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2899U -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2899U
CN206462899U CN201621195233.2U CN201621195233U CN206462899U CN 206462899 U CN206462899 U CN 206462899U CN 201621195233 U CN201621195233 U CN 201621195233U CN 206462899 U CN206462899 U CN 206462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vacuum
cup lid
cup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52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魏云杰
蒋金星
王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52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2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2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2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现有真空料理机上设置独立安装的真空收集容器,容易在拆装时漏装导致丢失。本实用新型包括真空泵、电机、机座、杯体、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旋转,杯体上盖合有杯盖,机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臂,延伸臂上端设有与其在竖直面上转动连接的真空臂,真空壁一端与延伸臂相连,真空臂转动后可与杯盖接触,真空臂上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抽气口,抽气口周侧通过密封圈与杯盖密封连接,杯盖顶面凹陷形成朝上敞口的凹腔,凹腔底面设有贯穿杯盖的通气孔,抽气口与凹腔连通,凹腔高度为5mm‑40mm。通过省去了原有结构中单独设置的真空收集容器,防止真空收集容器丢失或漏装的情况发生,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在使用料理机时,由于原材料被打碎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食材会因与空气接触而氧化,导致营养流失,所以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真空料理机,通过减少食材与空气接触来保证食材新鲜。现有的真空料理机为单臂真空结构,包括具有真空泵和电机的机座,机座上放置杯体,杯体底部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旋转,杯体上盖合有杯盖,机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臂,延伸臂上通过设于其上且可旋转的真空臂搭接杯盖,实现真空泵与杯体内腔间的真空管路通连,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为保证抽真空效果,都在杯盖下部设置了可以拆卸的真空收集容器,真空收集容器内设真空收集腔,能有效滤除从杯体内随空气吸入的食材或汁液,确保真空泵不会因异物进入而损坏,此结构虽然简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整机震动脱落或是出现漏装、遗失等状况,此外,真空臂端部与杯盖间采用搭接方式连接,容易因真空管路不密封而无法抽取杯体内腔空气,进而导致杯体真空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通过在杯盖上设置凹腔来形成真空收集容器,防止出现丢失或漏装真空收集容器的情况,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包括具有真空泵和电机的机座,机座上放置杯体,杯体底部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旋转,杯体上盖合有杯盖,机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臂,延伸臂上端设有与其在竖直面上转动连接的真空臂,真空壁一端与延伸臂相连,真空臂转动后可与杯盖接触,真空臂上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抽气口,抽气口周侧通过密封圈与杯盖密封连接,所述杯盖顶面凹陷形成朝上敞口的凹腔,凹腔底面设有贯穿杯盖的通气孔,抽气口与凹腔连通,凹腔高度为5mm-40mm。在原有杯盖上凹陷开设一体结构的凹腔,凹腔与抽气口配合形成真空收集腔,从而省去了原有结构中单独设置的真空收集容器,有效防止真空收集容器在拆装过程中丢失或漏装的情况发生,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在安装时,真空臂的端部盖合在凹腔上,并围合形成真空收集腔,杯体内腔中的空气通过通气口进入真空收集腔,再通过抽气口外排。凹腔高度为5mm-40mm,确保真空收集腔具有较好的固气、液气分离效果。密封圈用于设置在抽气口与凹腔间,确保两者围合形成与外界空间隔绝的真空收集腔。
