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0068U -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0068U
CN206510068U CN201720032525.2U CN201720032525U CN206510068U CN 206510068 U CN206510068 U CN 206510068U CN 201720032525 U CN201720032525 U CN 201720032525U CN 206510068 U CN206510068 U CN 206510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able
semi
fixed sea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325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召
宋立滨
郑捷
陈恳
刘莉
陈洪安
赖庆文
张智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an co creation robot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Tianjin Institute of Advanced Equip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Tianjin Institute of Advanced Equip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0325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10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0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0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包括:上半环;下半环,上半环与下半环的半径相同,上半环与下半环拼接成完整的圆环,下半环与上半环的两端固定连接;线缆固定座,所述线缆固定座为圆弧结构,线缆固定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轴向设置的圆弧形固定座凹槽,上半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固定座凹槽对应的上半环凹槽,固定座凹槽与上半环凹槽拼接成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孔,所述线缆固定座与上半环固接。本实用新型使线缆与机器人保持较近距离的同时,避免使用过程中因线缆姿态而导致的干涉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除喷涂机器人以外,大部分工业机器人采用外侧安装线缆方法,尤其在安装需要连接线缆的末端执行器时,需要在机器人小臂上固定线缆。一般情况下,在机器人小臂上安装线缆支架来固定波纹管,使用波纹管套住线缆,但此种方法需要在固定座到执行器之间留出较长的线缆才能使末端执行器进行较大幅度的旋转动作,而且线缆位置状态不可控,当末端执行器旋转角度较小或者处于未旋转状态时,线缆并不能缠绕在小臂上,而是随机器人姿态随意挂在小臂上,下垂较多,如果线缆材质较硬,则会不定方向及姿态的向外伸出,容易造成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触碰工件表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以解决线缆的走线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半环;下半环,上半环与下半环的半径相同,上半环与下半环拼接成完整的圆环,下半环与上半环的两端固定连接;线缆固定座,所述线缆固定座为圆弧结构,线缆固定座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轴向设置的圆弧形固定座凹槽,上半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固定座凹槽对应的上半环凹槽,固定座凹槽与上半环凹槽拼接成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孔,所述线缆固定座与上半环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半环与上半环分别为半圆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半环与上半环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靠近两端的下半环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螺栓头部的沉孔,下半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时贯穿下半环的两端和沉孔的下半环通孔,与下半环相对的上半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下半环通孔对应的螺纹孔,螺栓的栓体依次穿过沉孔、下半环通孔后伸入螺纹孔内部。
进一步的,上半环与下半环组成的完整的圆环的内径略大于用于安装线缆约束装置的机器人执行器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固定座的两端分别与上半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凹槽与上半环凹槽的数量分别为五个,固定座凹槽和上半环凹槽分别均匀等距分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使线缆与机器人保持较近距离的同时,避免使用过程中因线缆姿态而导致的干涉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情况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半环;11-上半环凹槽;2-下半环;21-沉孔;3-线缆固定座;31-固定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包括:上半环1、下半环2和线缆固定座3。上半环1为半圆形圆环结构。下半环2也为半圆形圆环结构,上半环1与下半环2的半径相同,厚度相同。上半环1与下半环2拼接成完整的圆环。线缆固定座3为圆弧结构,线缆固定座3的圆弧长度小于上半环1的圆弧长度。线缆固定座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轴向设置的圆弧形固定座凹槽31,上半环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固定座凹槽31对应的上半环凹槽11,固定座凹槽31与上半环凹槽11拼接成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孔。线缆固定座3的两端分别与上半环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为沉头螺栓。下半环2与上半环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靠近两端的下半环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螺栓头部的沉孔21,下半环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时贯穿下半环2的两端和沉孔21的下半环通孔,与下半环2相对的上半环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下半环通孔对应的螺纹孔,螺栓的栓体依次穿过沉孔21、下半环通孔后伸入螺纹孔内部。固定座凹槽31与上半环凹槽11的数量分别为五个,固定座凹槽31和上半环凹槽11分别均匀等距分布。
