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7526U -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7526U
CN206507526U CN201720018531.2U CN201720018531U CN206507526U CN 206507526 U CN206507526 U CN 206507526U CN 201720018531 U CN201720018531 U CN 201720018531U CN 206507526 U CN206507526 U CN 206507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belt
circular arc
evagination circular
arc
school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85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科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niss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Aeneser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nything Studi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nything Studi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nything Studi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85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7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7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7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属于制作工艺领域,所述肩带包括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支撑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肩带呈扁平条状,支撑部呈与人体肩部结构适配的不规则弧形状,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双肩书包取放物体的端面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双肩书包取放物体相对的端面连接。支撑部的宽度从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该肩带可以解决传统肩带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工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背景技术
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我国学生的学业负担普遍较重,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双肩书包重量上,沉重的双肩书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体力负担。现在的学生双肩书包一般用的肩带是做的稍宽一点,但是用这种类型的肩带做的双肩书包背在身上时,整个双肩书包是不贴身体,整体往后仰,无法分解双肩书包的重量。学生背着这种肩带的双肩书包行走的时候,基本上都需要用双手辅助抓着肩带往前倾,以此减轻双肩书包的重量。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以解决传统肩带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肩带,所述肩带包括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支撑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肩带呈扁平条状,所述支撑部呈与人体肩部结构适配的不规则弧形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双肩书包取放物体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双肩书包取放物体相对的端面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宽度从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 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该肩带可以解决学生背着连接有传统肩带的双肩书包时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肩带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包括顺滑连接的第一外凸区、第一内凹区以及第二外凸区,所述第二侧边包括顺滑连接的第二内凹区、第三外凸区以及第三内凹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凸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凸圆弧、第二外凸圆弧以及第三外凸圆弧,所述第一内凹区包括第一内凹圆弧,所述第二外凸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外凸圆弧、第五外凸圆弧、第六外凸圆弧、第七外凸圆弧以及第八外凸圆弧;所述第二内凹区包括第二内凹圆弧,所述第三外凸区包括第九外凸圆弧,所述第三内凹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内凹圆弧、第四内凹圆弧、第五内凹圆弧、第六内凹圆弧以及第七内凹圆弧,所述第七内凹圆弧与所述第八外凸圆弧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凸圆弧、所述第二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三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59.5mm-64.5mm、234.5mm-239.5mm、55.5mm-60.5mm;所述第一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65.5mm-170.5mm;所述第四外凸圆弧、所述第五外凸圆弧、所述第六外凸圆弧、所述第七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八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60.5mm-265.5mm、409.5mm-414.5mm、531.5mm-536.5mm、1166.5mm-1171.5mm、46.5mm-51.5mm;所述第二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34.5mm-139.5mm;所述第九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为876