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8234U -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 Google Patents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8234U
CN206528234U CN201720142265.4U CN201720142265U CN206528234U CN 206528234 U CN206528234 U CN 206528234U CN 201720142265 U CN201720142265 U CN 201720142265U CN 206528234 U CN206528234 U CN 206528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umb
pen
sleeve
holding
index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22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欣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1422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8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8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82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该矫正握笔器包括套筒、食指套、拇指翼和限位柱,套筒用于套接笔,食指套与拇指翼分别设置于套筒的外侧壁上,食指套用于维持食指平直地抓握笔杆;拇指翼能够限制拇指的位置,避免拇指紧贴食指;限位柱设置于套筒的下方,起始于食指套与所述拇指翼的交叉处;限位柱用于限定抓握点与桌面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将该矫正握笔器设置在笔本体上,增加了笔本体的实用性,使功能更完善,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中小学生书写时握笔姿势难以控制导致握笔姿势错误的问题。

Description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背景技术
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有4亿多近视患者,其中青少年已成“重灾区”。小学生的近视率在30%以上,中学生达70%,大学生达到90%。眼科医生介绍,写字的姿势非常重要,不正确的坐姿与握笔姿势会让青少年过早近视。
正确的握笔姿势应当为:食指远侧指间关节为平直状态,拇指与食指相对轻触或微分,拇指略高于食指;指尖距离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纸面的夹角为45度~60度;笔杆斜靠在食指根部,而不是靠在虎口。
在目前市场上,为矫正学生的握笔姿势,有很多厂家生产了一种握笔器,但是在使用过称重仍然会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保证食指远侧指节关节的平直状态;
2、无法固定拇指与食指的位置关系;
3、不能保证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为45度~60度,且无法保证食指尖与笔尖的距离3厘米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中小学生书写时握笔姿势难以控制导致握笔姿势错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矫正握笔器,包括套筒、食指套、拇指翼和限位柱;所述套筒用于套接笔,所述食指套与所述拇指翼分别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食指套用于维持食指平直地抓握笔杆;所述拇指翼能够限制拇指的位置,避免拇指紧贴食指;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下方,起始于所述食指套与所述拇指翼的交叉处;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定抓握点与桌面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
进一步,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套筒的夹角为30度~45度。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限制了笔杆与纸面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所述套筒上开设有长条状开口。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长条状开口便于该矫正握笔器沿笔的长度方向移动或是沿笔的周向旋转,同时更便于摘除或佩戴。
进一步,还包括磁铁;所述磁铁安装于所述开口内,用于锁紧所述套筒。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借助磁铁间的吸引力使该矫正握笔器闭合。
进一步,所述磁铁安装于所述开口的两个端口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便于打开该矫正握笔器,且减小了握笔时对食指与拇指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套筒上设置所述食指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所述拇指翼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凹槽用于与食指相匹配,便于放置食指;第二凹槽便于拇指受力,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便于手指握紧笔部。
