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8357U - 动力钳组合卡瓦 - Google Patents

动力钳组合卡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8357U
CN206458357U CN201621440388.8U CN201621440388U CN206458357U CN 206458357 U CN206458357 U CN 206458357U CN 201621440388 U CN201621440388 U CN 201621440388U CN 206458357 U CN206458357 U CN 206458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s
slips body
groove
power tong
screw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03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秋
任荣权
马金山
胡志坚
齐金涛
郗凤亮
梁国红
徐朝阳
张晔
邵强
王爱国
刘继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14403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8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8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8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钳组合卡瓦,其包括:后卡瓦体,其铰接于所述动力钳,所述后卡瓦体的前壁面凹设第二凹槽;前卡瓦体,其位于所述后卡瓦体的前方,所述前卡瓦体的前壁面装设有多个能夹设钻杆的卡瓦牙板,所述前卡瓦体的后壁面凹设第一凹槽,所述前卡瓦体的第一凹槽与所述后卡瓦体的第二凹槽相互卡设,所述前卡瓦体能拆卸的与所述后卡瓦体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可靠有效的夹持钻杆,实现卡瓦的快速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动力钳组合卡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行业的钻井装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循环钻井用的动力钳组合卡瓦。
背景技术
连续循环钻井在整个钻进期间内实现了稳定的当量循环密度和不间断的岩屑排出,全面改善了井眼条件和钻井安全。该技术特别适合窄钻井液密度窗口条件下的安全钻井。另外,在大位移井、水平井、高压高温井、欠平衡井中,该技术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井壁不发生垮塌,避免卡钻,降低了钻井事故,提高机械钻速。
动力钳是连续循环钻井装置主机的关键部件,主要由底座总成、卡紧机构、旋扣机构和上卸扣机构四部分组成,其中,卡瓦是卡紧机构的部件,在连续循环钻井接卸钻杆(单根或立柱)时用于夹紧钻杆,然后利用旋扣机构驱动钻杆旋转旋扣,再利用上卸扣机构实施上卸扣操作。
连续循环钻井用动力钳与常规钻井用动力钳不同,连续循环钻井用动力钳只能夹持钻杆本体,且必须严格控制动力钳夹紧钻杆时的夹紧力,确保动力钳卡瓦夹紧钻杆后,既不能打滑,也不能挤扁钻杆,还要求卡瓦对钻杆的压痕尽可能小,不能咬伤钻杆,即需要卡瓦与钻杆本体接触的有效面积应尽可能大,夹持应更加均匀可靠;同时,连续循环钻井过程中动力钳上卸扣操作频繁,卡瓦易磨损需要经常更换,当需更换钻杆规格或更换易损件卡瓦时,应便于现场快捷更换,以免影响施工效率,即需要卡瓦拆卸安装简便;可见,连续循环钻井用动力钳的卡瓦比常规钻井用动力钳的卡瓦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动力钳卡瓦在用于连续循环钻井用动力钳时,其只能拆卸牙板或将卡瓦整体拆卸,无法实现现场的快速更换,也无法保证可靠有效夹持钻杆。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结合相关制造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提供一种动力钳组合卡瓦,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钳组合卡瓦,其能可靠有效的夹持钻杆,实现卡瓦的快速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钳组合卡瓦,其包括:后卡瓦体,其铰接于所述动力钳,所述后卡瓦体的前壁面凹设第二凹槽;前卡瓦体,其位于所述后卡瓦体的前方,所述前卡瓦体的前壁面装设有多个能夹设钻杆的卡瓦牙板,所述前卡瓦体的后壁面凹设第一凹槽,所述前卡瓦体的第一凹槽与所述后卡瓦体的第二凹槽相互卡设,所述前卡瓦体能拆卸的与所述后卡瓦体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前卡瓦体的两个侧壁面,所述前卡瓦体的第一凹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上凸出部和下凸出部,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后卡瓦体的上壁面和下壁面,所述后卡瓦体的第二凹槽的左侧、后侧和右侧分别形成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左槽壁面和右槽壁面分别与所述前卡瓦体的两个侧壁面对应贴合,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槽壁面和下槽壁面对应贴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卡瓦体的上凸出部开设多个上沉头螺纹孔,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