.5mm-881.5mm;所述第三内凹圆弧、所述第四内凹圆弧、所述第五内凹圆弧、所述第六内凹圆弧以及所述第七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88.5mm-193.5mm、595.5mm-600.5mm、117.5mm-122.5mm、1034.5mm-1039.5mm、44.5mm-49.5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凸圆弧、所述第二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三外凸圆弧的半径依次为62.03mm、237.7mm、58mm;所述第一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68.24mm;所述第四外凸圆弧、所述第五外凸圆弧、所述第六外凸圆弧、所述第七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八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63.24mm、412mm、534.43mm、1169.17mm、49.35mm;所述第二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37.22mm;所述第九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为879.42mm;所述第三内凹圆弧、所述第四内凹圆弧、所述第五内凹圆弧、所述第六内凹圆弧以及所述第七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91.44mm、598.91mm、120mm、1037.52mm、47.83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肩带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所述第二层由海绵组成,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由皮料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双肩书包可拆卸连接,用于改变所述肩带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多个通孔,所述双肩书包上设有皮带扣,所述肩带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双肩书包上的皮带扣可拆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肩带连接到所述双肩书包上的长度,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身高调节肩带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肩书包,所述双肩书包包括双肩书包本体以及两根上述实施例中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肩带。每根所述肩带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用于取放物体的端面连接,每根所述肩带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用于取放物体相对的端面连接。通过在该双肩书包上设置所述肩带后,可以解决学生背着连接有传统肩带的双肩书包时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变形,例如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根所述肩带的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的一个侧面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肩带的支撑部呈现与人体肩部结构适配的不规则弧形状,且所述肩带呈扁平条状,使得学生背上设有所述肩带的双肩书包时,由于所述肩带完全符合人体背部、肩部的构造,使得肩带完全贴合学生的身体,所以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肩部用力,而是学生的整个后背都会受力,从而把双肩书包的重量分解到整个背部,以解决传统肩带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肩带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肩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肩带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肩带的通孔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肩带的警示物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双肩书包的结构 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双肩书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双肩书包的口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肩带;101-第一层;102-第二层;103-第三层;110-第一连接部;120-支撑部;130-第二连接部;131-通孔;140-警示物;150-第一侧边;151-第一外凸区;1511-第一外凸圆弧;1512-第二外凸圆弧;1513-第三外凸圆弧;152-第一内凹区;1521-第一内凹圆弧;153-第二外凸区;1531-第四外凸圆弧;1532-第五外凸圆弧;1533-第六外凸圆弧1534-第七外凸圆弧;1535-第八外凸圆弧;160-第二侧边;161-第二内凹区;1611-第二内凹圆弧;162-第三外凸区;1621-第九外凸圆弧;163-第三内凹区;1631-第三内凹圆弧;1632-第四内凹圆弧;1633-第五内凹圆弧;1634-第六内凹圆弧1635-第七内凹圆弧;200-双肩书包;210-双肩书包本体;211-第一侧面;212-第二侧面;220-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于“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肩带100,所述肩带100包括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0、支撑部120以及第二连接部130。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用于与背包取放物体的端面连接,所述第 二连接部130用于与所述背包取放物体相对的端面连接。
请参看图1,所述肩带100呈扁平条状,加大了学生的背部受力面积,提高了舒适度。所述支撑部120的宽度从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30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130的一端逐渐减小。