作为优选,真空臂另一端端部下方设有抽气支架,抽气支架上开设朝下敞口且与凹腔同轴布置的抽气口,所述密封圈上端口套置在抽气支架上,下端插置在凹腔内,密封圈外侧周缘设有固接真空臂与杯盖的卡扣结构。抽气支架内具有气道,气道一端形成所述抽气口,另一端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泵通连,确保真空泵能抽取内腔中的空气。抽气口的轴线与凹腔的竖向轴线重合,使得抽气口能随着真空臂摆动并与凹腔围合形成真空收集腔,密封圈两端分别插套在抽气口或凹腔上,通过增加与密封圈的接触面积来提高密封效果。真空臂与杯盖间增设卡扣结构,使得真空臂与杯盖间的连接方式由原先的抵触连接改进为卡扣连接,确保抽气口与凹腔间密封通连,真空泵能有效外排内腔中的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凹腔腔口周缘的下卡扣以及设于真空臂下表面的上卡扣,下卡扣穿过位于上卡扣与密封圈间的缝隙后与上卡扣匹配扣接。卡扣结构设于密封圈周缘,确保密封圈周圈匹配贴合连接凹腔和抽气口。卡扣结构具有连接牢固、装配方便的特点,便于使用者反复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抽气口周缘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环,密封圈内侧壁上部设有环槽,抽气支架与密封圈间通过匹配卡置的定位环和环槽实现固接。抽气支架内的气道一端形成抽气口,定位环设置在抽气支架的外侧壁上,密封圈上端口套置在抽气口上,并通过匹配的环槽和定位环套接定位,抽气支架既通过增加与密封圈间的接触面积来提升密封效果,还对密封圈起到定位固接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凹腔呈口大腔小状,且具有斜向侧壁,所述密封圈外侧壁与凹腔侧壁匹配贴合。凹腔的敞口直径大于腔底面直径,凹腔侧壁由下向上外扩设置呈斜向侧壁,既方便密封圈下部插入,还便于密封圈外侧壁下部沿凹腔侧壁滑动并密封贴合。
作为优选,延伸臂为两个,且分置在杯体两侧,真空臂底面中部设有形成抽气口的抽气支架,真空臂通过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延伸臂顶部连接,并通过抽气口与凹腔连通。真空臂跨接在两延伸臂间,确保支撑部稳定连接,真空臂通过设于其中部的抽气支架与凹腔围合形成真空收集腔。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底部延伸形成覆盖其下端口的隔层,所述隔层上开设若干竖向贯穿的透气孔。隔层将真空收集腔分为上下两层,隔层通过其上的透气孔对通过通气孔的空气再次进行气液、气固分离,进而有效降低被真空泵外排空气的杂质含量,延长真空泵使用寿命。隔层与密封圈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凹腔底面设有一覆盖所述通气孔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底面中部向下延伸形成贯穿杯盖的固接杆,密封垫通过设于固接杆下端且与杯盖底面贴合的定位块与杯盖固接。密封垫搭接在凹腔底面上,并完整覆盖通气孔,当真空泵工作时,真空收集腔内气压降低,杯体内腔中的空气在气压作用下推开密封垫,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由于杯体内腔中气压较低,使得密封垫吸合并密封覆盖在通气孔上,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内腔,有效延长杯体真空时间,进而延长食材保鲜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顶面向上延伸形成拉手。使用者通过拉手拉起被吸附的密封垫,使得杯体内腔与外界空间通连,进而消除内腔因低压产生的吸力,便于杯盖开启。
作为优选,所述凹腔底面设有一覆盖所述通气孔的隔泡板,隔泡板中部设有竖向套管,凹腔底面设有供套管套接的定位柱,定位柱顶端设有限制隔泡板升降的限位块。隔泡板沿定位柱竖向升降,使得杯体内腔在于外界密封隔绝状态与通连状态间切换,进而延长食材保鲜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隔泡板可沿定位柱竖向升降,隔泡板的竖向升降幅度为H,1mm≥H≥0.2mm。控制隔泡板与凹腔底面间的间距,既能控制气流流量,还能有效滤除大颗粒食材进入真空收集腔,确保真空泵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杯盖上凹陷开设一体结构的凹腔,凹腔与抽气口配合形成真空收集腔,从而省去了原有结构中单独设置的真空收集容器,有效防止真空收集容器在拆装过程中丢失或漏装的情况发生,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此外,真空臂与杯盖间增设卡扣结构,使得真空臂与杯盖间的连接方式由原先的抵触连接改进为卡扣连接,确保抽气口与凹腔间密封通连,真空泵能有效外排内腔中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一所述杯盖连接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 为抽气支架与密封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卡扣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 为实施例二所述杯盖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 为实施例三所述杯盖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电机,3、机座,4、杯体,5、粉碎刀,6、杯盖,7、延伸臂,8、真空臂,9、抽气口,10、密封圈,11、凹腔,12、抽气支架,13、上卡扣,14、下卡扣,15、定位环,16、环槽,17、通气孔,18、隔层,19、透气孔,20、密封垫,21、固接杆,22、定位块,23、拉手,24、隔泡板,25、定位柱,26、套管,2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杯盖6具有凹腔11的真空料理机,由具有真空泵1和电机2的机座3组成,机座3上放置杯体4,杯体4底部设有粉碎刀5,电机2驱动粉碎刀5旋转,杯体4上盖合有杯盖6,机座3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臂7,延伸臂7上端设有在竖直面上与其转动连接的真空臂8,真空壁一端与延伸臂相连,真空臂8转动后可与杯盖6接触,真空臂8上设有与真空泵1连通的抽气口9,抽气口9周侧通过密封圈10与杯盖6密封连接,所述杯盖6顶面凹陷形成朝上敞口的凹腔11(如图2所示),凹腔11底面设有贯穿杯盖6的通气孔17,抽气口9与凹腔11连通,凹腔11高度为5mm-40mm。