的上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对应连通的上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与所述后卡瓦体通过穿设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与所述上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卡瓦体的下凸出部开设多个下沉头螺纹孔,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的下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对应连通的下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与所述后卡瓦体通过穿设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与所述下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卡瓦体的上凸出部开设多个上沉头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的下凸出部开设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对应的下沉头螺纹孔,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上贯穿设有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对应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前卡瓦体与所述后卡瓦体通过穿设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所述螺纹通孔及所述下沉头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沉头螺纹孔为两个或三个。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沉头螺纹孔为两个或三个。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纵截面呈U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呈U形。
本实用新型动力钳组合卡瓦的特点及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卡瓦体与后卡瓦体相互卡设,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以实现快速更换嵌设有卡瓦牙板的前卡瓦体,结构简单,简单易行,具体的,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卡设,并通过沉头螺钉实现前卡瓦体与后卡瓦体的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在卡瓦牙板出现磨损或与钻杆可能接触的前卡瓦体出现磨损或因钻杆规格尺寸变化而需要更换卡瓦牙板和前卡瓦体时,可以快速的在施工现场将嵌设卡瓦牙板的前卡瓦体拆下,实现了卡瓦在现场的快速更换,拆卸安装简便,施工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卡瓦体上预装多个卡瓦牙板,使嵌设有卡瓦牙板的前卡瓦体的结构和尺寸与钻杆的规格尺寸相适应,以实现在接单根或立柱或起下钻期间,增大卡瓦牙板与钻杆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对钻杆的夹持均匀可靠,确保夹紧钻杆后,组合卡瓦与钻杆之间不产生相对滑动,不损坏钻杆,整体力学性能好,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3、本实用新型将后卡瓦体定位并固定于动力钳上,将预装有多个卡瓦牙板的前卡瓦体卡设固定于后卡瓦体上,保证了组合卡瓦的定位安装,避免更换前卡瓦体和/或卡瓦牙板时的再次定位,以保证前卡瓦体的多个卡瓦牙板能始终均匀的夹持钻杆,使卡瓦牙板作用于钻杆的夹紧力均匀,夹持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钳组合卡瓦应用于动力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钳组合卡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钳组合卡瓦的前卡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钳组合卡瓦的后卡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前卡瓦体,11前壁面,12后壁面,13上壁面,14下壁面,15侧壁面,16倒角面,17第一凹槽,171槽底面,172上槽壁面,173下槽壁面,18上凸出部,181上沉头螺纹孔,19下凸出部,191下沉头螺纹孔;
2后卡瓦体,21前壁面,22后壁面,23上壁面,24下壁面,25底板,251螺纹通孔,26左侧板,27右侧板,28第二凹槽,281槽底面,282左槽壁面,283右槽壁面,29耳座;
3卡瓦牙板;4沉头螺钉;5旋扣机构;6上卸扣机构;7卡紧机构;8底座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以外,本文中涉及到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均是以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图2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钳组合卡瓦,其包括:后卡瓦体2,其铰接于所述动力钳,所述后卡瓦体2的前壁面21凹设第二凹槽28;前卡瓦体1,其位于所述后卡瓦体2的前方,所述前卡瓦体1的前壁面11装设有多个能夹设钻杆的卡瓦牙板3,所述前卡瓦体1的后壁面12凹设第一凹槽17,所述前卡瓦体1的第一凹槽17与所述后卡瓦体2的第二凹槽28相互卡设,所述前卡瓦体1能拆卸的与所述后卡瓦体2相连。
