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9389U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9389U
CN206459389U CN201720133906.XU CN201720133906U CN206459389U CN 206459389 U CN206459389 U CN 206459389U CN 201720133906 U CN201720133906 U CN 201720133906U CN 206459389 U CN206459389 U CN 206459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lat tube
micro
header
channe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339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翔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339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9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9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9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其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分别沿所述换热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连通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多列扁管组件,所有的扁管组件沿换热器的宽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列扁管组件均包括沿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多根扁管,同一列扁管组件中相邻的两根所述扁管之间均设置有翅片,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所有的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优化扁管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空气进入微通道换热器后的流向,使得背风侧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更高,提高了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热交换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主要由两个集流管、连通两个集流管的扁管及设在扁管间的翅片构成。扁管内设置有供制冷剂通过的微通道。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通过集流管的进口端进入到集流管内,然后经由集流管进入到微通道扁管内,在扁管内流动的过程中与外界的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在理想的情况下,外界空气经过微通道扁管时,会与整个扁管进行均匀热交换。但对微通道冷凝器实验中发现,在微通道管的末端,迎风侧的微通道孔内的制冷剂已经过冷而背风侧微通道孔内的制冷剂仍然处于两相状态。该实验表明,现有技术的微通道换热器的背风侧与迎风侧相比,由于空气在迎风侧已经被加热或降温处理,背风侧换热不如迎风侧,严重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性能。同时,现有技术的微通道换热器在应用于蒸发器时,还会出现吹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能够提升微通道换热器背风侧的换热性能,同时改善微通道换热器应用于蒸发器时出现吹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分别沿所述换热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多列扁管组件,所有的所述扁管组件沿所述换热器的宽度延伸方向依次排布,每列所述扁管组件均包括沿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多根扁管,同一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相邻的两根所述扁管之间均设置有翅片,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所有的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
优选地,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的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为所述翅片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扁管组件有2列或3列。
进一步地,同一列所述扁管组件中所有的所述扁管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
更进一步地,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的所述扁管宽度相异地设置。
更进一步地,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的两组所述扁管之间的夹角为0°~18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组,能够提升多组微通道换热器中背风组的换热性能,同时改善微通道换热器组应用于蒸发器时出现吹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组,由多组微通道换热器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组成,每组所述换热器均包括沿所述换热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且沿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多根扁管,相邻的两根所述扁管之间均设置有翅片,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器中,所有的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
优选地,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器中,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为所述翅片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同一组所述换热器中,所有的所述扁管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器中,所述扁管的宽度相异地设置,或者所述扁管的宽度延伸方向相异地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其中通过将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组件设置成多列,且使得相邻两列扁管组件中的扁管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从而能够增加空气与扁管的接触面积,改变了空气进入微通道换热器后的流向从而增强了空气的扰流,使得背风侧的换热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增大了微通道换热器的热交换率,同时当微通道换热器应用于蒸发器时,可减轻吹水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组,其中将多个微通道换热器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布,并使得相邻两组换热器中的多个扁管沿换热器组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使得空气与扁管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改变了空气进入微通道换热器组后的流向从而增强了空气的扰流,改善了微通道换热器组的整体热交换性能,以及解决应用于蒸发器时出现的吹水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中空气进入换热器后的流动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换热器中两列扁管一种排列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的换热器中两列扁管另一种排列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1的换热器中两列扁管第三种排列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1的换热器中两列扁管第四种排列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7为微通道换热器采用三列扁管组件时,三列扁管的一种排列方式截面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微通道换热器组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0、微通道换热器; 1、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
3、扁管组件;31、32、33、扁管;
4、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10包括分别沿换热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连通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的多列扁管组件3。所有的扁管组件3沿换热器的宽度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并且每列扁管组件3均包括沿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多根扁管。同时,同一列扁管组件3中相邻的两根扁管之间均设置有翅片4。
为了使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好,相邻两列扁管组件3中所有的扁管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这里所说的交错排布,指的是,一列扁管组件3上的任一扁管,其与相邻列扁管组件3上最近的扁管之间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上均存在高度差,即相邻两列扁管组件3上任意两个扁管在换热器的不同高度位置上。
优选地,当相邻两列扁管组件3中的扁管交错排布的高度为翅片4高度的一半时,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最佳。空气进入微通道换热器10后的流动方向如附图2所示。
该微通道换热器10中,扁管组件3可设置为多列,优选为2列或3列。
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扁管组件3设置为前后两列。该两列扁管组件3中,第一列扁管组件3的所有扁管31均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第二列扁管组件3上所有扁管32也都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扁管31与扁管32的宽度相等,且相邻的两个扁管31之间、相邻的两个扁管32之间分别沿换热器10的高度方向间隔的距离也相同。多个扁管31与多个扁管32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为翅片4高度的一半。
如附图3所示,扁管31与扁管32的宽度相等,且相邻的两个扁管31之间、相邻的两个扁管32之间分别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间隔的距离也相同。多个扁管31与多个扁管32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为翅片4高度的一半。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扁管31与扁管32的宽度值也可以设置为不同,如图4所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扁管31与扁管32可相互平行地设置,两者的宽度延伸方向均与换热器10的宽度方向相一致,如图3、图4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扁管31与扁管32之间也可以呈一定的倾角设置,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180°,扁管31与扁管32的宽度延伸方向也可分别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相倾斜设置:例如图5所示的设置方式中,扁管31与扁管32相互平行设置,其两者的宽度延伸方向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又如图6所示的设置方式中,扁管32的宽度延伸方向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相一致,扁管31的宽度延伸方向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