电机2设置在机座3内,杯体4放置在机座3上方,电机2转轴竖置向上设置,电机2转轴通过耦合器与粉碎刀5连接,方便杯体4拆卸。杯盖6盖合在杯体4上,使得杯体4内形成密封内腔。
在实际操作中,真空泵1设置在机座3中,真空臂8连接端可竖向摆动地连接在延伸臂7顶端,抽气口9设于真空臂8摆动端。真空泵1通过设于延伸臂7、真空臂8以及杯盖6内的真空管路与内腔通连,用于抽取密封内腔中的空气,通过减少内腔中的空气来减缓食材氧化的速度,进而起到保鲜的作用。真空管路位于延伸臂7与真空臂8连接部处允许在摆动情况下仍旧保持密封。
在安装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将杯体4安装至机座3上,使得电机2转轴与粉碎刀5联动;
2. 将杯盖6盖合至杯体4上端口,此时,设于杯盖6上的凹腔11敞口朝上;
3. 摆动真空臂8,使得真空臂8摆动端与杯盖6接触,此时,抽气口9通过密封圈10密封与凹腔11密封围合形成真空收集腔。
在使用时,通过开启真空泵1将内腔中的空气抽离,有效去除随空气一起外排的固液杂质,防止真空泵1因吸入异物而损坏。
在安装时,真空臂8转动后与杯盖6间的关系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密封圈10间隔设置,亦或是直接贴合抵触,亦或是卡扣固接,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凹腔11高度为5mm-40mm。凹腔11高度是指凹腔11底面到凹腔11腔口间的距离。当凹腔11高度低于5mm时,凹腔11的体积不能满足真空收集腔对固液过滤的要求,影响固液过滤效率;当凹腔11高度高于40mm时,凹腔11体积增加既不能带来对应过滤效果的提升,还占用了杯体4内部空间体积,过低的凹腔11底面会使得杯体4内更多的固液杂质进入真空收集腔,影响过滤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臂8与杯盖6间的连接结构。
如图3所述,真空臂8端部下方设有抽气支架12,抽气支架12上开设朝下敞口且与凹腔11同轴布置的抽气口9,所述密封圈10上端口套置在抽气支架12上,下端插置在凹腔11内,密封圈10外侧周缘设有固接真空臂8与杯盖6的卡扣结构。抽气支架12为管状,内设气道,抽气支架12内气道的下端口形成朝下敞口的抽气口9,上端与设置在真空臂8内的真空管路通连,抽气支架12起到衔接真空臂8与杯盖6间真空管路的作用。密封圈10上部与抽气支架12固接,既提高密封圈10与抽气口9间的密封效果,还实现密封圈10与真空臂8摆动端为了确保真空泵1在工作时不会发生因真空管路中密封圈10与凹腔11周缘间存在缝隙漏气而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通过设置卡扣结构来提升密封圈10与凹腔11周缘间的贴合紧密度。
在实际操作中,抽气支架12与密封圈10上部固接,所述抽气口9周缘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环15,密封圈10内侧壁上部设有环槽16,抽气支架12与密封圈10间通过匹配卡置的定位环15和环槽16实现固接(如图4所示)。密封圈10上部套置在抽气支架12的下端口上,由于密封圈10上部与抽气支架12间具有重叠区域,使得抽气支架12对密封圈10具有支撑定型作用,防止柔性密封圈10因真空收集腔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而被压缩变形,进而防止密封圈10下部外侧壁与凹腔11内侧壁间脱离的情况发生。在安装时,密封圈10通过形变扩径方式套置在抽气支架12上,再利用密封圈10自身弹性回复力使得环槽16紧密套接定位环15,由于定位环15外凸设置在抽气支架12上,使得抽气支架12与密封圈10间形成弯折抵触面,有效提高密封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凹腔11腔口周缘的下卡扣14以及设于真空臂8下表面的上卡扣13,下卡扣14穿过位于上卡扣13与密封圈10间的缝隙后与上卡扣13匹配扣接(如图5所示)。卡扣结构为多组,包括分置在凹腔11腔口周缘的下卡扣14以及分置在真空臂8下表面且与下卡扣14匹配对应的上卡扣13。上卡扣13间隔设置在密封圈10周缘,上卡扣13与密封圈10间预留装配间隙。
