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9683U -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9683U
CN206469683U CN201621051644.4U CN201621051644U CN206469683U CN 206469683 U CN206469683 U CN 206469683U CN 201621051644 U CN201621051644 U CN 201621051644U CN 206469683 U CN206469683 U CN 206469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zone
rotary hearth
furnace bottom
preheating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16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科
王静静
宋文臣
曹志成
薛逊
吴道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e Metallurg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e Metallurg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e Metallurg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e Metallurg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16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9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9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96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及有色行业采用直接还原生产工艺方法和设备,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该转底炉包括环形炉体、可转动环形炉底、热工系统和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环形炉体包括:环形炉膛、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和出料机,所述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包括布料机主体、振动弹簧、振动电机和调频器开关;所述热工系统包括:多个干燥管和多个烧嘴,其中,在所述预热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干燥管;所述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设置在所述还原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部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流程短、设备投资低、设备作业率高、能耗低、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及有色行业采用直接还原生产工艺方法和设备,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背景技术
现今,煤基直接还原工艺有多种,其中,由于转底炉还原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反应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点,所以转底炉还原工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转底炉炼铁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位于炉侧壁的平焰烧嘴燃烧,火焰的高温通过辐射传给料层表面的球团,使含碳球团中的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被还原,加热能源多采用天然气、裂化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煤制气等,能源来源十分广泛。采用转底炉设备直接还原铁(DRI)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铁矿粉与还原剂煤粉混合均匀,压制成含碳球团矿,烘干;将干燥的含碳球团均匀地铺在转底炉上,使含碳球团在转底炉炉内的还原区域(温度可达1100℃~1400℃)内被还原15min-30min,即可得到金属化率为85%以上的金属化球团。转底炉设备用于生产DRI的优点在于,还原温度高、时间短、炉料与炉底保持相对的静止不动,从而避免了回转窑、流化床粘结、竖炉结瘤等问题。但目前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较成熟的工艺多为混料、制球、干燥等原料预处理后再布入转底炉,转底炉还原前预处理工序复杂,具有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能耗高等缺陷,此外,现有转底炉多采用烧嘴式加热方式,但由于布料口在转底炉的环形空间顶部与炉底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物料入炉初期炉内粉尘量较大,易导致布料口附近区域烧嘴堵塞从而影响生产顺行。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自动控制且调节工艺流程、设备作业率和效率高和能耗低的转底炉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该转底炉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且在预热区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并将炉内热烟气从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确保物料预热充分,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具有处理流程短、设备投资低、设备作业率高、能耗低、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该转底炉包括环形炉体、可转动环形炉底、热工系统和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环形炉体包括:环形炉膛、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和出料机,所述环形炉膛由环形炉墙、炉顶、预热区和还原区间隔墙和出料端挡墙构成,形成依次相邻的进料区、预热区、还原区及出料区,其中,所述隔墙位于所述预热区与所述还原区之间,所述出料端挡墙位于所述还原区与所述出料区之间,所述隔墙和所述挡墙均由所述转底炉的顶壁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保持一定间隔;所述环形炉膛的两端设有独立的用于加料的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和用于出料的出料机,其中,所述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包括布料机主体、振动弹簧、振动电机和调频器开关;所述热工系统包括:多个干燥管和多个烧嘴,其中,在所述预热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上方设有上层干燥管,在所述预热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下方设有下层干燥管,用于对所述预热区进行干燥管方式加热;所述烧嘴设置在所述还原区的炉墙侧壁上,用于对所述还原区进行烧嘴方式加热;所述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设置在所述还原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部的底座上。