进一步,所述拇指翼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拇指形状相贴合。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拇指翼上设置第三凹槽,简化了结构,制造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套筒、所述食指套、所述拇指翼和/或所述限位柱由硅胶材料制成。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硅胶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合成方式简单,吸附能力强;另一方面,硅胶具有好的耐磨性和弹性,增加了手指与矫正握笔器之间的摩擦力,改善了手指与矫正握笔器滑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矫正书写姿势的笔,包括上述的矫正握笔器,还包括笔本体;所述矫正握笔器通过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笔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矫正握笔器安装于所述食指套和所述拇指翼距离所述笔本体的笔尖处3厘米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保证了指尖与笔尖相距3厘米,完善了握笔姿势,使矫正握笔器发挥矫正书写姿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矫正握笔器,包括套筒、食指套、拇指翼和限位柱,套筒用于套接于笔杆上,食指套和拇指翼分别设置在套筒的侧壁上,食指穿过食指套,其指腹与套筒的侧壁相接触,用于维持食指平直的抓握笔杆,矫正因食指用力过度、远侧指间关节过度弯曲的姿势;拇指翼用于限制拇指的位置与方向,改善了拇指倾斜角度过大覆盖食指指尖或是拇指太用力而倒向笔杆的问题;限位柱设置在套筒的下方,起始于食指套与所述拇指翼的交叉处,用于限定抓握点与桌面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通过食指套保证了食指远侧指节关节处的平直状态,通过食指套与拇指翼的组合保证了拇指与食指的固定位置关系,通过限位柱保证了食指尖与笔尖的距离,并限制了笔杆与纸面的角度,由此矫正了中小学生书写时握笔姿势错误的问题,进而改善了因握笔姿势错误而引起的脊椎侧弯、眼睛近视、颈椎疼痛等多种问题,保证了良好的握笔姿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矫正书写姿势的笔,包括上述的矫正握笔器;还包括笔本体;矫正握笔器套接于笔本体上,且能够沿笔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或者沿笔本体的周向旋转。通过将矫正握笔器设置在笔本体上,不仅增加了笔本体的适用性,而且完善了矫正握笔器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矫正握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矫正握笔器沿套筒轴线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矫正握笔器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矫正握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矫正书写姿势的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套筒;20-食指套;30-拇指翼;40-限位柱;50-磁铁; 100-矫正握笔器;101-开口;102-第二凹槽;110-笔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矫正握笔器,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矫正握笔器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矫正握笔器沿套筒轴线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矫正握笔器的正视图。如图1~3所示,矫正握笔器的主要结构包括套筒10、食指套20、拇指翼30和限位柱40;套筒10 用于套接笔,食指套20与拇指翼30分别设置于套筒10的外侧壁上,食指套20用于维持食指平直地抓握笔杆;拇指翼30能够限制拇指的位置,避免拇指紧贴食指;限位柱40设置于套筒10的下方,起始于食指套20与所述拇指翼30的交叉处;限位柱40用于限定抓握点与桌面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
在现有技术中,正确的握笔姿势应当为:食指远侧指间关节为平直状态,拇指与食指相对轻触或微分,拇指略高于食指;指尖距离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纸面的夹角为45度~60度;笔杆斜靠在食指根部,而不是靠在虎口。因此为了矫正小学生们的握笔姿势,现今使用的握笔器不仅无法保证食指远侧指节关节的平直状态,而且无法固定拇指与食指的位置关系,同时不能保证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为45度~60 度°,且无法保证食指尖与笔尖的距离3厘米左右。
本实施例中的矫正握笔器主要包括套筒10、食指套20、拇指翼 30和限位柱40,套筒10用于套接于笔杆上,食指套20和拇指翼30 分别设置在套筒10的侧壁上,食指穿过食指套20,其指腹与套筒10 的侧壁相接触,用于维持食指平直的抓握笔杆,矫正因食指用力过度、远侧指间关节过度弯曲的姿势;拇指翼30用于限制拇指的位置与方向,改善了拇指倾斜角度过大覆盖食指指尖或是拇指太用力而倒向笔杆的问题;限位柱40设置在套筒10的下方,起始于食指套20与所述拇指翼30的交叉处,用于限定抓握点与桌面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
通过食指套20保证了食指远侧指节关节处的平直状态,通过食指套20与拇指翼30的组合保证了拇指与食指的固定位置关系,通过限位柱40保证了食指尖与笔尖的距离,并限制了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一般的,限位柱为固定长度,在书写过程中,由于握笔姿势错误使得限位柱的末端与纸面接触,进而与纸面之间产生摩擦,从而提醒书写者调整握笔姿势,但是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不能太大,通常是在45度~60度之间,故而固定长度的限位柱到纸面的距离也不能太大,最大时为笔杆与纸面夹角60度时。由此矫正了中小学生书写时握笔姿势错误的问题,进而改善了因握笔姿势错误而引起的脊椎侧弯、眼睛近视、颈椎疼痛等多种问题,保证了良好的握笔姿势。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限位柱40与套筒10的夹角为 30度~45度。在本实施例中,在笔杆上找到一个握笔点,即食指、拇指与中指在笔杆的着力点的集中处,握笔点与笔尖的距离需确保在3 厘米处,假设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为60度,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原理,得到握笔点到纸面的垂直距离为2.598厘米;若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为45°,则握笔点到纸面的垂直距离为2.121厘米。故而,在握笔器的下壁、中指所在位置的远端(即靠近笔尖的一端),设置一个限位柱40,此位置低于握笔点,因此,限位柱40的高度应小于2.121 厘米;具体的,限位柱40与套筒10夹角为30度~45度,长约2厘米,限制了笔尖与纸面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套筒10上开设有长条状开口10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矫正握笔器相对于笔杆移位更方便,即沿笔杆的长度方向左右移动或是沿笔杆的周向旋转,故而在套筒10上开设一个长条状开口101,不仅便于移位,而且摘带也更为便捷,只需从开口101处向向两侧用力掰即可。