具体的,如图3所示,前卡瓦体1大体呈倒U形体,前卡瓦体1的前壁面11形成U形体的底面,前壁面11大体呈内凹弧形,以嵌设多个卡瓦牙板3,即多个卡瓦牙板3是预装于前卡瓦体1上后再与后卡瓦体2进行组装,以通过前卡瓦体1拆卸或安装于后卡瓦体2上,实现卡瓦牙板3和/或可能与钻杆接触的前卡瓦体1的迅速更换,嵌设卡瓦牙板3的前壁面11的圆弧半径与待夹持的钻杆的半径相适应(也即能夹持钻杆即可),多个前卡瓦体1围设呈圆柱体,该圆柱体的轴向中心线与钻杆的轴向中心线共线,且多个前卡瓦体1的多个卡瓦牙板3沿钻杆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使多个卡瓦牙板3沿钻杆的圆周方向对钻杆均匀施力,多个卡瓦牙板3沿纵向相互平行设置,也即多个卡瓦牙板3沿前壁面11的延伸方向(也即图3示出的竖直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设置,卡瓦牙板3的延伸长度即为动力钳组合卡瓦对钻杆的有效夹持高度,卡瓦牙板3的径向的弧度即为每个卡瓦牙板3对钻杆的有效包角,该有效夹持高度和有效包角的选择要适当,可根据需要设置,以保证卡瓦牙板3与钻杆之间足够的有效接触面积,并尽可能使有效接触面积大,使卡瓦牙板3对钻杆的咬痕小或无咬痕,确保在一定的夹持力作用下,卡瓦牙板3与钻杆之间的作用力均匀且可靠有效;
同时,前卡瓦体1的后壁面12为一平面,以利于开设第一凹槽17,所述第一凹槽17的纵截面呈U形,其中纵截面指的是图3示出的竖直方向且与侧壁面15平行的方向,前卡瓦体1的侧壁面15也大体成U形,且侧壁面15为一平面,以利于与后卡瓦体2的贴合安装,前卡瓦体1的上壁面13和下壁面14均呈平面,以利于开设沉头螺纹孔,上壁面13与前壁面11之间形成倒角面16,下壁面14与前壁面11之间也形成倒角面16,以对钻杆起导向作用,利于钻杆的安装。
如图4所示,后卡瓦体2大体呈倒U形体,后卡瓦体2的前壁面21大体呈一平面,以利于开设第二凹槽28,所述第二凹槽28的横截面呈U形,其中横截面指的是图3中示出的水平方向且与上壁面13平行的方向,后卡瓦体2的后壁面22大体呈一平面,后壁面22上向后凸设耳座29,耳座29可为一个、两个或多个,以将后卡瓦体2牢固安装于动力钳,且在后续更换前卡瓦体1和/或卡瓦牙板3时无需拆卸后卡瓦体2,后卡瓦体2的上壁面23和下壁面24也均为一平面,以利于开设螺纹孔或螺纹通孔251,便于通过连接件实现前卡瓦体1与后卡瓦体2的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7贯穿所述前卡瓦体1的两个侧壁面15,所述前卡瓦体1的第一凹槽17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上凸出部18和下凸出部19,所述第二凹槽28贯穿所述后卡瓦体2的上壁面23和下壁面24,所述后卡瓦体2的第二凹槽28的左侧、后侧和右侧分别形成左侧板26、底板25和右侧板27,具体的,第一凹槽17贯穿前卡瓦体1的两个侧壁面15中靠近后壁面12的一部分,前卡瓦体1的上凸出部18和下凸出部19上下相互对应,呈倒U形体的前卡瓦体1的开口面向后卡瓦体2,第二凹槽28贯穿后卡瓦体2的上壁面23和下壁面24中靠近前壁面21的一部分,后卡瓦体2的左侧板26和右侧板27相互对应,呈倒U形体的后卡瓦体2的开口面向前卡瓦体1,以实现前卡瓦体1与后卡瓦体2的相互卡设。
更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凹槽28的槽底面281与所述第一凹槽17的槽底面171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28的左槽壁面282和右槽壁面283分别与所述前卡瓦体1的两个侧壁面15对应贴合,所述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17的上槽壁面172和下槽壁面173对应贴合,使前卡瓦体1与后卡瓦体2相互接触贴合的彼此卡设;其中,第一凹槽17的槽底面171呈竖直设置的平面,第二凹槽28的槽底面281也呈竖直设置的平面,第一凹槽17的槽底面171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凹槽28的槽底面281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凹槽17的槽底面171和第二凹槽28的槽底面281分别设为能相互贴合的倾斜面,只要能实现二者的贴合,使前卡瓦体1与后卡瓦体2相互卡设即可,在此不作限制;第二凹槽28的左槽壁面282也即为左侧板26的内壁面,第二凹槽28的右槽壁面283也即为右侧板27的内壁面,第二凹槽28的左槽壁面282与右槽壁面283之间的距离等于前卡瓦体1的两个侧壁面15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凹槽28的左槽壁面282和右槽壁面283分别与前卡瓦体1的两个侧壁面15对应接触并配合(即通过第二凹槽28包裹前卡瓦体1的两个侧壁面15),以在上卸扣时传递扭矩;第一凹槽17的上槽壁面172也即为上凸出部18的下表面,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上端面也即为后卡瓦体2的上壁面23的一部分,第一凹槽17的上槽壁面172的大小和形状与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上端面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使二者完全贴合;第一凹槽17的下槽壁面173也即为下凸出部19的上表面,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下端面也即为后卡瓦体2的下壁面24的一部分,第一凹槽17的下槽壁面173的大小和形状与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下端面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使二者完全贴合。