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微通道换热器10上扁管组件3设置为三列,第一列扁管组件3的所有扁管31均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第二列扁管组件3上所有扁管32也都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第三列扁管组件3上所有扁管32也都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该换热器10中,如附图7所示,扁管31、扁管32、扁管33的宽度相等,且相邻的两个扁管31之间、相邻的两个扁管32之间、相邻的两个扁管33之间分别沿换热器的高度方向间隔的距离也相同。相邻列的扁管组件3沿换热器10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均为翅片4高度的一半。扁管31、扁管32、扁管33相互平行设置,其三者的宽度延伸方向均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相一致。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扁管31、扁管32、扁管33的宽度值也可以设置为不同,每一列扁管组件3的宽度延伸方向可以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相一致,也可以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其夹角范围为0°~180°。该换热器10中,空气与各扁管的接触面积也大大增加,使得换热器10的整体换热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实施例2
参见附图8所示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组,由多组微通道换热器10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组成。每组换热器10均包括沿换热器10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连通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且沿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多根扁管,相邻的两根扁管之间均设置有翅片4。相邻两组换热器中,所有的扁管沿换热器10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当交错的高度值为翅片4高度的一半时,换热器组的换热效果最佳。
该微通道换热器组上,同一组换热器10中,所有的扁管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同时,相邻两组换热器10中,扁管的宽度可以不同,扁管的宽度延伸方向也可以不同,其情形与图3至图7相似。
在附图8示出的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中,采用的为两组换热器10,第一组换热器10中扁管31与第二组换热器10中扁管32的宽度相同,两者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与换热器组的宽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扁管31与扁管32沿换热器组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也选用半个翅片4的高度。
经实验测得,本实施例中换热器组的后组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显著地提高了整个换热器组的热交换性能;同时当此微通道换热器组应用于蒸发器时,吹水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分别沿所述换热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多列扁管组件,所有的所述扁管组件沿所述换热器的宽度延伸方向依次排布,每列所述扁管组件均包括沿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多根扁管,同一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相邻的两根所述扁管之间均设置有翅片,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所有的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的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为所述翅片高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组件有2列或3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列所述扁管组件中所有的所述扁管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的所述扁管宽度相异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所述扁管组件中的两组所述扁管之间的夹角为0°~180°。
7.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组,由多组微通道换热器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组成,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换热器均包括沿所述换热器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且沿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多根扁管,相邻的两根所述扁管之间均设置有翅片,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器中,所有的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器中,所述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交错的高度值为所述翅片高度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组,其特征在于:同一组所述换热器中,所有的所述扁管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器中,所述扁管的宽度相异地设置,或者所述扁管的宽度延伸方向相异地设置。
CN201720133906.XU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Active CN206459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3906.XU CN206459389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3906.XU CN206459389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9389U true CN206459389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33906.XU Active CN206459389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9389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0758A (zh) * 2017-11-23 2018-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CN10999062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CN110030846A (zh) * 2019-04-10 2019-07-19 清华大学 三介质换热器
CN112303949A (zh) * 2020-09-22 2021-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720175A (zh) * 2019-05-05 2021-11-30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
WO2022057536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4623719A (zh) * 2022-01-26 2022-06-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翅片及包含该翅片的扁管换热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0758A (zh) * 2017-11-23 2018-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CN107990758B (zh) * 2017-11-23 2024-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CN10999062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CN109990623B (zh) * 2017-12-29 2020-11-03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CN110030846A (zh) * 2019-04-10 2019-07-19 清华大学 三介质换热器
CN113720175A (zh) * 2019-05-05 2021-11-30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
WO2022057536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2303949A (zh) * 2020-09-22 2021-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303949B (zh) * 2020-09-22 2021-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623719A (zh) * 2022-01-26 2022-06-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翅片及包含该翅片的扁管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9389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微通道换热器组
CN101619939B (zh) 一种换热器
CN103477177A (zh) 热交换器
JP6300915B2 (ja) 熱交換器
CN106642826B (zh) 换热器
WO2016013100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調冷凍装置
CN106403386A (zh) 热交换器
CN207816049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JP6842915B6 (ja) エバポレータ
CN201876019U (zh) 用于窗式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
US11060801B2 (en) Microtube heat exchanger
CN107990598B (zh) 微通道换热器
JPWO2021234958A5 (zh)
US2020001849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202188697U (zh) 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
CN101975491A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02002518U (zh) 一种换热器
KR102203435B1 (ko) 열교환기 및 그를 갖는 히트펌프
CN110425904A (zh) 一种平板翅片以及微通道换热器、空调
CN206222968U (zh)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WO2018040037A1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风冷冰箱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CN105928258A (zh) 换热器及空调
KR10207827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CN106352717B (zh)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