,将多个活动件150连接起来,所有活动件150的组合类似长方体结构。
控制件130安装在皮带120上,并与皮带120固定连接。为了控制件130在移动过程中,活动件150的运动起伏更加平稳,给病人更好的按摩体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休息环境,相邻两个控制件130之间的距离严格控制。作为优选,控制件130在皮带120上呈等间距设置,实现与活动件150的高精度啮合。图2中所示的位置,第一活动件151位于第一控制件131和第二控制件132之间,第二活动件152与第二控制件132相对,第三活动件153位于第二控制件132和第三控制件133之间。当带轮110顺时针转动时,皮带120也顺时针转动,皮带120上的控制件130随着皮带120移动,皮带120上靠近活动件150一侧的控制件130向右移动,远离活动件150一侧的控制件130向左移动。即第一控制件131、第二控制件132、第三控制件133均向右移动,由于控制件130与活动件150相互啮合,使得第二控制件132往右移动,将第一活动件151向上顶出;第三控制件133往右移动,将第二活动件152向上顶出;同时,第二活动件152下落,位于第二控制件132和第三控制件133之间,其余控制件130和活动件150类似。如此往复,随着皮带120上控制件130的移动,使得相邻两个活动件150此起彼伏,不断上升、下落,达到按摩病人受压部位的目的。
活动件150与控制件130啮合的一端设置为圆滑曲面或斜面,控制件130与活动件150啮合的一端也设置为圆滑曲面或斜面。作为优选,活动件150与控制件130啮合的一端设置为圆滑曲面,控制件130与活动件150啮合的一端也设置为圆滑曲面,用于提高活动件150与控制件130的啮合精度,并减少控制件130与活动件150的磨损,延长防褥疮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容易理解的是,活动件150上设置的凹槽154和凸起155数量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数值,也可以是其它数值。凹槽154和凸起155的间距设置也并非一定为等间距,其它设置方式能实现相邻两个活动件150的上下滑动、并能限制活动件150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的活动件150的通风孔156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4,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于背部长期贴在床面上,空气流通不畅,受压部分透气性差,也容易滋生褥疮。为了给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休息环境,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还包括通风模块180,用于增加病人受压部分的透气性,防止病人受压处缺氧。通风模块180还包括鼓风机181、通风总管182和通风管道183。通风总管182的一端与鼓风机181连接,通风总管182的另一端与通风管道183连接,通风管道183与通风孔156连接。鼓风机181处出来的空气流经通风总管182再到达通风管道183,再由通风管道183输送至活动件150的通风孔156处,最后到达病人的受压部分。为受压部分提供充足的氧气,增加透气性,防止褥疮的滋生。
具体地,鼓风机181安装在防褥疮装置100的下方,每个活动件150上都安装有通风管道183,每个活动件150都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56,用于空气流通。通风管道183的一端与通风总管182连接、并与各个通风孔156连通,通风管道183的另一端结束至最后一个通风孔156。通风孔156的一端与通风管道183连接,通风孔156的另一端与活动件150远离皮带120的一侧的表面连通,直接抵达病人的受压部位。作为优选,通风孔156的设置呈等间距设置。通风管道183的直径为5mm至8mm,优选通风管道183的直径为6mm。通风孔156的直径为1mm至2mm,优选通风孔156的直径为1mm。鼓风机181与通风总管182连通,为通风管道183提供足够的流动空气。通风管道183再将流动的空气输送到各个通风孔156,为病人的受压部分提供充足的氧气,增加防褥疮装置100的透气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风孔156的数量和位置、通风管道183的数量及位置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更改和设计。
电机包括第一电机170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170与带轮110连接,用于驱动带轮110转动。第二电机与鼓风机181连接,用于控制鼓风机181的转动。第一电机170与第二电机分别独立控制,可以同时使用或分别单独使用。第一电机170安装在防褥疮装置100的下部,是整个装置实现运动的核心。第一电机170采用微电机,部件较小,刻蚀的深度在百微米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机170驱动带轮110转动,第一电机170的输出轴与带轮110的输入轴连接,由带轮110的输入轴转动带动带轮110转动。第二电机驱动鼓风机181转动,第二电机可以是鼓风机181的内置电机,与鼓风机18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鼓风机181包括空气过滤器,空气室等部件,这些部件的大小均采用微米级设计。鼓风机181安装在防褥疮装置100的下部,给通风管提供风,给病人受压部位提供氧气。电机工作时,噪声小,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休息环境。病人根据自身需要,可以选择性使用或不使用鼓风机181,且鼓风机181风力的大小可调节。第一电机170的频率也可调节可控制。
为了给病人提供更好的舒适体验,防褥疮装置100还设置了移动式开关,移动式开关用于控制电机的频率。移动式开关安装在床头,方便病人对防褥疮装置100的操控。具体地,移动式开关可以调节微电机的频率,控制活动件150上下起伏的频率来实现不同的按摩效果。移动式开关也可以控制鼓风机181的功率,调节鼓风机181鼓出的风力大小,实现防褥疮装置100不同程度的透气性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床,包括上述的防褥疮装置100。防褥疮装置100安装在床架上,其尺寸与床的尺寸相适应。病人可以躺在防褥疮装置100上休息,移动式开关安装在床头,方便病人根据自身需要对防褥疮装置100进行调节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和床,其工作原理如下:
开启第一电机170,第一电机170带动带轮110转动,带轮110转动带动皮带120和控制件130移动,控制件130随着皮带120移动带动活动件150在垂直皮带120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实现相邻活动件150此起彼伏的运动,如此往复运动,使活动件150起到对病人受压部位的按摩作用,防止褥疮的滋生。
开启鼓风机181,鼓风机181将流动的空气输送到通风总管182,通风总管182将流动的空气分送到各个通风管道183里,再由各个通风管道183送至每个通风孔156中,最终抵达病人的受压部位,为其提供充分的氧气,增强透气性,防止褥疮的滋生。