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前卡瓦体1的上凸出部18开设多个上沉头螺纹孔181,所述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上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对应连通的上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1与所述后卡瓦体2通过穿设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与所述上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4相连,其中,上沉头螺纹孔181贯穿的设于上凸出部18,上螺纹孔凹设于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上端面且不贯穿底板25,上沉头螺纹孔181的数量和上螺纹孔的数量相等且上下对应设置,较佳的,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为两个或三个,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为其他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前卡瓦体1的下凸出部19开设多个下沉头螺纹孔191,所述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下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191对应连通的下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1与所述后卡瓦体2通过穿设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191与所述下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4相连,其中,下沉头螺纹孔191贯穿的设于下凸出部19,下螺纹孔凹设于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下端面且不贯穿底板25,下沉头螺纹孔191的数量和下螺纹孔的数量相等且上下对应设置,较佳的,所述下沉头螺纹孔191为两个或三个,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为其他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
在第三实施例中,其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结合,即:所述前卡瓦体1的上凸出部18开设多个上沉头螺纹孔181,所述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上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对应连通的上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1的下凸出部19开设多个下沉头螺纹孔191,所述后卡瓦体2的底板25的下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191对应连通的下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1与所述后卡瓦体2通过穿设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与所述上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4、及穿设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191与所述下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4相连,其中,上沉头螺纹孔181的数量与上螺纹孔的数量相等,下沉头螺纹孔191的数量与下螺纹孔的数量相等,上沉头螺纹孔181的数量和下沉头螺纹孔191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前卡瓦体1的上凸出部18开设多个上沉头螺纹孔181,所述前卡瓦体1的下凸出部19开设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对应的下沉头螺纹孔191,所述后卡瓦体2的底板25上贯穿设有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对应连通的螺纹通孔251,所述前卡瓦体1与所述后卡瓦体2通过穿设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所述螺纹通孔251及所述下沉头螺纹孔191的多个沉头螺钉4相连,其中,多个螺纹通孔251也与多个所述下沉头螺纹孔191一一对应连通,上沉头螺纹孔181贯穿的设于上凸出部18,下沉头螺纹孔191自第一凹槽17的下槽壁面173向下设置,其可以贯穿下凸出部19,也可以不贯穿下凸出部19,上沉头螺纹孔181的数量、螺纹通孔251的数量和下沉头螺纹孔191的数量均相等且上下对应设置,较佳的,所述上沉头螺纹孔181为两个或三个,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为其他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可应用于现有技术中的连续循环钻井用的环形钻杆动力钳,连续循环钻井用的环形钻杆动力钳包括底座总成8、卡紧机构7、上卸扣机构6、旋扣机构5,其中,底座总成8、卡紧机构7、上卸扣机构6和旋扣机构5的具体结构、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均为已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钳组合卡瓦能通过卡紧机构7中的连杆连接于