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71616U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71616U
CN206471616U CN201720055101.8U CN201720055101U CN206471616U CN 206471616 U CN206471616 U CN 206471616U CN 201720055101 U CN201720055101 U CN 201720055101U CN 206471616 U CN206471616 U CN 206471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ssembly
wire
micro coaxial
coaxial cable
fla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551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亿昌
黄茂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Allt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551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71616U/zh
Priority to US15/685,112 priority patent/US2018020518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71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716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扁平线缆和连接在所述扁平线缆两端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扁平线缆包括若干导线和包覆在若干导线外围的外被层,所述导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围的包覆层。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以及与所述端子焊接固定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若干金手指,所述扁平线缆的导体与其中一端的金手指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金手指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采用标准PCIe插槽。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屏蔽效果较好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数据传输线和连接在数据传输线两端的两个连接器。该数据传输线由若干根导线并行排列而成,每根导线均具有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导体,在该若干根导线的外围还包覆有外被层,以对该些导线起到相对定位和保护的作用,同时还能实现导体与外部信号之间的信号屏蔽。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硬盘及主机等电子产品的数据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传输频率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传输线的屏蔽效果已无法满足要求。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在数据传输线的导体外侧再包覆一层包覆层,从而在包覆层与外被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导体与外部信号之间的屏蔽,增强了屏蔽效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扁平线缆和连接在所述扁平线缆一端的第一连接器,其中,所述扁平线缆包括若干导线和包覆在若干导线外围的外被层,所述导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围的包覆层;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以及与所述端子焊接固定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若干金手指,所述扁平线缆的导体与其中一端的金手指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金手指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采用标准PCIe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供收容所述端子的收容槽和供收容对接装置的对接槽,所述收容槽分设在所述对接槽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对接槽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槽内设置有将该对接槽分隔成两部分的分隔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端子对,每对端子对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导电端子,每片导电端子均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所述接触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并部分突伸入所述对接槽,所述焊接部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以与电路板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呈V型延伸,且所述接触部的前端设有水平延伸的搭接部,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与所述搭接部相配合的搭接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接部呈V型延伸,且所述电路板夹持在所述端子对的两片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扁平线缆包括并排且相邻设置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构成差分信号对,所述第三导线为接地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相邻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设置,以将相邻两个差分信号对间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覆层采用介电系数为2.1至2.4的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扁平线缆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板端金手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扁平线缆两端的收容件,所述收容件内开设有供收容所述扁平线缆和所述电路板或板端金手指的通槽,且所述扁平线缆与所述电路板或板端金手指在所述通槽内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在扁平线缆的导体外围再包覆一层包覆层,从而可在该包覆层与外被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导体与外部信号之间的屏蔽,增强了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扁平线缆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扁平线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绝缘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7是图5中一对端子对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二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1中与板端金手指相连的收容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扁平线缆与电路板和板端金手指电性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其包括扁平线缆100及连接在所述扁平线缆100两端的第一连接器200和第二连接器300。