发明人发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转底炉,与传统转底炉均采用炉墙侧壁烧嘴加热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底炉内增设干燥管预热区并在预热区和还原区间设置隔墙,有效解决了物料入炉初期因粉料多导致烧嘴堵塞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湿块料或湿球直接入转底炉的流程处理原料,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及生产能耗;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热区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并将炉内热烟气从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确保物料预热充分,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同时本实用新型转底炉可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可使用劣质或低品质燃料,降低了燃料成本,可在国内和缺少天然气和优质燃料的地区推广;此外,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当物料的流量对应形成调频信号,通过控制调频器调节物料反馈信号,达到控制物料流量的效果,自动控制且调节工艺流程,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达到控制自动化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预热区加热温度为400℃-9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转底炉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所述预热区圆环夹角为30°-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进料区、预热区、还原区和出料区沿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预热区炉墙上设有排烟口,炉内烟气从所述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所述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表面的与所述环形炉墙对应的外圆周处,设有用于炉底密封的炉底水封槽。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传统转底炉均采用炉墙侧壁烧嘴加热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底炉内增设干燥管预热区并在预热区和还原区间设置隔墙,有效解决了物料入炉初期因粉料多导致烧嘴堵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湿块料或湿球直接入转底炉的流程处理原料,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及生产能耗。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当物料的流量对应形成调频信号,通过控制调频器调节物料反馈信号,达到控制物料流量的效果,自动控制且调节工艺流程,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达到控制自动化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热区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并将炉内热烟气从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确保物料预热充分,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5.本实用新型转底炉可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可使用劣质或低品质燃料,降低了燃料成本,可在国内和缺少天然气和优质燃料的地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转底炉的俯视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转底炉炉膛的断面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转底炉的立面示意图。
其中,进料区1,预热区2,还原区3,出料区4,排烟口5,预热区和还原区间隔墙6,出料端挡墙7,干燥管8,烧嘴9,调频式振动布料机10,振动弹簧11,振动电机12,调频器开关13,出料机14,炉顶15,环形炉墙16,炉底水封槽17,物料层18,可转动环形炉底19,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20,底座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 是本实用新型转底炉的俯视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转底炉炉膛断面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转底炉包括:环形炉体、可转动环形炉底19、热工系统和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20;其中,所述环形炉体包括:环形炉膛、调频式振动布料机10和出料机14,所述环形炉膛由环形炉墙16、炉顶15、预热区和还原区间隔墙6和出料端挡墙7构成,所述隔墙和所述挡墙均由所述转底炉的顶壁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保持一定间隔;所述环形炉膛的两端设有独立的用于加料的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和用于出料的出料机,其中,所述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包括布料机主体、振动弹簧11、振动电机12和调频器开关13;所述热工系统包括:多个干燥管8和多个烧嘴9,其中,在所述预热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上方设有上层干燥管,在所述预热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下方设有下层干燥管,用于对所述预热区进行干燥管方式加热;所述烧嘴设置在所述还原区的炉墙侧壁上,用于对所述还原区进行烧嘴方式加热;所述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设置在所述还原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部的底座21上。
发明人发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转底炉,与传统转底炉均采用炉墙侧壁烧嘴加热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底炉内增设干燥管预热区并在预热区和还原区间设置隔墙,有效解决了物料入炉初期因粉料多导致烧嘴堵塞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湿块料或湿球直接入转底炉的流程处理原料,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及生产能耗;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热区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并将炉内热烟气从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确保物料预热充分,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同时本实用新型转底炉可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可使用劣质或低品质燃料,降低了燃料成本,可在国内和缺少天然气和优质燃料的地区推广;此外,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