环形钻杆动力钳(如铰接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以在连续循环钻井接卸钻杆(或单根)作业时夹紧钻杆,以便实现动力钳对钻杆的回转旋扣及为钻杆上卸扣,且本实用新型的前卡瓦体1和后卡瓦体2组成的组合卡瓦与钻杆的有效接触面积大,能均匀可靠的夹持钻杆本体,特别是能在连续循环钻井上卸扣操作期间或接卸钻杆(或单根)时可靠有效的夹持钻杆,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作为其他类似的动力钳中的卡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在工作前进行装配,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在前卡瓦体1上预装卡瓦牙板3(例如卡瓦牙板3通过连接件固设于前卡瓦体1的前壁面11上),然后将后卡瓦体2安装于连续循环钻井用的环形钻杆动力钳,接着将预装有卡瓦牙板3的多个前卡瓦体1的第一凹槽17卡设于后卡瓦体2的第二凹槽28上,并通过多个沉头螺钉4连接即可,以实现多个前卡瓦体1的卡瓦牙板3对钻杆均匀且大面积的接触夹设,以实现均匀受力,减少磨损,使用寿命长;
在卡瓦牙板3被磨损而需要更换时或因钻杆规格改变而需要更换卡瓦牙板3时,因卡瓦牙板3是预装于前卡瓦体1内的,因此可将前卡瓦体1和卡瓦牙板3一同从后卡瓦体2上卸下,首先松开前卡瓦体1和后卡瓦体2之间连接的沉头螺钉4,向前推出前卡瓦体1(包括卡瓦牙板3),并提出前卡瓦体1,待更换卡瓦牙板3后,再将新的卡瓦牙板3装设于前卡瓦体1上,并将装设有新的卡瓦牙板3的前卡瓦体1卡设于后卡瓦体2上,并通过沉头螺钉4连接固定,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当然,在更换空间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直接将卡瓦牙板3从前卡瓦体1上拆下进行更换(例如拆卸连接件等),而无需拆下前卡瓦体1,适应范围广;
在前卡瓦体1被磨损而需要更换时或因钻杆规格改变而需要更换前卡瓦体1时,无需将整个动力钳组合卡瓦拆下,避免了整体拆下后再整体安装时的繁琐工作,而仅需松开连接前卡瓦体1和后卡瓦体2的沉头螺钉4,向前推动前卡瓦体1,以将前卡瓦体1(包括卡瓦牙板3)从后卡瓦体2上拆下,再提出前卡瓦体1即可,更换合适的前卡瓦体1时,卡瓦牙板3已预装于新的前卡瓦体1内,向后推动前卡瓦体1,使前卡瓦体1的第一凹槽17与第二凹槽28贴合卡设,上紧沉头螺钉4以将前卡瓦体1安装固定于后卡瓦体2上,无需过多的连接对正操作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动力钳组合卡瓦的特点及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卡瓦体1与后卡瓦体2相互卡设,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以实现快速更换嵌设有卡瓦牙板3的前卡瓦体1,结构简单,简单易行,具体的,通过第一凹槽17与第二凹槽28相互卡设,并通过沉头螺钉4实现前卡瓦体1与后卡瓦体2的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在卡瓦牙板3出现磨损或与钻杆可能接触的前卡瓦体1出现磨损或因钻杆规格尺寸变化而需要更换卡瓦牙板3和前卡瓦体1时,可以快速的在施工现场将嵌设卡瓦牙板3的前卡瓦体1拆下,而无需将与动力钳固定连接的后卡瓦体2拆卸,实现了卡瓦在现场的快速更换,拆卸安装简便,施工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卡瓦体1上预装多个卡瓦牙板3,使嵌设有卡瓦牙板3的前卡瓦体1的结构和尺寸与钻杆的规格尺寸相适应,以实现在接单根或立柱或起下钻期间,增大卡瓦牙板3与钻杆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对钻杆的夹持均匀可靠,确保夹紧钻杆后,组合卡瓦与钻杆之间不产生相对滑动,不损坏钻杆,整体力学性能好,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3、本实用新型将后卡瓦体2定位并固定于动力钳上,将预装有多个卡瓦牙板3的前卡瓦体1卡设固定于后卡瓦体2上,保证了组合卡瓦的定位安装,避免更换前卡瓦体1和/或卡瓦牙板3时的再次定位,以保证前卡瓦体1的多个卡瓦牙板3能始终均匀的夹持钻杆,使卡瓦牙板3作用于钻杆的夹紧力均匀,夹持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钳组合卡瓦包括:
后卡瓦体,其铰接于所述动力钳,所述后卡瓦体的前壁面凹设第二凹槽;
前卡瓦体,其位于所述后卡瓦体的前方,所述前卡瓦体的前壁面装设有多个能夹设钻杆的卡瓦牙板,所述前卡瓦体的后壁面凹设第一凹槽,所述前卡瓦体的第一凹槽与所述后卡瓦体的第二凹槽相互卡设,所述前卡瓦体能拆卸的与所述后卡瓦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前卡瓦体的两个侧壁面,所述前卡瓦体的第一凹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上凸出部和下凸出部,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后卡瓦体的上壁面和下壁面,所述后卡瓦体的第二凹槽的左侧、后侧和右侧分别形成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左槽壁面和右槽壁面分别与所述前卡瓦体的两个侧壁面对应贴合,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槽壁面和下槽壁面对应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瓦体的上凸出部开设多个上沉头螺纹孔,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的上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对应连通的上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