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8341U - 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58341U CN206458341U CN201720116839.0U CN201720116839U CN206458341U CN 206458341 U CN206458341 U CN 206458341U CN 201720116839 U CN201720116839 U CN 201720116839U CN 206458341 U CN206458341 U CN 206458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ortion
- bindiny mechanism
- groove
- fixed groove
- mechanism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柱上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在第二管柱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成能卡接配合在一起。这种连接机构能够将管柱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完井井口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在固井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向井内下入管串。由于井通常很深,因此需要下入的管串也很长,通常是由许多管柱依次连接来形成的。
现有的管柱通常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连接使得管串最多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即,螺纹的旋入方向)旋转,而不能朝向另一方向(即,螺纹的旋出方向)旋转。这是因为,朝向另一方向旋转容易导致相互配合的螺纹件分离开,从而将部分管柱(和其他与管柱相连的装置)遗落在井内。因而,这种连接方式实际上是非常不稳定的。这会造成很严重的作业事故,极大地影响了固井效率和品质,并由此严重限制了该领域的发展。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管柱稳定地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机构,这种连接机构能够将管柱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机构,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柱上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在第二管柱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成能卡接配合在一起。
通过这种连接机构,能够将第一管柱与第二管柱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移动的固定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中空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内侧构造有允许带有所述凸起的第一连接部轴向通过的进入凹槽,以及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的、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不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的边沿均由从所述筒体的内壁径向向内凸起的挡壁包围住,所述挡壁构造成不允许所述凸起通过,其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能将所述凸起固定在所述固定凹槽内的固定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有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凸起相对应地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固定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包括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有在周向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凸起相对应地间隔开的多个所述进入凹槽和所述固定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凹槽构造成从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处沿周向方向逐渐变窄,所述凸起构造成相匹配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凹槽构造成从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处沿周向方向逐渐变浅,所述凸起构造成相匹配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构造成能在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固定凹槽内时填充所述进入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入凹槽的位于所述筒体的端部处的部分贯穿所述筒体的筒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内形成凸台,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筒体的端部与所述凸台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抵接端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密封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第一管柱与第二管柱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连接机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连接机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连接机构在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连接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连接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到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100的一个实施例。
连接机构100包括能相互卡接的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20,并优选地包括在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20卡接在一起时使它们相互固定的固定件30。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0可以与第一管柱相连或成形为一体,而第二连接部20可以与第二管柱相连或成形为一体。由此一来,当第一连接部10与第二连接部20卡接配合时,第一管柱与第二管柱能稳定地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在设置有固定件30的情况下,能进一步使第一管柱与第二管柱之间的连接稳定。
连接机构100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连接部10大体构造成圆柱状的,而第二连接部件20包括大体呈圆筒状的筒体21,第一连接部10能插入到筒体21内。在第一连接部10的侧表面上构造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11(见图5)。如图6所示,在第二连接部20的筒体21的内侧设置有进入凹槽22,进入凹槽22从筒体21的端部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其尺寸设置成在凸起11与其对齐并容纳于其中的情况下允许第一连接部10插入到第二连接部20内。也就是说,进入凹槽22允许带有凸起的第一连接部10轴向地通过。另外,还如图6所示,在筒体21的内侧还设置有固定凹槽23,固定凹槽23与进入凹槽22连通并沿周向方向延伸。应注意的是,在固定凹槽23的除了其与进入凹槽22连通之外的边沿处均被挡壁24所包围住,挡壁24构造成能限制凸起11的移动,并不允许凸起11穿过它移动。
由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第一连接部10与第二连接部20之间的卡接。在凸起11与进入凹槽22对齐的情况下,将第一连接部10插入到筒体21内。此时,凸起11容纳在进入凹槽22内。然后,在确保凸起11与固定凹槽22对齐的情况下,使第一连接部10相对于筒体21旋转,以使得凸起11进入到固定凹槽22内,这一状态可参见图2。此时,由于挡壁24的限制,所以凸起11移动到与挡壁24接触的位置就会受到阻挡,并由此对凸起11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应当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部10相对于筒体21旋转之后,进入通道22的至少一部分就会是空的、未被填充的状态,为了方便说明,在本文中将这一部分进入通道22称为“空闲空间”。此时,为了避免第一连接部10相对于筒体21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以致凸起11离开固定凹槽22,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0与第二连接部的筒体21之间设置固定件30。固定件30优选为填充在空闲空间内的挡块。优选地,该挡块充满空闲空间。由此,能够避免凸起11反方向转动到脱离固定凹槽2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进入凹槽22的位于筒体21的端部处的部分贯穿筒体21的筒壁。由此,在该部分处,固定件30的侧面能暴露在外。在需要拆卸固定件30的情况下,这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固定件30还可延伸至填充(充满)该部分,以进一步有利于固定件30的固定作用。
