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46803U -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6803U
CN206446803U CN201720118540.9U CN201720118540U CN206446803U CN 206446803 U CN206446803 U CN 206446803U CN 201720118540 U CN201720118540 U CN 201720118540U CN 206446803 U CN206446803 U CN 206446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ndola
unmanned plane
camera
housing
double 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185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基岩
阎世瑾
闫中宇
王超群
宋柏阳
姜星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ptical Infrared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ptical Infrared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ptical Infrared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Optical Infrared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185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6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6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68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包括吊舱壳体、红外摄像机、可见光摄像机以及主控板,所述吊舱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红外摄像机、可见光摄像机和主控板置于所述吊舱壳体内,所述红外摄像机和所述可见光摄像机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吊舱壳体的前端面与所述吊舱壳体的上端面间夹角α小于90°,所述吊舱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红外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固定在固定孔位中。本实用新型双视窗无人机吊舱通过将摄像机镜头置于前端面上可以不需要复杂的云台结构而增大扫描角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都可以见到无人机的应用。尤其是在各类天灾人祸发生的灾难事件现场,由于无人机可在空中进行图像采集、侦测和目标搜索,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传输,具有较好的拍摄效果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但是现有的搭载热红外可见光吊舱通常是将红外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置于吊舱的下端面,其可以对目标进行扫描,但由于镜头在目标的垂直上方因此扫描范围小,再者当需要对森林火场,消防现场等抢险救灾目标进行扫描拍摄时,由于森林火场和消防现场等目标上空可能具有较多的烟尘水汽容易造成无人机和吊舱的损坏。现有的另一种搭载热红外可见光吊舱为具有三轴可控云台的吊舱以增大扫描范围,通过控制云台的转动调整吊舱的摄像机镜头角度以进行拍摄及目标搜索等任务。由于需要具有三轴可控云台,三轴可控云台通常需要设置多个旋转电机及连接结构,使得吊舱结构复杂,重量增加,体积增大,无人机运行时能耗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了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该双视窗无人机吊舱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扫描范围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包括吊舱壳体、红外摄像机、可见光摄像机以及主控板;所述红外摄像机、可见光摄像机和主控板置于所述吊舱壳体内,所述红外摄像机和所述可见光摄像机分别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吊舱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吊舱壳体的前端面与所述吊舱壳体的上端面间夹角α小于90°,所述吊舱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其中所述一个固定孔位固定所述红外摄像机的镜头,所述另一个固定孔位固定所述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
进一步地,所述吊舱壳体的下端面上置有防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上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供电接口,所述供电接口置于所述吊舱壳体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4G传输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接口为USB数据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为SD卡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视窗无人机吊舱通过将吊舱内的红外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的镜头设置在吊舱壳体的前端面上,吊舱壳体的前端面与吊舱壳体的上端面间夹角小于90°,可以实现摄像机对地面目标的扫描和拍摄,同时增加了摄像机的扫描和拍摄范围。在吊舱壳体的下端面置有防震垫,可以减轻无人机落地时的冲击力,减少无人机的损坏。同时采用4G发送模块可以实时的将摄像机采集的图像数据和温度数据发送并传输给地面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视窗无人机吊舱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视窗无人机吊舱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视窗无人机吊舱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视窗无人机吊舱与无人机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视窗无人机吊舱主控板电路结构框图。
图中:1、吊舱壳体,11、上端面,12、前端面,13、下端面,14、连接孔,2、红外摄像机,3、可见光摄像机,4、防震垫,5、供电接口,6、无人机,7、连接支架,8、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包括吊舱壳体1、红外摄像机2、可见光摄像机3以及主控板8;红外摄像机2、可见光摄像机3和主控板8置于所述吊舱壳体1内,红外摄像机2和可见光摄像机3分别与主控板8连接;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4,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与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间夹角α小于90°,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其中一个固定孔位固定红外摄像机2的镜头,另一个固定孔位固定可见光摄像机3的镜头。