与所述后卡瓦体通过穿设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与所述上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瓦体的下凸出部开设多个下沉头螺纹孔,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的下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对应连通的下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与所述后卡瓦体通过穿设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与所述下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卡瓦体的上凸出部开设多个上沉头螺纹孔,所述前卡瓦体的下凸出部开设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对应的下沉头螺纹孔,所述后卡瓦体的底板上贯穿设有多个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对应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前卡瓦体与所述后卡瓦体通过穿设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所述螺纹通孔及所述下沉头螺纹孔的多个沉头螺钉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沉头螺纹孔为两个或三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头螺纹孔为两个或三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纵截面呈U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钳组合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呈U形。
CN201621440388.8U 2016-12-26 2016-12-26 动力钳组合卡瓦 Active CN206458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0388.8U CN206458357U (zh) 2016-12-26 2016-12-26 动力钳组合卡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0388.8U CN206458357U (zh) 2016-12-26 2016-12-26 动力钳组合卡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8357U true CN206458357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0388.8U Active CN206458357U (zh) 2016-12-26 2016-12-26 动力钳组合卡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83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1483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动力钳组合卡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1483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动力钳组合卡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6790B (zh) 剪式膨胀锚杆及其应用
CN206458357U (zh) 动力钳组合卡瓦
CN205532334U (zh) 一种煤矿用可快速拆卸的钻杆
CN204809423U (zh) 一种绝缘接地线夹
CN205422769U (zh) 一种新型中空注浆锚杆
CN106761483A (zh) 动力钳组合卡瓦
CN202181903U (zh) 一种臂端滑块及具有该臂端滑块的伸缩臂
CN210177739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构造
CN206816284U (zh) 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用锚杆
CN20832962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专用对拉螺栓
CN207277144U (zh) 公路桥梁混凝土用钢模板
CN215631619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模板夹持装置
CN213682500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板
CN206374042U (zh) 可调节开孔器钻头
CN203808395U (zh) 护栏组件
CN202867703U (zh) 防盗ut线夹
CN208009469U (zh) 一种单侧墙无穿孔支模桁架
CN212337331U (zh) 一种中空注浆锚杆
CN205471334U (zh) 一种交叉侧卸式刮板机及其机头架
CN206071047U (zh) 一种建筑用梁模板
CN219101251U (zh) 一种煤矿用岩石钻机主轴快速接头
CN205472108U (zh) 别墅梯轿厢立柱
CN202864784U (zh) 无极绳托绳轮轮组及无极绳绞车
CN214464299U (zh) 一种公路隧道设计用的隧道锚杆
CN204326122U (zh) 基桩抗压静载荷试验主梁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