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50930U -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50930U
CN206450930U CN201720108852.1U CN201720108852U CN206450930U CN 206450930 U CN206450930 U CN 206450930U CN 201720108852 U CN201720108852 U CN 201720108852U CN 206450930 U CN206450930 U CN 206450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lamp bar
lamp
bar adhesive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88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佩
苏世虎
陈德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088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50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50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50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所述灯条胶带为背光模组中的灯条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包括: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第二粘合面用于粘贴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之间形成夹层,至少部分灯条胶带位于夹层,用于粘合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其中,灯条胶带为条形双面胶带,灯条胶带具有与背光模组中发光灯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灯条胶带包括:大于或等于一个的回字形粘合区,回字形粘合区向夹层内部延伸,在回字形粘合区内设置有镂空区,在镂空区内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发光灯。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背光模组中产生漏光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快速更新的今天,人类也在不断地追求更高品质的视觉享受。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其: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超轻薄及画面效果好等显著优点深受广大客户追捧。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提供充足亮度与均匀分布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
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PET保护膜101,柔性线路板(Free Pascal Compiler,FPC)102,LED发光源103,灯条胶带104,胶框105及背板106。LED发光源103打件在柔性线路板102上,通过灯条胶带104粘贴柔性线路板102和导光板105;LED发光源103位于柔性线路板102和导光板105之间,目前采用的灯条胶带104为锯齿状结构,将LED发光源103设置在锯齿之间的凹槽内,以提高LED发光源的利用率。
粘贴柔性线路板的灯条胶带是背光模组封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通常情况下,若灯条胶带过宽,光源发出的光束在导光板传输时,有相当部分会被粘贴柔性线路板上所贴的双面胶损耗掉,严重影响了光源的传输效率。
由于灯条胶带通常适于粘附面积较大的背光面,在现有背光模组结构对窄边框设计要求中,如果灯条胶带过窄,由于粘附面积小会导致灯条胶带两端浮起,从而出现漏光的问题;如果灯条胶带过宽,则会引起光束的损耗,从而影响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下降且不出现漏光现象的灯条胶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条胶带及包括有该灯条胶带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灯条胶带导致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下降或出现漏光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条胶带,所述灯条胶带为背光模组中的灯条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包括: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面,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
所述第二粘合面,位于所述灯条胶带上所述第一粘合面的背面,且所述第二粘合面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夹层,至少部分所述灯条胶带位于所述夹层,用于粘合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其中,
所述灯条胶带为条形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具有与所述背光模组中发光灯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所述灯条胶带包括:大于或等于一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向所述夹层内部延伸,在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内设置有镂空区,在所述镂空区内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发光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灯、柔性电路板、导光板及灯条胶带;其中,
所述灯条胶带,为背光模组中的灯条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包括: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所述第二粘合面位于所述灯条胶带上所述第二粘合面的背面,且所述第一粘合面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粘合,所述第二粘合面与所述导光板粘合;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夹层,至少部分所述灯条胶带位于所述夹层,用于粘合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其中,
