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3331U -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 Google Patents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3331U
CN206453331U CN201720163195.0U CN201720163195U CN206453331U CN 206453331 U CN206453331 U CN 206453331U CN 201720163195 U CN201720163195 U CN 201720163195U CN 206453331 U CN206453331 U CN 206453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groove
shock
heel portion
sole
foot pa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31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
张京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 Xi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631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3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3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3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及减震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该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多根防滑条;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于一体的脚掌部、足弓部和脚跟部,足弓部相对于脚掌部和脚跟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拱起;脚掌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的缓冲环,脚跟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缓冲凹槽和至少两个第二缓冲凹槽,第一缓冲凹槽延伸至所述足弓部,第二缓冲凹槽由第一缓冲凹槽延伸至脚跟部的边缘;多根防滑条分别设置于脚掌部和脚跟部。该减震鞋包括上述减震鞋底,具有缓冲脚跟压力、防滑、耐磨的功能,为穿着者尤其是跳舞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减震鞋,使得穿着者的脚部得到保护,满足穿着者行走、跳舞等需求。

Description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场舞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目前,市场上的广场舞鞋都是舞蹈鞋,这种鞋是为年轻专业舞者设计的,材质过软的话,虽然满足了穿着者舒适、不易磨脚的需求,但是易使穿着者脚部酸痛,也有穿着时间短、容易破损的缺点;材质过硬的话,没有减震效果,易使穿着者磨脚,并且对于中老年人和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掌控,会大大增加穿着者受伤的几率。因此,舒适的舞蹈鞋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对舞蹈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现有的广场舞鞋,虽然满足了穿着者的舒适的需求,但仍然存在减震效果不佳和防滑耐磨效果不佳的现象,穿着者在跳舞的过程中脚后跟落地带来的弹跳压力容易使穿着者脚跟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及减震鞋,能够缓解穿着者脚跟受力,同时,具有防滑、耐磨的功能,使得穿着者穿着舒适的同时能够保护脚部,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多根防滑条。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于一体的脚掌部、足弓部和脚跟部,足弓部相对于脚掌部和脚跟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拱起。脚掌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的缓冲环,缓冲环靠近脚掌部的边缘。脚跟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缓冲凹槽和至少两个第二缓冲凹槽,第一缓冲凹槽延伸至足弓部,第二缓冲凹槽由第一缓冲凹槽延伸至脚跟部的边缘。防滑条分别设置于脚掌部和脚跟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凹槽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缓冲凹槽与两个缓冲凹槽呈Y字形分布,第一缓冲凹槽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缓冲凹槽相对于第一缓冲凹槽远离足弓部,第一缓冲凹槽和第二缓冲凹槽将脚跟部分为三个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脚跟部的防滑条分为第一防滑条和第二防滑条,第一防滑条和第二防滑条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在长度方向并排分布,三个支撑部分别为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一防滑条位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防滑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凹槽和脚跟部的边缘连接,第一防滑条相对于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且在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第二防滑条位于第三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脚掌部的远离足弓部的一端翻边形成防水台。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水台的高度为15-25mm。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足弓部设置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连接脚掌部和脚跟部,支撑凸起的宽度由靠近脚掌部的一端向靠近脚跟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足弓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脚掌部连接,第二连接端与脚跟部连接,足弓部的宽度由第一连接端向第二连接端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缓冲环内设置有防滑台,防滑台的表面设置有水泥纹。