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4947U - 空气拉刀机构 - Google Patents

空气拉刀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4947U
CN206474947U CN201621482755.0U CN201621482755U CN206474947U CN 206474947 U CN206474947 U CN 206474947U CN 201621482755 U CN201621482755 U CN 201621482755U CN 206474947 U CN206474947 U CN 206474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hole wall
face
pull ba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27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杰
雷群
汤秀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27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4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4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49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拉刀机构,包括主轴及安装于主轴的拉杆,主轴包括第一孔壁及第二孔壁,第一孔壁与拉杆之间形成第一气腔,第二孔壁与拉杆之间形成第二气腔,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连通并共同形成气腔,拉杆包括第一端面及面积小于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一孔壁紧密配合,第二端面与第二孔壁紧密配合,使气腔密封,第一气腔的截面积大于第二气腔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腔的截面积大于第二气腔的截面积,当拉杆相对主轴移动时,第一气腔减少的体积大于第二气腔增加的体积,整个气腔的体积减小,由于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第二端面,因此第一端面受到的反向力大于第二端面,使拉杆受到一向上的轴向拉力,将刀具夹紧。

Description

空气拉刀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刀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拉刀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的拉刀机构主要靠弹性元件(包括碟形弹簧、矩形弹簧等等)提供轴向拉力。但这些弹性元件在使用中存在多方面问题:①零件一致性不稳定,弹簧需要经过热处理、预压等等工序,导致尺寸、公差及刚度曲线的无法保持稳定的一致性;②压缩、复位过程存在相对位移,弹性元件在压缩、复位过程,会存在彼此间滑动或是整体偏移。而拉刀机构作为主轴内需要跟随轴系高速旋转的部件,以上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主轴的振动、跳动等性能发生变化,影响产品加工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不平衡变化的空气拉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拉刀机构,包括一主轴及一安装于所述主轴的拉杆,所述主轴包括一第一孔壁及一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与所述拉杆之间形成一第一气腔,所述第二孔壁与所述拉杆之间形成一第二气腔,所述第一气腔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并共同形成一气腔,所述拉杆包括一第一端面及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孔壁紧密配合,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孔壁紧密配合,使所述气腔密封,所述第一气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气腔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主轴还包括一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壁及所述第二孔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壁平行于所述第二孔壁。
优选的,所述拉杆还包括一夹持端,所述夹持端位于所述拉杆靠近所述第二端面一侧,所述夹持端用于夹持刀具。
优选的,所述空气拉刀机构还包括一气缸部件,所述气缸部件固定于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夹持端一侧。
优选的,所述空气拉刀机构还包括两密封结构,一所述密封结构套设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面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孔壁配合,另一所述密封结构套设于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面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孔壁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空气拉刀机构中第一气腔的截面积大于第二气腔的截面积,当拉杆相对主轴移动时,第一气腔减少的体积大于第二气腔增加的体积,整个气腔的体积减小,由于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第二端面,因此第一端面受到的反向力大于第二端面,使拉杆受到一向上的轴向拉力,将刀具夹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拉刀机构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空气拉刀机构;10、主轴;12、第一孔壁;14、第二孔壁;16、连接壁;20、拉杆;22、第一端面;24、第二端面;26、夹持端;30、气腔;32、第一气腔;34、第二气腔;40、密封结构;50、气缸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空气拉刀机构100包括一主轴10、一拉杆20、一气腔30、两密封结构40及一气缸部件50。
所述主轴10包括一第一孔壁12、一第二孔壁14及一连接壁16。所述连接壁1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壁12及所述第二孔壁14连接。所述第一孔壁12平行于所述第二孔壁14。
所述拉杆20包括一第一端面22、一第二端面24及一夹持端26。所述第一端面2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面24的面积。所述第二端面24位于所述第一端面22及所述夹持端26之间。
组装所述空气拉刀机构100时,一所述密封结构40套设于所述拉杆20的第一端面22一侧,另一所述密封结构40套设于所述拉杆20的第二端面24一侧。所述拉杆20安装于所述主轴10内,所述拉杆20与所述主轴10之间形成一气腔30。所述第一孔壁12与所述拉杆20之间形成一第一气腔32。所述第二孔壁14与所述拉杆20之间形成一第二气腔34。所述第一气腔32与所述第二气腔34连通形成所述气腔30。所述两密封结构40与所述第一孔壁12及所述第二孔壁14配合使所述气腔30密封。所述夹持端26用于夹持刀具。所述气缸部件50固定于所述拉杆20远离所述夹持端26一侧。
