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6688U -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6688U
CN206496688U CN201720066915.1U CN201720066915U CN206496688U CN 206496688 U CN206496688 U CN 206496688U CN 201720066915 U CN201720066915 U CN 201720066915U CN 206496688 U CN206496688 U CN 206496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noise reduction
heat exchanger
parallel
pipelin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669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羽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669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6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6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6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所述集流管具有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通过在集流管上设置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使得集流管内由于制冷剂流动产生的噪音向声源方向反射回去,从而降低了集流管内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平行流换热器的生产成本,其内制冷剂的分配方式多采用内分流,即在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内设置一根分配管,分配管上形成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分配孔,制冷剂从集流管的一端的分配管流入,经多个分配孔再流入集流管内。然而,在制冷剂穿过分配孔流入集流管内的过程中制冷剂流动会产生噪音,当制冷剂的流速越高,这种噪音越明显,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强烈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这种集流管可以降低制冷剂的流动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集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具有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通过在集流管上设置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使得集流管内由于制冷剂流动产生的噪音向声源方向反射回去,从而降低了集流管内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音管段沿所述消音管段的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所述集流管的除所述消音管段之外的其余部分沿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所述消音管段的横截面积大于和/或小于所述集流管的除所述消音管段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音管段与所述集流管的除所述消音管段之外的其余部分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沿与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环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音管段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消音管段在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流管为圆管或矩形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集流管;100a:通孔;
1:消音管段;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图未示出)的集流管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100,集流管100具有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1。
例如,如图1所示,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1设在集流管100上,且消音管段1的轴线方向可以与集流管100的轴线方向平行,集流管100内部限定出的集流管管道的横截面沿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呈现至少一次的突变。由此,集流管管道的横截面的突变造成集流管管道内声阻抗发生突变,使得集流管100内由于制冷剂的流动而产生、并在集流管100内传播的噪音向声源方向反射回去,降低了集流管100内噪音向外传播的声能,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100,通过在集流管100上设置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1,使得集流管100内由于制冷剂的流动产生的噪音向声源方向反射回去,从而降低了集流管100内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消音管段1沿消音管段1的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沿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大于和/或小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也就是说,当消音管段1沿其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沿其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时,所有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均大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或者,所有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均小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又或者,集流管100具有多个消音管段1时,其中一部分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大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另外一部分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小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
例如,如图1所示,集流管100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消音管段1,这两个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均相等,且所有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均大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同时,消音管段1限定出的管道的横截面积均大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限定出的管道的横截面积,由此,可以降低集流管100内制冷剂的流动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消音管段1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之间通过连接部2连接,连接部2可以形成为沿与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环形结构。如图1所示,消音管段1的横截面积大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连接部2的外端与消音管段1相连,连接部2的内端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相连,且连接部2的延伸方向与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垂直。由此,保证了集流管管道的横截面的突变程度,从而使得消音管段1的降噪效果较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可以理解为远离集流管1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内”。当然,连接部2还可以成为沿与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延伸的锥形结构(图未示出)。
其中,可以通过调整消音管段1限定出的管道的横截面尺寸与集流管100的除消音管段1之外的其余部分限定出的管道的横截面尺寸之间的比值、消音管段1的长度等参数来调整集流管100的降噪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消音管段1为多个,且多个消音管段1在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由此,多个消音管段1可以对集流100管内的噪音进行多次消除,进一步使得集流管100的降噪效果较好。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集流管100具有2个消音管段1,且这2个消音管段1沿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以使得集流管100的降噪效果较好。
可选地,集流管100为圆管或矩形管等。由此,集流管10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如图1所示,集流管100上形成有沿集流管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通孔100a,当集流管100应用于平行流换热器时,平行流换热器的扁管可以穿过通孔100a,以方便平行流换热器的扁管与集流管100的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100。
具体地,平行流换热器还可以包括多个扁管、翅片和第一集流管,其中,多个扁管的一端分别穿过多个通孔100a与集流管100的内部连通,多个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翅片设在相邻两个扁管之间以增强换热效果。
当平行流换热器工作时,制冷剂穿过设在集流管100内的分配管上的分配孔后流入集流管100内,并穿过多个扁管的上述一端被分配到多个扁管内,制冷剂在扁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制冷剂通过扁管的壁面、翅片与流经平行流换热器的外侧的空气进行换热,最终制冷剂可以从第一集流管流出。同时,由于截面突变的消音管段1的设置,使得制冷剂在穿过分配孔流入集流管100内的过程中产生的流动噪音向声源方向反射回去,从而降低了制冷剂的流动噪音,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通过采用上述的集流管100,降低了制冷剂的流动噪音,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具有截面突变的至少一个消音管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段沿所述消音管段的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所述集流管的除所述消音管段之外的其余部分沿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所述消音管段的横截面积大于和/或小于所述集流管的除所述消音管段之外的其余部分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段与所述集流管的除所述消音管段之外的其余部分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沿与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段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消音管段在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为圆管或矩形管。
6.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
CN201720066915.1U 2017-01-19 2017-01-19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Active CN206496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6915.1U CN206496688U (zh) 2017-01-19 2017-01-19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6915.1U CN206496688U (zh) 2017-01-19 2017-01-19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6688U true CN206496688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66915.1U Active CN206496688U (zh) 2017-01-19 2017-01-19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6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7669B (zh) 包括多管式分配器的热交换器
CN106461299B (zh) 油分离装置
CN106524594A (zh) 蛇形管式换热器
CN106403394A (zh) 蒸发器的管路、蒸发器及空调器
CN104374138B (zh) 风冷冰箱
KR101548645B1 (ko) 난류 발생기를 갖는 열교환기
CN206496688U (zh) 用于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其的平行流换热器
CN107830658A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425547U (zh) 一种冷柜上毛细管与蒸发管的连接结构
CN206191990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酒柜
CN2531324Y (zh) 空调器的分液器
CN103277944B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
CN205048791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07487189U (zh) 一种空调分液器
CN209101618U (zh) 一种蒸发器出气管组件及空调器
CN207214863U (zh) 套管式微通道换热器
CN208296377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642825A (zh) 翅片式换热器和冰箱
CN206281256U (zh) 分流装置及空调
CN206191986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酒柜
WO2024113083A1 (zh) 新型分歧管及制冷设备
CN112460862B (zh) 一种分路体进液装置及其方法和应用
CN112240714B (zh) 一种蒸发器
CN103836846B (zh) 一种两路分流冷凝器及采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829637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