其中,在设置开口101的同时既保留套筒10的固定性,故而将开口101的宽度设置的较小,既便于打开套筒10或是移动套筒10,又能使套筒10锁紧于笔杆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磁铁 50;磁铁50安装于开口101内,用于锁紧套筒10。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套筒10上开设长条状开口101时,可能会因开口101的设置而造成开口101处闭合不够严密,或者因多次摘带而导致开口101处弹性性能降低,回弹力减小,进而造成套筒10的损坏,使套筒10相对于笔杆极易出现移位的现象,故而在开口101处设置相互吸引的磁铁 50,利用磁铁50自身的磁性吸引力固定开口101处使其闭合。
其中,磁铁50为薄片磁铁,其相吸引的两个磁铁50的厚度之和恰好等于开口101的宽度,保证了开口101处连接的闭合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磁铁50安装于开口101的两个端口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食指与拇指接触套筒10处的硬度,故而在开口101的中间位置没有设置磁铁50,而在开口10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对磁铁50,不仅保证了开口101处的闭合性,而且因中间未设置磁铁50保证了套筒10沿笔杆的移位方便,同时当需要摘除或是佩戴该矫正握笔器时也很便利。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套筒10 上设置食指套2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未标注);套筒10上设置拇指翼3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用于容置食指的指腹,第二凹槽102用于容置拇指的指腹,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102配合,分别为食指与拇指提供一个舒适的着力点,其中拇指翼30用于限制拇指的位置,更便于手指握住笔杆进行书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矫正握笔器的主要结构包括套筒10、食指套20、拇指翼30和限位柱40;套筒10用于套接笔,食指套20与拇指翼30 分别设置于套筒10的外侧壁上,食指套20用于维持食指平直地抓握笔杆;拇指翼30能够限制拇指的位置,避免拇指紧贴食指;限位柱40设置于套筒10的下方,起始于食指套20与所述拇指翼30的交叉处;限位柱40用于限定抓握点与桌面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矫正握笔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进一步地,拇指翼30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与拇指形状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在拇指翼30上设置第三凹槽(未标注),用于容置拇指的指腹,简化的矫正握笔器的结构,使其制造更为方便简捷。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套筒10、食指套20、拇指翼30和/或限位柱40由硅胶材料制成。具体的,硅胶可通过凝胶、洗涤、干燥等工序制成,将完整的硅胶分割成所需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当学生长期使用矫正握笔器时,不用担心因手部出汗而导致握笔器出现溶解的现象;而且,硅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增大了手指与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握笔器与笔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固定更加牢固,降低了发生打滑的几率,同时多次摘带该矫正握笔器时因硅胶材料的弹性而降低对套筒10的破坏,另外,因硅胶质地柔软,方便收纳,且舒适度强,降低了由质地较硬的材料制成后可能带来的手指磨损或是划伤手指等危险;最后,硅胶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合成方式简单,故而降低了该矫正握笔器的制作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矫正书写姿势的笔,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矫正书写姿势的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上述的矫正握笔器100;还包括笔本体110;矫正握笔器100通过套筒10套接于笔本体110上。
将矫正握笔器100设置在笔本体110上,增加了笔本体110的适用性,并完善了矫正握笔器100的使用功能。
具体的,矫正握笔器100套接于笔本体110上,且能够沿笔本体 110的长度方向移动,或者沿笔本体110的周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矫正握笔器100安装于食指套20和拇指翼30距离笔本体110的笔尖3厘米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标准握笔原则:一寸距、二指圆、三指齐,即握笔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离笔尖的距离是一寸,约3厘米,为确保视野宽广,不至引发勾手腕、低头歪脑眼近视的危险,故而将矫正握笔器 100安装于其食指套20和拇指翼30距离笔尖3厘米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食指套、拇指翼和限位柱;
所述套筒用于套接笔,所述食指套与所述拇指翼分别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食指套用于维持食指平直地抓握笔杆;所述拇指翼能够限制拇指的位置,避免拇指紧贴食指;