请继续参看图1,所述支撑部12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30之间,起到过渡作用,用于与学生的肩部接触。同时,所述支撑部120呈与人体肩部结构适配的不规则弧形状,符合人体背部以及肩部的构造,以使当学生背上设有所述肩带100的背包时,支撑部120可以完全与学生的身体贴合。所以当学生背上设有肩带100的背包时,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肩部受力,而是学生的整个后背都会受力,从而把背包的重量分解到整个背部。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肩带100包括第一侧边150和第二侧边160,所述第一侧边150包括顺滑连接的第一外凸区151、第一内凹区152以及第二外凸区153,所述第二侧边160包括顺滑连接的第二内凹区161、第三外凸区162以及第三内凹区163。所述第一侧边150与所述第二侧边160的最大距离d的范围可以为158.06mm-198.06mm,进一步地,最大距离d可以为178.06mm。当然,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0的最大距离h的范围可以是616.41mm-686.41mm,进一步地,最大距离h可以为651.41mm。
所述第一外凸区15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凸圆弧1511、第二外凸圆弧1512以及第三外凸圆弧1513,所述第一内凹区152包括第一内凹圆弧1521,所述第二外凸区15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外凸圆弧1531、第五外凸圆弧1532、第六外凸圆弧1533、第七外凸圆弧1534以及第八外凸圆弧1535;所述第二内凹区161包括第二内凹圆弧1611,所述第三外凸区162包括第九外凸圆弧1621,所述第三内凹区16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内凹圆弧1631、 第四内凹圆弧1632、第五内凹圆弧1633、第六内凹圆弧1634以及第七内凹圆弧1635,所述第七内凹圆弧1635与所述第八外凸圆弧1535相交。
所述第一外凸圆弧1511、所述第二外凸圆弧1512以及所述第三外凸圆弧1513的半径范围依次为59.5mm-64.5mm、234.5mm-239.5mm、55.5mm-60.5mm;所述第一内凹圆弧1521的半径范围为165.5mm-170.5mm;所述第四外凸圆弧1531、所述第五外凸圆弧1532、所述第六外凸圆弧1533、所述第七外凸圆弧1534以及所述第八外凸圆弧1535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60.5mm-265.5mm、409.5mm-414.5mm、531.5mm-536.5mm、1166.5mm-1171.5mm、46.5mm-51.5mm;所述第二内凹圆弧1611的半径范围为134.5mm-139.5mm;所述第九外凸圆弧1621的半径范围为876.5mm-881.5mm;所述第三内凹圆弧1631、所述第四内凹圆弧1632、所述第五内凹圆弧1633、所述第六内凹圆弧1634以及所述第七内凹圆弧1635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88.5mm-193.5mm、595.5mm-600.5mm、117.5mm-122.5mm、1034.5mm-1039.5mm、44.5mm-49.5mm。
进一步地,第一外凸圆弧1511、所述第二外凸圆弧1512以及所述第三外凸圆弧1513的半径依次为62.03mm、237.7mm、58mm;所述第一内凹圆弧1521的半径范围为168.24mm;所述第四外凸圆弧1531、所述第五外凸圆弧1532、所述第六外凸圆弧1533、所述第七外凸圆弧1534以及所述第八外凸圆弧1535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63.24mm、412mm、534.43mm、1169.17mm、49.35mm;所述第二内凹圆弧1611的半径范围为137.22mm;所述第九外凸圆弧1621的半径范围为879.42mm;所述第三内凹圆弧1631、所述第四内凹圆弧1632、所述第五内凹圆弧1633、所述第六内凹圆弧1634以及所述第七内凹圆弧1635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91.44mm、598.91mm、120mm、1037.52mm、47.83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肩带100可以由弹性较好的海绵材质构成,进一 步地,肩带100可以由高弹棉构成。
高弹棉是一种海绵,分为绿高弹棉和灰高弹棉两种,主要具有密度高、回弹力强、回弹硬度好、舒适度高以及承压力强等特点。
当肩带100采用高弹棉材质构成时,可以提高学生佩戴肩带100的舒适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若肩带100只由高弹棉材质构成会造成肩带100容易变形损坏,因此,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参看图3,所述肩带1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101、第二层102以及第三层103。所述第二层102位于所述第一层101以及所述第三层103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层101以及所述第三层10的组成材质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层102是高弹棉层。所述第一层101和所述第三层103由皮料组成。由皮料材质组成的第一层101和第三层103将由高弹棉组成的第二层102完全包裹住,从而对第二层102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外力或者外物对第二层102造成损害,也使得肩带100与学生接触时更为舒适。同时,第一层101和第三层103由皮料材质组成可以增加肩带100的档次,增强美观效果。
当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组成所述第一层101的皮料与组成所述第三层103的皮料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不再做出过多限定。
此外,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因此,作为一种实施范式,所述第二连接部130可以与背包可拆卸连接,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情况调整所述肩带100的长度。
进一步地,请参看图4,所述第二连接部130上可以开设有多个通孔131,对应的,在所述背包上可以设有皮带扣。
所述肩带100可以通过所述通孔131与所述背包上的皮带扣实现可拆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肩带100连接到所述背包上的长度。当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部130上的每个通孔131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参看图5,所述肩带100上还可以设置有警示物140。所述警示物140具有发光或者放光的效果,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所述警示物140可以是荧光条,还可以是夜视反光条。所述警示物140可以设置在一处,也可以设置在多处。