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凹槽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缓冲凹槽的槽长大于或等于4C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包括上述的减震鞋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底及减震鞋,具有缓冲脚跟压力、防滑、耐磨的功能,为穿着者尤其是跳舞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减震鞋,使得穿着者的脚部得到保护,满足穿着者行走、跳舞等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脚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脚跟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防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减震鞋底;200-减震鞋;10-鞋底本体;11-脚掌部;110-缓冲环;111-防滑台;112-防水台;113-第三缓冲凹槽;114-第四缓冲凹槽;115-第五缓冲凹槽;116-第一防滑区;117-第二防滑区;12-足弓部;120-支撑凸起;121-第一连接端;122-第二连接端;13-脚跟部;131-第一缓冲凹槽;132-第二缓冲凹槽;133-第一支撑部;134-第二支撑部;135-第三支撑部;21-第一防滑条;22-第二防滑条;23-第三防滑条;24-第四防滑条;25-第一坡面;26-第二坡面;30-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鞋底100,包括鞋底本体10和多根防滑条。
如图2所示,鞋底本体10包括依次连接于一体的脚掌部11、足弓部12和脚跟部13,足弓部12相对于脚掌部11和脚跟部13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拱起,多个防滑条分别设置于脚掌部11和脚跟部13。
如图1所示,脚掌部11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的缓冲环110,缓冲环110靠近脚掌部11的边缘设置。这里的缓冲环110相对于鞋底本体10凹陷,也就是在脚掌部11设置的环状凹陷部。缓冲环110的作用是,当使用该鞋底组成的鞋子时,在鞋底与地面接触时,缓冲鞋底脚掌部11的挤压力。
进一步地,脚掌部11采用加宽加厚的设计,加宽解决穿着者穿着该鞋底做成的鞋子行走或跳舞时的平衡安全需要,加厚增加鞋底的缓震作用。
进一步地,缓冲环110内设置有防滑台111,防滑台111的表面设置有水泥纹。水泥纹是指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类似水泥浇筑后,表面形成的凹凸纹路,现有技术工艺中,水泥纹是指在鞋底进行拉毛工艺处理。水泥纹使得鞋底的防滑台111表面粗糙不平,增大防滑台111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大鞋底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进一步使该减震鞋底100具有防滑效果,使得跳舞者在跳舞时鞋底的抓地性强。由于鞋底的材质为耐磨材质,水泥纹防滑台111,还具有耐磨的功能。
进一步地,缓冲环1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为了满足人体仿生学和美观的需求,本实施例中,缓冲环110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所示,两个缓冲环110对称分布于脚掌部11的两端,两个缓冲环110沿鞋底本体10的宽度方向分别靠近脚掌部11的两端边缘,即一个缓冲环110靠近鞋底本体10的内侧,另一个缓冲环110靠近鞋底本体10的外侧。缓冲环110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缓冲环110可以为圆环,也可以为椭圆环。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靠近穿着者脚内侧的缓冲环110为圆形环,远离穿着者脚内侧的缓冲环110为椭圆形环。由于穿着者脚趾接触鞋底的作用力不同,大母趾的受力面积最大,因此,靠近穿着者脚内侧的缓冲环110的形状为圆形环,增大鞋底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远离穿着者脚内侧的缓冲环110为椭圆形环,椭圆形环的长轴沿鞋底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缓冲鞋底侧面受力,有效防止了穿着者崴脚。脚掌部11两个缓冲环110的设计的作用是:有效止滑,增加前掌的抓地力;在有效止滑的同时,不影响穿着者前掌原地转动的跳舞动作的需求。
如图3所示,脚掌部11的远离足弓部12的一端翻边并形成防水台112,使得应用该减震鞋底100的鞋子具有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防水台112的高度为15-25mm。需要指出的是,防水台112的高度是指,当该减震鞋底100放置于地面,防水台112的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防水台112的高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选取。
在本实施例中,脚掌部11设置有三个缓冲凹槽,三个缓冲凹槽分别为第三缓冲凹槽113、第四缓冲凹槽114和第五缓冲凹槽115。第三缓冲凹槽113和第四缓冲凹槽114分别沿鞋底本体10的宽度方向贯穿脚掌部11,第三缓冲凹槽113与第四缓冲凹槽114形成可以排水的通道,便于穿着该鞋底制成的鞋子的穿着者行走在湿滑路面时,该减震鞋底100具有防滑功能。穿着者在行走或者跳舞时,脚部施加于鞋底压力,鞋底受力变形,压力可以经缓冲凹槽减弱,使得穿着者的脚部受力减弱,增加穿着者的舒适感,还可以具有防滑的功效。
如图4所示,第五缓冲凹槽115连通第三缓冲凹槽113和第四缓冲凹槽114,第三缓冲凹槽113、第四缓冲凹槽114及第五缓冲凹槽115形成工字形结构,第三缓冲凹槽113的两端向远离足弓部12的方向倾斜。第三缓冲凹槽113、第四缓冲凹槽114和第五缓冲凹槽115将脚掌部11分为第一防滑区116和第二防滑区117,缓冲环110位于第一防滑区116。第一防滑区116位于脚掌部11的中部且分布于第五缓冲凹槽115的两侧,第二防滑区117位于脚掌部11的两端。
进一步地,位于脚掌部11的防滑条分为第三防滑条23和第四防滑条24。第三防滑条23位于第一防滑区116,并且第三防滑条23沿鞋底本体10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第四防滑条24位于第二防滑区117,并且第四防滑条24沿鞋底本体1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当该减震鞋底100侧面着地时,第三防滑条23的设置可以增大该减震鞋底100的鞋底本体10的宽度方向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者崴脚。第四防滑条24的设置,可以缓解穿着者脚掌着地时的冲击力,保护穿着者的脚部。
如图1所示,足弓部12具有拱起,足弓部12的拱起是按照人体足弓的形状设置的,即足弓部12的弓形结构贴合穿着者的足弓,使得穿着者足弓得到支撑,穿着舒适、脚不累。