所述灯条胶带为条形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具有与所述背光模组中发光灯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所述灯条胶带包括:大于或等于一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向所述夹层内部延伸,在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内设置有镂空区,在所述镂空区内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所述发光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在灯条胶带的两端设置有回字形粘合区,在回字形粘合区设有镂空区,而在该镂空区内允许嵌入发光灯。通过灯条胶带两端封装发光灯,而不是灯条胶带两端直接贴合发光灯,保证了灯条胶带两端粘贴的牢固性,进而避免了单一锯齿状胶带两端粘贴面积小引起灯条胶带两端浮起产生漏光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在灯条胶带无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采用端部为粘合扩散区的帽状锯齿结构,极大的增加了灯条胶带的粘贴面积,保证发光灯发出的光获得较大的利用率;获得了灯条胶带更好的粘贴特性,进而减少了LED漏光情况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还提供灯条胶带整体为回字形的灯条胶带,在该回字形灯条胶带内设置有镂空区,并在该镂空区内封装发光灯,减少了发光灯发出光束的损失,并保证了灯条胶带两端不出现浮起,提高了发光灯发出光的利用率,同时还设置了整体为回字形的灯条胶带的内粘合边宽度,避免了灯条胶带过宽导致的光束损失。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的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2、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该灯条胶带可应用于图2的背光模组中。该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203和导光板204,在柔性电路板203与导光板204之间形成夹层。在该背光模组中,通过灯条胶带300粘合柔性电路板203、导光板204及胶框206,灯条胶带300可以为透明材料构成的透明胶带,如聚丙烯酸酯透明胶带,背板207位于胶框206及导光板204下。
该灯条胶带300包括:第一粘合面301和第二粘合面302,第一粘合面301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203;第二粘合面302位于灯条胶带上第一粘合面301的背面,且第二粘合面302用于粘贴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204及胶框206。第二粘合面302包括有主体部分321及朝柔性电路板203与导光板204所形成夹层内部延伸的延伸部分322。其中,主体部分321粘合到胶框206上,延伸部分322粘合到导光板204上。
在柔性电路板203上设置有发光灯205,发光灯205呈列的形式打件在柔性电路板203上,且发光灯205位于导光板204的入光侧。打件在柔性电路板203上的相邻两个发光灯20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在该间隙中可以放置灯条胶带的延伸部分322,以粘合柔性电路板203和导光板204,并使得发光灯205位于导光板204的入光侧。
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导光板利用入光侧导入光线,并将导入的光线扩散至整个背光模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灯条胶带300的第一粘合面301与第二粘合面302之间的厚度可以为0.01mm到0.5mm之间,此处,不对灯条胶带300的厚度做限制。
其中,上述的灯条胶带300为条形双面胶带,该灯条胶带300具有与图2所示背光模组中发光灯205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灯条胶带300还包括:回字形粘合区306,该回字形粘合区306向夹层内部延伸,在回字形粘合区306内设置有镂空区307,在镂空区307内允许嵌入一颗或多颗的发光灯205。通过灯条胶带上的回字形粘合区306内嵌入发光灯205,能够防止回字形粘合区306的胶带浮起而导致的漏光,同时也增加了灯条胶带的粘合面积,提升了灯条胶带的粘合能力。可选地,回字形粘合区306可以设置在灯条胶带300的对称两端上,这样能更好的保证灯条胶带粘合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发光灯可以提前嵌入到灯条胶带上回字形粘合区的镂空区内,再使用嵌有发光灯的灯条胶带粘合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形成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不会因为灯条胶带两端浮起导致嵌合在灯条胶带内部的发光灯发出光的漏光问题。
在灯条胶带300上无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设置有与回字形粘合区306具有相同延伸朝向的条状粘合区308,相邻条状粘合区308之间允许嵌入至少一颗发光灯205,该发光灯205可以是LED灯源。回字形粘合区306位于灯条胶带300的两端时,所设置的条状粘合区308就位于灯条胶带300上回字形粘合区306之间,且相邻条状粘合区308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在条状粘合区308之间的间隙中可容纳一颗或多颗发光灯205。
现有技术中单一锯齿结构的灯条胶带,在灯条胶带两端会出现浮起导致漏光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采用回字形粘合区和锯齿状组合的灯条胶带的结构,对灯条胶带中间部分对应的发光灯置于锯齿状结构的间隔中,而灯条胶带两端部分对应的发光灯封装在灯条胶带两端的回字形粘合区中,增加了灯条胶带两端的粘合面积,从而增加了灯条胶带两端的粘合性,同时,也避免了灯条胶带两端浮起导致漏光的问题。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条胶带两端浮起导致漏光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漏光情况可选择在整条发光灯排布列上任何位置进行封胶。
