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6138U -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6138U
CN206466138U CN201720160613.0U CN201720160613U CN206466138U CN 206466138 U CN206466138 U CN 206466138U CN 201720160613 U CN201720160613 U CN 201720160613U CN 206466138 U CN206466138 U CN 206466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ish
collecting layer
collection device
overwater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06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天洋
刘俊宝
张镇中
朱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1606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6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6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61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清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方便且高效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它包括浮力装置和垃圾收集装置,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大型垃圾收集层和设置在该大型垃圾收集层上的小型垃圾收集层,所述的浮力装置设置在大型垃圾收集层底部,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浮力装置、大型垃圾收集层、小型垃圾收集层以及驱动装置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游走水面,对水面的垃圾进行收集,免去了人工操作,具有安全方便且高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清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方便且高效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国家的河流、海域漂浮物污染十分严重,给人们的生存环境、投资环境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等带来负面影响。水葫芦在我国和北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十分肆虐,使得许多水域原有生物大量灭绝,严重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导致河水发黑、发臭,河流、湖泊淤塞,相关海域赤潮频发。秋冬季节里,成片的水葫芦随风飘荡,严重地影响到船舶的航运安全、水利设施和水电站机组的安全,对农业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要求治理外来生物入侵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述情况仅仅提到了水葫芦的污染,在大多数污染的河道中,还有其他一些污染,如塑料漂浮物、油纸等垃圾。
许多地方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予以清除,即工作人员划船,通过长杆或者设置有滤网的长杆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清楚,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下,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安全、高效的打捞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方便且高效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浮力装置和垃圾收集装置,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大型垃圾收集层和设置在该大型垃圾收集层上的小型垃圾收集层,所述的浮力装置设置在大型垃圾收集层底部,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便整个装置移动,收集漂浮的垃圾,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马达以及螺旋桨,所述的蓄电池安装在小型垃圾收集层的后端,所述的马达安装在大型垃圾收集层的后端且位于蓄电池的下方;所述的马达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螺旋桨安装在马达的转轴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扩大收集面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大型垃圾收集层的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两侧延展的擀垃圾板,后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便小型垃圾的收集,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垃圾进入口,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减小阻力,方便小型垃圾的收集,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的前端呈楔形,在该楔形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垃圾进入口。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便方向的控制,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密封盖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光杆,在该光杆的端部设置有方向板。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浮力装置为橡胶气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减小阻力,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橡胶气囊呈前端尖锐后端圆滑的流线型。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便拆卸,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密封盖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通过卡扣方式扣合。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防止漏电,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蓄电池、马达以及蓄电池同马达的连接处均做防水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浮力装置、大型垃圾收集层、小型垃圾收集层以及驱动装置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游走水面,对水面的垃圾进行收集,免去了人工操作,具有安全方便且高效的特点。由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马达以及螺旋桨,所述的蓄电池安装在小型垃圾收集层的后端,所述的马达安装在大型垃圾收集层的后端且位于蓄电池的下方;所述的马达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螺旋桨安装在马达的转轴上,方便了整个装置移动,收集漂浮的垃圾。由于所述的大型垃圾收集层的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两侧延展的擀垃圾板,后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扩大了收集面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由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垃圾进入口,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过滤网,方便小型垃圾的收集。由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的前端呈楔形,在该楔形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垃圾进入口,减小了阻力,方便小型垃圾的收集。由于所述的密封盖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光杆,在该光杆的端部设置有方向板,方便了方向的控制。由于所述的橡胶气囊呈前端尖锐后端圆滑的流线型,减小了阻力。由于所述的密封盖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通过卡扣方式扣合,方便了拆卸和安装,方便了小型垃圾收集层中垃圾的清除。由于所述的蓄电池、马达以及蓄电池同马达的连接处均做防水保护,防止了漏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一种方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另一种方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再一种方位示意图;
图中,1—浮力装置;2—大型垃圾收集层;3—小型垃圾收集层;4—密封盖;5—擀垃圾板;6—过滤孔;7—条形垃圾进入口;8—蓄电池;9—方向板;10—马达;11—螺旋桨;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面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浮力装置1和垃圾收集装置,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大型垃圾收集层2和设置在该大型垃圾收集层2上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所述的浮力装置1设置在大型垃圾收集层2底部,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浮力装置1、大型垃圾收集层2、小型垃圾收集层3以及驱动装置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游走水面,对水面的垃圾进行收集,免去了人工操作,具有安全方便且高效的特点。使用时,只需要将整个装置放入水中,开启驱动装置,整个装置就会在水中游走收集垃圾,使用相当方便。
实施例2: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8、马达10以及螺旋桨11,所述的蓄电池8安装在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后端,所述的马达10安装在大型垃圾收集层2的后端且位于蓄电池8的下方;所述的马达10与蓄电池8连接,所述的螺旋桨11安装在马达10的转轴上。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8、马达10以及螺旋桨11,所述的蓄电池8安装在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后端,所述的马达10安装在大型垃圾收集层2的后端且位于蓄电池8的下方;所述的马达10与蓄电池8连接,所述的螺旋桨11安装在马达10的转轴上,方便了整个装置移动,收集漂浮的垃圾。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螺旋桨11安装在大型垃圾收集层2后端的马达10的转轴上,即位置设置在整个装置的中部位置,可以起到稳定推进的作用。