安装完杯体4并盖合杯盖6后,杯盖6被杯体4定位,抽气口9会随着摆动的真空臂8向下摆动,凹腔11位置与抽气口9的弧形摆动路径重合。当抽气口9下摆并贴近凹腔11时,抽气口9轴线与凹腔11轴线趋于重合,此时,密封圈10与抽气口9同步运动,密封圈10下部插入凹腔11,密封圈10下部外侧壁与凹腔11内侧壁贴合,下卡扣14会穿过装配间隙并与上卡扣13扣合。由于密封圈10下部需要插入凹腔11,两者插接深度、贴合程度以及密封性能均需要通过上卡扣13和下卡扣14匹配扣合后密封圈10上缘与凹腔11腔口间距离来确定。当上卡扣13和下卡扣14扣合后密封圈10上缘与凹腔11腔口间距离越小时,说明密封圈10插入凹腔11的越深,两者贴合面积越大,密封效果也越好;反之,则两者贴合面积越小,密封效果也越差。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凹腔11呈口大腔小状,且具有斜向侧壁,所述密封圈10外侧壁与凹腔11侧壁匹配贴合。凹腔11的腔口直径大于腔底面直径,使得凹腔11具有引导密封圈10下部插入的斜向侧壁,密封圈10外侧壁的上部轮廓直径大于下部轮廓直径,使得密封圈10外侧壁形成与凹腔11侧壁匹配的上大下小状,利于插入凹腔11。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密封圈10会随着真空臂8作摆动动作,使得密封圈10的运动路径呈圆弧形,且凹腔11的敞口为竖置朝上,在密封圈10插入凹腔11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密封圈10顺利插入凹腔11,需要密封圈10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以此应对密封圈10弧形运动路径与凹腔11竖向轴线间的偏差,为了确保密封圈10下部的形变性能,优选方案为:密封圈10与凹腔11装配完毕后,抽气口9的端口高于凹腔11上缘设置,使得抽气支架12对密封圈10的定形作用不会影响密封圈10下部形变插入凹腔11的动作。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密封圈10底部延伸形成覆盖其下端口的隔层18,所述隔层18上开设若干竖向贯穿的透气孔19。隔层18与密封圈10为一体成型,透气孔19对外排的空气进行二次固液过滤。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杯盖6结构。
如图6所示,所述凹腔11底面设有一覆盖所述通气孔17的密封垫20,所述密封垫20底面中部向下延伸形成贯穿杯盖6的固接杆21,密封垫20通过设于固接杆21下端且与杯盖6底面贴合的定位块22与杯盖6固接。凹腔11底面设有供固接杆21穿置的贯穿孔,固接杆21穿过贯穿孔并通过定位块22实现密封垫20与凹腔11底面贴合。
所述密封垫20顶面向上延伸形成拉手23。密封垫20为硅胶或橡胶材质,具有形变能力,确保其能紧密贴合凹腔11底面。在需要开启杯盖6时,使用者通过向上拉拽拉手23来迫使密封垫20形变,进而使得杯体4与外界气压相同,利于杯盖6轻松开启。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杯盖6结构。
如图7所述,所述凹腔11底面设有一覆盖所述通气孔17的隔泡板24,隔泡板24中部设有竖向套管26,凹腔11底面设有供套管26套接的定位柱25,定位柱25顶端设有限制隔泡板24升降的限位块27。隔泡板24不可形变,隔泡板24尺寸满足覆盖通气孔17要求。在使用时,隔泡板24会根据其上下表面承受作用力来决定其升降运动方向:当抽气泵运转时,杯体4内腔中的空气会从通气孔17外流,对隔泡板24被抬起;当抽气泵停止运转时,由于杯体4内腔中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隔泡板24会被吸附并下降贴合在凹腔11底面。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隔泡板24可沿定位柱25竖向升降,隔泡板24的竖向升降幅度为H,H是指隔泡板24贴合在凹腔11底面时套管26顶面与定位柱25顶端间的距离,1mm≥H≥0.2mm。当H<0.2mm时,隔泡板24与通气孔17间距离过小而导致气流流量过小,影响抽真空效率;当H>1mm时,隔泡板24与通气孔17间距离过大而导致较大颗粒杂质进入真空收集腔,存在真空泵1损坏隐患。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真空臂8与杯盖6的连接结构。
在实际操作中,延伸臂为两个,且分置在杯体两侧,真空臂8底面中部设有形成抽气口的抽气支架,真空臂8通过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延伸臂顶部连接,并通过抽气口与凹腔连通。延伸臂设置在机座顶面两侧,杯体安装在两延伸臂间,抽气口设置在真空臂8底面中部,方便与凹腔匹配围合形成真空收集腔。
在安装时,真空臂8一端转动连接在一侧延伸臂上,真空臂8通过转动并使得另一端连接在另一延伸臂上,真空管路优选从真空臂8的转动连接端铺设。此外,真空臂8还可以与延伸臂为分体结构,在安装时,真空臂8通过两端分别与对应延伸臂固接实现真空管路通连,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包括具有真空泵和电机的机座,机座上放置杯体,杯体底部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旋转,杯体上盖合有杯盖,机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臂,延伸臂上端设有与其在竖直面上转动连接的真空臂,真空壁一端与延伸臂相连,真空臂转动后可与杯盖接触,真空臂上设有与真空泵连通的抽气口,抽气口周侧通过密封圈与杯盖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顶面凹陷形成朝上敞口的凹腔,凹腔底面设有贯穿杯盖的通气孔,抽气口与凹腔连通,凹腔高度为5mm-4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真空臂另一端端部下方设有抽气支架,抽气支架上开设朝下敞口且与凹腔同轴布置的抽气口,所述密封圈上端口套置在抽气支架上,下端插置在凹腔内,密封圈外侧周缘设有固接真空臂与杯盖的卡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凹腔腔口周缘的下卡扣以及设于真空臂下表面的上卡扣,下卡扣穿过位于上卡扣与密封圈间的缝隙后与上卡扣匹配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周缘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环,密封圈内侧壁上部设有环槽,抽气支架与密封圈间通过