具体地,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包括吊舱壳体1,吊舱壳体1为近似长方体结构,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上并排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4,通过连接孔14将吊舱与无人机6底部的连接支架7连接,在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上与无人机6底部连接支架7的连接处可以加入防震垫以降低无人机6飞行过程中对吊舱产生的振动。在吊舱壳体1内置有红外摄像机2、可见光摄像机3以及主控板8,在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红外摄像机2的镜头固定在下端的固定孔位中,可见光摄像机3的镜头固定在上端的固定孔位中,红外摄像机2的镜头和可见光摄像机3的镜头与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上的固定孔位间置有防尘垫和防水垫,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和烟尘进入吊舱内部。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与上端面11间夹角α小于90°,使得无人机6在空中水平飞行时,固定在无人机6底部连接支架7上的吊舱内的红外摄像机2和可见光摄像机3的镜头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可以扫描并拍摄无人机6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目标,同时由于红外摄像机2和可见光摄像机3的镜头与地面成一定角度,使得无人机6在飞行高度相同时镜头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比镜头垂直朝向地面具有更大的扫描和拍摄范围,还可以从远离扫描目标上空的位置对目标进行扫描和拍摄以防止扫描目标上空可能具有较大的烟尘对无人机和摄像机造成的污染和损坏。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与吊舱壳体1的下端面13以一定的弧度连接,可以减小无人机6飞行时的阻力。在吊舱壳体1的下端面13置有防震垫4,可以防止无人机6降落时地面的不平整及可能的杂物对吊舱及无人机6产生损坏。
如图5所示,红外摄像机2和可见光摄像机3与主控板8连接,主控板8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供电接5。数据处理模块为图像编码器,红外摄像机2获取目标的红外图像及目标的温度数据并将红外图像和温度数据传输到主控板8,可见光摄像机3获取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并将可见光图像传输到主控板8,主控板8接收获取的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以及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并通过主控板8中的图像编码器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编码。经过编码的数据可以通过主控板8上的数据传输模块实时的将图像数据和温度数据发送给地面工作人员,也可以存储到主控板8上的数据存储模块中。优选地,数据传输模块为4G传输模块,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无线传输,数据存储模块采用体积小容量大的SD卡模块,SD卡可以将图像数据和温度数据存储在SD内并用于后续的读取。主控板8还包括供电接口5,供电接口5置于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上,无人机6通过电源线与供电接口5电连接,无人机6通过供电接口5向主控板8、红外摄像机2及可见光摄像机3供电,优选地,供电接口5采用兼容供电和数据传输的USB数据接口,其不仅可以在无人机6飞行时向主控板8、红外摄像机2和可见光摄像机3供电,还可以在无人机6降落后通过数据线对SD卡内存储的图像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读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包括吊舱壳体(1)、红外摄像机(2)、可见光摄像机(3)以及主控板(8);所述红外摄像机(2)、可见光摄像机(3)和主控板(8)置于所述吊舱壳体(1)内,所述红外摄像机(2)和所述可见光摄像机(3)分别与所述主控板(8)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4),所述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与所述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间夹角α小于90°,所述吊舱壳体(1)的前端面(1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其中所述一个固定孔位固定所述红外摄像机(2)的镜头,所述另一个固定孔位固定所述可见光摄像机(3)的镜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壳体(1)的下端面(13)上置有防震垫(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8)上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供电接口(5),所述供电接口(5)置于所述吊舱壳体(1)的上端面(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4G传输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5)为USB数据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窗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为SD卡模块。
CN201720118540.9U 2017-02-09 2017-02-09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6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8540.9U CN206446803U (zh) 2017-02-09 2017-02-09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8540.9U CN206446803U (zh) 2017-02-09 2017-02-09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6803U true CN206446803U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854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46803U (zh) 2017-02-09 2017-02-09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68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3476A (zh) * 2022-10-26 2023-01-2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速图传的紫外无人机吊舱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3476A (zh) * 2022-10-26 2023-01-2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速图传的紫外无人机吊舱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4922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光伏组件热斑巡检装置
CN106940884A (zh) 一种包含深度信息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058099A (zh) 一种无人机光电吊舱
KR102160734B1 (ko) 무선 충전 드론을 이용한 촬영 시스템
CN103149893A (zh) 机动自组织态势监测系统
CN208393620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无人机
CN206446803U (zh) 一种双视窗无人机吊舱
CN203722342U (zh) 一种变电站的巡视系统
CN105292475A (zh) 一种大型电站红外航拍系统及其方法
CN205545533U (zh) 一种可见光摄像机与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的双目云台
CN205872506U (zh) 一种无人机的吊舱
CN203747305U (zh) 一种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电力线路红外巡检系统
CN208188679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高度地理测绘系统
CN106986042A (zh) 防火红外热成像露天仓库无人机
CN111862516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
KR102202585B1 (ko) 자동리프트장치가 구비된 드론
CN110949682A (zh) 一种室内建模无人机和基于vr摄影的室内建模方法
CN205366060U (zh) 一种昼夜摄像用无人机
CN207351299U (zh) 警戒与自卫一体化防护装置
CN104052929B (zh) 可自动拍摄的运动球和拍摄系统
CN210927565U (zh) 一种利用无人机采集光伏组件故障的装置
CN208630855U (zh) 一种具有烟雾识别功能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08698692A (zh) 无机翼的飞行仪器
CN207117672U (zh) 一种x光安检机监控系统
CN206569270U (zh) 一种航拍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9