请参图2与图3所示,所述扁平线缆100包括若干导线10和包覆在若干导线10外围的外被层16,所述导线10包括并排且相邻设置的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以及相邻第一导线11或第二导线12设置的第三导线13。其中,所述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构成差分信号对,用于传输高频信号;所述第三导线13为接地导线,可用以抑制差分信号对旁侧的信号干扰。所述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及第三导线13的中心排布在同一直线上,使得扁平线缆100的整体形状呈扁平状,且所述扁平线缆100的横截面在左右及上下方向上结构对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扁平线缆100包括有若干组借由若干接地导线13间隔设置的所述差分信号对,并且所述差分信号对均并排设置。将所述差分信号对与所述接地导线13设计为相互间隔设置,从而所述接地导线13可对相邻两组差分信号对产生隔离,防止相互干扰。
所述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和第三导线13分别具有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导体14和包覆在导体14外围的包覆层。
其中,所述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的包覆层分别包括包覆在导体14外围的第一包覆层15和包覆在第一包覆层15外围的第二包覆层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包覆层15的介电系数低于所述第二包覆层17的介电系数。具体来讲,所述第一包覆层15采用介电系数为2.1至2.4的绝缘材料制成,以提供导体14较好的信号传输环境,减少信号的传播延迟,降低信号之间的串扰,保证信号的高速有效传输,减小信号衰减。
所述第二包覆层17设置为介电系数相对较高,具体为采用由可吸收电磁波的吸波材料制成吸波层,借此,可以利用该吸波层17吸收外界辐射的电磁波,有效抑制外界电磁干扰,对导体14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保证高频、超高频信号传输;另,所述吸波层17还具有质量轻、耐温、耐湿、抗腐蚀等性能,进而可有效保护位于内侧的导体14,延长扁平线缆100的使用寿命。
另,本实施方式中,因所述第三导线13设置为接地导线,从而一方面,可将其导体14的直径设置为异于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的导体14的直径,即所述接地导线13的导体14的直径可根据差分信号对的阻抗匹配情况进行调整,可以为大于或小于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的导体14的直径;另一方面,可将接地导线13的包覆层仅设置为一层,该包覆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以对接地导线13的导体14和相邻的第一导线11或第二导线12的导体14构成绝缘隔离。
所述外被层16包覆在所述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和第三导线13的外侧,以进行相对定位和保护。所述外被层16采用耐候性较好和抗疲劳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热塑性弹性体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材料制成,以对内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导线11、12、13形成较好的保护,提高所述扁平线缆100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三导线13与相邻的第一导线11或第二导线12的中心间距与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的中心间距相同,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之间的差分阻抗得以有效减小,耦合效应增强,保证高频信号的长距离传输。
请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器200包括绝缘本体20、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20内的若干端子21以及与所述端子21焊接固定的电路板22。所述电路板2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若干金手指221,且所述电路板22其中一端的金手指221与所述扁平线缆100的导体14电性连接、另一端的金手指221与所述端子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200采用标准PCIe插槽。
所述绝缘本体20内开设有供收容所述端子21的收容槽23和供插入对接装置(未图示)的对接槽24,所述收容槽23分设在所述对接槽24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对接槽24相连通,以便端子21与对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对接槽24内设置有将该对接槽24分隔成两部分的分隔部241。
所述绝缘本体20具有对接面201和与所述对接面201相对设置的安装壁202,所述收容槽23前后贯穿所述对接面201和安装壁202设置,且所述收容槽23在所述安装壁202上也呈上下分布。所述绝缘本体20的顶壁203上设有若干凸块204,所述凸块204的厚度自所述对接面201朝向所述安装壁202逐渐递增,以形成倾斜状的导引面205,从而便于与对接装置对接。
所述端子21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端子对,每对端子对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导电端子,该两片导电端子上下分布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23内。每片导电端子均设有固持部211、自固持部211一端延伸的接触部212及自固持部211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213。所述固持部211收容在所述收容槽23内,且所述固持部211的两侧分别设有倒刺2111,以与所述收容槽23发生干涉,从而保证所述端子21能够稳定收容在所述收容槽23内。
所述接触部212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3并部分突伸入所述对接槽24,以与对接装置实现电性连接。所述接触部212呈V型延伸,且所述接触部212的前端设有水平延伸的搭接部2121,所述收容槽23内设有与所述搭接部2121相配合的搭接块231,所述搭接部2121搭接在搭接块231上,以防止与对接装置对接时因导电端子较细而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
所述焊接部213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20以与电路板22焊接固定。所述焊接部213呈V型延伸,且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20的安装壁202,从而方便所述电路板22夹持在所述端子对的两片导电端子的焊接部213之间。所述电路板22上与所述端子21的焊接部213相焊接固定的一端,其上下两侧均设有金手指221,从而电路板22可通过夹持在两片导电端子的焊接部213之间而实现焊接固定;所述电路板22上与扁平线缆100相焊接固定的一端,其只有上侧设有金手指221,以便电路板22与扁平线缆100焊接固定。
请参图8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器300为板端金手指,该板端金手指30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若干金手指31,且所述板端金手指300其中一端的金手指31与所述扁平线缆100的导体14电性连接、另一端的金手指31用以与对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板端金手指300上与扁平线缆100电性连接的一端,其只有上侧设有金手指31,以实现与扁平线缆100的导体14电性连接;另一端的金手指31分布在板端金手指300的上下两侧,以与对接装置实现电性连接。
请参图9并结合图1所示,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扁平线缆100两端的收容件40,其中一个收容件40用于收容扁平线缆100和电路板22,另一个收容件40用于收容扁平线缆100和板端金手指300。所述收容件40内开设有供收容所述扁平线缆100和所述电路板22或板端金手指300的通槽41,所述通槽41前后贯穿所述收容件40,以便所述扁平线缆100与所述电路板22或板端金手指300在所述通槽41内焊接固定。该两个收容件40结构相近,主要区别仅在于:供收容所述板端金手指300的收容件40的通槽41内还突设有凸柱42,所述凸柱42穿过所述板端金手指300并连接通槽41的上下内壁面,以将所述板端金手指300限位在所述通槽41内。