进一步地,足弓部12设置有支撑凸起120,支撑凸起120连接脚掌部11和脚跟部13,支撑凸起120的宽度由靠近脚掌部11的一端向靠近脚跟部13的一端逐渐减小。支撑凸起120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足弓累脚的问题,为穿着者的足弓提供相应的支撑力,让穿着者在跳舞时,顺着舞曲,随心舞蹈,自由畅享运动的愉快。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足弓部12包括第一连接端121和第二连接端122,第一连接端121与脚掌部11连接,第二连接端122与脚跟部13连接,足弓部12的宽度由第一连接端121向第二连接端122逐渐减小。由于人体的脚掌宽于脚跟,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减震鞋底100更贴合穿着者脚部,避免鞋底过大,引起穿着者崴脚等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脚跟部1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缓冲凹槽131和至少两个第二缓冲凹槽132,第一缓冲凹槽131延伸至足弓部12,第二缓冲凹槽132由第一缓冲凹槽131延伸至脚跟部13的边缘。缓冲凹槽的设置,使得穿着该鞋底制成的鞋子时,穿着者脚跟着地,冲击力作用于脚跟部13,脚跟部13受力变形,缓冲凹槽的设置,能够削弱冲击力,使得该减震鞋底100具有减震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排水功能,增加鞋底的防滑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缓冲凹槽132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缓冲凹槽131与两个第二缓冲凹槽132呈Y字形分布。第一缓冲凹槽131沿鞋底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缓冲凹槽132相对于第一缓冲凹槽131远离足弓部12,第一缓冲凹槽131和第二缓冲凹槽132将脚跟部13分为三个支撑部,三个支撑部分别为第一支撑部133、第二支撑部134和第三支撑部135。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第一缓冲凹槽131的槽宽大于第二缓冲凹槽132的槽宽,第一缓冲凹槽131的槽长大于或等于4CM。第一缓冲凹槽131的结构设置,符合人体仿生学原理,能够有效缓冲穿着者施加于脚跟部13的冲击力或弹跳力,保护穿着者脚跟安全。
脚跟部13的防滑条分为第一防滑条21和第二防滑条22,第一防滑条21和第二防滑条22沿鞋底本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在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第一防滑条21位于第一支撑部133和第二支撑部134,第一防滑条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凹槽131和脚跟部13的边缘连接,第一防滑条21相对于鞋底本体10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且在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第二防滑条22位于第三支撑部135。第一防滑条21的倾斜设置,可以增加脚跟部1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穿着该减震鞋底100制成的鞋子行走时,行走平稳,即使路面湿滑,脚跟部13的缓冲凹槽也可以起到排水的功效,大大增加了穿着者的行走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防滑条具有相交的第一坡面25和第二坡面26。第一坡面25与鞋底本体10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坡面26与鞋底本体10之间的夹角,也就是说,防滑条为斜面设置,防滑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脚掌部11的防滑条的朝向具有两种,一种是,第三防滑条23的第一坡面25相对于第二坡面26靠近穿着者的脚内侧;另一种是,第四防滑条24的第一坡面25相对于第二坡面26靠近足弓部12。由于脚跟部13与地面之间的接触较多,脚跟部13易于磨损,第一防滑条21与第二防滑条22的第一坡面25相对于第二坡面26远离足弓部12,这样可以增大脚跟部13的耐磨性,提高该减震鞋底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脚掌部11设置有缓冲环110、防滑条及防水台112,缓冲环110内设置有水泥纹防滑台111;足弓部12设置有支撑凸起120;脚跟部13设置有缓冲凹槽及防滑条,既能够缓冲穿着该鞋底制成鞋子着地时的冲击力,还可以在行走及起跳等动作时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鞋底的缓冲凹槽还可以排出鞋底的积水,增大鞋底的防滑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底100,结构设计合理,缓冲凹槽可以缓冲鞋底受到的冲击力;配合防滑条的设计,增大鞋底的防滑性能;脚掌部11的缓冲环110有效止滑,增加前掌抓地力,满足穿着者前掌原地转动的跳舞动作的需求;脚掌部11加宽加厚,解决穿着者的行走或跳舞的平衡安全需要,提高缓震的作用;足弓部12巧妙支撑足弓,减缓足弓压力,缓解足弓疲劳,满足穿着者的穿着舒适需求;该具有减震、防滑功能的鞋底,能够保证穿着者的脚部安全。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鞋200,包括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鞋底100。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鞋底100上部固定有具有透气层的鞋面30,透气层设置于鞋面30的两侧,增加该减震鞋200的透气性。同时,鞋面衬采用透气吸湿棉布,能让穿着者在运动过程中排出汗水,透气、不闷脚。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鞋200,结合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100设计和鞋面30材料的选用,给穿着者提供舒适的运动效果,该减震鞋200具有减震效果好、轻便、防滑、耐磨等特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底100及减震鞋200,具有缓冲脚跟压力、防滑、耐磨的功能,为穿着者尤其是跳舞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减震鞋200,使得穿着者的脚部得到保护,满足穿着者行走、跳舞等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和多根防滑条;
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于一体的脚掌部、足弓部和脚跟部,所述足弓部相对于所述脚掌部和所述脚跟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拱起;
所述脚掌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靠近所述脚掌部的边缘;
所述脚跟部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缓冲凹槽和至少两个第二缓冲凹槽,所述第一缓冲凹槽延伸至所述足弓部,所述第二缓冲凹槽由所述第一缓冲凹槽延伸至所述脚跟部的边缘;