使用所述空气拉刀机构100时,所述气缸部件50对所述拉杆20施加一外力,所述拉杆20相对所述主轴10移动,此时所述第一气腔32缩小,第二气腔34增大,所述第一气腔32缩小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气腔34增大的体积。所述气腔30的体积减小,由于所述第一端面2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面24,因此所述第一端面22受到的反向力大于所述第二端面24。所述拉杆20受到一朝上的轴向拉力,将刀具夹紧。
所述空气拉刀机构100消除了拉刀机构的不平衡影响,可保证所述主轴10更高转速、更长寿命、更稳定的运转。在原有主轴10结构不变情况下,通过调整所述气腔30面积差及所述气腔30体积变化率,即可达到所述主轴10所需拉力值。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空气拉刀机构,包括一主轴及一安装于所述主轴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一第一孔壁及一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与所述拉杆之间形成一第一气腔,所述第二孔壁与所述拉杆之间形成一第二气腔,所述第一气腔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并共同形成一气腔,所述拉杆包括一第一端面及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孔壁紧密配合,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孔壁紧密配合,使所述气腔密封,所述第一气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气腔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拉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还包括一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壁及所述第二孔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拉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壁平行于所述第二孔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拉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还包括一夹持端,所述夹持端位于所述拉杆靠近所述第二端面一侧,所述夹持端用于夹持刀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拉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拉刀机构还包括一气缸部件,所述气缸部件固定于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夹持端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拉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拉刀机构还包括两密封结构,一所述密封结构套设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面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孔壁配合,另一所述密封结构套设于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面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孔壁配合。
CN201621482755.0U 2016-12-30 2016-12-30 空气拉刀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74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2755.0U CN206474947U (zh) 2016-12-30 2016-12-30 空气拉刀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2755.0U CN206474947U (zh) 2016-12-30 2016-12-30 空气拉刀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4947U true CN206474947U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5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275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74947U (zh) 2016-12-30 2016-12-30 空气拉刀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49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4393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拉刀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4393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拉刀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4947U (zh) 空气拉刀机构
CN202946472U (zh) 一种小流量快速移动油缸
CN103445684B (zh) 一种气泡水机用排气阀
CN108825702B (zh) 一种阻尼系数可调的新型粘滞阻尼器
CN106514393A (zh) 空气拉刀机构
CN204664103U (zh) 一种膜片联轴器专用螺钉
CN105416636B (zh) 一种水溶性薄膜包装机的圆筒式型腔成型机构
CN108214400A (zh) 组合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CN205309752U (zh) 一种柱塞泵装配线
CN106122165B (zh) 压套压扁模组
CN203892564U (zh) 辅助推力式波纹管密封机构
CN206982517U (zh) 一种塑胶件夹抱装置
CN204606222U (zh) 用于飞机上面的密封连接机构
CN204692095U (zh) 一种螺杆压缩机的进气口密封圈
CN205991006U (zh) 一种无摩擦直线电机双隔膜压缩机
CN104875418B (zh) 一种压力均匀的大面积低气压压力机结构
CN210118391U (zh) 一种在密封花键套上的通气结构
CN204477675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t型扣件
CN211174856U (zh) 一种两级分段式液压油缸
CN204604991U (zh) 一种压力均匀的大面积低气压压力机结构
CN109848979B (zh) 一种驱动缸内置式多自由度机械臂
CN210344274U (zh) 一种锯齿状油封骨架
CN202531845U (zh) 大轴径真空釜用波纹管式机械密封
CN202301242U (zh) 一种改进的液压站
CN203867892U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5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