当物料的流量对应形成调频信号,通过控制调频器调节物料反馈信号,达到控制物料流量的效果,自动控制且调节工艺流程,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达到控制自动化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调频的方式的具体种类不受限制,可以为一次调频、手动调频或自动调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优选为自动调频,所述调频式振动布料机还包括:调频器和调频开关,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当物料的流量对应形成调频信号,通过控制调频器调节物料反馈信号,达到控制物料流量的效果,自动控制且调节工艺流程,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达到控制自动化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热区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并将炉内热烟气从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确保物料预热充分,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所述干燥管和烧嘴的具体个数和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起到干燥加热的作用即可,其中,所述干燥管的形状可以为P形,W形或者U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干燥管优选为U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3 是本实用新型转底炉的立面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所述环形炉膛中依次相邻的进料区1、加热温度为400℃-900℃的预热区2、还原区3和出料区4沿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列,其中,所述预热区和还原区间隔墙位于所述预热区与所述还原区之间,所述出料端挡墙位于所述还原区与所述出料区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预热区和还原区之间设置隔墙,可防止物料入炉初期产生的粉尘进入还原区影响生产顺行,此外在出料端设置挡墙,将还原区构成半密闭结构,可有效保障整个还原区的还原气氛,提高金属还原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底炉内增设干燥管预热区,该干燥管设置于炉墙侧壁,采用热辐射方式预热原料,与传统转底炉均采用炉墙侧壁烧嘴加热的方式相比,有效解决了物料入炉初期由于布料口在转底炉的环形空间顶部与炉底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物料入炉初期炉内粉尘量较大易堵塞烧嘴的问题,干燥管加热温度为400℃-900℃,可对混合物料进行预热,并有效脱除入炉物料中的表水及结晶水,在不影响产品指标的前提下可直接湿块料或湿球入炉,减少了转底炉炉前的压球及球团烘干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具有处理流程短、设备投资低、设备作业率高、能耗低、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预热区和还原区间隔墙的具体材质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起到分隔的作用即可,可以为耐火砖或耐火打结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优选为耐火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出料端挡墙的具体材质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起到阻挡的作用即可,可以为耐火砖或耐火打结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优选为耐火砖。工作时,物料通过转底炉加料区1的调频式振动布料机10将物料均匀的布置在转底炉炉底形成物料层18,通过炉底传动系统20驱动炉底转动,物料预炉底无相对运动,随着炉底的转动在炉膛内依次经过预热区2、还原区3,通过炉内增设干燥管预热区,预热区圆环夹角为30°-100°,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的温度为400℃-900℃,可有效脱除入炉物料中的表水及结晶水并减少物料中碳烧损;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当物料的流量对应形成调频信号,通过控制调频器调节物料反馈信号,达到控制物料流量的效果,还原区采用内外侧壁蓄热式烧嘴加热方式,可使用劣质或低品质燃料,降低了燃料成本,提高物料还原效果,还原后生成的还原物料经过转底炉出料区4的出料机14将物料排出转底炉,炉内烟气从排烟口5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转底炉的水平截面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圆环形,所述预热区圆环夹角优选为30°-100°,本实用新型转底炉干燥管预热区圆环夹角不应小于30°,若圆环夹角小于30°,则物料在预热区留存时间太短,会导致物料水分脱除不完全,剩余水分在还原区脱除影响物料区还原性,降低有价金属的还原率, 但当转底炉预热区圆环夹角过大将影响还原区物料的还原效果,所以控制预热区圆环夹角不大于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预热区炉墙上设有排烟口5,炉内烟气从所述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所述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热区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确保物料预热充分,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振动电机的具体型号不受限制,只要能起到振动物料且将其振动至炉内的作用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的具体组成构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起到支撑和传动的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的套数优选为2-4套,设置在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部的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底座的具体种类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底座是由两根平行的圆柱行金属体通过焊接在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下部所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表面的与所述环形炉墙对应的外圆周处,设有用于炉底密封的炉底水封槽17。