如图3所示,上半环1与下半环2组成的完整的圆环的内径略大于用于安装线缆约束装置的机器人执行器的外径。这样线缆约束装置可以在圆柱形执行器上转动。
同一机器人手臂或者执行器可以视情况使用多组此线缆约束装置,将末端执行器的线缆固定好后,末端执行器转动时,线缆会带动线缆约束装置在机器人手臂上转动或移动。而且线缆固定的位置距离机器人手臂轴心相对固定,所以线缆不会偏离很远,同时避免了线材磨损。当末端执行器并不旋转角度时,线缆由各组线缆约束装置约束在机器人手臂周围,自由线缆长度较短,将机器人运动干涉情况减小到最低。末端执行器旋转到最大角度时,多组滑环转动可以使线缆规则且均匀的缠绕在机器人手臂上,则使配线长度达到最短。
本实用新型的滑环提供了一种随末端执行器姿态而约束线缆状态的装置,将线缆约束在机器人手臂周围位置,使线缆下垂或者伸出距离减小,减少机器人因线缆较长而产生运动干涉或者线缆碰撞其他零件表面的现象,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都有了一定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圆筒状零件外侧需要布置管线的结构,无需单独增加线缆的导向零件,直接将零件按照需要做成所需要的大小,按照管线数量安排线缆孔的数量,套入圆筒状零件即可实现简单的线缆排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半环(1);
下半环(2),上半环(1)与下半环(2)的半径相同,上半环(1)与下半环(2)拼接成完整的圆环,下半环(2)与上半环(1)的两端固定连接;
线缆固定座(3),所述线缆固定座(3)为圆弧结构,线缆固定座(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轴向设置的圆弧形固定座凹槽(31),上半环(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固定座凹槽(31)对应的上半环凹槽(11),固定座凹槽(31)与上半环凹槽(11)拼接成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孔,所述线缆固定座(3)与上半环(1)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环(2)与上半环(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靠近两端的下半环(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螺栓头部的沉孔(21),下半环(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时贯穿下半环(2)的两端和沉孔(21)的下半环通孔,与下半环(2)相对的上半环(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下半环通孔对应的螺纹孔,螺栓的栓体依次穿过沉孔(21)、下半环通孔后伸入螺纹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环(2)与上半环(1)分别为半圆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环(1)与下半环(2)组成的完整的圆环的内径略大于用于安装线缆约束装置的机器人执行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座(3)的两端分别与上半环(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凹槽(31)与上半环凹槽(11)的数量分别为五个,固定座凹槽(31)和上半环凹槽(11)分别均匀等距分布。
CN201720032525.2U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Active CN206510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2525.2U CN206510068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2525.2U CN206510068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0068U true CN206510068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32525.2U Active CN206510068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100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7866A (zh) * 2017-01-10 2017-05-31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7866A (zh) * 2017-01-10 2017-05-31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7866A (zh)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CN104339369B (zh) 机器人臂的配线结构
EP1625920B1 (en) Managing structure for umbilical member of industrial robot
CN110248778B (zh) 多关节焊接机器人
US8070212B2 (en) Arranging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for motor vehicle
CN105935850B (zh) 机器人
JP6351244B2 (ja) アーム機構
US20200381146A1 (en) Twisted wire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twisted wire producing method
CN104275707A (zh) 机器人用驱动线缆的处理构造体和机器人装置
CN104889974B (zh) 机器人的线缆构造以及使用其的机器人
US20060233513A1 (en) Line combination
JP5151514B2 (ja) 線条体案内機構を備えた産業用ロボット
JP2010284777A (ja) ロボット回転軸のケーブル保持構造
JP2014100743A (ja) 多関節ロボットのケーブル処理構造
CN1714981A (zh) 电弧焊机器人的焊矩缆线处理构造
CN206510068U (zh)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执行器的线缆约束装置
CN108883540A (zh) 机器人
JP2011067893A (ja) 溶接ロボットにおけるワイヤ送給装置の設置構造
CN107538477A (zh) 机器人、控制装置及机器人系统
JP5896843B2 (ja) ケーブル
JP2016022575A (ja) ロボット
JP2016022571A (ja) ロボットの関節機構およびロボット
JP2016203331A (ja) ロボット
TW201801873A (zh) 機械臂機構及旋轉關節機構
CN103878784B (zh) 一种水下蛇形机器人关节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7

Address after: 300300 Tianjin Huaming street Dongli Huaming Road No. 36 Building No. 2

Patentee after: Qingyan co creation robot (Tianjin)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00 Dongli Lake Resort, Dongli District, Tianjin

Co-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TIANJIN HIGH-E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