如图4、图5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回字形粘合区的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该灯条胶带可应用于图4的背光模组中。该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403和导光板404,在柔性电路板403与导光板404之间形成夹层在该背光模组,通过灯条胶带500粘合柔性电路板403、导光板404及胶框406。背板407设置在胶框406及导光板404下面。该灯条胶带500包括:第一粘合面501和第二粘合面502。其中,第一粘合面501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403;第二粘合面502位于灯条胶带上第一粘合面501的背面,且第二粘合面502用于粘贴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404及胶框406。第二粘合面502包括有主体部分521及朝柔性电路板403与导光板404所形成夹层内部延伸的延伸部分522。其中,主体部分521粘合到胶框406上,延伸部分522粘合到导光板404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灯条胶带500的第一粘合面501与第二粘合面502之间的厚度可以为0.01mm到0.5mm之间,此处,不对灯条胶带500的厚度做限制。
在柔性电路板403上设置有发光灯405,发光灯405呈列的形式打件在柔性电路板403上,位于导光板404的入光侧。打件在柔性电路板403上的相邻两个发光灯40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在该间隙中可以放置灯条胶带的延伸部分522,以粘合柔性电路板403和导光板404,并使得发光灯405位于导光板404的入光侧。
柔性电路板403与导光板404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灯条胶带500,通过灯条胶带500粘合柔性电路板403及导光板404。
上述的灯条胶带500为条形双面胶带,该灯条胶带500具有与背光模组中发光灯405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灯条胶带500还包括:回字形粘合区503,该回字形粘合区503向夹层内部延伸,在回字形粘合区503内设置有镂空区504,在镂空区504内允许嵌入一颗或多颗的发光灯405。
在灯条胶带500上无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设置有与回字形粘合区503具有相同延伸朝向的条状粘合区505,相邻条状粘合区505之间允许嵌入至少一颗发光灯405,该发光灯405可以是LED灯源。条状粘合区505具有横截面551,如图5中所示,其中,条状粘合区505的横截面551可以是为四边形的条柱、横截面为圆形的条柱、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条柱或横截面为不规则形状的条柱。
灯条胶带500两端延伸形成的回字形粘合区503分别为两个,可选地,该回字形粘合区503也可以大于两个,回字形粘合区的个数在这里不做限定。在灯条胶带500上封装过多的发光灯无疑会增加灯条胶带的制造成本,而封装的发光灯过少又不能很好地改善灯条胶带两端出现浮起的情况,故选择在两端设置大于或等于两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有利于改善灯条胶带两端出现浮起的情况。
如图6、图7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两端分别具有四个回字形粘合区的灯条胶带的结构示意图,该灯条胶带可应用于图6的背光模组中。该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603和导光板604,在柔性电路板603与导光板604之间形成夹层。在该背光模组,通过灯条胶带700粘合粘合柔性电路板603、导光板604及胶框606。背板607设置在胶框606及导光板604下面。该灯条胶带700包括:第一粘合面701和第二粘合面702。其中,第一粘合面701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603;第二粘合面702位于灯条胶带上第一粘合面601的背面,且第二粘合面702用于粘贴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604及胶框606。第二粘合面702包括有主体部分721及朝柔性电路板603与导光板604所形成夹层内部延伸的延伸部分722。其中,主体部分721粘合到胶框606上,延伸部分722粘合到导光板604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灯条胶带700的第一粘合面701与第二粘合面702之间的厚度可以为0.01mm到0.5mm之间,此处,不对灯条胶带700的厚度做限制。
在柔性电路板603上设置有发光灯605,发光灯605呈列的形式打件在柔性电路板603上。打件在柔性电路板603上的相邻两个发光灯60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在该间隙中可以放置灯条胶带的延伸部分722,以粘合柔性电路板603和导光板604,并使得发光灯605位于导光板604的入光侧。
上述的灯条胶带700为条形双面胶带,该灯条胶带700具有与背光模组中发光灯605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灯条胶带700还包括:回字形粘合区703,该回字形粘合区703向夹层内部延伸,在回字形粘合区703内设置有镂空区704,在镂空区704内允许嵌入一颗或多颗的发光灯605。
在灯条胶带700上无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设置有与回字形粘合区703具有相同延伸朝向的条状粘合区705,相邻条状粘合区705之间允许嵌入至少一颗发光灯605,该发光灯可以是LED灯源。条状粘合区705具有横截面751,如图7所示,其中,条状粘合区705的横截面751可以是为四边形的条柱、横截面为圆形的条柱、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条柱或横截面为不规则形状的条柱。
灯条胶带700两端延伸形成的回字形粘合区703为四个,灯条胶带700两端的回字形粘合区703可以对称设置,有利于保证灯条胶带粘合的稳定性。可选地,该回字形粘合区也可以设置大于四个,回字形粘合区的个数在这里不做限定。在灯条胶带700上采用回字形粘合区封装的发光灯605越多越能保证不出现漏光的问题,但是设置过多的回字形粘合区又会增加制造的成本,而采用在灯条胶带两端设置大于或等于四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有利于更好地改善灯条胶带两端出现浮起的情况。
采用在两端封装发光灯和条状粘合区组合的灯条胶带结构,解决了灯条胶带浮起导致漏光不良的现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漏光情况可在整条发光灯上任何位置封胶,进一步改善了灯条胶带漏光的问题。
如图8、图9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条胶带900的结构示意图,该灯条胶带可应用于图8的背光模组中。该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803和导光板804,在柔性电路板803与导光板804之间形成夹层。在该背光模组,通过灯条胶带900粘合柔性电路板803、导光板804及胶框806。背板807设置在导光板804及胶框806下面。