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该转底炉的直径为40m-60m;工作时,物料通过转底炉加料区1的调频式振动布料机10将物料均匀的布置在转底炉炉底形成物料层18,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当物料的流量对应形成调频信号,通过控制调频器调节物料反馈信号,达到控制物料流量的效果,通过炉底传动系统20驱动炉底转动,物料预炉底无相对运动,随着炉底的转动在炉膛内依次经过预热区2、还原区3,通过炉内增设干燥管预热区,在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确保物料预热充分,预热区圆环夹角为30°-100°,加热的温度为400℃-900℃可有效脱除入炉物料中的表水及结晶水;还原区采用内外侧壁蓄热式烧嘴加热方式,可使用劣质或低品质燃料,降低了燃料成本,提高物料还原效果,还原后生成的还原物料经过转底炉出料区4的出料机14将物料排出转底炉,炉内烟气从排烟口5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发明人发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转底炉,与传统转底炉均采用炉墙侧壁烧嘴加热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底炉内增设干燥管预热区并在预热区和还原区间设置隔墙,有效解决了物料入炉初期因粉料多导致烧嘴堵塞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湿块料或湿球直接入转底炉的流程处理原料,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及生产能耗;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热区可转动炉底上层和下层均设置干燥管加热,并将炉内热烟气从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确保物料预热充分,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同时本实用新型转底炉可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可使用劣质或低品质燃料,降低了燃料成本,可在国内和缺少天然气和优质燃料的地区推广;此外,通过在布料机上增设调频器,当物料的流量对应形成调频信号,通过控制调频器调节物料反馈信号,达到控制物料流量的效果,自动控制且调节工艺流程,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达到控制自动化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 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Claims (6)

1.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炉体、可转动环形炉底、热工系统和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其中,
所述环形炉体包括:环形炉膛、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和出料机,所述环形炉膛由环形炉墙、炉顶、预热区和还原区间隔墙和出料端挡墙构成,形成依次相邻的进料区、预热区、还原区及出料区,其中,所述隔墙位于所述预热区与所述还原区之间,所述出料端挡墙位于所述还原区与所述出料区之间,所述隔墙和所述挡墙均由所述转底炉的顶壁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保持一定间隔;所述环形炉膛的两端设有独立的用于加料的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和用于出料的出料机,其中,所述调频式振动布料机包括布料机主体、振动弹簧、振动电机和调频器开关;
所述热工系统包括:多个干燥管和多个烧嘴,其中,在所述预热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上方设有上层干燥管,在所述预热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下方设有下层干燥管,用于对所述预热区进行干燥管方式加热;所述烧嘴设置在所述还原区的炉墙侧壁上,用于对所述还原区进行烧嘴方式加热;
所述炉底支架及传动系统设置在所述还原区的位于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部的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加热温度为400℃-9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所述预热区圆环夹角为3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区、预热区、还原区和出料区沿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炉墙上设有排烟口,炉内烟气从所述排烟口排出经除尘后通入所述干燥管内,作为干燥管预热区的加热热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转动环形炉底下表面的与所述环形炉墙对应的外圆周处,设有用于炉底密封的炉底水封槽。
CN201621051644.4U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69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1644.4U CN206469683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1644.4U CN206469683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9683U true CN206469683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164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69683U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9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8782A (zh) * 2016-09-13 2017-01-04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8782A (zh) * 2016-09-13 2017-01-04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8781A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单层加热及热回收式转底炉
CN105905894A (zh) 一种用于活性焦生产的炭化活化装置
CN103058536A (zh) 蓄热式间壁加热回转窑装置
CN201314783Y (zh) 罐式煅烧炉
CN105441620A (zh) 一种煤基直接还原炉及还原方法
CN106916599A (zh) 一种铁焦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04694138B (zh) 一种混合式加热设备及其应用
CN206469683U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CN205990415U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单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CN106197014A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转底炉
CN206469684U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单层加热及热回收式转底炉
CN204529316U (zh) 双段式石墨化炉设备
CN104817084B (zh) 电石冶炼炉
CN105399346B (zh) 一种石灰、焦炭联产电石的生产装置
CN206469672U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转底炉
CN205784513U (zh) 外燃立式焙烧炉
CN201621952U (zh) 隧道式沸腾焙烧炉
CN2808903Y (zh) 用发生炉煤气作为燃料的立式石灰炉
CN202347064U (zh) 一种竖炉式氧化钠化焙烧装置
CN211689180U (zh) 一种微波转底炉氯化提金装置
CN104315823B (zh) 一种兰炭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CN204917991U (zh) 一种碳化硅的冶炼转炉
CN106288782A (zh) 一种用于直接还原生产方式的双层加热及调频式转底炉
CN106440802A (zh) 一种高效环保微波气固反应鼓风炉及其生产方法
CN207792713U (zh) 一种生产电石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1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