匹配卡置的定位环和环槽实现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呈口大腔小状,且具有斜向侧壁,所述密封圈外侧壁与凹腔侧壁匹配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底部延伸形成覆盖其下端口的隔层,所述隔层上开设若干竖向贯穿的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延伸臂为两个,且分置在杯体两侧,真空臂底面中部设有形成抽气口的抽气支架,真空臂通过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延伸臂顶部连接,并通过抽气口与凹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面设有一覆盖所述通气孔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底面中部向下延伸形成贯穿杯盖的固接杆,密封垫通过设于固接杆下端且与杯盖底面贴合的定位块与杯盖固接,所述密封垫顶面向上延伸形成拉手。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面设有一覆盖所述通气孔的隔泡板,隔泡板中部设有竖向套管,凹腔底面设有供套管套接的定位柱,定位柱顶端设有限制隔泡板升降的限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泡板可沿定位柱竖向升降,隔泡板的竖向升降幅度为H,1mm≥H≥0.2mm。
CN201621195233.2U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Active CN206462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5233.2U CN206462899U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5233.2U CN206462899U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2899U true CN206462899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9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5233.2U Active CN206462899U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28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5502A (zh) * 2019-09-17 2021-03-19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破壁机
CN114144097A (zh) * 2019-07-05 2022-03-04 株式会社Nuc电子 烹饪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4097A (zh) * 2019-07-05 2022-03-04 株式会社Nuc电子 烹饪装置
CN112515502A (zh) * 2019-09-17 2021-03-19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破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1667U (zh) 一种减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102631153B (zh) 带电动抽气泵的食品处理机及抽真空制取食料液的方法
CN202589334U (zh) 带电动抽气泵的食品处理机
CN202589335U (zh) 带组合式抽气装置的食品处理机
CN206462899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真空料理机
CN206548385U (zh) 一种真空破壁机
CN205729171U (zh) 一种真空破壁机
CN107468099A (zh) 一种真空破壁机
CN102028979B (zh) 仿吸吮正负压吸奶器
CN209567324U (zh) 一种可从底部抽真空的包装盒
CN207898395U (zh) 一种真空破壁机
CN106425872A (zh) 一种打磨机吸屑装置
CN106108595A (zh) 一种带抽真空功能的静音榨汁机
CN206289241U (zh) 一种生产食用菌用发酵罐
CN202605340U (zh) 一种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
CN20947445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真空料理随身杯
CN210810458U (zh) 一种带有榨汁功能的抗菌鲜果杯
CN208551487U (zh) 一种杯盖组件及杯子
CN208813804U (zh) 用于盛放液体的瓶子
CN207450700U (zh) 真空保鲜盒
CN203763553U (zh) 一种吸奶器的一体式瓶体
CN207001259U (zh) 一种自动去残留的酸奶包装盒
CN207987144U (zh) 一种油渣密封过滤装置
CN208551477U (zh) 一种带可拆卸抽真空模块的破壁机
CN208799104U (zh) 一种可防氧化降噪的食物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7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