该灯条胶带900包括:第一粘合面901和第二粘合面902,第一粘合面901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803;第二粘合面902位于灯条胶带上第一粘合面901的背面,且第二粘合面902用于粘贴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804及胶框806。第二粘合面902包括有主体部分921及朝柔性电路板803与导光板804所形成夹层内部延伸的延伸部分922。其中,主体部分921粘合到胶框806上,延伸部分922粘合到导光板804上。
该灯条胶带900用于粘合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之间形成夹层,至少部分灯条胶带900位于该夹层中,且灯条胶带900为条形双面胶带,该灯条胶带900具有与背光模组中发光灯805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即图8中A方向)。发光灯805被嵌入到灯条胶带900的镂空区903内,既防止了出现漏光的情况,又增加了灯条胶带的粘合面积,极大提升了灯条胶带的粘合性能。
该灯条胶带900整体为回字形灯条胶带,在回字形灯条胶带内设置有镂空区903,在镂空区903内允许嵌入发光灯805,嵌入发光灯805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是一颗,也可以是多颗。该回字形灯条胶带900包括:平行于灯条胶带900的延伸方向(即图8中A方向)且位于所述发光灯805朝向所述夹层一侧的内粘合边904;内粘合边904在垂直于灯条胶带90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W为0.1mm至2.0mm。
若灯条胶带过宽,发光灯发出的光束在导光板传输时,有相当部分会被粘贴柔性线路板上所贴的双面胶损耗掉,严重影响光的传输效率,若灯条胶带过窄,由于粘附面积小会导致灯条胶带两端浮起,从而出现漏光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内粘合边904在垂直于上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在保证灯条胶带两端不浮起的前提下,提升了发光灯发出光的利用率。
如图10、图11所示,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条胶带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灯条胶带可应用于图10的背光模组中。该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1003和导光板1004,在柔性电路板1003与导光板1004之间形成夹层。在该背光模组,通过灯条胶带1100粘合柔性电路板1003和导光板1004及胶框1006。
该灯条胶带1100包括:第一粘合面1101和第二粘合面1102。其中,第一粘合面1101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1001;第二粘合面1102位于灯条胶带上第一粘合面1101的背面,且第二粘合面1102用于粘贴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1004及胶框1006。第二粘合面1102包括有主体部分1121及朝柔性电路板1003与导光板1004所形成夹层内部延伸的延伸部分1122。其中,主体部分1121粘合到胶框1006上,延伸部分1122粘合到导光板1004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灯条胶带1100的第一粘合面1101与第二粘合面1102之间的厚度可以为0.01mm到0.5mm之间,此处,不对灯条胶带1100的厚度做限制。
在柔性电路板1003上设置有发光灯1005,发光灯1005呈列的形式打件在柔性电路板1003上,位于导光板1004的入光侧。在柔性电路板1003上,相邻两个发光灯100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在该间隙中可以放置灯条胶带的延伸部分1122,以粘合柔性电路板1003和导光板1004,并使得发光灯1005位于导光板1004的入光侧。
该灯条胶带1100用于粘合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1003与导光板1004,柔性电路板1003与导光板1004之间形成夹层,至少部分灯条胶带1100位于该夹层中,且灯条胶带1100为条形双面胶带,该灯条胶带1100具有与背光模组中发光灯1005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
灯条胶带1100还包括:大于或等于一个的回字形粘合区1103,该回字形粘合区1103向夹层内部延伸,在回字形粘合区1103内设置有镂空区1104,在镂空区1104内允许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发光灯1005。可选地,回字形粘合区1103设置在灯条胶带1100的对称两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回字形粘合区能够更好地保证灯条胶带粘合的稳定性。
在灯条胶带1100上无所述回字形粘合区1103的区域设置有与回字形粘合区1101具有相同延伸朝向的条状粘合区1105,相邻条状粘合区1103之间允许嵌入至少一颗发光灯1005。
灯条胶带1100还包括:粘合扩散区1106,该粘合扩散区1106设置在条状粘合区1105的延伸端,且粘合扩散区1106平行于灯条胶带1100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条状粘合区1105平行于灯条胶带1100的延伸方向的宽度。
粘合扩散区1106可以为锥形、三角形、方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六边形或八边形。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定粘合扩散区的形状,只要是能扩大灯条胶带粘贴面积的粘合扩散区形状都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
在灯条胶带无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采用端部为粘合扩散区的条状粘合区的结构,极大的增加了灯条胶带的粘贴面积,保证发光灯发出的光获得较大的利用率;获得了灯条胶带更好的粘贴特性,进而减少了LED漏光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在灯条胶带两端设置的的回字形粘合区分别大于或等于两个。在灯条胶带上封装过多的发光灯无疑会增加灯条胶带的制造成本,而封装的发光灯过少又不能很好地改善灯条胶带两端出现浮起的情况,故选择在两端设置大于或等于两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有利于改善灯条胶带两端出现浮起的情况。