实施例3: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大型垃圾收集层2的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两侧延展的擀垃圾板5,后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由于所述的大型垃圾收集层2的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两侧延展的擀垃圾板5,后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扩大了收集面积,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实施例4: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垃圾进入口7,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过滤网13。由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垃圾进入口7,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过滤网13,方便了小型垃圾的收集。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条形垃圾进入口7可以采用长圆形,能够减少垃圾的阻力;所述的过滤网13可以采用插接式的过滤网,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清理和更换。
实施例5: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前端呈楔形,在该楔形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垃圾进入口7。由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的前端呈楔形,在该楔形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垃圾进入口,减小了阻力,方便小型垃圾的收集。
实施例6: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密封盖4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光杆,在该光杆的端部设置有方向板9。由于所述的密封盖4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光杆,在该光杆的端部设置有方向板9,方便了方向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述的密封盖4上可以设置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转轴与光杆连接,控制光杆转动,从而控制方向板9的转动,调整前景的方向。微型马达和马达10可以连接一单片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大大地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
实施例7: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浮力装置1为橡胶气囊,具有浮力大,成本低的优点。
实施例8: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橡胶气囊呈前端尖锐后端圆滑的流线型。由于所述的橡胶气囊呈前端尖锐后端圆滑的流线型,减小了阻力,节约了能耗,方延长了装置在水中的续航时间。
实施例9: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密封盖4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通过卡扣方式扣合。由于所述的密封盖4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通过卡扣方式扣合,方便了拆卸和安装,方便了小型垃圾收集层3中垃圾的清除。
实施例10: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蓄电池8、马达10以及蓄电池8同马达10的连接处均做防水保护。由于所述的蓄电池8、马达10以及蓄电池8同马达10的连接处均做防水保护,防止了漏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装置(1)和垃圾收集装置,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大型垃圾收集层(2)和设置在该大型垃圾收集层(2)上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所述的浮力装置(1)设置在大型垃圾收集层(2)底部,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4);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8)、马达(10)以及螺旋桨(11),所述的蓄电池(8)安装在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后端,所述的马达(10)安装在大型垃圾收集层(2)的后端且位于蓄电池(8)的下方;所述的马达(10)与蓄电池(8)连接,所述的螺旋桨(11)安装在马达(10)的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型垃圾收集层(2)的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两侧延展的擀垃圾板(5),后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前端设置有条形垃圾进入口(7),后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过滤网(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的前端呈楔形,在该楔形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垃圾进入口(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4)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光杆,在该光杆的端部设置有方向板(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装置(1)为橡胶气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气囊呈前端尖锐后端圆滑的流线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4)与所述的小型垃圾收集层(3)通过卡扣方式扣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8)、马达(10)以及蓄电池(8)同马达(10)的连接处均做防水保护。
CN201720160613.0U 2017-02-22 2017-02-22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66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0613.0U CN206466138U (zh) 2017-02-22 2017-02-22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0613.0U CN206466138U (zh) 2017-02-22 2017-02-22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6138U true CN206466138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06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66138U (zh) 2017-02-22 2017-02-22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61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7135A (zh) * 2019-11-27 2020-02-28 徐州百世松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漂浮物环保清除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7135A (zh) * 2019-11-27 2020-02-28 徐州百世松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漂浮物环保清除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47135B (zh) * 2019-11-27 2021-08-10 徐州百世松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漂浮物环保清除器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185A (zh) 一种水中漂浮垃圾收集器
CN207062908U (zh) 一种水面悬浮物漂浮物定点打捞清理设备
CN101088856A (zh) 链网式割草、保洁作业机械装置
CN105173019A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船
CN212529999U (zh) 一种垃圾打捞的河道治理船舶
CN211592872U (zh) 一种节能环保水面垃圾清理船
CN108221903A (zh) 一种潮流能驱动的海上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
CN109278947A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206466138U (zh) 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207466920U (zh) 一种河道小型多功能无人清洁船
CN208309543U (zh)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海洋垃圾收集器
CN205034304U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船
CN203996815U (zh) 一种太阳能水面清洁船
CN208594541U (zh) 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04939033U (zh) 一种悬浮填料自动清捞装置
CN202543876U (zh) 一种水上垃圾回收装置
CN209307997U (zh) 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05995548U (zh) 水上漂浮物选择破碎机
CN202400910U (zh) 一种饮料瓶太阳能风力充氧装置
CN212477659U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604376Y (zh) 船用可调节漂浮物收集网
CN114954814A (zh) 一种水体污染物收集装置
CN209099335U (zh) 水动力河道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07047811U (zh) 水面垃圾收集器
CN207550437U (zh) 一种公园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捕捞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