此外,由于市面上存在一种智能书包,书包内设置有定位装置,书包上设置有可以紧急求救的按键,所述紧急求救按键与所述定位装置通过无线或者有线实现电连接。为了使得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按压紧急求救按键,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肩带100上设置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安装所述紧急求救按键。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可以设置在所述肩带100整体长度的二分之一处,从而使得学生在背上设有肩带100的背包时,所述紧急求救按键可以位于学生的腋窝处,便于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按压。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肩带100的工作原理是:由于肩带100的支撑部120呈现与人体肩部结构适配的不规则弧形状,且肩带100呈扁平条状,使得学生背上设有所述肩带100的背包时,由于所述肩带100完全符合人体背部、肩部的构造,使得肩带100完全贴合学生的身体,所以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肩部用力,而是学生的整个后背都会受力,从而把背包的重量分解到整个背部,以解决传统肩带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肩书包200,所述双肩书包200包括双肩书包本体210以及两根第一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肩带100。
其中,每根所述肩带100的第一连接部110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210用于取放物体的端面连接,每根所述肩带100的第二连接部130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210用于取放物体相对的端面连接。
当学生背上双肩书包200后,由于肩带100完全符合人体背部、肩部的构造,使得肩带100完全贴合学生的身体,所以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肩部用力,而是学生的整个后背都会受力,从而把双肩书包200的重量分解到整个背部。避免了传统的双肩书包不贴身,往后仰,无法化解卸除双肩书包的重量的缺陷,以解决传统肩带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若肩带100的第二连接部130与双肩书包本体210的底部连接,当把双肩书包200放置在地面或者桌子上时,由于双肩书包本体210与第二连接部130连接处可能会相较于双肩书包本体210的底部较为凸出,使得双肩书包200不能平稳地矗立在地面或者桌子上。因此,请参看图7,作为一种实施范式,所述双肩书包本体210包括第一侧面211以及第二侧面212。每根所述肩带100的第二连接部130分别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210的一个侧面连接,从而使得双肩书包本体210的底部能平稳地矗立在地面或者桌子上。
此外,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参看图8,所述双肩书包200上还可以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口袋220,学生可以把小件物品放置在口袋220中,可以把所述口袋220设置在所述肩带100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口袋220上设置拉链,当学生在口袋220内放置物品后,可以将拉链闭合,防止放置在口袋220内的物品丢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肩带100和双肩书包200,由于肩带100的支撑部120呈现与人体肩部结构适配的不规则弧形状,且肩带100呈扁平条状,使得学生背上设有所述肩带100的双肩书包200时,由于所述肩带100完全符合人体背部、肩部的构造,使得肩带100完全贴合学生的身体,所以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肩部用力,而是学生的整个后背都会受力,从而把双肩书包200的重量分解到整个背部,以解决传统肩带容易引起学生脊椎前弯,对学生的脊椎发育造成影响,损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包括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支撑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肩带呈扁平条状,所述支撑部呈与人体肩部结构适配的不规则弧形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双肩书包取放物体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双肩书包取放物体相对的端面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宽度从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包括顺滑连接的第一外凸区、第一内凹区以及第二外凸区,所述第二侧边包括顺滑连接的第二内凹区、第三外凸区以及第三内凹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凸圆弧、第二外凸圆弧以及第三外凸圆弧,所述第一内凹区包括第一内凹圆弧,所述第二外凸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外凸圆弧、第五外凸圆弧、第六外凸圆弧、第七外凸圆弧以及第八外凸圆弧;所述第二内凹区包括第二内凹圆弧,所述第三外凸区包括第九外凸圆弧,所述第三内凹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内凹圆弧、第四内凹圆弧、第五内凹圆弧、第六内凹圆弧以及第七内凹圆弧,所述第七内凹圆弧与所述第八外凸圆弧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圆弧、所述第二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三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59.5mm-64.5mm、234.5mm-239.5mm、55.5mm-60.5mm;所述第一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65.5mm-170.5mm;所述第四外凸圆弧、所述第五外凸圆弧、所述第六外凸圆弧、所述第七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八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60.5mm-265.5mm、409.5mm-414.5mm、531.5mm-536.5mm、1166.5mm-1171.5mm、46.5mm-51.5mm;所述第二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34.5mm-139.5mm;所述第九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为876.5mm-881.5mm;所述第三内凹圆弧、所述第四内凹圆弧、所述第五内凹圆弧、所述第六内凹圆弧以及所述第七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88.5mm-193.5mm、595.5mm-600.5mm、117.5mm-122.5mm、1034.5mm-1039.5mm、44.5mm-49.