请参图10所示,所述扁平线缆100一端的导体14与所述电路板22上的金手指221电性连接、另一端的导体14与所述板端金手指300上的金手指31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器200与第二连接器300之间的信号传输。本实施例中,所述扁平线缆100设置有五个且并排设置,以便与电路板22和板端金手指300上的金手指221、31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通过在扁平线缆100的导体14外侧包覆一层包覆层15,从而可在该包覆层15与外被层16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导体14与外部信号之间的屏蔽,增强了屏蔽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扁平线缆和连接在所述扁平线缆一端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缆包括若干导线和包覆在若干导线外围的外被层,所述导线包括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围的包覆层;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以及与所述端子焊接固定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若干金手指,所述扁平线缆的导体与其中一端的金手指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金手指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采用标准PCIe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供收容所述端子的收容槽和供收容对接装置的对接槽,所述收容槽分设在所述对接槽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对接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内设置有将该对接槽分隔成两部分的分隔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成对设置的若干端子对,每对端子对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导电端子,每片导电端子均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所述接触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并部分突伸入所述对接槽,所述焊接部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以与电路板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V型延伸,且所述接触部的前端设有水平延伸的搭接部,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与所述搭接部相配合的搭接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呈V型延伸,且所述电路板夹持在所述端子对的两片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线缆包括并排且相邻设置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构成差分信号对,所述第三导线为接地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相邻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设置,以将相邻两个差分信号对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采用介电系数为2.1至2.4的绝缘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扁平线缆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板端金手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扁平线缆两端的收容件,所述收容件内开设有供收容所述扁平线缆和所述电路板或板端金手指的通槽,且所述扁平线缆与所述电路板或板端金手指在所述通槽内焊接固定。
CN201720055101.8U 2017-01-18 2017-01-18 线缆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1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5101.8U CN206471616U (zh) 2017-01-18 2017-01-18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15/685,112 US20180205181A1 (en) 2017-01-18 2017-08-24 High speed cable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5101.8U CN206471616U (zh) 2017-01-18 2017-01-18 线缆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71616U true CN206471616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551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71616U (zh) 2017-01-18 2017-01-18 线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71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510A (zh) * 2017-09-15 2018-02-02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510A (zh) * 2017-09-15 2018-02-02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6155B (zh) 线缆连接器
CN206364484U (zh) 线缆装置
US8477928B2 (en) Crosstalk reducing conductor and contact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02327A (zh) 线缆及其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9038118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A2754937A1 (en) Circuit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that provide for reduced modal alien crosstalk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205621919U (zh) 电子连接器
WO2019228277A1 (zh) 线路板和电连接组件
CN20647161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647161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647164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906120U (zh) 电连接器
CN106410487B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TW201740642A (zh) USB Type-C連接器
CN204793516U (zh) 电缆线结构
TW201740635A (zh) Usb連接器
CN204885509U (zh) 线缆连接器
TWI614768B (zh) 資料傳輸線及資料傳輸裝置
CN104638465A (zh) 杂讯抑制组件与具有杂讯抑制组件的电子装置
TW202404209A (zh) 電連接器
CN212061926U (zh) 电连接线
TWM461204U (zh) 電子訊號輸送模組(八)
CN108075265A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头
TWI680615B (zh) 連接器之端子排列結構
TWM546040U (zh) 線纜連接器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