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7895U -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7895U
CN206447895U CN201621268091.8U CN201621268091U CN206447895U CN 206447895 U CN206447895 U CN 206447895U CN 201621268091 U CN201621268091 U CN 201621268091U CN 206447895 U CN206447895 U CN 206447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last furnace
energy
recovering apparatus
furnac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80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朋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Hong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Hong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Hong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80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7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7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7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包括高炉、热能回收装置、除尘系统、热能利用系统、循环系统、热风围管;所述高炉通过煤气输送管道与热能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热能利用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热能利用系统通过管道还连接于高炉上游的热风围管;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和循环系统通过换热介质输送管道直接相连;所述除尘系统设置于热能回收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管排的布置方式,不占用场地,不改变原有的系统,简便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利用的节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全过程在炉料自上而下,煤气自下而上的相互接触过程中完成。炉料按一定批料从炉顶装入炉内,高炉鼓风机从风口鼓入由热风炉加热到1100℃热风,炉料中焦炭在风口前燃烧,产生高温和还原性气体,在炉内上升过程中加热缓慢下降的炉料,并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物为金属铁。上升的煤气流将能量传给炉料而使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高炉煤气从炉顶导出管排出,进入除尘系统。高炉煤气经重力除尘器粗除尘后,经降温装置降温后进入布袋除尘器精除尘,净化后的煤气经煤气主管、调压阀组送往烧结、炼钢厂烤包等。高炉冶炼的热源主要来自于焦炭燃烧,各种原料在炉内进行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目前,高炉煤气进入除尘系统管网,管网煤气一大部分可以进行生产再利用,一小部分会排放到大气中。管网本身既是传送管道,也是储存装置。如果部分管网无煤气柜联通,那么,管网本身压力会随着生产排放煤气和煤气用户的变化而波动,为了维持管网压力恒定在一个范围内,通常管网会连接一个或多个煤气放散系统,确保管道压力稳定。高炉煤气频繁放散,一是造成能源的浪费;二是放散点火前,会有一部分煤气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三是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较高,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即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对高炉煤气余热回收利用,降低管道气体的温度,减少放散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包括高炉、热能回收装置、除尘系统、热能利用系统、循环系统、热风围管;所述高炉通过煤气输送管道与热能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热能利用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热能利用系统通过管道还连接于高炉上游的热风围管;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和循环系统通过换热介质输送管道直接相连;所述除尘系统设置于热能回收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热能利用系统与热风围管之间还设置有热风炉。
优选地,所述热风炉与热风围管之间通过热风输送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能回收装置与热能利用系统间通过换热介质输入管道相连;所述热能回收装置与除尘系统间通过烟气管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热能利用系统上还设置有鼓风机。
优选地,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重力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
优选地,所述重力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煤气放散口。
优选地,所述高炉上还设置有第一煤气放散口。
优选地,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外循环管路和内循环管以及设置于其间的内外交换开关。
优选地,所述外循环管路和内循环管均设有自动清洁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不改变现有工艺系统;降低烟气进入除尘器的温度,有效避免滤袋高温损伤;热量回收利用,加热冷风,减少煤气的消耗,实现节能降耗;减低除尘布袋的运行维护费用;减少放散次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结构图;
图2是热能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包括高炉1、热能回收装置4、除尘系统、热能利用系统11、循环系统13、热风围管17;所述高炉1通过煤气输送管道3与热能回收装置4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热能利用系统11和循环系统13;所述热能利用系统11通过管道还连接于高炉1上游的热风围管17;所述热能回收装置4和循环系统13通过换热介质输送管道14直接相连;所述除尘系统设置于热能回收装置4上。所述热能利用系统11与热风围管17之间还设置有热风炉15。所述热风炉15与热风围管17之间通过热风输送管道16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4与热能利用系统间11通过换热介质输入管道10相连;所述热能回收装置4与除尘系统间通过烟气管道6相连。所述热能利用系统11上还设置有鼓风机12。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重力除尘器7和袋式除尘器9。所述重力除尘器7和袋式除尘器9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煤气放散口8。所述高炉1上还设置有第一煤气放散口2。所述热能回收装置4包括并排设置的外循环管路41和内循环管42以及设置于其间的内外交换开关43。所述外循环管路41和内循环管42均设有自动清洁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高炉1的顶端设有第一煤气放散口2和煤气输送管道3,从高炉1内排出的烟气温度一般在350-450℃,经过煤气输送管道3进入到热能回收装置4中进行热交换。热能回收装置4中分别并排设有外循环管路41和内循环管42,外层管路的连接在一起,主要用于保温,内层管路的连接在一起,主要用于热交换。外循环管路41和内循环管42均设有温控系统,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外层换热介质也可以参与热交换。热能回收装置4的外循环管路41和内循环管42设有自动清洁系统,可以去除水、灰尘等,防止管片内部积尘。热能回收装置4将回收的热能通过换热介质输入管道10运送至热能利用系统11,同时,冷空气经鼓风机12牵引进入到热能利用系统11,换热介质将热量交换给冷空气,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进入热风炉15继续加热至1100℃,最后经过热风输送管道16输送到高炉1上游的热风围管17用于加热物料。热能利用系统11的一端连接有循环系统13,循环系统13将热能利用系统11中降温的换热介质经过换热介质输送管道14输送回热能回收装置4中继续进行热交换。高炉烟气在热能回收装置4进行热交换后,烟气温度降低至120-130℃,进入重力除尘器7,由重力除尘器7去除大的粉尘颗粒,之后进入布袋除尘器9去除微细粉尘,净化后的高炉煤气回收利用,此处的回收利用不在本系统中,是指在布袋除尘器出口净化后的高炉煤气回收利用。在布袋除尘器前端设有第二煤气放散口8,用于管道压力过高时进行气体的放散。换热介质为导热油。