可选地,在灯条胶带两端设置的的回字形粘合区分别大于或等于四个。在灯条胶带上采用回字形粘合区封装的发光灯越多越能保证不出现漏光的问题,但是设置过多的回字形粘合区又会增加制造的成本,而采用在灯条胶带两端设置大于或等于四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有利于更好地改善灯条胶带两端出现浮起的情况。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条胶带,在几乎不降低发光灯发光利用率的前提下,增加了柔性线路板的灯条胶带与导光板及胶框之间的粘贴面积,解决了因灯条胶带粘力不足导致的漏光不良的问题。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条胶带,在满足柔性线路板的灯条胶带不浮起的前提下,提高发光灯发出光的利用率达到3%~5%,提升了背光模组的亮度,解决了因灯条胶带引起发光灯发出光损失较多,导致背光亮度不足的问题。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灯条胶带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条胶带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在灯条胶带的两端设置有回字形粘合区,在回字形粘合区设有镂空区,而在该镂空区内允许嵌入发光灯。通过灯条胶带两端封装发光灯,而不是灯条胶带两端直接贴合发光灯,保证了灯条胶带两端粘贴的牢固性,进而避免了单一锯齿状胶带两端粘贴面积小引起灯条胶带两端浮起,产生漏光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条胶带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在灯条胶带无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采用端部为粘合扩散区的帽状锯齿结构,极大的增加了灯条胶带的粘贴面积,保证发光灯发出的光获得较大的利用率;获得了灯条胶带更好的粘贴特性,进而减少了LED漏光情况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条胶带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还提供灯条胶带整体为回字形的灯条胶带,在该回字形灯条胶带内设置有镂空区,并在该镂空区内封装发光灯,减少了发光灯发出光束的损失,并保证了灯条胶带两端不出现浮起,提高了发光灯发出光的利用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灯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为背光模组中的灯条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包括: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面,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
所述第二粘合面,位于所述灯条胶带上所述第一粘合面的背面,且所述第二粘合面用于粘贴到所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夹层,至少部分所述灯条胶带位于所述夹层,用于粘合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其中,
所述灯条胶带为条形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具有与所述背光模组中发光灯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所述灯条胶带包括:大于或等于一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向所述夹层内部延伸,在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内设置有镂空区,在所述镂空区内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发光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整体为回字形灯条胶带,在所述回字形灯条胶带内设置有镂空区,在所述镂空区内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发光灯,所述回字形灯条胶带包括: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且位于所述发光灯朝向所述夹层一侧的内粘合边;所述内粘合边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0.1mm至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上无所述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具有相同延伸朝向的条状粘合区,相邻所述条状粘合区之间嵌入至少一颗所述发光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胶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合扩散区,所述粘合扩散区设置在所述条状粘合区的延伸端,且所述粘合扩散区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条状粘合区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扩散区为锥形、三角形、方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六边形或八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两端的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分别大于或等于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两端的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分别大于或等于四个。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灯、柔性电路板、导光板及灯条胶带;其中,
所述灯条胶带,为背光模组中的灯条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包括: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所述第二粘合面位于所述灯条胶带上所述第一粘合面的背面,且所述第一粘合面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粘合,所述第二粘合面与所述导光板粘合;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夹层,至少部分所述灯条胶带位于所述夹层,用于粘合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其中,