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下方,起始于所述食指套与所述拇指翼的交叉处;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定抓握点与桌面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套筒的夹角为30度~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开设有长条状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铁;所述磁铁安装于所述开口内,用于锁紧所述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安装于所述开口的两个端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设置所述食指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所述拇指翼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翼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拇指形状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矫正握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所述食指套、所述拇指翼和/或所述限位柱由硅胶材料制成。
9.一种矫正书写姿势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矫正握笔器,还包括笔本体;
所述矫正握笔器通过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笔本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矫正书写姿势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握笔器安装于所述食指套和所述拇指翼距离所述笔本体的笔尖处3厘米处。
CN201720142265.4U 2017-02-16 2017-02-16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8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2265.4U CN206528234U (zh) 2017-02-16 2017-02-16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2265.4U CN206528234U (zh) 2017-02-16 2017-02-16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8234U true CN206528234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1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226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8234U (zh) 2017-02-16 2017-02-16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82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275A (zh) * 2019-01-22 2019-04-05 高拉非 一种可控制手部空间位置的握笔器
CN114911365A (zh) * 2022-04-24 2022-08-1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指尖配戴式智能书写装置
CN114911365B (zh) * 2022-04-24 2024-05-2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指尖配戴式智能书写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275A (zh) * 2019-01-22 2019-04-05 高拉非 一种可控制手部空间位置的握笔器
CN109572275B (zh) * 2019-01-22 2024-03-22 高拉非 一种可控制手部空间位置的握笔器
CN114911365A (zh) * 2022-04-24 2022-08-1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指尖配戴式智能书写装置
CN114911365B (zh) * 2022-04-24 2024-05-2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指尖配戴式智能书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28234U (zh) 矫正握笔器以及矫正书写姿势的笔
CN203305705U (zh) 一种儿童正确握笔器
CN209851890U (zh) 一种握笔器
US9022676B2 (en) Writing utensil with two handles for writing with both hands simultaneously
CN201179777Y (zh) 握笔定位套
CN203910063U (zh) 握笔训练器
CN203950457U (zh) 写字勾手矫正器
CN203662973U (zh) 双重睑定位定型器
CN202800644U (zh) 矫正读写坐姿装置
CN211560978U (zh) 一种翻转拍结构
JP3175081U (ja) 筆記具の持ち方矯正具
CN206641610U (zh) 硬笔书写正姿仪
CN204581609U (zh) 纠姿袖
CN203829105U (zh) 小学低年段写字肘关节正姿教学用具
CN206765645U (zh) 矫正握笔器及矫正笔
CN202665789U (zh) 一种带眼球固视功能的开睑器
CN201721177U (zh) 一种预防近视的握笔装置
CN202650321U (zh) 正姿提速练字板
CN207613773U (zh) 关节角度测量套装
CN202934984U (zh) 一种矫正握笔姿势的模具
CN211567443U (zh) 一种矫正握笔姿势的五指定位握笔器
CN215383948U (zh) 一种适用于医院眼科检查的固定头部装置
TWM280920U (en) Retainer for handheld penholder
TWI507157B (zh) 筷子
CN107599676A (zh) 一种预防不良写字姿势的笔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