综上所述,和现有技术的防褥疮装置100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和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褥疮装置100包括电机、传动模块10、运动模块和通风模块180。传动模块10包括皮带120和带轮110,皮带120套设于带轮110上构成带轮110传动。运动模块包括多个活动件150和多个控制件130,多个控制件130沿所述皮带120外周一圈分布、并与所述皮带120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活动件150之间活动连接。通过活动件150与控制件130相互啮合,电机驱动带轮110转动,带轮110转动带动皮带120和控制件130移动,控制件130随着皮带120移动带动活动件150在垂直皮带12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使活动件150起到按摩作用。防止生长褥疮的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相比现有气垫式或流体式的防褥疮装置10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式防褥疮装置100克服了安全性能差、一次性运用的缺陷,且噪声更小,保证了产品使用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市场的多适应性。通过第一电机170控制皮带120和带轮110转动的快慢来调节活动块上下运动的频率,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实用性强。通风模块180增加了防褥疮装置100的透气性,能为病人受压部分提供充足的氧气,防止褥疮滋生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包括上述的防褥疮装置100。第一电机170和鼓风机181安装在床下,防褥疮装置100的活动件150安装在床架上,为病人提供了良好舒适的休息环境。移动式开关安装在床头,方便病人对防褥疮装置100的控制。这种床透气性好,具有按摩作用,且噪声小,对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防止褥疮滋生非常有利,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传动模块和运动模块;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模块,所述传动模块用于带动所述运动模块运动;所述传动模块包括皮带和带轮,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带轮,构成带轮传动;所述运动模块包括多个活动件和多个控制件,多个所述控制件沿所述皮带外周一圈分布、并与所述皮带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活动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控制件相互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带轮转动,所述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皮带和所述控制件移动,所述控制件随着所述皮带移动带动所述活动件在垂直所述皮带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使所述活动件对病人起到按摩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动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和凸起;所述凸起可伸入相邻所述活动件上的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可与相邻所述活动件上的所述凸起形成卡接,相邻两个所述活动件之间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控制件啮合处,所述活动件的一端设置为圆滑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活动件啮合处,所述控制件的一端设置为圆滑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控制件分别设于所述皮带的两侧,所述支撑柱用于防止所述皮带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凹陷或下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动件开设有通风孔,用于空气流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模块,所述通风模块包括鼓风机、通风总管和通风管道;所述通风总管的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通风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管道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通风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带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带轮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鼓风机的转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独立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式开关,所述移动式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频率。
10.一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褥疮装置。
CN201621312326.9U 2016-12-02 2016-12-02 防褥疮装置和床 Active CN206543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2326.9U CN206543246U (zh) 2016-12-02 2016-12-02 防褥疮装置和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2326.9U CN206543246U (zh) 2016-12-02 2016-12-02 防褥疮装置和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3246U true CN206543246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12326.9U Active CN206543246U (zh) 2016-12-02 2016-12-02 防褥疮装置和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32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6261A (zh) * 2016-12-02 2017-05-31 西华大学 防褥疮装置和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6261A (zh) * 2016-12-02 2017-05-31 西华大学 防褥疮装置和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42400A1 (en) Intelligent baby crib
CN109549394A (zh) 一种催眠摇摇床
CN206543246U (zh) 防褥疮装置和床
CN107080636A (zh) 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舒适性多功能医疗床
CN103126833B (zh) 褥疮防治床
CN106726261A (zh) 防褥疮装置和床
CN210121208U (zh) 一种医用摇摆式病床
CN206714903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护理床
CN207286432U (zh) 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
CN203341966U (zh) 一种康复护理自动摇床
CN202146384U (zh) 新型医用体温防护机构
CN213697593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医疗护理床
CN209528599U (zh) 一种催眠摇摇床
CN112220462A (zh) 一种新生儿恒温箱
CN203619801U (zh) 一种可升降翻转的双调节病床
CN201452426U (zh) 小儿保健气流按摩床
CN207886051U (zh) 一种脑血管护理头枕
CN207186769U (zh) 医疗悬浮床
WO2022126384A1 (zh) 一种理疗仓
CN209203812U (zh) 一种治疗疲惫的护理床
CN206995585U (zh) 一种基础医学止哭装置
CN206261333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震动枕头
CN215020776U (zh) 一种护理外科用病人防痤疮垫
CN218247758U (zh) 一种可调节按摩枕
CN220588494U (zh) 康复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