多根所述防滑条分别设置于所述脚掌部和所述脚跟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凹槽与两个所述缓冲凹槽呈Y字形分布,所述第一缓冲凹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一缓冲凹槽远离所述足弓部,所述第一缓冲凹槽和所述第二缓冲凹槽将所述脚跟部分为三个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脚跟部的所述防滑条分为第一防滑条和第二防滑条,所述第一防滑条和所述第二防滑条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在长度方向并排分布,三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为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防滑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防滑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凹槽和所述脚跟部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防滑条相对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且在长度方向并排分布,所述第二防滑条位于所述第三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部的远离所述足弓部的一端翻边形成防水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台的高度为15-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部设置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连接所述脚掌部和所述脚跟部,所述支撑凸起的宽度由靠近所述脚掌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脚跟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脚掌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脚跟部连接,所述足弓部的宽度由所述第一连接端向所述第二连接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内设置有防滑台,所述防滑台的表面设置有水泥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凹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凹槽的槽长大于或等于4CM。
10.一种减震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鞋底。
CN201720163195.0U 2017-02-22 2017-02-22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Active CN206453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3195.0U CN206453331U (zh) 2017-02-22 2017-02-22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3195.0U CN206453331U (zh) 2017-02-22 2017-02-22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3331U true CN206453331U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91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3195.0U Active CN206453331U (zh) 2017-02-22 2017-02-22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33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0012A (zh) * 2019-11-07 2020-02-28 许景贤 一种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子
CN114081238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泉州匹克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震的鞋底及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0012A (zh) * 2019-11-07 2020-02-28 许景贤 一种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子
CN110840012B (zh) * 2019-11-07 2023-04-07 许景贤 一种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子
CN114081238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泉州匹克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震的鞋底及鞋
CN114081238B (zh) * 2021-11-23 2023-07-21 泉州匹克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震的鞋底及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3331U (zh)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US20120304503A1 (en) Outer sole of a climbing shoe
CN201878890U (zh) 孕妇鞋的鞋底
CN206542975U (zh) 防滑耐磨鞋底及防滑耐磨鞋
CN205671609U (zh) 健走运动鞋
CN207322789U (zh) 耐磨防滑鞋底及轻盈鞋
CN207803590U (zh) 防滑拖鞋鞋底及防滑拖鞋
CN203633589U (zh) 一种防滑鞋底
CN206043616U (zh) 一种具有防滑结构的鞋底及应用该鞋底的鞋子
CN206542970U (zh) 一种鞋底及广场舞鞋
CN104665072A (zh) 轮滑鞋
CN205848822U (zh) 一种具有减震稳定功能的高跟鞋
CN201846915U (zh) 防滑鞋底
CN207678943U (zh) 一种防滑鞋底
CN209769149U (zh) 一种高强度防滑登山鞋
CN206227808U (zh) 一种可更换式防滑鞋底
CN203121195U (zh) 一种沙滩鞋
CN206453332U (zh) 仿生功能鞋
CN105725359A (zh) 一种具有减震稳定功能的高跟鞋
CN210841747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鞋底
CN205963043U (zh) 一种排水防滑安全鞋
CN219270273U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胶鞋
CN209391146U (zh) 休闲鞋
WO2018095080A1 (en) A sole comprising interactive kinetic system
CN206453325U (zh) 一种足弓支撑鞋底及广场舞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