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圆弧、所述第二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三外凸圆弧的半径依次为62.03mm、237.7mm、58mm;所述第一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68.24mm;所述第四外凸圆弧、所述第五外凸圆弧、所述第六外凸圆弧、所述第七外凸圆弧以及所述第八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263.24mm、412mm、534.43mm、1169.17mm、49.35mm;所述第二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为137.22mm;所述第九外凸圆弧的半径范围为879.42mm;所述第三内凹圆弧、所述第四内凹圆弧、所述第五内凹圆弧、所述第六内凹圆弧以及所述第七内凹圆弧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91.44mm、598.91mm、120mm、1037.52mm、47.8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所述第二层由海绵组成,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由皮料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双肩书包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多个通孔,所述双肩书包上设有皮带扣,所述肩带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双肩书包上的皮带扣可拆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肩带连接到所述双肩书包上的长度。
9.一种双肩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肩书包包括双肩书包本体以及两根权利要求1-8中任意所述肩带,每根所述肩带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用于取放物体的端面连接,每根所述肩带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用于取放物体相对的端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肩书包,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肩带的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双肩书包本体的一个侧面连接。
CN201720018531.2U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Active CN206507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8531.2U CN206507526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8531.2U CN206507526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7526U true CN206507526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8531.2U Active CN206507526U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75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7634A (zh) * 2017-01-09 2017-05-10 宁波埃尼思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7634A (zh) * 2017-01-09 2017-05-10 宁波埃尼思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6744B2 (en) Inflatable pad having reinforcing belts
EP4329032A3 (en)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electrode
CN204501218U (zh) 一种多功能眼罩
AU651688B2 (en) Support for a therapeutic magnet
CN206507526U (zh)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CN204741541U (zh) 耳机转轴构造
USD939861S1 (en) Pillow with device pocket
CN106617634A (zh) 一种肩带和双肩书包
CN208987147U (zh) 一种tws耳机收纳盒
CN206596899U (zh) 一种三级缓冲720度全天候家居旅行保健颈枕
CN204671800U (zh) 一种体育用保护垫
CN209328158U (zh) 病床呼叫铃
CN213667825U (zh) 一种团队素质拓展训练装置
CN203246574U (zh) 一种可避免划伤婴儿的婴儿漂浮具
CN207707414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静电手环
CN207203407U (zh) 一种双排漂移板
CN204259158U (zh) 一种助听器保护套
CN204259126U (zh) 一种织物型助听器保护套
CN204544373U (zh) 一种使用中物料不易散逸的研臼
CN206062503U (zh) 一种手提袋指环
CN204859257U (zh) 一种手机外壳
CN207249933U (zh)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使用的学习机
CN206896056U (zh) 一种软质水杯
CN207531927U (zh) 内胆可拆卸链接的防雾霾口罩
CN208850715U (zh) 一种具有防刺缓冲功能的面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000 Rooms<6-2>and<6-3>, Tianhong Building, Baisha Road Street,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eniss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Rooms<6-2>and<6-3>, Tianhong Building, Baisha Road Street,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NYTHING STUDI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9

Address after: 200333 Room 289, Floor 2, Building 7, No. 100, Changhe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eneser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Rooms<6-2>and<6-3>, Tianhong Building, Baisha Road Street,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eniss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