优选地,可设置有多个凸起11。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凸起11在轴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开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应地设置多个固定凹槽2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凸起11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开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应地设置多个进入凹槽22和固定凹槽23。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也可以结合使用。
另外,对于单个凸起11和相应的固定凹槽23来说,其可设置成各种适合的形状。例如,可如图1到6所示的那样,令固定凹槽23和凸起11为相应的长方体形。另外,固定凹槽23也可以沿其延伸方向从其与进入凹槽连通处开始逐渐变窄或变浅,凸起11则设置成相应的形状。这种固定凹槽23与凸起11的引导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凸起与包围固定凹槽23的挡壁24之间的磨损。
此外,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20的筒体21的至少一部分内侧壁(内表面)与第一连接部10的至少一部分外侧壁(外表面)密封配合,例如可在这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垫。
优选地,在筒体21的内部设置有凸台。在第一连接部10插入到筒体21内时,第一连接部10的端面与该凸台相抵,以利于第一连接部10与第二连接部20之间的定位。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第一管柱上的第一连接部和设置在第二管柱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成能卡接配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移动的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中空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内侧构造有允许带有所述凸起的第一连接部轴向通过的进入凹槽,以及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凸起配合,所述固定凹槽的不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的边沿均由从所述筒体的内壁径向向内凸起的挡壁包围住,所述挡壁构造成不允许所述凸起通过,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能将所述凸起固定在所述固定凹槽内的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凸起,
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有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凸起相对应地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固定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凸起,
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有在周向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凸起相对应地间隔开的多个所述进入凹槽和所述固定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构造成从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处沿周向方向逐渐变窄,所述凸起构造成相匹配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构造成从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进入凹槽连通处沿周向方向逐渐变浅,所述凸起构造成相匹配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构造成能在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固定凹槽内时填充所述进入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凹槽的位于所述筒体的端部处的部分贯穿所述筒体的筒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密封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16839.0U CN206458341U (zh) | 2017-02-08 | 2017-02-08 | 连接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16839.0U CN206458341U (zh) | 2017-02-08 | 2017-02-08 | 连接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58341U true CN206458341U (zh) | 2017-09-01 |
Family
ID=5969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16839.0U Active CN206458341U (zh) | 2017-02-08 | 2017-02-08 | 连接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583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3857A (zh) * | 2018-03-28 | 2019-10-11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吊扇马达 |
-
2017
- 2017-02-08 CN CN201720116839.0U patent/CN2064583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3857A (zh) * | 2018-03-28 | 2019-10-11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吊扇马达 |
CN110323857B (zh) * | 2018-03-28 | 2020-09-18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吊扇马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78206Y (zh) | 一种机械与液压双作用丢手工具 | |
CN102409990B (zh) | 定位悬挂器 | |
CN107044260A (zh) | 一种螺纹驱动全机械式顶驱下套管工具 | |
CN103603615B (zh) | 一种丢手工具 | |
CN107313726A (zh) | 一种套管水泥头快装卡箍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458341U (zh) | 连接机构 | |
CN109681134A (zh) | 钻杆连接头 | |
CN211474042U (zh) | 适用于高含硫气井的伸缩补偿器 | |
CN203430436U (zh) | 可退卡瓦式连续油管内连接器 | |
CA2860908C (en) | Nested dual drill pipe | |
CN202381005U (zh) | 定位悬挂器 | |
CN210483560U (zh) | 连续管用非旋转接头 | |
CN105275439B (zh) | 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 | |
CN203547657U (zh) | 循环阀 | |
CN205805498U (zh) | 一种大通径液压封隔器 | |
CN202926234U (zh) | 双壁钻杆内外管连接机构 | |
CN206707629U (zh) | 无接箍套管下入装置 | |
CN206477792U (zh) | 一种螺纹驱动全机械式顶驱下套管工具 | |
CN106837238B (zh) | 一种自锁式胶塞 | |
CN201372734Y (zh) | 同心油管装置 | |
CN104832123B (zh) | 手动式防井喷装置 | |
CN108798571B (zh) | 套管锚 | |
CN209761377U (zh) | 一种井口顶丝楔块台阶装置 | |
CN105484692A (zh) | 一种综合井口作业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300274U (zh) | 一种组合式三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