所述热能利用系统一端连接有循环系统,通过循环系统和输送管道将降温的换热介质输送到热能回收装置继续进行热交换。高炉烟气热交换后的烟气温度降低至120-130℃,进入重力除尘器,去除大的粉尘颗粒,然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去除微细粉尘后,净煤气回收利用,由于高炉煤气温度下降后,系统压力下降,有效减少放散次数。热能回收装置的管排布置方式,不占用场地,不改变原有的系统,简便易行;管排的清理方式,设置有清洁装置,自动吹灰系统,有效清除积尘;换热介质的输送,两套循环系统,一个内循环,一个外循环。外层主要用于保温,内层用于热交换。内外层管排均设有温度控制系统,外层管排(开关式),达到设定温度后参与热交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炉、热能回收装置、除尘系统、热能利用系统、循环系统、热风围管;所述高炉通过煤气输送管道与热能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热能回收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热能利用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热能利用系统通过管道还连接于高炉上游的热风围管;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和循环系统通过换热介质输送管道直接相连;所述除尘系统设置于热能回收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利用系统与热风围管之间还设置有热风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与热风围管之间通过热风输送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与热能利用系统间通过换热介质输入管道相连;所述热能回收装置与除尘系统间通过烟气管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利用系统上还设置有鼓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重力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煤气放散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上还设置有第一煤气放散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外循环管路和内循环管以及设置于其间的内外交换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炉煤气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管路和内循环管均设有自动清洁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CN201621268091.8U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Active CN206447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8091.8U CN206447895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8091.8U CN206447895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7895U true CN206447895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8091.8U Active CN206447895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7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5328B (zh) 一种玄武岩高炉渣制造岩棉板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2258923A (zh) 一种电石炉尾气回收再利用方法
CN104913652B (zh) 一种竖炉球团熟料余热回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2284894U (zh) 一种节能环保冲天炉
CN110669891A (zh) 一种熔融还原炉煤气循环利用装置及方法
CN102557506B (zh) 煤制气膨胀珍珠岩成套加工设备
CN106702143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带式焙烧机的热风供给方法
CN203550636U (zh) 一种铁合金电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3468847B (zh) 铁浴法高温煤气余热余能利用和干法除尘工艺
CN203298336U (zh) 热风炉烟气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11035975U (zh) 一种熔融还原炉煤气循环利用系统
CN108411116A (zh) 一种红土镍矿rkef冶炼工艺烟气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765026U (zh) 一种节能型珍珠岩膨胀设备
CN206447895U (zh) 一种高炉煤气节能系统
CN201621973U (zh) 一种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4198772U (zh) 一种高炉煤气除尘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9883210A (zh) 一种高炉熔渣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4752784U (zh) 转炉煤气处理系统
CN102914170A (zh) 循环利用烧结高温烟气进行热风烧结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1535626U (zh) 刚性滑道鼓风烧结机之大烟罩
CN208613051U (zh) 一种利用钢铁厂余热烟气的钢铁渣微粉选粉系统
CN203286573U (zh) 一种含盐废水焚烧处理系统
CN205933861U (zh) 一种热风炉烟气预热喷吹装置
CN206266645U (zh) 中低阶煤分质梯级利用的系统
CN101968307B (zh) 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2

Address after: 324000 Zhejiang Province, Quzhou City Kecheng District Tower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5004 Liaoning Province, Yingkou City West District No. 101 West Street wise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HONG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8, Tashan Road,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ongs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Address before: No. 8, Tashan Road,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ong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8, Tashan Road,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 Tashan Road,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ONG 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