所述灯条胶带为条形双面胶带,所述灯条胶带具有与所述背光模组中发光灯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延伸方向,所述灯条胶带包括:大于或等于一个的回字形粘合区,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向所述夹层内部延伸,在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内设置有镂空区,在所述镂空区内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所述发光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整体为回字形灯条胶带,在所述回字形灯条胶带内设置有镂空区,在所述镂空区内嵌入大于或等于一颗的所述发光灯,所述回字形灯条胶带包括: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且位于所述发光灯朝向所述夹层一侧的内粘合边;所述内粘合边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0.1mm至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灯条胶带上无所述回字形粘合区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具有相同延伸朝向的条状粘合区,相邻所述条状粘合区之间嵌入至少一颗所述发光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合扩散区,所述粘合扩散区设置在所述条状粘合区的延伸端,且所述粘合扩散区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条状粘合区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扩散区为锥形、三角形、方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六边形或八边形。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两端的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分别大于或等于两个。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胶带两端的所述回字形粘合区分别大于或等于四个。
CN201720108852.1U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Active CN206450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8852.1U CN206450930U (zh)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8852.1U CN206450930U (zh)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50930U true CN206450930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8852.1U Active CN206450930U (zh) 2017-02-04 2017-02-04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509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5606B (zh) * 2018-11-29 2019-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燈條結構及背光模組
CN112083602A (zh) * 2020-09-16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578603A (zh) * 2019-09-29 2021-03-3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5606B (zh) * 2018-11-29 2019-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燈條結構及背光模組
CN112578603A (zh) * 2019-09-29 2021-03-3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578603B (zh) * 2019-09-29 2023-09-0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083602A (zh) * 2020-09-16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15599U (zh) 一种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53070A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6450930U (zh) 一种灯条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CN104075194B (zh)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制作方法
CN203967121U (zh) Led灯、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装置
CN205318063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2995193U (zh) 一种使用led背光源的lcd平板显示器
CN207133458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594463A (zh) 晶圆倒置式集成led显示封装模块
CN203288590U (zh) 一种led灯条
CN109345964A (zh) 一种避免光泄漏和光干扰的显示屏导光模块
CN112467015A (zh) 一种柔性Mini LED的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7067598U (zh) 一种低耗窄边框型背光模组及其组成的液晶显示器
CN206574436U (zh) 电视机铭牌和电视机
CN114171508A (zh) 拼接屏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4696153U (zh) 光源封装件、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2562499A (zh) 一种具有高均匀度的超薄Mini LED背光源
CN206178297U (zh) 一种改进散热性能的背光模组
CN206421057U (zh) 一种led导光板
CN204573757U (zh) 背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CN218481739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19143242U (zh) 封装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062612U (zh) 发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553168U (zh) 晶圆倒置式集成led显示封装模块
CN218471099U (zh) 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